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以下簡稱本院)成立於民國71年8月(1982年8月),將原文學院美術學系、音樂學系,與工藝教育學系合併為藝術學院。87學年度,工藝教育學系(科技應用與人力發展學系)改隸科技學院,本院其後陸續增設設計研究所、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藝術史研究所、視覺設計學系。96學年度,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及表演藝術研究所合併改制為「音樂學院」,本院成為以視覺藝術創作、研究為主體之教育單位。101學年度將視覺設計學系學士班﹑工業教育學系學士班-室內設計組及設計研究所整併為設計學系,本院即由美術學系、設計學系及藝術史研究所等三大系所組成。

美術學系始創於民國36年,當時為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所設置的三年制美勞圖畫專修科,民國37年擴編為藝術系,民國56年藝術系改隸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並更名為美術學系,為國內歷史最為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多位早期國畫或西畫大師皆任教於此;美術系館內有設備完善之德群畫廊、專業教室、豐富藏書之圖書室及歐洲進口大型石膏像及其他各項教學設備。

設計學系學士班課程以「多元化」之教學規劃,碩博士班課程為設計高度實務應用,以「創作導向」作為研究模式,導入管理、企劃、行銷、政策等高階設計整合性課程。空間設有整合與創新設計、圖像與設計心理、影音剪輯等各類實驗室,並附有多種高階新穎之設備。系級中心-「文化創藝產學中心」為提升本校文創產業的競爭優勢,提供美學經濟加值之專業服務。

藝術史研究所成立於97學年度,設有西方藝術史及東方藝術史等兩組專業,西方藝術史組課程,涵蓋十五至二十一世紀西方繪畫、建築與工藝等藝術;東方藝術史組,包含書畫與視覺文化、工藝與建築、亞洲藝術與交流、台灣藝術等四大領域。購置Gernot Prunner Library所藏豐富的圖書,及各類藝術圖書,為國內擁有最豐厚的亞洲藝術史以及西方近代藝術史研究圖書資源的學術機構之一。

各領域課程

科系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在職專班
美術學系 -國畫組
-西畫組
-藝術產業學分學程
-國畫組
-西畫組
-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
-美術理論組
-美術創作理論組
-水墨畫
-繪畫
-文物保存維護科技
-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暨管理組
-美術理論組(含新媒體科技藝術)
-藝術行政暨管理班
-美術創作班
-國畫組
-西畫組
設計學系 -視覺設計組
-產品設計組
-生態藝術與科普傳播學分學程
-室內設計學分學程
-視覺與媒體設計組
-產品與服務設計組
-不分組 -設計創作班
藝術史研究所 -東方藝術史組
-西方藝術史組

院級特色中心及展場

98年12月在教育部及校方支持補助下成立院級中心-「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具有全國頂尖的現代化修復設備,置具完整功能之修復室與教學空間,培育本校優秀之文物修復與研究人才。為推展版畫藝術,103年10月本校廖修平講座教授捐贈成立院級「國際版畫中心」,提升臺灣版畫藝術在國際能見度及專業交流平台。 本校展覽場地包含美術系德群畫廊、設計系青田十六及本(107)年度成立之師大美術館,該館典藏本校3千餘件校友留校珍貴畫作,並具現代化設備,提供國際水準之藝文交流平台,亦期為未來本院學生實務學習與研究之場域。

師大藝術節 - 創”藝”氛圍 點亮師大生活圈

本院自1994年起舉辦一年一度師大藝術節,系列活動於3月底為藝術節起跑熱場,活動延續至6月,以視覺藝術形態呈現多采多姿的藝術節。以學生創作為主體之開幕系列活動包含創藝市集、人體彩繪、人像速寫、裝置藝術、商圈聯展及各式手作工作坊等。另整體活動包含國際交流展、研討會等,藉此拓展國際合作契機,也呈現各系所特色發展。師大藝術節為本校年度盛事,活動的舉辦增進師大校園與社區鄰里間的互動,並帶動校園及整體師大生活圈藝術氣息。

