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2
國家重大政策以「海洋臺灣」為發展主軸,需 要大量相關的海洋科學研究的人力資源。鑑此,本校於95學年度成立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結合本校地球科學系所擁有完整之地球科學各領域(如大氣科學、地質 學、地球物理、天文學及海洋科學)之專才師資,將可以因此擴展培育優秀之具地球系統整合實力的海洋環境科技研究人才。
News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海洋永續:一位海洋紀錄片工作者的實踐歷程(2024) 羅力; Lo, Li本研究以自我敘事的方式描述紀錄片工作者羅力導演從保家衛民的職業軍人轉變為以海洋永續為志業的實踐歷程;研究者從搜集羅力導演的生活札記、學習筆記、影片創作以及與見證人對話之逐字稿和紀錄開始,以敘事研究的方法透過主位觀點的自我省思和客位觀點的分析與詮釋,聚焦在羅力導演接觸海、學習海及奉獻海三個階段的行動經驗,提出以影像紀錄來實踐環境教育的教學架構與學習模式。第一階段接觸海(in environment)是敘說羅力導演海洋生活環境當中的覺察與行動,在完成海洋居民生活專輯及製作清除沈船環境紀錄片之後,發現真實體驗、與受訪者良善對話和影像紀錄是實踐環境教育的重要因素;第二階段學習海(about environment)是敘說羅力導演回到學校培養環境知識與環境素養的歷程,透過導演的課程筆記、研究論文以及和教授們對話後,導演建構出環境教材架構和紀錄片製作實踐環境教育的循環架構:(一)以傳統生活智慧為基礎融入當代環境知識,是社區環境教材發展的基礎。(二)生活實踐、永續管理及影像紀錄是社區執行環境紀錄片製作循環與實踐環境教育循環的核心內容;第三階段奉獻海(for environment)是敘說羅力導演以參與式陪伴和社區使用影像紀錄來實踐環境教育的完整歷程,過程中發現:(一)社區紀錄片的拍攝過程可以讓長輩擁有成就感;(二)能引發社區居民對環境的覺知;(三)讓傳統智慧融入當代知識可以產生新世代面對環境的觀點;(四)讓社區居民對生態環境擁有真實的感受;(五)讓製作團隊在面對生活環境時有多元的發展空間;(六)能拉近社區居民產生如親人般的互動;(七)讓製作團隊與受訪者擁有檢視過去和思考未來的能力;(八)讓社區居民更加珍惜彼此。因此研究顯示,社區環境教育人才的培養及社區發展需要以參與式的陪伴及良善的對話為核心,讓社區居民在幼年與少年時期以體驗遊戲親近社區生活環境,在青年與壯年時展現創新與發展的企圖心,進而逐漸形成中年與老年時期社區的生活智慧傳承,因此讓社區居民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中都能創造自己的價值與成就感,是羅力導演建構影像紀錄實踐環境教育模式後的重要發現。Item Pre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Vietn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2023) 陳胡淵; Tran, Ho UyennoneItem 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在海洋廢棄物議題的教學實踐與教學觀點(2022) 洪鈴雅; Hung, Ling-Ya教學者的教學觀點往往會反應在教學實踐上。然而目前對於非正式和非正規的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的教學觀點研究甚少。對於沒有教育背景的實務工作者,其教學觀點與實踐的關係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現象學研究方法,個別剖析五位長期投入在「海洋廢棄物議題教學」的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了解其教學實踐與教學觀點,再從五位共享的經驗現象,再次思考和建構環境教育的本質義涵。現象學分析揭示了五位研究參與者的最終理想是改善他所關切的環境問題,認為「環境教育就是影響他人成為『環境行動者』」。意義本質共六項,分別為「置身現場覺察與探索環境問題」、「轉化經驗進行教學」、「改善環境問題為目標」、「擴大影響力的行動」、「環境倡議和教學的雙重使命」、「教學者即行動者」。五位研究參與者在的議題教學觀點有共通性,以「視環境為問題」的教學觀點切入,偏好直接參與(做中學)的教學策略搭配議題解說知識內容;但在教學實踐的具體策略上因教學者特質而有差異,其過往的生命經驗連帶影響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的不同。研究最末提供研究限制說明及未來研究之建議。Item 觀賞者之環境態度建構初探——以海洋環境保護影片為例(2021) 陳郁方; Chen, Yu-Fang人類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與此同時卻常常破壞我們賴以維生的環境。