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622
  • Item
    應用PBL於國中社會領域教學的行動研究
    (2023) 張祐綸; Chang, Yu-Lun
    西元1968年,教育部正式將國民中學階段納入具有普及、義務與強制性質的國民教育,五十餘年來,國中課程歷經過多次的調整與變革。國民教育的課程目標是以「民族精神教育」和「國民生活教育」為中心,在2002年以前,《課程標準》中的社會學科和公民與道德科課程,偏重在「陶冶民族意識」的民族精神教育目標;在2002年以後,《課程綱要》中的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則從「協助個人社會化歷程」的十大目標,再到「培育學生面對未來、開展不同生涯所需的公民素養」為旨,而改以偏重國民生活教育為課程的核心。本研究基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踐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教育宗旨,以「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概念,應用於國中社會領域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並檢視實施的過程與成效。研究過程中採用行動研究法的精神,於桃園市某市區大型國中針對七、八、九年級學生,在110學年度上、下學期共4次段考區間,分別進行6~8課次的PBL教學設計與實施、作業評量與檢核,並針對學生學習的過程與結果進行反思與修正,一方面試圖調整與發展一套適合國中學生程度的PBL方法與實施步驟,另一方面則用以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程的精神與目標。為了在國中階段社會領域課程實踐PBL的方法,本研究透過簡化與調整醫學院PBL的實施流程、應用5W1H法協助學生分析與界定問題、設計同時採用分組和個人之雙軌學習單於PBL分組教學活動、設計PBL作業評量單檢視學生自主學習成效,與建立PBL步驟向度評分標準用以分析學生在PBL的學習結果等。而本研究的結果顯示:1.學生在歷次PBL分組共學的成績可能呈現進步或退步的趨勢,但在個人自主學習的成績則呈現進步的趨勢;2.各年級學生在PBL分組和個人學習時表現較優的向度並不相同,但整體以「獲得知識基礎階段」的表現優於「問題探究階段」的表現;3.實施PBL可能有助於學生展現分組共學的學習成效,與在問題探究實作的過程中表現出不同向度的能力,但對於學生在校的段考成績並沒有明顯的影響。本研究的結論認為,PBL有助於達成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踐,學生在PBL的學習過程中得以問題為中心激發學習動機、學習與同儕合作解題、學習自主學習的方法,並展現出在學校段考成績之外問題探究過程的多元能力。
  • Item
    後政治城市中的社會住宅實踐?大台北都會區住宅正義研究
    (2022) 李莎蕊; Rietdijk, Chantalle Elisabeth
    這篇博士論文中,研究了台北市和新北市導入社會租賃住宅政策的成因。運用論述分析於政府官員、政治家和社會運動者對可負擔住房的看法,以及該論述在政策文件和社會住宅計畫中的具體化,以確定主導的論述。社會住宅的主流說法是:政府興建社會住宅,作為買不起房的年輕人的暫時解決方案,讓他們可以儲蓄購屋或在私人市場租房。接著,透過應用 Young (2011) 和 Fraser (1998) 的社會正義理論,討論了這些計畫對住宅正義的貢獻。此外,還進行了與私人租賃市場可負擔能力分析和比較。可以得出結論,社會住宅政策不是旨在提高弱勢公民地位的社會政策,而是提高中產階級「青年」在住房市場中的地位。社會住宅政策正在解決代間財富差異,而不是代內差異。此外,當前關於住宅的敘事並沒有透過政策而改變。對台北和新北市議員候選人選舉公報的詳細研究中,發現都市政治舞台上對「好的」都市發展的共識,重點是都市經濟的經濟成長和攀升國際的全球城市排名。政黨內部的高度變異性和政黨之間的共識存在,這與後政治城市的定義產生了共鳴,其中治理被視為管理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思想在政策制定中盛行。這一結論獲得對都市發展政策文件的分析、以及對市議員、地方政府代表和社會運動者的訪談所支持。社會政策的導入和民主化是西方文獻中相互聯結的概念。然而,東亞國家的民主化走的是不同的路徑,社會政策導入則是選舉競爭的結果。本研究關於導入新的社會租賃住宅政策的研究顯示,當代表下層階級利益的政黨缺席時,透過選舉政治導入「社會」政策的侷限性。為了對抗新自由主義的都市發展,都市政治舞台必須聚焦都市問題,並避開持續存在的社會分裂,即再統合—民主化。
