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數位攝影技術融入臺灣地區國民中學環境教育教材創作歷程及其教學策略之研究
    (2004) 林連鍠
    本研究係運用數位多媒體科技,配合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委託台灣師大環保中心的「2003年台灣生態工法博覽會—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台灣師大學環境保護中心汪靜明教授研究小組執行的「2004后番子坑溪集水區域自然生態工法博覽會規劃及設計服務」之計畫,融入相關之環境教育推廣。 以SONY VX-2000的DV攝影機及個人電腦的DVSTORM2非線性剪接系統,記錄生態工法在后番子坑溪的實施過程與有關環境教育的影像記錄,完成影像的輸出,實際用於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中的彈性課程的內容中,並且透過問卷的調查,來了解老師與學生的反應。 在研究的進行中,透過數位影像技術與設備的現況了解,找尋可普遍使用的設備與軟體資源,去記錄與完成一套適合環境教育的數位教材,並且實際使用於教學的使用上。期能對於教材,特別是環境議題、生態教材方面的製作能有所助益。 在製作數位教材與使用的歷程上,透過攝影、非線性剪接技術的學習與嘗試,還有運用參與式的行動研究,一方面記錄了生態工法的施工過程、環境教育的實施呈現,乃至於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教學園區完成的整個過程。另一方面也記錄著研究者的創作歷程,及提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能採用的教學策略。 再者,透過他人的影像記錄及訪談,讓研究者更能具有不同面向的思考模式,在數位教材的製作內容上,能更具完備性。
  • Item
    藝術作品中的環境概念之研究
    (2003) 邱子容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自然環境和藝術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尤其在一九六○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引發的環境思潮而使得生態環境的思考更已滲透、輻射到社會的每一階層和角落的時代之下,和環境互動密切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在環境上出現的回應和反映。 在環境覺醒思潮中,七○年代以後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出現了關心環境的藝術家,他們用不同的藝術語彙表達的相同對土地的關注和熱愛。而台灣也在一九八○年代開始,由於西方環境關懷藝術的浪潮以及台灣環境的惡化,而陸續產生許多和環境意識、環境危機呼應的藝術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呈現出了深刻的環境關懷,也可讀出隱含其中豐富的環境概念,本研究以環境的角度切入這些藝術作品,挖掘並分析其中的環境概念,並探索這些藝術作品中的環境概念能在環境教育上的推展價值。 本研究歸納了以下幾點主要結論: 一、在第四章的探索中,本研究認為藝術的發展和自然環境長久以來便有密切的互動關係。 二、從時間點上的觀察和回溯下,本研究認為台灣的環境思潮和環境問題影響著台灣的環境關懷藝術的發生,以及藝術作品中環境概念的出現。 三、台灣藝術界在環境問題的回應上,有愈來愈蓬勃的趨勢。 四、「環境藝術」,以及「和環境關懷有關的藝術」,在名詞的定義上仍很模糊。
  • Item
    探討幼兒園環境教育內涵
    (2012) 詹詩儀; Shr-Yi Jan
    本研究旨在探討適合幼兒的環境教育目標、內容及實施原則,為達此目的,採用文獻分析方法,從環境教育與幼兒教育理論,及國外與國內幼兒環境教育實踐研究,探討環境教育在幼兒階段應如何進行? 研究論述結果,幼兒環境教育目標為達到全人發展,含括身、心、靈,且主要培養環境覺知與環境倫理。適合幼兒的環境教育內容,強調幼兒與自然的連結關係,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生活周遭的自然、連結生活中使用的物資與自然,及覺察生活周遭所碰到的污染問題。引導幼兒環境學習,計有11項實施原則,包含:1. 幼兒的學習建基在具體經驗(感官體驗)。2. 幼兒的玩具取材於自然。3. 讓幼兒在自然中自由探索(遊戲)。4. 與幼兒的生活結合。5. 考量幼兒需求、興趣和動機。6. 在適切考量安全因素下,鼓勵幼兒戶外體驗。7. 環境教育內涵融入幼兒的生活及課程。8. 鼓勵親子共學。9. 作為幼兒學習的楷模。10. 營造溫暖的學習氛圍。11. 引導幼兒思考。最後研究者針對幼兒環境教育,提出未來在研究、推廣上的建議及研究省思。
  • Item
    探討企業社會責任策略與作法及其環境教育內涵
    (2011) 沈温禪