國際學術交流

本院近年來積極與海外相關視覺藝術領域院校進行交流互訪,簽署學術合作協議,延聘優秀國內外師資,聯合舉辦跨國美展、學術合作計畫、國際學術研討等實質性學術交流,鼓勵學生參加國際競賽,並吸引諸多外籍學生前來本院研讀進修。
簽署院系所級學術合作學校──
大陸地區:中央美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浙江大學人文學院藝術學系及美學與批評理論研究所、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
亞洲地區: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韓國同德女子大學藝術學院、韓國成均館大學設計學系、泰國藝術大學繪畫、雕塑與平面藝術學院。
歐美地區:瑞士西北應用科學及藝術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前巴塞爾設計學院)、捷克布爾諾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德國帕德柏恩大學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研究所、英國西英格蘭布里斯托大學(電影製作系、平面設計系、動畫製作系、攝影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2
  • Item
    網路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2003) 劉賢美
    本研究乃基於e時代網路的盛行嘗試設計網路藝術課程的觀察,以及透過行動研究增進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藉由K12數位學校平台進行網路藝術課程實施教學行動,目的在於進行網路藝術課程之規劃與實施的歷程,以及以行動研究法進行網路藝術課程的意義。 本研究先以探討相關的文獻資料,並增加對於研究的了解;並以行動研究為方法,專家學者的意見規劃課程於虛擬教室進行教學,由行動中反省教學與修正課程設計發展方向。獲得以下研究的結果: 1、教學者要進行網路課程設計除了對電腦熟悉外,對於設計的課程的內涵、方式以及課程設定的了解是有必要性。 2、教學者對於設計的課程的內涵、方式以及課程設定,也會影響實施的策略。 3、透過行動研究實施與反省,影響課程規劃與實施的因素,也使教學者 對於網路課程實施改進的動力。 筆者誠懇地建議於實施網路藝術課程教學者: 1、應用網路資源進行網路教學是可行,網路課程需要團隊合作,課程才能發展進行。 2、對於課程結果或是行動研究的效能,從學生的學習態度,採取包容評價及鼓勵、讚美的態度同時站在協助、輔導者角色。
  • Item
    藝術是追求自由的途徑─張天健創作自述
    (2012) 張天健; Chang, Tien-Chien
    藝術是追求自由的途徑,而且具有普遍性,可以成為人們追求自由的通路。 創作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才能在各種的表現形式、媒材與題材之中有所取捨。而畫家征服內心的茫然之後,將所思所感順暢的表達出來,那創作便是自由表現的一部份,為擺脫生命侷限的努力。 論文由〈我追求藝術的歷程〉談起,敘述藝術觀養成的背景,並例舉啟發與影響我的藝術家。接著再談論我的藝術觀──什麼是藝術?藝術追求什麼? 藝術是一種文化創造的行為,無所謂進步與退步。而創作的意義在於新,但“新”並非完全的無中生有,而是舊有中的新創見,以有限的形式表達無限情思。它必須建立在互動的行為中,並且是有意識的創作,感性與理性的協調。 藝術的目的,涵蓋於探索自然、宇宙與人生之中。藉由創作,來宣洩情緒與分享情感,而使命感,便是持續創作的動力泉源。在創作的過程中,釐清自我、探索自我與完成自我。 文中分析了寫實與抽象的概念,論及形式表現在創作中的意義,並且提出了對今日藝術環境的反抗。藉由先輩的經驗,指出以美與善為創作的目的,人文主義為藝術發展的方向。最後闡述我的風格如何建立,並例舉作品,敘述創作的過程,將藝術觀具體實踐的經驗以文字記錄下來。
