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2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產杜鵑斑蛾屬之系統分類學研究(2010) 蔡南益杜鵑斑蛾屬(genus Rhodopsona)的成員包含近十種專食杜鵑科植物的日行性斑蛾,分布範圍西起喜馬拉雅山脈東側,包含整個中南半島以及中國西南,東抵台灣。井上寬曾在1987 年時對四種產於台灣的杜鵑斑蛾做過分類處理,然而在檢視過所有相關的模式標本後,我們發現他對於模式產地的詮釋以及同物異名的指定上有所衝突,因此該分類處理的可靠性存疑。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重新檢視台灣產杜鵑斑蛾的分類地位。我們利用粒腺體氧化酶第一次單元(COI)以及額外的一段核基因(Ef1α)的DNA序列進行親緣分析,並將親源分析的結果與形態以及生態資料結合,用以判斷台灣產杜鵑斑蛾的分類地位。結果顯示,台灣只有一種杜鵑斑蛾,那就是寬緣杜鵑斑蛾 Rhodopsona rutila Jordan, 1910,而細緣杜鵑斑蛾 Rhodopsona marginata (Wileman, 1910,Rhodopsona decolorata Hering 1930 與 Rhodopsona formosana Matsumura, 1911 都是寬緣杜鵑斑蛾的新同物異名(syn. nov.)。因此,台灣族群在翅膀顏色以及發香構造上的變異被認定為種內的表形多型性。本研究是斑蛾科中第一個使用COI進行物種判別的例子,結果指出COI在判別杜鵑斑蛾種類時效率很高,但是我們也建議使用COI進行物種判別的時候,至少要加入兩種有良好形態分類基礎的種類一同分析,以獲得可靠的種間遺傳距離,並依此判別物種。Item 臺灣產馬藍屬植物分類研究(2007) 黃怡靜; Yi-Ching Huang本研究利用外部形態、花粉形態、細胞學及地理分布等資料,針對臺灣產爵床科(Acanthaceae)馬藍屬(Strobilanthes)植物進行分類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外部形態上,花序、萼片形狀及生長形態是種間較為重要的區別特徵,而葉片形狀、葉片質地、果實及種子形狀也可提供部分分類的參考,花粉的外壁紋飾及形狀也有種間差異。 細胞分類學研究方面,本研究一共檢視了五個類群,其中S. pentstemonoides var. formosana(2n=18)、S. longespicata(2n=ca.28)、S. flexicaulis(n=16)與S. rankanensis(n=ca.31)為首度報導,而S. pentstemonoides(2n=18)與前人研究(Saggoo and Bir, 1982)不符。 根據研究結果,將臺灣產馬藍屬植物分為八個分類群,分別是:S. cusia (Nees) O. Kuntze、S. flexicaulis Hayata、S. lanyuensis Seok, C. F. Hsieh& J. Murata、S. longespicata Hayata、S. pentstemonoides var. pentstemonoides (Nees) T. Anders、S. pentstemonoides var. formosana (S. Moore) Y. C. Huang、S. rankanensis Hayata和S. wallichii Nees,其中S. wallichii Nees為新紀錄種,將S. formosana降級為S. pentstemonoides之變種。Item 我國八年級學生在TIMSS 1999與TIMSS 2003科學成就與學生特質之趨勢研究——以生命科學部分為例(2006) 陳立琇; Li-hsiu, Chen本研究利用TIMSS 1999與TIMSS 2003的資料,分析我國八年級學生在科學學習成就與學生特質變項上,呈現何種趨勢。並將TIMSS趨勢題分為三個認知領域,深入探討。