    「企業社會責任」已逐漸成為全球潮流,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 唯有善盡其社會責任,才能夠使企業永續經營,而「環境」與「教育」 兩面向成為企業執行社會責任最普遍的切入點,藉由教育下一代、改 善生活環境,以期達到企業與社會的永續共存。 國內對於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多著墨於利害關係人、財務績效、 內部員工等層面,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與執行策略則較少有研究 探討,因此本研究將從環境教育之觀點分析企業執行社會責任的作 法。 本研究針對天下與遠見雜誌所推薦的企業社會責任得獎企業所 發行的報告書進行內容分析,歸納分析企業推行社會責任時可分為五 大層面:「公司治理」、「健康職場」、「社會回饋」、「環境保護」、 「教育培訓」,當中共涵蓋了十八種策略,將可做為未來企業規劃社 會責任作法時之參考;此外,從企業社會責任所執行的作法中探討其 環境教育的內涵,包括「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 「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境行動技能」、「環境行動經驗」共五 項目標,發現企業透過多樣化的手法落實社會責任的同時,也是在進 行環境教育,進而達到環境教育目標,邁向永續之發展。
  • Item
    從參與的觀察者角度初探陽明山國家公園 環境教育發展之會議活動環境教育意涵
    (2014) 陳琬瑜; CHEN WAN YU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陽明山國家公園,在環境教育發展之會議活動環境教育意涵,探討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系列會議活動背景與內涵、目的及參與者角色。研究對象為2010年至2012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發展之會議活動。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法,從參與的觀察者觀點出發,藉由WHO-IDEA思議方法、參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進行研究分析並交叉檢核研究正確性,其相關資料包含12場會議活動、計畫報告書及研究札記等。 本研究在結果顯示會議活動關鍵議題:生態資源整合暨環境教育推廣計畫、環境教育據點課程規劃、環境教育人員訓練及教材教法研習等,透過前人環境教育平台為基礎之IPAD整合會議活動推動模式及其成效涵括:(1)參與者環境教育專業知能提升(2)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發展(3)提升大眾環境教育覺知、知識(4)改變大眾環境教育態度、價值觀。最後,參與者角色以三類群分析結果顯示,發展中專家學者、政府機構、學校單位等環境教育參與者的人員合作互動,充分發揮各自角色功能,成為影響歷程中最關鍵之因素,同時借重陽明山地區獨特地利之便,配合陽管處進行生態資源整合與環境教育平台推動,皆有助推進陽明山環境教育活動之整體推廣。 透過環境教育會議活動達到下列五項環境教育目標:(1)「覺知」陽明山國家公園獨特性及其與人文、土地及自然生態的關聯性;(2)建構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育相關「知識」與「技能」的環境概念;(3)改變對陽明山國家公園價值觀與「態度」,培養愛護陽明山國家公園自然與人文生態的意願與責任心;(4)「參與」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行動具體行為目標,有助提昇民眾對於國家公園的關懷與保護。
  • Item
    以關注本位採用模式探討臺北市國中地理教師關注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之研究
    (2015) 曾琬婷; Tseng, Wan-Ting
      本研究旨在以關注本位採用模式,探討臺北市國中地理教師對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之關注階段現況及與不同背景變項間的差異情形、探討其對於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實際的使用層次、並進一步探究其關注階段與使用層次間的關係。   在關注階段的探討上,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立意取樣的方式,實施「國中地理教師對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之關注階段問卷」,回收124份有效問卷,再以SPSS 22 for Windows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在使用層次的探討上,以訪談法之立意取樣的方式對5位受訪教師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分析研究對象之使用層次情形。