  • Item
    山海觀---台灣北濱海岸生態水墨創作技法研究
    (2006) 趙文雄
    論 文 摘 要 臺灣的地理環境,處於四面環海,北濱海岸地形地貌變化多端,構成舉世聞名之海岸風光。風景秀麗,地質地形景觀多采多姿,處處羅列著許多巧奪天工的奇岩怪石,更令人難以忘懷與留戀。筆者選擇它作為此次創作研究的主題與對象,便是期待透過水墨的技法表現,來描繪各種海岸地形地貌。擬藉由創新符號與表現技法、以最熟悉的筆墨工具來分析自己的創作,讓水墨創作臻於新的意境。 本研究筆者擬從山石與海景的描繪之技法淵源,加以追溯、探討中國傳統與當代山海描繪之水墨技法,並以台灣北濱海岸主要地形景觀,創作台灣北濱系列作品,藉由水墨技法之表現,來描述藝術創作的實踐方式和理念的追求,以探討筆者對寫生創作的嘗試與思索,讓作品更具意義。就每幅作品的創作動機、構圖與形式、媒材與技法、主題內涵加以敘述詮釋,來探索藝術創作的方向。並期許以傳承古法、學習當代、實驗探索與開創新境,作為個人創作努力的方向描述作總結。 期望以此次研究之成果,來追求「水墨創作」之嶄新境界,作為筆者日後在水墨創作領域的新起。  關鍵字:山海觀、北濱、東北角、水墨、藝術、台灣、海景、寫生。
  • Item
    無限可能
    (2002) 鄭漢禕; Cheng Hann Yi
    論文名稱:無限可能 校 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羅 芳 研究生:鄭 漢 禕 論 文 摘 要 「無限可能」意謂文化藝術不可預見的形式開發和建構態勢;也同時意謂文化藝術包容和多元創建的本質。 「無限可能」,是我從事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的中心指標,是我所一貫秉持的創作觀念。尤其當我把人類文化發展的時空範圍,拉長和擴大時,我更深刻的感受「無限可能」它所傳達勇於創建和多元包容的意函。今天我以它為題旨敘述我對藝術文化創作的認知;表達我對創作活動所秉持的理念。企求透過對於文化藝術創建的各個層面的剝析,給予創作活動一些深層的詮釋,並對我的創作觀和我的作品加以表白敘述。本文以宏觀的時空視野起始,進而縮小視點論及中國的水墨和書法藝術,再進一步特寫式的把視點放在我及我的的作品上,希望它能清楚的傳達我的創作理念和我對創作的期許。 本論文架構規劃分為六章摘要如下 開場白 「…如果,我們深入各個地域文化,仔細的探索、如夜空星點的眾多表現樣式上,看到人們,應用環境中現有媒材的強大能力,一種屬於「無限可能」的創造力量…。」 由宏觀的視野切入敘述人類文化形式創建的多元並存和包容本質。 第一章 緒論 含動機 範圍 方法 第二章 關於創作 把視野縮小,針對創作的意涵加以詮釋 定位,並就影響創作表現之動能、媒材、形式、風格、元素、技巧分六節闡述。 第三章 關於中國水墨 視野再縮小到中國水墨創作。針對中國水墨畫、水墨符號元素、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形與神-似與不似、氣韻生動、渾然天成、水墨的改革-改不改、水墨畫的「筆墨」及水墨畫的新形式分九節敘述。 第四章 關於中國書法 視點放到中國書法,對中國書法藝術給予全方位的定位,並就其熟練法則、美學標準、法帖臨襲、書藝創作、自我表現-我書我體,給予詮釋 第五章 關於我的作品 視點縮小為特寫我個人和我的作品,分別就媒材的運用、體材的攫取、樣式的建立和我對作品的期許、創作標竿、作品自述等方面詮釋我的創作觀以及敘述我的作品。 第六章 結語 創作觀念的總結敘述-無限可能 無限可能的未知世界,最是吸引我們,令我們憧憬、幻想、和新鮮、滿足…「創意」即是關連於這個未可知領域的開發、探究、和建立。它是人類最可貴的動力,也是人類文明能夠向前邁進的基石。也許「更新」並不容易,不過嘗試和試圖「更新」的創造意念,也不可能終止。…. 謝幕
  • Item
    藝術的幻覺與幻象
    (1998) 陳曼青; Chen, Mann-Ching