最後利用迴歸建立在我國具有預測力的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一)生命科學趨勢題的整體表現上並無顯著差異;(二)較高層的認知領域,即「推理與分析」、「概念性理解」上,我國學生有退步的趨勢,尤其是高分群學生;(三)非選擇題的作答上,「完全空白」的人數有增加趨勢;(四)學生特質中,「家中資源」與「自己最高學歷期望」於TIMSS 2003顯著增加,但「父母最高學歷」、「學生對於學習科學的信心」、「學生對於科學的評價」顯著下降;(五)「自己最高學歷期望」是與成績相關最高的一項特質;(六)「自己最高學歷期望」是對成績預測力最高的一項特質。 建議在未來TIMSS 2007研究時,審慎使用問卷翻譯名詞,並增加我國特有的問題及質性資料的收集,以探討影響科學成就及態度的成因。對於我國科學教育,建議增強學生信心以及對科學的瞭解與評價、加強學生推理與分析的能力、於科學考試中增加「非選擇題」,以及在制訂課程標準時,多參考其他各國教材與教學。Item 臺灣大臍蝸牛與其近緣種的種化歷史(2015) 黃致維; Huang, Chih-Wei物種是演化生物學探討的基本單位,種化研究應基於正確的物種界定。整合多種獨立證據有助於系統分類學和種化過程的推論。琉球群島位於東亞的亞洲大陸邊緣,此區的親緣關係或親緣地理研究,大多侷限於擴散能力相對高的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而侷限於陸地且擴散能力低的生物的種化歷史尚未被研究。本論文針對分別分布於臺灣東、西部、石垣島和宮古島的四種特有大臍蝸牛,探討其種化歷史。根據分子與形態證據,分布於臺灣東部的臺灣大臍蝸牛族群為隱蔽種,描述命名新種為彩虹大臍蝸牛(第二章)。由於軟體動物可用的核基因標誌有限,因此以同屬物種的轉錄體開發新的核基因標誌(第三章)。為獲得合理可用於大臍蝸牛的分子時鐘,新定序臺灣盾蝸牛、彩虹大臍蝸牛和臺灣長蝸牛的粒線體序列,建構粒線體親緣關係樹推算柄眼目和大臍蝸牛的分化時間(第四章)。根據以上結果,進一步推測物種演化樹、族群波動歷史和歷史遺傳交流(第五章)。根據兩個粒線體基因和十個核基因重建的物種樹顯示,臺灣大臍蝸牛分化於2.05百萬年前,分布於石垣島的大臍蝸牛分化自1.55百萬年前,彩虹大臍蝸牛和分布於宮古島的大臍蝸牛則種化於1.40百萬年前。彩虹大臍蝸牛和宮古島大臍蝸牛,是由地理割裂造成的種化事件並伴隨單向遺傳交流。以統計法檢測高變異分子標誌,未顯示有族群擴張的現象,而extended Bayesian skyline plot成功重建族群波動歷史。Item 瓦拉米地區臺灣山羌之活動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0-12-??) 陳怡君; 王穎自1991年11月五1994年3月在台灣東部瓦拉米地區對3隻雄性及1隻雌性台灣山羌(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進行無線電追蹤,結果顯示山羌在一日當中有49.4%的時間處於活動狀態,每日的活動期在3至8次之間,以5次最常見,兩相鄰活動期高峰的間隔時間在2至9個小時間,平均為4.08±1.58小時,白天的活動高峰間隔時間明顯短於夜間(3.63±1.31 vs. 4.46±1.69, t-test,p<0.05);活動高峰出現的時間以17時及6時的記錄機會最高,出現機率最低者為19時,活動模式呈現晨昏活動偏日行性的型式,晨昏活動高峰於日出後及日落前出現。冬季時山羌之活動程度較低,無顯著差異,天候對山羌之活動程度亦無顯著的影響。Item Distribution and Host Range of Cuscuta in Taiwan, Kinmen and Matsu,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ost Preference of C. Japonica Var. Formosana(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5-06-??) 廖國媖; 陳明義; 郭長生菟絲子屬(Cuscuta)在台灣地區有記錄5個分類群,包括菟絲子(C. australis)、平原菟絲子(C. campestris)、中國菟絲子(C. chinensis)、台灣菟絲子(C. japonica var. formosana)及日本菟絲子(C. japonica var. japonica)。