臺灣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7

沿革、宗旨與現況

本所於2004年配合國家本土化政策發展而成立,目標是培養具備本土關懷及國際視野的臺灣文史人才及優良師資。目前有5名專任教師及多位知名兼任教師。平均每年收15位台灣學生以及數名外籍生,外籍生以日本學生居多。目前共有50名左右在學學生。

國際交流

本所與多所國外大學訂有交流協訂。最受同學歡迎的是每年與日本山形大學的交流。寒假期間臺灣同學赴日本東北的山形大學,學習日本歷史、文化、街頭參訪、滑雪體驗。暑假則在臺灣接待山大同學。與廣島大學,有每年暑假的密集課程,也可以修習雙聯學位。其他也有歐美各國半年或一年的交換活動,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管道。

課程及活動特色

好吃、好玩、各式各樣豐富的課程內容,閱讀史料、歷史思辨、有效表達,進得了檔案館出得了田野,還能寫出得奬論文。課外辦理各種演講及學術研討會,把全世界重要臺灣史研究者請到教室。

如何入學

1.甄試入學:每年約9月報名,11月面試,準備研究計畫。通過者可提早於2月入學。

2.筆試入學:每年約12月報名,3月筆試,提供考試參考書目。

如何畢業

修畢規定的課程及參加學術活動外,須完成碩士論文。碩士畢業論文有多元選擇,可以撰寫學術論文,約3-6萬字。也可以用紀錄片、歷史小說、教案設計策展等多元形式。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日治前期公學校教師的學經歷-以興直公學校教職員履歷書分析為中心(1898-19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7-12-??) 許佩賢; Pei-hsien Hsu
    本文分析新北市新莊國民小學(以下簡稱新莊國小)保存的日治時期教師履歷書,從族群、性別、職位、薪資等不同方面來考察日治前期公學校教師的組成、職歷變化。日治前期,公學校中臺籍教師的人數比日籍教師多,但校長都是日本人。日本籍男教師很多都是在本國即有教職經驗,到殖民地臺灣後,職位、薪資待遇都比原來提高許多,也有外地加給,或退休金加計等制度上的優勢。日籍女教師幾乎都有相當於高等女學校的學歷,但在學校任職的時間大多不長,公學校女童的教育,主要還是依賴臺灣籍女教師。臺灣籍女教師大多是出身於當時唯一的中等女子教育機關-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日治前期,讀漢文還是很重要的文化象徵意義,許多臺籍男教師都同時接受漢文教育與近代教育。他們具備雙語能力,與殖民政府及地方社會兩方面都持續累積人脈關係,公學校教職是他們的安全氣囊,可進可退,可以留在文官體系中可以依序升遷,要到產業界工作,也有很多機會。從公學校教師的組成,可以發現地方社會中,傳統士紳、有力者,在日本統治以後,得到新政府的拉攏,也得到活用自己知識及影響力的機會。地方上的中上家庭,就是把子女送到公學校讀書,畢業後繼續升學的這一群人。新一代受新教育的青年,在政府的文官體系下,有一定的升遷管道,也有機會、有資本在社會上尋找發達之路。微觀地考察一個鄉下公學校的教師,可以了解到日本在臺灣的統治之所以可以如此順利地軟著陸,這些地方人士的合作,應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然,他們也不是單方面地提供協力而已,他們正是最有機會與條件靈活運用交換.仲介機制的人。
  • Item
    國家與地方社會之間
    (2011/08-2012/07) 許佩賢
    本文以1910年前後一個國語學校畢業的公學校教師──張式穀為中心,考察其在殖民政權設定的框架中如何摸索「發達」的道。  張式穀於日本領台時,大約正好是入學年齡,可以說是台灣第一代可以完整接受新式教育的地方菁英。除了當醫師之外,在1910年代之前,升學國語學校、畢業後回故鄉擔任公學校教師,是台灣地方菁英的最好選擇。但是1910年代以後,由於社會各種產業迫切需求人材,許多青年教師受到吸引而放棄教職,轉行從事實業,開啟與公學校教師完全不同的人生,其後以各種形式飛黃騰達。 張式穀於1920年離開教職,進入基層行政體系擔任庄長,1930年代以後成功轉成工商業界人士,同時成為台灣總督府以專賣利權拉攏的對象。這些不同時期人生進路的選擇,很明顯的都與殖民統治機制的變化有關,同時也都相當程度的受到統治當局的規範與限制。 張式穀模式特別適用於1890年前後出生,在日本領台時正好達到入學年齡的世代。這個世代中多數的受新教育者,很可能是像張式穀這樣,憑著一身的學識、能力,在地方社會、而且只在地方社會中活動,在總督府設定的框架中,累積自己的實力、摸索發達的道路。
  • Item
    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地方青年教師的「發達之路」及其限制--以張式穀的軌跡為中心
    (新史學雜誌社, 2013-09-01) 許佩賢
    本文以1910年前後一個國語學校畢業的公學校教師張式穀為中心,考察其在殖民政權設定的框架中如何摸索「發達」之道。張式穀於日本領臺時,大約正好是入學年齡,可以說是臺灣第一代可以完整接受新式教育的地方菁英。除了當醫師之外,在1910年代之前,升學國語學校、畢業後回故鄉擔任公學校教師,是臺灣地方菁英的最好選擇。但是1910年代以後,由於社會各種產業迫切需求人材,許多青年教師受到吸引而放棄教職,轉行從事實業,開啟與公學校教師完全不同的人生。張式穀於1920年離開教職,進入基層行政體系擔任庄長,1930年代以後成功轉成工商業界人士,同時成為臺灣總督府以專賣利權拉攏的對象。這些不同時期人生進路的選擇,很明顯的都與殖民統治機制的變化有關,同時受到統治當局的規範與限制。張式穀模式特別適用於1890年前後出生,在日本領臺時正好達到入學年齡的世代。這個世代中多數的受新教育者,很可能是像張式穀這樣,憑著一身的學識、能力,在地方社會、而且只在地方社會中活動,在總督府設定的框架中,累積自己的實力、摸索發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