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08

培育高階管理專業能力

高階管理專業訓練仍是臺師大EMBA學程最主要的本質,本班採不分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課程,及多元化的選修課程,讓學生依著自己的興趣進行選修,透過個案討論及業師的合作教學,讓學生經由實務的研討,配合理論架構的介紹,得以系統化地分析個案,學習理論在實務應用的挑戰與必要的調整。

融合藝文資源,培育創新軟實力

Apple創辦人賈伯斯將美學涵養融入產品設計,造就兼具美感與設計的核心優勢;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指出創新突圍是台灣品牌全球之路必須的策略;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先生亦點出「一個成功的品牌要根植於文化」,可見原創性和系統性的創新能力來自於深厚的藝文基礎及創意管理。 臺師大EMBA充分融合管理專業及校內卓越藝文特色,提供專業管理課程之外,也提供藝文大師講座、經典文獻與領導、戲劇與團隊、藝術鑑賞與典藏、文化創意與管理等課程,藉由豐富學生的藝文涵養,並使其內化為創新能力及管理思維,開創更具人文素養的創新管理文化。

結合藝文體健,培育高度人文關懷的領導人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新一代高階經理人應以「為員工創造優質的工作環境」取代「日以繼夜的拼命」為自我使命。臺師大EMBA整合校內豐富的藝文體健休閒資源於課程設計,提升學生藝文涵養及對於健康管理的重視,建構優質管理文化。

透過跨界對話刺激新思維

臺師大EMBA對於跨界的詮釋包含理論與實務、管理與藝文教育、不同產業、不同專業及不同位階間,透過管理與藝文的課程融合、業師與管院老師的合作,同時藉由上課個案討論,進行理論與實務的對話與刺激;本班也招收多元產業、企業規模大小不同、不同專業領域的社會菁英,透過課內、外討論及社團活動進行對話,彼此相互學習與激盪出新的思維。