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結果與分析,本研究發現: 一、整體關注階段以「後果關注」階段為最高。 二、在「性別」、「教育程度」、「學校規模」、「是否為學校環境教育指定人員」、「是否已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是否為環境教育相關社團成員」之背景變項,對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的關注階段達顯著差異;「年齡」、「教學年資」對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的關注階段具有相關性。 三、本研究之五位不同最高關注階段的受訪教師,其在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之「關注階段-使用層次」分別為:「察覺-機械式地使用」、「個人-例行化」、「後果-統整」、「合作-精緻化」與「再關注-精緻化」。 四、關注階段與使用層次間存有相互關聯性,但兩者之間仍可能受不同性質的問題而有所影響。
  • Item
    走向心中的無名大山 ─ 一位解說員與書寫者的生命實踐與轉化之敘事探究
    (2016) 孟琬瑜; Meng, Wan-Yu
    本研究以自我敘說方式進行論文書寫,論文內容以我—一位解說員與書寫者在自然中學習與成長的生命經驗,以及以過去經驗為基礎展開的環境教育實踐,為敘事的兩條主要軸線。以我個人生命史的時間軸線為背景脈絡,交織出一條逐漸被踩踏清晰的「自然之路」,我的學習與理解,再編織進自身生命經驗的動態過程。 在本研究中,我以「非正規與非正式環境教育者」(解說員與書寫者)此一位置發聲,透過敘事書寫追溯了我從童年起始,在自然中的經驗與學習,以及從工程師跨界成為解說員、書寫者,並展開更多學習和參與的轉化歷程。探究自己一路跨界至環境教育的召喚,過程的經驗與實踐,以及它們在環境教育中的意義。正如同展開一趟朝向內心的大山之行,運用手邊文獻為地圖,逐步穿越迷霧前行。 研究發現,召喚來自沉浸於自然的經驗、置身野地的美學、從自己出發的關懷。 實踐則跨越非正規、非正式環境教育與正規教育;從個人的學習到群體的學習、從個人的實踐到群體的實踐。一個環境教育者的學習,根本上是一個需要時間與經驗複雜交錯陶成的歷程。 並以環境教育實踐中罕見的學生家長實際參與學校教育的角度,真實呈現了學校教育的問題。在沒有任何經費資源的條件之下,以發起家長師生參與行動的方式,進行校園生態棲地營造、長期維護以及環境問題的解決,實踐環境教育。以整個做中學的行動歷程為參與者的環境學習歷程,同時增進參與者的對地方的情感和認同、有力感與信心。 這也是一趟不斷跨越邊界的旅程。期許每個人做一個持續轉動的齒輪,帶著其他人一同轉動,讓週遭認同近似價值和理想的人,在貢獻自己的時間、經驗、技術和能力時,也再次深描對於自身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認同。 書寫是將經驗定格化為語言文字,串連起所有歷程的方式;記錄經驗、反思經驗、再現經驗。也扮演著傳播的功能。 最後提出給解說員與環境教育者、給學校教育、給學生家長、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價值、從近身之處恆常實踐的研究啟示與建議。
  • Item
    探索臺灣童軍團推動環境教育現況、障礙及未來發展需求
    (2015) 李岱倫; Li, Tai-Lun
    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國童軍運動推行環境教育的現況與推行過程當中所遭遇之困難,以及未來發展環境教育的需求,採用訪談與文獻建構研究工具,利用問卷調查方法蒐集資料,發放網路問卷160份與紙本問卷102份。回收了網路問卷154份與紙本問卷98份,總共252份問卷,其中重複填答或空白等無效問卷共計8份,扣除之後的有效問卷為244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93%。 研究中重要結論如下: 一、 我國童軍運動發展環境教育之現況:童軍團達成環境教育目的的知識層面程度最高,但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較為薄弱;童軍團活動經常選擇的環境相關主題是水資源、廢棄物處理、生物多樣性與健康促進。 二、 我國童軍對環境教育的困難與限制:童軍團長在觀念上的障礙較小,但環境教育觀念模糊;後勤障礙排序依次為缺乏專業人才、經費不足、缺乏適合的場地與設施以及缺乏合適的教材;教育的障礙中排序第一為缺乏專業成長機會,其次為自我環境知識不足;態度的障礙小整體態度傾向正向。 三、 我國童軍環境教育未來發展需求:童軍團長認為環境教育課程教材為最需要,其次為專業成長增能機會,需求第三順位為環境教育相關資訊;而環境教育專業成長課程方面,排序依次為:環境教育教學方法與教材設計、環境教育方案規劃、自然環境資源相關背景知識。 本研究並依上述結論針對中華民國童軍總會、地方童軍團長與後續研究者提出各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