    一、 研究動機: 從事藝術工作也就是從事「美」的工作。「真、善、美」的概念由來已久。在西方,亞里斯多德已經開始把這三者聯繫起來比較研究。在我國,孟子的著作中就有了真、善、美相互關係觀念的萌芽。中國人常把這三者的統一作為人們追求的一種良好的品行境界與生活目標,同時還把它們作為衡量藝術的尺標。這三者看似為三個不同範疇的人生哲學,但推論下來終究脫離不了美的範疇;這三者其實是美的一體三面。 美的東西一般總是真的。假的東西,通常是不美的。一朵絹作的花,雖非真的花,卻能達到亂真的程度。它讓人產生藝術幻覺(the illusion of art),把它當作有生命的花,表現了藝術家真正的才華,所以絹花是美的。其美不是因為它假,而是因為它真。一個虛偽、奸詐,滿口仁義道德、舌燦蓮花,卻作惡多端的人,其心靈是不會令人感到美的。一個美的心靈,首先必須是真誠的心靈。 再說美的東西,應該是善的。惡的東西,如施展權術、玩弄詭計、損人利己、枉顧道義,這樣的人其心靈也不會有人稱之為美的。一個美的心靈,應處處關心周遭環境的人、事、時、地、物。 試想一個對象若能達到「至真」、「至善」,能說它不美嗎?筆者以「真」為出發點,將畫家追求的真實分為兩類:一是視覺上的真實,或稱之為藝術的「幻覺」(illusion);一是心裡上的真實,或稱之為藝術的「幻象」(vision)。 幻覺與幻象在中文的解釋上似乎頗為雷同;但從英文上來解讀就可明瞭其相異之處。事實上,兩者在繪畫的本質及形式上扮演不同的角色。簡單地說: 幻覺(illusion)——是一個模仿自然的過程,遠從五千年前的埃及人開始,人們便思索著如何將“知道的”和“看到的”做一個連結,期在二度空間中表現出三度空間的效果。 幻象(vision)——這個名詞是由象徵主義畫家賀東(Odilon Redon)所提出的,則是較屬於精神幻想的層次。畫家意在畫布上呈現其內心的世界,方法上不合邏輯的情形很多,但是對於幻覺的手法也可能同時使用。所以兩者在繪畫形式的應用有其相通之處,但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就筆者而言,在畫面上表現幻覺的訓練(包括透視、造型、色彩、調子等)已約有十年的歷程,直到大學時期真正接觸藝術史,才發現自己比較傾向可以表現心裡狀態的繪畫,即追求內心的真實,而對幻想成份高的畫派感到興趣,如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等。進入研究所後,自然地走向這方面的研究以期對創作有所助益。 二、 研究目的: 希望能釐清幻覺與幻象本質上的差異以及略有重疊的 部份。繼而引申發展為筆者目前從事的畢業畫展創作專題——“以女性角度看台灣女性”,其中便大膽地採用幻象畫的手法來抒發筆者欲表現、傳達的主旨。或許看法趨於主觀,但是站在一個創作者的立場,本論文的目標是將筆者這兩年的研究做一個註腳,並提供給觀者另一個思考的方向。 三、 研究方法: 現代藝術家「不用扮演敘述者、傳道人或教化家的角 色。」(註一),而只是忠實地表現自我。在這多元化的世界裡,筆者萃取藝術中兩個單純的元素加以分析、比較。文中沒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度,而是用樸實的方式加以說明。正如宮布利希(Ernst Gombrich)所言:我們可以辨識藝術裡的卓越性,而這種辨識與我們個人好惡無關。我們可以喜歡拉斐爾而討厭魯本斯;或正好反過來。但卻不能否認他們都是頂尖的大師。(註二) 在解釋“幻覺”與“幻象”部份,筆者採用美術史上的例子輔證。基本上筆者認為在幻覺的解釋、分析上比較容易採證,因為美術史上大部分的時期都是在解決——模仿自然——這個難題。至於幻象部份,筆者大膽採用象徵主義與超現實主義作為輔證,因為這兩個畫派可謂是畫家個人純粹的心裡狀態與精神的展現,可為是最具有幻想意味濃厚的兩個畫派。 四、 文獻資料與圖錄 本論文的文獻資料依性質不同分為四大類: (1) 專論(西文)——主要討論藝術與幻覺及幻象的關係之叢書。 (2) 單獨的美術史介紹(西文)——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的介紹。 (3) 通史與美學介紹(中文)——全盤介紹西洋美術史與基本的美學介紹。 (4) 女性主義文學(中文) 前半部討論幻覺與幻象部份,若非必要,否則限於版面僅選擇列出較重要並具代表性的畫作插圖;至於後半部筆者繪畫創作的部份,基於作品創作的介紹,將一一列出畫作詳加解說以符合創作論文之需要。
