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2

國家重大政策以「海洋臺灣」為發展主軸,需 要大量相關的海洋科學研究的人力資源。鑑此,本校於95學年度成立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結合本校地球科學系所擁有完整之地球科學各領域(如大氣科學、地質 學、地球物理、天文學及海洋科學)之專才師資,將可以因此擴展培育優秀之具地球系統整合實力的海洋環境科技研究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學校環境教育中的教師協作
    (2014) 洪若綾
      面對環境問題,人類必須形成共識,同心協力尋求解決策略;不可否認環境教育也應教會學習者如何與群體協作。可惜學校教師常常被領域科目切割或缺少深刻互動的時間,飽嚐孤獨的滋味。本研究訪談九位中、小學教師,嘗試瞭解他們在環境教育教學中,如何與其他教師協作。藉由對教師經驗的認識,希望能探索環境教育者的專業成長需求,並得知教師協作與環境教育對彼此的意義。   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環境教育本身的特質就讓教師們容易連結,適合協作。甚至透過環境教育的協作也能影響學校整體文化,促進教師們的專業成長。然而,環境教育者在學校中很難遇到相同專業背景的同儕,讓他們在環境教育的推動上,必須跨出學校的圍牆找尋夥伴,或在校內扮演促進者的角色。雖然教師間有許多團隊互動的機會,卻只能呈現部分的協作特性,其中尤其缺乏對彼此專業成長的支持。行政領導階層與教師間的隔閡也容易造成消極的協作環境。   協作是一個困難但別具意義的歷程,但環境教育研究中卻缺乏相關討論。在環境教育法的施行下,以及專業學習社群的概念普及之際,本研究期望能影響專家、執政者、研究者和教育者,開始關注學校環境教育者與教師同儕間的協作文化,進而理解這群促進者的特性與需求,從專業成長的角度來給予支持扶助,讓學校文化和環境教育學習能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