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74
  • Item
    利用電子票證分析內科地區公車乘客通勤行為
    (2024) 馬誌陽; Ma, Zhi-Yang
    內湖科學園區在早期規劃為輕工業區,區內之道路設計對於乘載大量就業人口上有限制,近十年來,隨著就業人口移入內湖科學園區帶來了大量的通勤人口。然而內湖地區的軌道交通系統,缺乏有效的運輸量能載運通勤者,內湖科學園區大多位於捷運可及性低之區域,公車成為軌道運輸外的重要運具選擇。相關研究表明,長時間的通勤和較長的公車行駛路線,對於通勤者和駕駛帶有負面影響,藉由公車著手改善、調整運輸服務水準,將比起軌道交通系統更為彈性、合適。隨著GPS、ITS研究和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以及政府對數據開放的積極態度,研究者以及相關單位得以取得大量的交通資料數據,其中之一項為電子票證資料(SCD)。過往通勤相關研究中,電子票證資料是分析通勤模式的合適素材。為分析內湖地區的通勤模式,本研究採用了兩種方法。首先,利用集群分析法對電子票證資料將通勤群體進行分類;其次,利用關聯式法則,找出各個搭乘群體其頻繁搭乘站牌。透過此兩種方法,分析內湖科技園區的公車通勤模式。透過本研究暸解內湖科學園區通勤至其他地區之旅運需求,以一小時尺度之電子票證資料,得以分析出內湖科學園區通勤乘客族群;後續透過關聯式法則的兩項指標,進一步探索往返內湖科學園區間,具有搭乘規律之站牌。研究結果可提供公部門,針對現行內科通勤專車及其他公車路線、時刻表的服務水準的調整;也提供私部門之業主,作為調整彈性上下班之參考依據。
  • Item
    從Instagram探討疫情對澎湖觀光旅遊人潮的影響與各景點的吸睛熱度
    (2024) 葉揚; Yeh, Yang
    澎湖擁有豐富且獨特的自然和文化資源,這些資源是該地區觀光發展的潛力所在,也是吸引旅客前來的主要原因。根據民國110年4月核定的「澎湖縣國土計畫」,澎湖縣政府提出了以「海洋生態、創意觀光、序續菊島」作為空間發展的願景,目標是建立一個結合低碳生態保育和創意觀光的有序與永續菊島。從合法民宿家數的增長中,我們可以見證地方觀光產業的發展。澎湖的觀光成果,不僅來自其天然的條件,還包括政府的政策導向和民間業者的持續努力。然而,觀光產業是一個極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的產業,如2019年底爆發的Covid-19疫情對全球觀光業造成了巨大衝擊。在行動通訊和社群媒體廣泛普及的當下,社群媒體為旅客提供了一個分享旅遊訊息和體驗的平臺,這些由使用者生成的內容,能更真實地反映旅客的感受和想法。在自願性地理資訊和適地性社群網絡分析的應用下,除了能夠彌補官方資料之不足,許多情況下更能夠反映旅遊景點真實且細微情形,從而得知城市中的活動以及遊客的行為,進而協助政府優化資料收集和政策制定方向。因此,本研究根據「澎湖觀光發展整體規劃」,利用社群媒體Instagram打卡貼文數據,選取10個遊憩主題次系統內45處具有代表性的旅遊景點作為依據,研究旨在利用Instagram對澎湖各著名旅遊景點進行遊客人數推估,以彌補官方統計資料之不足,並探討疫情對澎湖觀光旅遊人潮的影響與各景點的吸睛熱度,以及提供政府觀光旅遊及外在環境因素衝擊下之應對參考。研究結果顯示,以Instagram主題標籤貼文(遊客)數進行觀光旅遊人次推估,適用於沒有官方遊客統計的戶外景點採用,其迴歸模型的配適度佳;然而,對於室內景點,此方法則不適用,因其迴歸模型的配適度極差。再從Instagram打卡貼文(遊客)數來看,「摩西分海(奎壁山)」、「跨海大橋」、「雙心石滬」、「篤行十村」、「隘門沙灘」、「山水沙灘」、「鯨魚洞」、「風櫃洞」及「大菓葉柱狀玄武岩」這九個景點不論是平常,亦或是疫情間依然保持高吸睛程度。另外景點「後寮天堂路」在109年3月至8月期間,Instagram打卡貼文(遊客)數擠進十大吸睛景點內,且其景點特性與吸睛榜首「摩西分海(奎壁山)」相同,必需掌握潮汐時間,方能體現該景點的奧秘,是個極具發展淺力旅遊景點。
