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

本系大學部學士班,奉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取消分組招生,自99學年度起 ,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社教機構、文化事業、非營利組織之專案管理、行銷公關、人力資源發展、方案規劃、導覽解說和社會倡議之人才為主。

這一年,我們一起探索社會教育……  

歷史沿革

社會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44年,是全國唯一以社會教育為名,培養社會教育專業人才的科系,曾分為新聞、圖書館(圖書資訊)、社會事業(社會工作)三組教學。

74學年度成立碩士班,基本目標是為培養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所需之行政人員、專業人才與研究人員,以及社會教育專業師資之養成。

84學年度成立博士班,宗旨為研究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以培養社會教育學術研究及行政管理之高級人才。

此外,為滿足社會教育人員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之需求,於89學年度開辦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為因應時代變遷與學術分化,原新聞組、圖書資訊學組、社會工作組等三組,分別於民國86年成立「大眾傳播研究所」、民國91年成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民國94年成立「社會工作研究所」後,乃進行系所整合作業,並研擬計畫書,呈報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大學部學士班不再分組招生教學。

研究所碩士班則自97學年度起分「成人與繼續教育組」及「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兩組招生,藉以深化社會教育研究。

目前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以及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各班別形成統整一貫化發展。

自我定位

為配合本校從專門師資培育朝向綜合型大學演變之發展定位,社會教育學系已申請並奉教育部核准,自99學年度起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未來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正規學校體系。因此,乃綜合世界潮流與社會需求,將社會教育學系之發展定位為:「針對學習型社會及跨族群文化發展所需,進行有關規劃終身學習活動、經營社教文化事業之研究,並培養學生具備相關之能力。」同時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教學,加強與業界的合作,以培養具有「社會關懷、文化創新、生活充實、教育推廣」之理念的社會教育人才為目標。

教育目標

社會教育學系遵循校、院之教育目標,以及本系之自我定位,訂定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養兼具「人文關懷、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內涵,於社教文化事業或第三部門等領域,具備企劃、行銷、公關與經營等核心能力之人才。並以掌握社會脈動與全人理解、終身教育政策與行政、不同族群學習特性與方案設計、社教機構經營與行銷、研究方法與媒體製作、社區發展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等等為學習核心。

核心能力
冀由培育學生核心能力,以達成前述教育目標。各班別之核心能力如下:

學士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培養學習方案與文化活動之企劃、設計、發展和評析能力。
2.傳播媒體策略運用能力。
培養影像媒體製作、書寫報導企劃,以及新聞媒體資源整合能力。
3.社會文化事業推展能力。
培養社會和文化現象研究,以及方案設計和整合傳播行銷能力。
4.組織永續經營發展能力。
培養組織優劣勢分析能力、學習型組織推展能力和跨組織策略聯盟能力。
碩博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2.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3.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
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1.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明湖國民中學為例
    (2005) 陳淑慧
    本研究旨在藉由「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之實施,瞭解實施之過程、可能遭遇的困難、透過教師訪談及學生「學習成效」問卷填答意見,進一步評估「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的可行性並在實施後加以檢討。研究主要採用質性方法進行,由研究者與臺北市明湖國中七年級教師10位及其任教之班級學生299位共同參與,研究結果可供「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之參考。 根據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教學團隊需要協同教學領導者與自願參與教師的投入,注重溝通、協調及分工合作,以統整性的教學活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實施之困難包括:共同時段課表的編排不易、場地易受干擾、教學設備資源不足、教師知能研習缺乏、時間壓力及額外的負擔,且應在行政領導下提供相關配套措施並克服學生學習不夠專注、課程內容編排等問題。 三、實施「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有助於教師專業成長、創新教學,學生可獲得較多指導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的學習課程、學習氣氛,有助於增進自我學習的能力、提昇學習成效。
  • Item
    高職圖書館利用教育施行現況與成效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2004) 蔡宗富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圖書館利用教育施行現況和成效,以及高職生參與圖書館利用教育動機、使用圖書館情形,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圖書館主任在實施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目標的看法之差異情形與不同背景變項高職生對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態度上之差異情形。再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提出結論,俾供改進高職圖書館實施利用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以台北市高職學校圖書館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高職圖書館主任及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並利用SPS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所應用的統計方法包括次數分配、百分比、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 根據文獻探討及問卷調查,獲致下列之結論: 一、高職圖書館利用教育施行的現況。 高職圖書館均相當重視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施行,各校均有實施,對象以高一學生為主,大多利用新生訓練之時,目前都沒有正式開設圖書館利用教育選修課程。時間不易安排,是推行圖書館利用教育最困難的關鍵,因此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施教時間及學生學習意願。 圖書館利用教育實施成效仍需加強,各校均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中以利用網路資源及圖書館參觀活動等施行方式具有較高成效。 二、高職實施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目標的看法。 圖書館主任認為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目標的重要性依次為:增進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善用資訊媒體、輔助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利用圖書館與資訊能力:提供休閒娛樂,陶冶品德: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啟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讀書風氣:改變學生學習方法及態度。 三、高職生對圖書館利用教育的看法。 高職生參與的動機一般以上課需要、學校安排居多數。認為參與對學生在使用圖書館上有所幫助。不願參加的原因:以沒有時間,沒有興趣,有問題詢問老師或同學為多。多數表示願意學習更多有關圖書館使用的知識與技巧。平時使用圖書館的目的以自修、借還書居多。 四、不同背景變項高職生在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態度上有所差異。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論,對學校及教育行政機關提出建議。
  • Item
    實施價值澄清教學在圖書館利用教育效果之研究--以師大附中新生圖書之旅學生為例
    (2007) 林燊均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應用價值澄清理論設計一套關於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自編教材,探討價值澄清教學與一般教學在圖書館利用教育教學之效果分析,希望能提供一套以價值澄清教學為導向的圖書館利用教育教學模式,以做為未來實施推動學校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的高一學生接受圖書館利用教育價值澄清教學介入,對照組的高一學生則接受一般教學介入。並於教學介入前二週內進行問卷前測,教學介入後二週內實施問卷後測。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接受教學介入後,兩組各信念相關值差異比較,實驗組在圖書館利用「行為意圖」、「行為信念」、「主觀規範」、「結果評價」、「自我效能」、「規範信念」及「圖書館利用認知」等各信念平均分數差值比對照組高。 二、不論是價值澄清教學或是一般教學,各組在「行為意圖」、「行為信念」、「態度」、「結果評價」、「依從動機」及「圖書館利用認知」上,後測分數均較前測分數為高,表示此兩種教學方法都有其教學效果。 三、兩組後測有╱無意圖者之各信念差異比較,實驗組學生僅在「態度」上有整體性之顯著差異;對照組在各信念均未達整體性之顯著差異。 四、 所有研究對象後測圖書館利用行為意圖的影響情形方面,「行為意圖」與「態度」、「自我效能」間成正相關。 五、 以學生參與度、課堂氣氛、學生反應方面,價值澄清教學較一般教學為佳。但在時間掌控上,以一般教學來得好。
  • Item
    台北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圖書館使用現況之探討
    (2005) 鄭史岑
    研究者從事教職以來一直都在交通邊陲地區的學校服務,發現偏遠地區的學生文化刺激不足、學生的家庭教育功能低落,其情況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成效。從林林總總的文獻報告中,可以明瞭學生善用圖書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圖書館法第四條內容指出,不論是在一般地區學校或偏遠地區學校,學校都要有圖書館的設備。而校內師長若能妥善規劃學校中的圖書館,並教導偏遠地區的學生能善用圖書館學習,使學生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引發出探討偏遠地區學校圖書館的利用現況並了解師生使用圖書館的需求及問題。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瞭解台北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圖書館經營現況。研究面向包括學校圖書館負責人、學校教師及學生。再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及建議,供有關單位參考。本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為研究工具,針對台北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共有十五所,以普查的方式進行調查,並輔以訪談,使問卷結果更趨於真實。 根據上述普查進行研究分析獲致之結果:偏遠地區學校圖書館 一、未有正式的組織人力編制,無法發揮圖書館經營效益。 二、館藏普遍不足及無法適時充實新書,滿足師生需求。 三、圖書館利用教育不活躍。 四、圖書館利用教育實施困難因素,主要的原因為:圖書館人員不足(60%),其次為硬體設施不足(47%),學生學習動機不強(27%)。 五、教師都贊成圖書館利用教育是重要及對學生的學習是有成效。 六、學生使用圖書館時最常遭遇的困難為找不到資料,其次為對圖書館內的資料不感興趣。。
  • Item
    高中圖書館利用教育需求之研究–以新竹縣湖口高中為例
    (2005) 楊文順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高中生圖書館利用教育學習內容及實施方式的需求,並分析不同背景學生在利用教育需求程度上的差異。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及訪談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詮釋。研究對象為新竹縣立湖口高中學生,先以問卷調查法普查新竹縣湖口高中全體學生,共計發出問卷530份,回收有效問卷474份,以分析學生圖書館利用教育需求與需求程度,再根據背景因素作變異數分析,進而比較不同背景學生需求差異情形,並透過訪談法,訪問湖口高中共12名學生,瞭解圖書館利用教育對他們在課業、生活上的影響,從中探究學生對利用教育的需求。 經問卷調查分析後顯示,學生在利用教育學習內容方面,需求最高的是如何準備多元入學備審資料及如何搜尋網路資訊,最低的是圖書館使用手冊及期刊檢索策略與操作;在實施方式需求最高的是各班安排圖書館時間及透過電腦網路與讀者雙向溝通,最低則是印發手冊及資料、出版館刊/館訊。 學生背景差異性比較發現,在利用教育學習內容方面:1、性別對資訊倫理與安全教育、報告撰寫的需求影響較顯大。2、年級別對電腦軟體與媒體資源、報告撰寫的需求影響較顯著。3、科別對學習內容各方面的需求影響都非常顯著。4、利用教育實施方式則以學生科別對需求的影響最大。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提昇高中圖書館利用教育成效之建議 (1)、對高中圖書館的建議 (2)、對學校的建議 (3)、對教育當局的建議 二、 對未來研究議題之建議 (1)、研究方法方面 (2)、針對各主題需求作深入研究 (3)、擴大研究對象方面 (4)、研究主題方面
  • Item
    資訊素養與圖書館利用教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 1996-06-01) 陳仲彥
  • Item
    資訊素養與圖書館利用教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1996-04-01) 陳仲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