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2

國家重大政策以「海洋臺灣」為發展主軸,需 要大量相關的海洋科學研究的人力資源。鑑此,本校於95學年度成立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結合本校地球科學系所擁有完整之地球科學各領域(如大氣科學、地質 學、地球物理、天文學及海洋科學)之專才師資,將可以因此擴展培育優秀之具地球系統整合實力的海洋環境科技研究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社會學習觀點探討宜蘭深溝友善農耕社區之學習歷程
    (2021) 林治均; Lin, Chih-Chun
    由於全球工商業高度發展、環境惡化,形成人類生存危機,為了達成人類的永續發展,須透過永續發展教育來達成概念的革新,產生新的思維,形塑個人與群體的改變,達到系統性的革新才能解決危機。社會學習是永續發展教育的形式之一,旨在以一群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長時間相互學習,一同為問題尋找解答,使社群整體達成更永續循環的歷程。社會學習強調歷程本身與產出的成果,透過環境背景與學習成果的交互影響,使人類能夠邁向更永續的發展。本研究視宜蘭縣以深溝社區為核心的青年返鄉、外來耕作者加入,共同務農之現象為一自主發起之學習計畫,以永續發展教育中的社會學習觀點,探討「宜蘭深溝友善農耕社區學習」的發展歷程、參與者的角色與信念等,以深度訪談、參與觀察與文件分析等方式,了解其中所蘊含的學習策略與整體成長,剖析其對於宜蘭及其他鄉村地區永續發展之意義。研究發現,藉由建立學習平台,參與者加速社會學習的循環,解決友善耕作上所遭遇的問題,使加入的新農易於上手,並建立起深厚的人際網絡。透過堅持實踐高品質生活與友善耕作的信念,參與者獲得身心上的平衡、地方感與環境意識提升,達成自我實踐的理想,並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獲得支持,積累深厚的社會資本,同時改變了社會大眾對於農村、友善耕作的概念與認知。深溝友善農耕社區學習歷程,驗證了一群人可以藉由深耕在地、翻轉社區使社區獲得新生,在滾動式的學習中產生創意的果實,使地方朝向永續發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