  • Item
    應用環境足跡指標評估氣候變遷下臺灣農業之環境衝擊及轉作調適策略
    (2023) 林冠州; Lin, Guan-Zhou
    全球於氣候變遷的影響下,面臨糧食安全不足和環境生態惡化的挑戰,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對農業永續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環境足跡的概念可用於協助分析氣候變遷情境下作物生產的資源利用和汙染排放對環境生態造成的壓力,並進一步分析轉作的可行性和效益。本研究利用SWAT模式及TCCIP AR5 RCP8.5 2081-2100統計降尺度的資料,模擬鳳山溪、頭前溪、烏溪和高屏溪等四個流域在現況氣候及氣候變遷下水資源、水質和作物產量的變化,並根據環境足跡的概念進行農業環境足跡指標框架之設計,運用該指標分析氣候變遷情境下各流域的水稻及經濟作物需轉作的面積以及轉作選擇。SWAT模式參數的檢定結果顯示,模式於四個流域模擬日流量、月尺度的營養鹽、輸砂和作物產量上都達到了良好的水準;未來臺灣將發生乾濕季降雨分布不均及農業用水量上升等現象,顯現出氣候變遷將對臺灣流域環境所帶來季節性的影響和衝擊;多數流域的農田於氣候變遷情境下作物產量將顯著減少,顯示出制定轉作策略及評估作物適栽性之必要性;各流域指標變化成果顯示,氣候變遷情境下水稻轉作成地瓜或大豆能以最小的轉作面積達到最大化的指標改善效益;鳳山溪及高屏溪流域另需要考量茶樹或果園之轉作才能減緩氣候變遷之威脅。減少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和資源消耗為全球永續發展之趨勢,藉由各流域作物轉作面積調整及農業環境足跡之計算,對於臺灣農業環境的永續發展以及達到聯合國於2030年前訂定的永續農業發展的目標將有實質性的幫助。
  • Item
    從台鐵至台北捷運淡水線之沿線區域變遷與發展
    (2022) 王星淯; Wang, Hsing-yu
    以車站為中心向外擴展的聚落,一直都和車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淡水線對於大台北地區而言有不可忽視的存在,不論是台鐵時期或現今台北捷運時期,都是北淡地區重要的交通路線,對於沿線區域之發展的影響不在話下。因此本研究試圖以淡水線為主體,探討它的演變歷程、車站詳細位置、周圍發展變遷,並比較台鐵與捷運兩個不同時期對於沿線區域和都市紋理的影響。  探究淡水線從台鐵至捷運的發展歷程,二十世紀初的建設主要著眼於貨運還有縱貫線建材運送上的便利,但在淡水港逐漸沒落後,客運則一直是淡水線最重要功能,為台北與北投、淡水間重要的交通路線。也因為這樣,曾有不少關於它的規劃參與其中,包含車站、路線的新建與改建,以及戰後的各項台北市區鐵路改善措施;規劃捷運時亦因長久以來累積的運量而被作為大台北地區第一條興建之捷運路線,可以說一直以來淡水線皆被當作市區重要鐵路看待。  而探究車站位置與周圍聚落發展,可發現淡水線車站與聚落的互動可分為車站隨既有聚落出現、聚落隨車站出現、車站隨聚落遷移以及為了特殊目的而設置等四種不同形式,本研究依此扣除了第四種之外,選定雙連、北投、關渡等地區做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雙連與關渡地區在不同時期之都市紋理有所變化,區域圍繞著車站位置發展,而北投地區則為既有聚落隨車站繼續擴大。整體而言,前站地區往往會因應車站而出現相對應的道路鋪設及街道,日後也較易有規劃上改變,從而創造或加深該地區發展;後站地區則可能發展較緩或是方向、模式較為不同,不以人流或車流主要聚集處而做規劃。但這樣的狀況在轉為捷運後,因節點通道的改變而又產生不同變化。藉由本研究針對此淡水線不同車站所做之分析,可更加了解路線及車站對於周圍聚落、紋理的影響,提供交通地理研究上的概念性解釋。
  • Item