建構國際交流平台,開拓國際視野

臺師大EMBA積極拓展國際交流機會,不僅有以海外參訪為主的海外管理實務研習課程,且有多門課程包含海外參訪,參訪當地頂尖企業、進行專家座談交流等,培養學生更具全球視野的競爭力。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贏得顧客之接力馬拉松
    (2022) 許文齡; Hsu, Wen-Ling
    消費性市場日益競爭,企業取得顧客的成本不斷攀升,使遞延性服務(商品)成為一種新交易趨勢。本研究訪談兒童線上英語教育及健身房兩大「遞延性服務提供者」產業之業者,將其服務流程分為「體驗行銷階段」、「授課學習階段」、「MGM階段」、「續約階段」等四個階段,分析組織設計與流程管理,研究發現企業文化價值觀對各服務階段設計的影響,獎勵制度與活動設計如何幫助顧客保留,及後勤單位對遞延性服務提供者的重要性。
  • Item
    跨國企業研發組織之設計
    (2022) 陳宗彥; Chen, Tsung-Yen
    在數位轉型的時代,如何因應挑戰以維持營運所需的獲利是個相當重要的課題,而研發組織在企業中通常是邁向數位轉型與邁向卓越的重要關鍵之一,因此研發組織的設計與管理正因其商業戰略角色敏感性與獨特性更值得被進一步探討。本文以個案分析方式選擇個案公司當中專注於高階電腦系統研發的ACS部門,對其組織設計要素做出分析,針對其當前產品策略、組織架構、工作模式、管理制度、技術創新、企業文化等面向進一步探討其設計對研發單位效能之影響,歸納出影響研發單位協作的因素、影響研發單位的領導效能的因素、獎勵與晉升制度對工作投入的影響、文化扮演的角色、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五大面向。最後以研究結果針對個案公司的組織發展、產品重塑與建構生態系統提出建議。
  • Item
    半導體設備商之組織設計
    (2022) 王柏祺; Wang, Bo-Chi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至今,除展現出台灣在科技產業的強大實力外,也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占有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如何面對組織規模持續擴張的趨勢下,仍持續成長並提升競爭力,將是一重要的議題。本研究將以個案公司在組織管理上所面臨的挑戰,以四種可能調整的方式,進行其優缺點的分析比較,作為在組織設計上的權衡依據。
  • Item
    建設公司組織設計
    (2021) 蔡貴鐔; Tsai, Kuei-Tan
    本研究主要聚焦於營建業之組織設計,組織設計架構通常為執行任務及達到目標之重要框架,如何在框架下選擇最符合企業屬性的組織設計,且組織調整又是否能因時制宜,適時適所為公司企業重要的課題。本研究以三間台灣營建業上市公司做為研究對象,嘗試以二個主軸來探討此一議題。一、單一建設公司組織調整的原因以及結果,並且探討組織調整的過程。二、不同建設公司之間的組織設計異同,並進一步分析不同組織設計帶來的效益。無論是功能型組織、專案制組織亦或是混合型組織各有其優缺點,優化的過程中有不一樣的觀察結果,並作為其他營建業組織發展之參考。
  • Item
    IC通路商業務組織分工設計
    (2021) 梁秀茹; Liang, Shiu Ju
    在變化越來越快速的商業環境中,做為企業前線部門的業務組織要如何設計與分工,一直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Robert Simons在其著作中提出的見解認為,一個組織不論經營模式與策略為何,在組織設計上都應以面向客戶做為最關鍵的考量。而IC通路商先天上就是一個必須提供上下游雙向服務的產業,掌握產品核心的上游原廠對於通路商的影響力,甚至有時遠大於下游採購的客戶們。在滿足上游原廠的期待、達成對下游客戶的服務、又必須落實企業本身的策略方針之間,IC通路商究竟要如何盡可能尋求在供應鏈交易上的勢力平衡,並將業務組織設計與其匹配?本研究以業務組織設計變革的個案為主軸,以深入觀察及多方訪談的方式,將過程進行記錄與梳理,並參照同業的模式進行分析。歸納出上游原廠、下游客戶與通路商本身對於通路商業務組織設計分工的影響因素,以及個案業務組織設計變革後的成效。
  • Item
    藥廠行銷、業務、醫藥學術的三角習題
    (2020) 劉盈君; Liu, Ying-Chun
    「在我的領地中,你必須盡全力跑,才能維持在相同的位置。如果你想前進,就必須跑得比現在快兩倍!」1995年哈佛大學學者卡夫曼〈Stuart Kauffman〉拿來描述商業生態圈動態競爭的「紅皇后效應」貼切的呼應近年來藥廠商業型態的動態競爭。近15年適逢藥業組織變革:由於研發難有突破性新藥、醫藥行銷法規日益嚴峻、健保政策制度變革,與競爭廠家模仿能力的快速進化,讓所有原廠藥廠必須在有限的藥品專利期內藉由組織變革極大化藥品的產值並極優化三方核心人員:醫藥學術專員、行銷人員及業務代表日常操作的專業性。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藥廠高階經理人的深度訪談從而了解因應醫藥產業外部變遷的最適化藥廠組織架構。 本研究透過訪談現今3家不同藥廠總經理與分析2019年前5大國際藥廠台灣分公司組織結構而探究現行藥廠不同組織制度的優缺點,與其所因應執行的誘因、動機制度,從而發覺在紛紛擾擾的藥廠生態裡的適切藥廠組織與制度。 1.醫藥學術-行銷-業務組織架構因應產品週期調整:新藥品上市或特殊罕見疾病與癌症藥物多採用BU制(Business Unit);而學名藥物或過專利藥物可採用GM制(General Manager)來維持產品廣度與市場覆蓋度。2.高階主管的經驗會影響組織設計成果,藥廠於招募或培訓高階經理人時可設定未來的管理者具備多樣化的工作經驗累積,而非單一工作經驗(譬如:僅具備業務經驗或僅具備行銷經驗)。3.獎金制度設計可以與組織設計互補達到有效分工。4.考量藥廠行銷規範仍建議將醫藥學術單位歸屬於醫藥學術主管管理,以維持其專業度,但是可以選取具有商業思考與策略能力的醫藥學術主管以促進組織結構的融合(譬如:醫藥學術主管具備醫藥專業博碩士學歷之外也同時具備EMBA或商管學經歷)。5.當多數藥品已過專利期,可藉由成立分公司或獨立組織架構/委外經銷以減少營運成本並維持市場占有率。6.新藥開發遲滯時透過併購特殊的學名藥(譬如:生物相似藥物)在新藥開發有限時推動藥廠成長。
  • Item
    應用阿米巴經營術於工業電腦企業之個案研究:雙元組織觀點
    (2016) 張立緯; Chang, Li-Wei
     產業電腦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浪潮下,其業務邊界與消費性電腦產業已逐漸模糊,且在第四次工業革命與物聯網趨勢的帶動下,特定應用垂直市場的需求由單一平台轉變為完整的方案提供,企業的角色也由傳統的製造業轉變為科技服務業。這也促使著原本穩定且高毛利的產業電腦廠商需要面臨艱鉅的挑戰,因而尋求組織變革來增加其競爭力。  本研究以雙元組織的角度來分析當企業運用阿米巴經營術來活化各部門,且欲進一步結合不同的資源、能力和知識並獲得綜效時,所面臨之挑戰與限制。並藉由個案分析並搭配組織分析工具來做更客觀的審視與分析,以提供相關企業未來運用策略時所應考量之事項與防範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