國內外許多環境公害事件的發生讓人們開始重視環境教育,期許能藉此改善現況。近年來,環境教育發展迅速,除了傳統親身進入環境的解說導覽之外,多媒體教學也是常態之一。2019年底出現的COVID-19影響了人們的社交生活,對於教育方面亦是造成不小的衝擊,許多地區必須採取遠距教學,數位化的學習模式成為教學的必須替代方案。在此情況下,多媒體教學的學習成效值得更深入探討。 本研究目的為了解學習者在觀賞海洋環境保育影片後,其環境態度各構面的提升狀況,希望能分析影片教學應用在環境教育時,對於環境態度的建立有何種幫助。透過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相關分析與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後得到之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對於「使用影片接收環境議題相關資訊」所抱持的態度正向,且影片對於受試者的環境態度建構確實有幫助,各構面均達顯著差異,但效果量普遍偏低(僅「行為意向(d=0.434)」達中效果變化)。不同背景因素方面,性別與居住地對於觀影前後環境態度建構影響都不顯著,工作性質是否與海洋相關對於觀影前後環境態度建構的影響顯著,且工作性質於海洋不相關者表現較好。另外,影片內容與呈現方式對於受訪者學習有影響。而在分析八項環境態度構面之間的關係後,發現八項構面均存在正相關關係。 本研究認為工作差異對於觀看影片後的環境態度建構有影響,且建議如要使用影片作為環境教育教學媒介,應多加注意影片內容與呈現方式是否恰當,才能避免降低教學成效。Item 以植物為主要媒材的立體造型手工藝創作之研究(2022) 王文輝; WANG, Wen-Huei綠色工藝精神蘊含自然、循環、再生、生命力等元素,是一股清新的當代工藝潮流。每種植物的莖、葉、花、果實、種子都各有其特色,經乾燥後的植物材料是一種非常好的媒材,只要運用這些特色進行創作,就會完成一些令人驚豔的創作,而這些創作也符合綠色工藝之精神。本研究是使用經乾燥後植物之枯枝、落葉、落果等自然素材進行動物立體造型手工藝創作,研究中會探討植物材料的取得方式、處理方法、整理方法、分類收藏等,並透過市集擺攤展示這些創作出的手工藝品。研究結果發現,以植物為主要媒材,經觀察模仿動物的形象,運用想像力、創造力,可以創作出動物造型的手工藝作品。尤其植物材料轉變為動物造型手工藝品,兩者之間的反差,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奇感,促使人們想要參觀這些作品,也是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植物所能展現的魅力,讓更多人體會到大自然的奧妙。依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建議可以發展立體動物造型之文創商品,或是將以植物為主要媒材之創作成果,轉化為環境教育課程。關鍵詞:植物材料、手工藝品、立體造形、環境教育Item 臺北市立動物園「戀戀火金姑親子體驗營」環境教育方案之評估(2021) 侯珏; Hou, Chueh本研究運用邏輯模式(Logic model)評估臺北市立動物園「戀戀火金姑親子體驗營」環境教育方案,瞭解方案的執行狀況以及參與之親子家庭的學習成效。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參與營隊的國小一至六年級親子家庭,研究方法採用前實驗研究單組前測-後測設計,除了以量化問卷蒐集學員參與營隊前、後以及營隊結束後一個月的學習成效,另外輔以參與觀察法及訪談法進一步瞭解學員參與營隊的學習效果及學習體驗。 本研究量化資料顯示成人參與營隊後,在「環境覺知」及「環境知識」面向有顯著提升且持續至營隊結束一個月後。在「環境態度」面向,成人參與營隊後有顯著提升,但營隊結束一個月後則沒有顯著差異。在「環境行為」面向則無顯著改變;學童參與營隊後在「環境覺知」及「環境知識」面向有顯著提升且持續至營隊結束一個月後。在「環境態度」面向,則沒有顯著提升。在「環境行為」面向無顯著改變。本研究質化資料顯示學員在「環境覺知」及「環境知識」面向有明顯的提升。在「環境態度」面向發現學員能經由親近螢火蟲及螢火蟲的棲息環境,懂得愛護與尊重生命,並具有保育螢火蟲的意願,但還無法落實生活中的保育行為。整體而言,本營隊對於北部的家庭仍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學員也認為課程內容豐富充實且教學方式寓教於樂。 本研究發現「戀戀火金姑親子體驗營」在課程安排上較著重螢火蟲生態知識的傳遞以及學員在環境中的體驗,建議未來可以在方案規劃中加強螢火蟲的保育知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保育行為的重要性,更積極地影響學員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