  • Item
    《宇宙的關懷》─遠的新探
    陳柏梁
    處於廿世紀末期,後期印象派至今已有百年餘,中西繪畫之交流已久;然而中國畫之發展與前景,仍多爭議。現在是一個科學文明,探索宇宙的時代,以前月亮神話的神祕性已消除。面臨深入宇宙的宏觀之際,人類應有所醒覺;因為人類是那麼的渺小,人的小聰明如果應用不當,甚而有可能毀滅了我們的家園。由於時間的限制,本文研究主題僅本著關心宇宙的情懷,打破傳統水墨畫空間的限制,以「空間的新探」為基礎,從山水的微觀漸入宇宙及幻想的時空,主題著重於「宇宙關懷」—之下對遠作重新探索的系列創作。並分析個人在這一部分的理念與思想淵源,以做為將來持續探索創作的基礎。 第一章緒論說明由浩瀚無限到關懷地球,闡述個人研究之主題性質、動機、目的與方法;第二章則對自古以來人類對宇宙不斷的探尋,如今已知曉太陽系的渺小,人類也體會到地球之可貴;第三章以易經之自然哲學探討中國宇宙觀抽象概念之形成及效法宇宙的經營;第四章中國傳統繪畫理論與實際對遠的闡釋及發展;第五章研究西洋古代到現代在繪畫上對空間的發展以便比較中西移動視點之應用,俾使自己能重新探尋空間的新方向;第六章依創作思想、背景,藉古開今的反思、創作方法並以十二件作品做簡要介紹,以期觀賞者能深入了解。 最後結語,說明本主題為了體現宇宙關懷的心象層次,以傳統技巧與思考為基礎,將宇宙中有形時空及思想空間融和表現下進行遠的新探;是藝術空間的遠望,也是哲學上珍惜人生地球等眼光的遠望。
  • Item
    風動造型應用於展示設計之創作研究
    王佩玲; Wang, Pei-Ling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1-2 研究目的 1-3 創作理念 1-4 研究範圍 第二章 設計方法與理念 2-1 思想與創意表現 2-2 設計限制考量 2-3 展出表現考量 第三章 基本原理實驗 3-1 實驗材料與工具 3-2 實驗步驟與結果 第四章 設計過程與實踐 4-1 草圖預想 4-2 設計評估 4-3 製作計劃 4-4 問題與對策 4-5 展出規劃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回響與檢討 5-2 結論與建議
  • Item
    羅森柏格的串連繪畫及其後續之研究 ─ 藝術與生活的結合
    郭昭蘭; Guo, Zhao-Lan
    羅柏特‧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 1925- )在六○年代就以其串連 繪畫中物件之運用,而被定位為介於抽象表現主義與普普藝術的中介型人物, 引導藝術朝向具象與實物運用的方向;但是過早的歷史定位卻也使得羅森柏格 在串連繪畫之後所從事的創作與活動因而被忽略了;然而,無論就藝術觀或形 式而言,羅森柏格在一九六○年代中期以後的創作與活動可以說都是延續自串 連繪畫所提出的藝術與生活結合之概念。基於這樣的前提,本論文分成「串連 繪畫」以及「串連繪畫後續的發展」兩個部分,逐一檢視羅森柏格藝術生涯中 藝術與生活結合之概念,如何由串連繪畫延擴至他的後續創作與活動。 串連繪畫的技法遠溯立體主義(Cubism)的黏紙(papier colle),近承達達 主義(Dada) 杜象(Duchamp)的現成物(ready-made),即使在其形成階段有得自 史維特斯(Schwitters) 及康尼爾(Cornell)作品之啟發,羅森柏格個人的物質 敏感度亞伯斯(Albers)的教學以及卡吉(Cage)在美學思想上的指引,才是串連 繪畫轉換達達主義否定態度成為積極包容生活於藝術的關鍵因素。從形式上來 看,串連繪畫透過它「混亂次序」之形式,以及「變異性」、「表演性質」等 特質,使得觀看串連繪畫的經驗不僅是個別的而且是流動的;雖然單一串連繪 畫並不具有統一的主題,但是在觀者企圖從紛雜物件與影像間整理出聯想內容 之同時,觀看經驗的本身提供了觀者感知的經驗,藝術家-作品-觀者三者間 的關係因此流動,生活與藝術之界線也藉此消弭。 