  • Item
    宜蘭縣環境災害脆弱度與恢復力之研究
    (2022) 宋健豪; Sung, Chien-Hao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東北區域宜蘭縣境內,環境災害脆弱度與恢復力之空間分布模式,受到地形與降雨型態之影響,洪患與土石流為本研究區中最為常見之自然災害,本研究應用社會脆弱度指數(Social Vulnerability Index,SoVI)、社區恢復力基線指數(Baseline Resilience Indicator of Community,BRIC)、回復力-脆弱度空間剖析模式(Spatially Explicit Resilience-Vulnerability model; SERV)模式量化研究區域中對於洪患與土石流之災害脆弱度與恢復力,本研究應用主成分分析整合具相關性、共線性之變數,已提供更為簡潔之成果,除此之外,本研究應用空間自相關探討脆弱度以及恢復力之空間分布模式以及空間差異,並透過空間落遲迴歸、空間誤差迴歸以及地理加權回歸驗證SoVI、BRIC以及SERV模式之效力;,空間自相關成果顯示研究區域中之山區為極度脆弱並缺乏恢復力之區域,反之,平原中之都市區域為低脆弱度及高恢復力之區域,根據空間落遲迴歸、空間誤差迴歸以及地理加權回歸成果顯示SoVI、BRIC以及SERV,就全縣尺度三項指標具尚可接受之判定係數均及解釋能力,並無顯著偏誤;就平原區域而言,三項指標均具備較佳之判定係數均及解釋能力,並無顯著偏誤;就山區而言,整體有待提升;本研究發現,宜蘭縣境內山區與平原之存在顯著之空間差異,地形條件為造成顯著空間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區域內山區之海拔高度與陡峭坡度為主要影響其社、經發展障礙的主因,由於山區不利於社、經發展的因素,而使其成為極度脆弱並缺乏恢復力之區域,其他地區如平原城市地區,由於其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地形,而使其具備低脆弱度及高恢復力。
  • Item
    探討食物環境的多重性質:從食物沙漠到食物雨林?
    (2023) 李崇恩; Li, Chong-En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地理學界出現了一個新興的分支學科──健康地理學,探討由食物近用程度不一而導致的健康不平等問題成為其中熱門的研究主題之一。與此同時,一九九五年「食物沙漠」一詞被鑄造出來,它的原始定義是「居民在近用健康食物方面遇到物理和經濟障礙的地理區域」,受到了英美等西方國家乃至於日本等東亞國家研究者的廣泛討論。本論文旨在從健康地理學的角度探討食物沙漠框架引發的健康不平等現象在臺灣的情況,並藉此探討食物環境的多重性質。研究方法包括空間分析、多變量分析、質性資料分析和批判分析,研究區設定在北北基都會區。實證研究結果指出,雖然空間分析方法顯示局部地區符合食物沙漠的定義,但多變量分析方法未能證實整套食物沙漠框架在本研究區造成廣泛性問題。另一方面,多變量分析方法暗示存在著除了物理和經濟障礙之外的因素導致食物近用問題,而這些因素可以透過質性資料分析方法進一步識別出來。基於上述資訊和過去文獻回顧成果,本論文利用批判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結論:目前在國際上被廣泛接受的食物沙漠定義並不適用於北北基都會區的情境。相反地,在臺灣等一些國家和地區,更適合使用多重性質(包括空間性、社會性、心理性和技術性)的食物沙漠概念,甚至可以考慮將它描述為「食物雨林」。這一個隱喻是指:即使身處食物環境豐富的地方,市民也無法近用所有生鮮食物,而是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得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引發隱性的食物近用問題。本論文建議將這個新的食物環境隱喻應用於描述北北基都會區的情況,並建議未來進一步探索食物雨林一詞在東南亞都市的適用性。
  • Item
    從 terroir 觀點看臺灣精品咖啡的品質建構-以大阿里山區為例