本研究調查菟絲子屬植物在台灣(含離島)及金馬地區的分布及寄主範圍,並進行台灣菟絲子的寄主喜好性觀測。菟絲子自1972年後迄今未在台灣地區再發現;平原菟絲子分布最廣,寄主多達265種;中國菟絲子寄主有36種;台灣菟絲子是台灣特有變種,寄主有182種;日本菟絲子寄主有48種。菟絲子屬的寄主包括蕨類、裸子植物、雙子葉植物及單子葉植物,也包括寄生植物本身,顯示在台灣的菟絲子屬植物對寄主沒有專一性。本研究觀測台灣菟絲子寄主喜好性,證實是有喜好性的。就斷莖寄生試驗結果,台灣菟絲子對寄主青葉楠(Machilus zuihoensis var. mushaensis)形成的吸器數遠多於對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形成的吸器數,也顯示台灣菟絲子是有喜好性的。野外針對台灣菟絲子寄生14種寄主植物進行喜好性觀測,顯示對個別物種如:光果龍葵(Solamum, americanum)及通條樹(Stachyurus, himalaicus)有特別喜好。Item 兩種臺灣產豹蛛屬蜘蛛之新紀錄(蜘蛛目:狼蛛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3-12-??) 魏宏仁; 陳世煌本文首次報導詹巴魯豹蛛及前凹豹蛛在台灣分布之新紀錄,並根據台灣之標本重新描述及繪圖。詹巴魯豹蛛與沙地豹蛛最相似,但前者背甲斑紋與後者不同,且前者之受精囊與交媾管交叉,而後者呈L型,未與交媾管交叉,可資區別。前凹豹蛛外形上較類似溝渠豹蛛,但前者體形稍小,且外雌器中隔形態明顯與後者不同。Item 臺灣產八角茴香屬花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9-12-??) 呂勝由; 楊智凱; 游文瑞; 鐘詩文本研究觀察臺灣產八角茴香屬植物(Illicium) : 紅花八角(I. arborescens) 、大武八角(I. daibuense)、白花八角(I. philippinense)、粉紅花八角(llicium sp.) 、及東亞八角(I. tashiroi)花粉形態。臺灣產八角茴香屬植物具單粒花粉,花粉粒為扁平球形至扁球形,極面觀可見相當接近的三溝或於極面有匯合的合流溝,花粉外壁雕紋為網狀紋;形態上的差異在於極面匯合與否。紅花八角與粉紅花八角的花粉為叉狀合流溝粒,大武八角、白花八角與東亞八角的花粉為三溝粒。Item 素尾青竹絲雌雄二型性之再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98-06-??) 蔡添順; 杜銘章Item Spiders of the Genus Metleucauge (Araneae: Tetragnathidae) from Taiwa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99-06-??) 陳世煌; 黃文俊本研究針對臺灣產之長蹠蜘屬(genus Metleucauge Levi, 1980)蜘蛛進行廣泛採集並詳細比較,結果顯示本屬蜘蛛在臺灣共有三種,即褐腹長蹠蜘(M. chikunii Tanikawa, 1992)、金比羅長蹠蜘(M. kompirensis (Boesenberg et Strand, 1906))和高山長蹠蜘(M. davidi (Schenke1, 1963)。臺灣以往所記載之眼鏡長蹠蜘(M. yunohamensis (Boesenberg et Strand, 1906))證實為褐腹長蹠蜘之誤判,應從目前名錄中暫予刪除。就本屬蜘蛛在臺灣的地理分布而言,褐腹長蹠蜘廣泛分布於本島海拔2,500公尺以下之山區,其北部和中部低海拔山區之部分族群與金比羅長蹠蜘為共域分布(sympatric distribution)。而高山長蹠蜘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之高山地區,目前所知只有在阿里山(海拔2,200公尺)與褐腹長蹠蜘為共域分布,未發現與金比羅長蹠蜘有共域分布的情形。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