在後續發展方面,接連在串連繪畫之後的絹版畫就創作美學而言,以預製 影像的簡化過程延續前者排斥手繪的創作方式,並以攝影的方式,拉近藝術與 生活的距離,但是就影像與內容而言,由於絹版本身可重覆使用的特質以及羅 森柏格有限的個人絹版影像資料庫,在客觀可觸知的範圍內,絹版畫顯露了羅 森柏格對外在世界關懷的兩大主題:科技與政治,這同時也說明羅森柏格所謂 的「生活」已經包含現世之生活以及社會層面之生活。 另一方面,「劇場性」、「表演性質」以及聲光運用等這些串連繪畫藉以 演繹生活變異性的特質,在一九六○年代中期以後,擴展為廣泛而具體的表演 藝術以及科技應用作品;政治關懷的主題也在動盪的六○年代化為主動而積極 的政治與公共事務參與;而所有這些自串連繪畫藝術與生活結合概念出發的各 個面向的美術擴展與行動延續,都在「羅森柏格海外文化交流計劃」(R.O.C.I.) 這個以世界為畫布的作品裡,從藝術也從生活的層面裡實踐了。 透過對串連繪及其後續發展所作的觀念上之貫串與聯繫,本論文企圖導正 一般藝術史著作因為強調串連繪畫之重要性,而遺露其後續發展在觀念上的承 續與推展,這樣的努力希望能使羅森柏格的藝術因而獲得較為全面而合理的觀 照。
  • Item
    八大山人花鳥畫之研究
    李佩玲; Li, Pei-Ling
    八大山人(1626-1705) 是明末清初傑出的書畫家,擅長花鳥、山水、書法,尤以花鳥 畫的簡練奇特在當時即享有盛譽,歷三百年而不衰。鑑於個人之深受八大山人花鳥畫 所傳達出來的深刻生命力所感動,以及八大山人花鳥畫向來即享有極高地位,但對於 八大山人花鳥畫的研究卻常常忽略其本身的藝術特質,而只與他的愛國思想相連屬來 討論,基於個人的感動及對八大山人花鳥畫研究的侷現性這二項因素上,而想對八大 山人花鳥畫特殊風格形成的原因,及作品本身的風格演變、藝術特色、內在意涵,進 行全面與透徹的探討。「思想」與「作品」是本文研究的二個重點。 第一章緒論屬於前導的說明工作,闡述研究動機、方法、資料範圍、論文架構、各章 重點,同時概述八大山人的生平事蹟。二、三章屬於第一個研究主題─思想部分,第 二章從當時思潮、八大山人師承及推崇晝家、人格特質、哲學淵源四個因素探討八大 山人創作理念所形成的背景因素;第三章論述八大山人創作理念的內容,分為文人畫 精神、創新特質、愛國情懷三要點。四、五章進入第二個研究主題─作品部分,第四 章分析八大山人花鳥畫的風格演變及特色,分為早期的嚴謹風格、中期的雄放風格, 晚期的圓厚風格;第五章論述八大山人花鳥畫的美學意義,從內在意涵及形式美感二 方面探討,歸納出八大山人花鳥畫是精神主體與藝術客體(主客合一),及具有單純 的形式美感的藝術品。最後第六章結論則試圖為其在中國藝術史上的時代意義,給予 客觀的評價與定位。 研究結果發現,八大山人花鳥作品所以深刻感人,在於其人格的呈現,這種人格主要 來自先天的幽默性格及後天的悲慘身世的雙重影響,這些因素使他有不同於人的創作 理念,更引發出獨樹一格的藝術面貌,在筆墨簡練、造型奇特、構圖疏闊之中呈現悲 壯與滑稽的境界,而在中國繪畫史上擁有極高的評價與定位,更在中國花鳥畫史上留 下璀璨的一頁,對後世的花鳥畫的不斷創新有極大的影響。
  • Item
    秩序與和諧
    吳國文; Wu, Guo-Wen
    美是什麼?美的形態有哪些?藝術美如何獲 得?等問題是所有從事藝術活動者以及愛好藝術 作品者不可不知的。筆者以下列五個章節做說明 一.緒論:簡要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與表 現範圍以及研究的價值。 二.美是什麼:從西方自古希臘至今對美的探討 、中國自老莊至今日對美的體認,分別探討 美的真義。並對氣韻生動的意義做一研究。 最後總結得出筆者對美的解釋:美是對人有 積極精神價值與賞心悅目的形象展現。形式 與內容在美裡頭是一體的。 三.探討美的形態:現實美、藝術美;現實美包 含自然美與社會美。形式美則是各種美共同 具備的,也是筆者在本研究中特別強調與鑽 研的部份。 四.創作理念與實踐:根據「美就在數目的秩序 之上;秩序與和諧是一體的。」這個研究所 得來操作畫面。 五.結論:宇宙秩序不變,人對美的看法也有相 當程度的一致。在此前提下,如何承繼前人 成果,表現今人面貌是筆者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