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2

國家重大政策以「海洋臺灣」為發展主軸,需 要大量相關的海洋科學研究的人力資源。鑑此,本校於95學年度成立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結合本校地球科學系所擁有完整之地球科學各領域(如大氣科學、地質 學、地球物理、天文學及海洋科學)之專才師資,將可以因此擴展培育優秀之具地球系統整合實力的海洋環境科技研究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我國民眾對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之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調查分析
    (2011) 鄭毓君; Yu-Chun Cheng
    本研究就我國民眾對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之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進行調查分析,以水資源系統觀點為核心進行研究。透過對民眾之問卷調查,瞭解其在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之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表現情形,並探討民眾個人背景變項與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得分表現的相關性,以及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之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三者間之相關性。 本研究採量化研究之問卷調查法,以臺灣北、中、南、東四個地區的民眾為研究對象,採叢集抽樣方式進行問卷發放,總計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370份。 研究結果顯示民眾水資源相關知識的主要來源為電視、廣播,約有73.4%;而76.5%的民眾家中飲用水來源為自來水,家中有裝設淨水器、濾水器、飲水機等裝置之民眾佔了69.7%。而有經歷過水災之民眾有四成,因缺水而被限水之民眾則高達七成以上。 民眾在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的知識得分表現偏低,而態度表現堪稱積極正向,但在行為意向方面表現不若態度積極,缺乏行動力。 從整體知識題之表現情形來說人口學變項對知識題得分並無顯著影響;而態度則受到年齡、居住地區、教育程度等變項影響;年齡、居住地區在行為意向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民眾在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的知識與態度表現呈顯著水準,民眾在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的態度與行為意向之間的表現呈顯著水準,但民眾在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的知識與行為意向表現之間並無顯著相關。
  • Item
    水環境概念融入九年一貫課程教學之研究
    (2005) 陳錦雪; Chen Ching-Shueh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環境教育重大議題融入九年一貫課程的情形,並透過問卷調查一至九年級教師對於水環境教育概念融入領域教學適宜性及年級適宜性的探討。 在研究方法上以文件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為主,針對九年一貫本國語文、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一至九年級,進行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比率的分析,問卷調查以大台北地區國中小學教師435名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結果顯示,環境教育議題在本國語文、社會與自然與生活科技融入比率皆約30%,同時在六大議題中比率屬於最高者。但是環境教育能力指標融入情形非常不平均,本國語文「環境覺知與敏感度」融入最多約58%,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以環境行動技能融入最多約48%,社會領域環境價值觀與態度最高達49.4%。在問卷調查方面得到水環境概念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認為65個概念全部適宜融入教學,而數學領域則最少為2個。教學年段方面以高年段融入59個概念最多。在不同性別有8個概念、不同學歷背景38個概念、不同任教階段30個概念都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綜合分析建議,對於六大議題融入九年一貫各領域教學應該更明確規範,融入的領域與比率。並在大學廣開環境教育通識課程,以培養職前教師具有環境教育素養。多為不同領域在職教師舉辦水環教教育相關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