    臺北市家戶防災物資儲備行為影響因子之研究
    (2022) 劉純羽; Liu, Chun-Yu
    臺灣近年發生許多地震、颱風、土石流等災害,皆對民眾生命、財產造成相當程度的威脅,而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這些災害威脅也日趨增加。為降低災害風險,民眾與家戶需積極進行防災準備,以減少災害可能造成之傷害。本研究目地在於探討臺北市居民的災害風險識覺、調適評估、調適意圖和調適行為,並分析影響其調適行為之因子。研究方式以本研究設計之「民眾平日儲備防災物資行為之探討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臺北市各行政區的家戶物資主要決策購買者,收集決策者個人屬性資料、家戶資料、風險識覺、調適行為和防災物資儲備狀況,並利用統計分析軟體SPSS第23版進行後續相關統計分析。臺灣常見的自然災害包含地震、颱風、水災及土石流災害,再加上近年較為嚴重的火災、流行傳染病等問題,因此問卷主要調查居民針對上述六種災害的「受災經驗與風險識覺」、「認知偏見與調適意圖」及「家戶防災與儲備物資行為」等項目。本研究分為兩大部分進行討論,首先參考個人氣候變遷主動調適模型(Model of Private Proactive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MPPACC)的分析架構,分析探討民眾在氣候變遷下,容易受哪些外在因素影響其風險識覺、調適意圖及調適行為。另一部分則探討民眾的個人屬性及家戶特質、生活背景等對風險識覺、調適行為和防災物資儲備行為的影響。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個人氣候變遷主動調適模型適用於探討分析臺北市居民的災害風險識覺、調適評估、調適意圖和調適行為。多數研究結果與該模式假設相符,但亦有部分項目呈現與原模式不同之結果,仍有待後續研究持續探討。另外,在家戶防災物資儲備行為研究部分,本研究發現「家戶及主要物資決策購買者屬性」、「受災經驗與風險識覺」差異都會影響其「家戶儲備物資行為」。本研究結果可以提供相關單位在如何提升民眾防災物資儲備行為時參考。
  • Item
    以協作治理觀點檢視地方創生:水金九地區地質環境資源之例
    (2022) 劉靜怡; Liu, Ching Yi
    水湳洞、金瓜石、九份地區,合稱水金九地區,有豐富的地質環境資源,造就許多特殊的地景,使其在歷史中曾是繁華的礦業小鎮。從清領時期發現金礦一直到日治時期積極發展礦產事業,人文活動活絡;在人與地的互動中,形成今日特殊的地方發展現象。隨著經濟發展,礦業開採因不符成本而結束,在水金九地區的權益關係人努力下,重整礦業歷史以積極設立水金九地質公園。本文旨在探究水金九地區與社群如何以地質環境資源作為永續發展的媒 介,以「協作治理」觀點置入與探討人與地的互動關係與過程;研究所採「協 作治理」概念,沿用 Ansell& Gash (2007) 的協作治理,論述協作對於地方型塑 的重要性。再者,本文以地方創生架構,闡述水金九地方發展如何展現價值, 讓資源生生不息。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目的有三項:(1) 彙 整探究水金九環境發展之背景;(2) 以協作治理理論分析水金九社區營造之脈 絡與特徵;(3) 在水金九環境資源背景下,研擬提出協作治理觀點的水金九地 質環境資源創生策略。 研究結果顯示,第一、建立在豐富地質資源基礎之下,水金九在地人始運用在地礦業歷史與環境資源發展地方經濟,在人地交互作用過程中建構地方價值及特殊性;第二、水金九區域社區自治力及凝聚力堅固,已然逐步落實新治理概念;第三、水金九地質公園的設立是地方善用自身環境資源,以振興地方發展,是協作的重要媒介;第四、水金九地質公園的協作面臨課責問題,當設立地質公園是由權益關係人一起參與規劃、決策時,非由公部門單方決定,則共同課責成了協作的重要部分,在地的協商對話即為課責的關鍵。