    (2022) 陳玟璇; Chen, Wen-Hsuan
    近年來,不但臺灣咖啡的進口量漸增,生產量亦逐漸上升。有別於國際上咖啡生產與消費往往位於不同國家的情形,臺灣身兼咖啡生產與消費之地,隨著消費市場引入「精品咖啡」的國際概念,透過評鑑賽事、咖啡業者等,臺灣的咖啡產區開始發生變化。本研究透過研究生產地與消費地共舞的台灣阿里山咖啡為例,首先呈現國際的外來精品咖啡評鑑規準的融入,展現臺灣咖啡符號與物性的轉變,接續說明「阿里山咖啡」形塑的產區認同,不只為在地農民自身的認同,亦能為買家/消費者所接受,共構精品咖啡以「taste」作為品質判斷的產品,近一步形成阿里山精品咖啡terroir所建構的市場價值,並在面對國際時亦能開創市場的利基。此研究發現可作為國際上負面「不公」、「剝削」等咖啡生產國發展路徑的參考之一。
  • Item
    民眾對淡水漁人碼頭環境識覺、滿意度與行為意向之研究
    (2023) 鄭偲妙; Cheng, Ssu-Miao
    隨著經濟發展與觀光政策推動,民眾對休閒遊憩需求度提高,淡水漁人碼頭是轉型為多功能漁港的成功案例,加上附近淡海輕軌站串聯重要點位,將吸引更多觀光人潮,因此本研究透過環境識覺的理論觀點,探討到訪民眾與碼頭的人地關係,討論不同民眾屬性在淡水漁人碼頭的環境識覺、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的現況與差異性,以及民眾環境識覺、滿意度及行為意向的相關性。共計回收420份有效問卷,資料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平均數差異檢定及皮爾森相關分析。研究發現民眾在環境識覺、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皆為正向評價。在民眾屬性差異比較中,發現不同年齡與職業在環境識覺上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職業在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年齡、職業與到訪次數在行為意向上有顯著差異。環境識覺與滿意度為正相關,環境識覺與行為意向為正相關,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為正相關。研究建議為可以提供更多元的解說導覽媒材,並且改善交通工具、周邊設施滿意度,強化民眾建議提供管道。研究結果可提供經營管理單位、其他漁港參考,以及後續學術利用。
  • Item
    應用TCCIP資料分析蘭陽溪流域降雨及溫度變化趨勢
    (2023) 許民錠; Hui, Man-Ting
    氣候變遷改變全球水文型態,降雨為重要的水資源來源,同時亦可能是關鍵致災因子,而台灣目前面臨水資源短缺以及用水需求增加的困境中,未來亦面對較高的氣候風險。蘭陽溪為宜蘭縣重要的水資源來源,流域內常發生氣候災害,未來氣候亦有所改變,因而需要了解降雨特性方能為水資源管理及災害防治提供重要決策資訊。雖然相關氣候資料之趨勢分析已有大量相關研究,但隨著氣象資料的完善及趨勢分析方法之改進,有望提供更準確之趨勢結果。因此本研究以蘭陽溪流域為研究區域,利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aiwan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 Information and Adaptation Knowledge Platform ,TCCIP)所提供之網格化氣象資料,以傳統的Mann-Kendall檢定及Theil-Sen斜率檢定搭配近年新興的Innovative Trend Analysis(ITA),探討蘭陽溪流域之降雨及氣溫之趨勢變化狀況。研究結果顯示,蘭陽溪流域之降雨量在4月、12月及春季顯著增加。氣溫方面,平均溫無顯著增減趨勢;最高溫在9月、10月、12月、秋季及年尺度顯著減少;最低溫除4月外,皆為顯著增加的趨勢,說明蘭陽溪流域之降雨量、最高溫及最低溫有所改變,而降雨量、溫度及相關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影響仍有待探討,研究結果可供經營管理單位或後續學術研究使用。
  • Item
    利用地球化學參數瞭解有勝溪斷流河段之水源及其交互作用