  • Item
    臺灣地區家戶剩食產出影響因子之探討
    (2021) 邱冠智; Chiu, Kuan-Chih
    食物浪費與損失是重要的環境議題,人類的食物浪費會造成大量的能源與資源的浪費,包括水、土地、能源、勞動力與資本等,並產生額外的溫室氣體排放,對於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造成極大的威脅。本研究主要關注農業食物供應鏈下游的消費者端所產生的剩食,主要研究方法係以家戶為單位的問卷調查法,並利用SPSS 23版進行資料之統計分析,探討國內家戶產生剩食行為之主要原因、剩食產生的主要類別、接觸剩食相關議題的主要管道、以及探討不同特性的家戶剩食產出的差異。此外本研究更進一步以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發展建構減少剩食產出行為意圖與行為的影響因子架構,利用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分析不同潛在變項的影響路徑關係。本研究調查發現在家戶中產生剩食行為之主要原因為:「食品過期而未食用完畢」(28.7%);而家戶中剩食產生的主要種類為蔬菜、水果以及麵包糕點三類;家事主持者接觸剩食相關議題的主要管道為新聞媒體(43.5%)。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的家事主持者以及家戶飲食花費在影響剩食產出的因子皆呈現顯著的差異性。而研究亦發現高學歷以及年齡層較低的家事主持者,其「減少剩食產出的行為」表現較不佳。本研究結構方程模型驗證顯示:受試者減少剩食產出的行為意圖受到其自身的「行為知覺控制」與「態度」的直接影響。而購物習慣與食物管理技巧受到受試者行為知覺控制、態度以及主觀規範顯著的直接影響。此外,受試者減少剩食的「認知」顯著正向影響其「態度」,且若能有效提升受試者減少剩食的「態度」,亦會對於「減少剩食產出的行為意圖」有正向影響。本研究結果將有助於釐清與鑑別影響我國家戶剩食產出之關鍵影響因子。
  • Item
    基於迴歸模型探討影響職業賽事球迷進場數之研究─以美國職棒中區為例
    (2021) 蔡易辰; Tsai, Yih-Chern
    美國職棒發展至今已超過百年,如今已是一個具有30支球隊的商業聯盟,票房收入則是支持整個聯盟的關鍵,而觀眾數則會直接影響到整體的票房收入,因此探討影響觀眾數變化的因素對於職業球團而言即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研究旨在探討並找出可能影響美國職棒賽事觀眾數的因素,取2012年至2019年共8年的數據以觀眾數為中心,搭配三種類型的研究變數,分別為地理統計變數、球團相關變數以及團隊成績變數。研究中以球迷分布圖(Fanbase map)作為資料統計區,再將年度資料以每年4月1日至7月31日、8月1日至8月31日以及9月1日至10月第一周分為三個時間段,與年度資料各別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建立出四個模型。研究除了找出有哪些因素對觀眾數具影響力外,更要比較不同時間區段所劃分出的四個模型之間影響變數會出現什麼樣的差異。分析結果顯示,在討論觀眾數變化時,人均收入、白人人口比例、鄰近職業球隊數以及團隊薪資是重要的影響指標,其中前三者呈現顯著負相關,團隊薪資則呈現顯著正相關。此外會發現不同時間中變數的顯著性會產生變化,鄰近職業球隊數於4月1日至7月日31之間呈現不顯著,而其餘時間段皆呈現顯著負相關,表示我們在討論觀眾數的變化時,不只要考慮變數的性質,更要討論變數在時間上的差異。本研究除了呈現影響觀眾數的變數外,更可以根據分析結果對球團經營方向和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球團或後續研究者一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