    (2023) 葉修豪; Yeh, Hsiu-Hao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有許多常流河開始轉變為間歇式流動,然而斷流河段中伏流水層的流動情形仍缺乏研究。有勝溪近年來頻繁發生斷流雖嚴重影響國寶魚櫻花鉤吻鮭之生存,卻提供良好的研究場域。本研究於有勝溪斷流河段河道中的7口觀測井,分別在2017年及2022年,採集月尺度的河水及井水資料,量測其pH、導電度、飽和溶氧百分比、氫氧同位素及各類地球化學參數,進而透過端源混合分析法,企圖瞭解斷流河段中地表水及地下水之水源及其交互作用的情形。研究結果顯示,斷流河段的水源主要來自上游的河水及淺層地下水,在乾年(指2022年)乾季(指10到2月)時,上游河水以伏流水的形式在斷流河段的河床中往下游流動,但無偵測到淺層地下水之訊號;乾年溼季(指3到7月)時,則同時有伏流水及淺層地下水之訊號;溼年(指2017年)不論乾季(指1到5月)或溼季(指6到11月),伏流水與淺層地下水則混合而主導了整條斷流河段的水質。本研究除了清楚地描述了有勝溪斷流河段的水文歷程,也可做為國寶魚棲地復育之科學基礎。
  • Item
    福山植物園休園制度探討
    (2023) 郭兆燿; Kuo, Chao-Yao
    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許多自然保育場域為了防疫而紛紛休園,在休園期間,人們觀察到有許多以往難以見到的動物出現在大街上、馬路上、步道上,但究竟休園這樣的措施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休園制度是否能成為自然保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鮮少有相關的研究。由於目前針對休園制度的研究相當稀少,且在國內實施休園制度的自然保育場域亦為少數,為此,本研究以在臺灣有實施休園制度的福山植物園為研究對象,採取深入訪談的方式,並利用IUCN所提出的保護區經營管理評量架構(IUCN-WCP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ed areas and systems),針對休園制度的運作進行全面性的檢視。近年來社會生態系統(Social-Ecological System)的探討已成為研究的一大主流,其認為探討一個議題不能僅從人類社會或自然環境之中的其中一個面向去做討論,因為兩者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性,故本研究藉由訪問專家學者、林試所職員、在地社區的居民與商家來探究休園制度在自然環境、自然保育場域經營管理以及在地的社區造成的影響,並利用系統性的思考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想要探討休園制度的有志之士能夠對「休園」這個議題能有較深入的了解。
  • Item
    住宅負擔能力的空間差異性與影響因素探討—以台灣六都為例
    (2023) 郭人頡; Guo, Ren-Jie
    台灣在近年來房價不斷上升是有目共睹的現象,而根據內政部營建署公告之111年第1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全台房價所得比為9.58倍,相對於國外有著較高的比例且在各城市間又有極大的差異,由此可見台灣可能存在著住宅負擔能力分布不均且不足的問題。本研究欲透過相關資料並以空間統計方法,探討全台各村里之可負擔房價與住宅負擔能力空間分布差異。本文使用2018至2019年內政部不動產實價登錄交易資料以及綜合所得申報之家戶所得推算全台各村里之貸款負擔率以衡量住宅負擔能力狀況。並透過空間自相關分析方法,觀察與分析各村里家戶住宅負擔能力以及不可負擔房屋單價的空間分布,再以地理加權迴歸模型(GWR)探討影響區域住宅負擔能力差異的相關因素。研究結果顯示不可負擔房屋單價在六都均具有空間自相關的現象,且多集中在改制前的舊市區,以區域型空間自相關來看發現在各都市不可負擔房屋單價的熱區內仍有較低住宅負擔壓力的村里,此外在舊台中市的內部住宅負擔能力問題也具有空間的異質性,透過地理加權迴歸模型探討住宅負擔能力問題較OLS表現較佳,調整後R2達到0.77,對住宅負擔能力有顯著影響的變數有屋齡、建築面積及老化指數等非距離因素,以及轉運站距離、文化設施距離、百貨公司距離、工廠距離、金融設施距離及捷運站距離等距離因素,各影響變數對住宅負擔能力問題的影響在空間上均具有差異性,因此建議在規劃與實施解決住宅負擔能力問題的政策時,應將空間的相關影響因素考慮進去,才可針對不同的區域規劃以及住宅政策的制定進行合理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