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座落於公館校區理學院大樓。本系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最初僅設大學部。之後於民國六十三年、七十八年陸續成立化學研究所碩士班和博士班。本系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化學專業人才與中等學校自然及化學專業師資,授課著重理論及應用性。本系所現有師資為專任教授25人,另外尚有與中央研究院合聘教授3位,在分析、有機、無機及物理化學四個學門的基礎上發展跨領域之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此外,本系另有助教13位,職技員工1位,協助處理一般學生實驗及行政事務。學生方面,大學部現實際共322人,碩士班現實際就學研究生共174人,博士班現實際就學共55人。

本系一向秉持著教學與研究並重,近年來為配合許多研究計畫的需求,研究設備亦不斷的更新。本系所的研究計畫大部分來自國科會的經費補助。此外,本系提供研究生獎助學金,研究生可支領助教獎學金(TA)、研究獎學金(RA)和部分的個別教授所提供的博士班學生獎學金(fellowships)。成績優良的大學部學生也可以申請獎學金。

本校圖書館藏書豐富,除了本部圖書館外,分部理學院圖書館西文藏書現有13萬餘冊,西文期刊合訂本有911餘種期刊,將近約3萬冊。此外,西文現期期刊約450種,涵蓋化學、生化、生物科技、材料及其他科學類等領域。目前本系各研究室連接校園網路,將館藏查詢、圖書流通、期刊目錄轉載等功能,納入圖書館資訊系統中,並提供多種光碟資料庫之檢索及線上資料庫如Science Citation Index,Chemical Citation Index,Chemical Abstracts,Beilstein,MDL資料庫與STICNET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之查詢。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雙金屬觸媒FePt之高面相結構對燃料電池陰極材料氧氣還原反應之電催化特性
    (2011) 鄭敬哲; Ching-Che Cheng
    本篇主旨為合成樹枝狀(dendrite)結構的奈米鐵鉑合金粒子,應用於燃料電池陰極觸媒,並藉此結構之粒子表面具有高面相{311}的組成,來增進氧氣還原反應的催化效果。此外,亦由HR-TEM影像來佐證形成樹枝狀奈米鐵鉑合金之機制。 為了証明高面相是否為影響催化的因素,吾人亦合成了表面由{111}和{100}面所組成的球狀(Icosahedron)、方塊狀(Cube)的奈米鐵鉑粒子,來和表面具有{311}面的樹枝狀奈米鐵鉑粒子比較其催化效果。根據結果顯示,在這四組不同的觸媒中,樹枝狀結構之奈米鐵鉑粒子在活性電位上有最少的損耗,並且與E-TEK Pt/C相比,其mass activity提升了213%。此外,活性大小的順序為FePt-Dendrite/C> FePt-Cube/C> FePt-Icosahedron/C> E-TEK Pt/C),表示具有高面相的觸媒的確可增進氧氣還原反應的催化效果。最後輔以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從氧氣在FePt不同面相上的Binding energy來解釋觸媒在電化學反應上所觀察到的現象。
  • Item
    製備超順磁性水膠複合微粒及其在藥物傳輸系統上之應用
    (2007) 曾志中; Chih-Chung Tseng
    近幾年來,奈米粒子-高分子複合材料由於分析和合成技術的進步,受到廣泛的研究及討論。超順磁性的FePt奈米粒子經由Cysteamine表面修飾轉為水相後,藉由 TEM、XRD和SQUID儀器鑑定其結構及性質沒有改變,界面電位顯示水相FePt奈米粒子帶正電,利用此表面性質以化學方法和溫感型水膠結合形成奈米粒子-高分子複合微粒,經TEM、XRD證實此複合微粒具有水膠及FePt奈米粒子,亦觀察到此複合微粒擁有孔洞可用來攜帶藥物。以DLS在溫度變化下觀察到複合微粒反覆以收縮或膨潤應答,表示此複合微粒仍保有水膠之性質。在藥物傳輸系統上之應用,我們設計了完整的流程探求FePt奈米粒子-水膠複合微粒乘載和釋放藥物的能力,並且利用溫度的差異控制藥物釋放的程度和效率。因此我們認為這種奈米粒子-高分子複合微粒在磁熱治療上極具潛力。
  • Item
    利用磁性奈米粒子排列膠原蛋白及合成中空聚苯胺膠囊
    (2007) 何峙鋒
    許多人體組識的重要結構,例如骨頭、皮膚、角膜、肌腱…等,都是具有特殊的排列,關於如何排列膠原蛋白和改變它的結構在生物醫學上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我們提供一個方法,利用磁性粒子FePt來改變膠原蛋白,並且用穿隧式電子顯微鏡和雙光子共軛焦顯微鏡以及圓二色光譜來分析。 另外,我們設計一個方法可以合成聚苯胺包覆金屬氧化物的核殼結構,其中金屬氧化物我們使用了氧化銅、氧化鐵、氧化銦、以及氧化矽包覆氧化鐵的奈米粒子,而且將金屬氧化物去除來成為一個中空的聚苯胺膠囊,並且可以利用不同大小及形狀的金屬奈米粒子會製造不同大小及形狀的中空聚苯胺膠囊,利用我們這個方法可以有效且簡易的製作多功能且穩定的核殼結構。
  • Item
    鐵鉑磁性奈米微粒之製備及其應用
    (2005) 黃珮瑜; Pei-Yu Huang
    隨著生物醫學與奈米科技與蓬勃發展,結合材料與生物科技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藉由磁性物質本身的磁特性,我們可以將其與生物分子結合,而達到分離的效果。因此,近年來已有為數不少相關於磁性奈米微粒之製備及應用的文獻報導發表。 本篇論文著眼於鐵鉑磁性奈米微粒的合成。我們藉著改變微粒表面介面活性劑的組成及搭配晶種合成方式,成功的達到操控微粒尺度及均勻度之目的。此化學合成方法所合成之微粒尺度約在三奈米到七奈米之間。再者,我們調配不同比例之攜帶溶劑來稀釋所合成之磁性奈米微粒,配合微粒本身的磁特性,而呈現了高度自組裝的效果。透過此種自組裝,我們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了單層、雙層、多層乃至於環狀的結構出現。 近年來有許多鐵鉑磁性奈米微粒與生物分子結合的文獻發表,然而此磁性材料在生物上的毒性未臻瞭解。因此,我們嘗試著將鐵鉑磁性奈米微粒修飾成水溶性並與細胞結合。利用細胞內的影像追蹤,並對此種鐵鉑磁性奈米微粒材料做細胞的毒性測試,而從目前的實驗結果初步證明,此種鐵鉑磁性材料對人類子宮頸癌細胞並不具有毒性。 最後則嘗試著結合鐵鉑磁性奈米微粒與硫化鎘半導體,此兩種功能迥異的奈米材料,利用簡便的單鍋合成方法而得到鐵鉑-硫化鎘之核-殼複合奈米材料,其尺度約十奈米左右。
  • Item
    Photothermal cancer therapy via femtosecond-laser-excited FePt nanoparticles
    (Elsevier, 2013-01-01) C.-L. Chen; L.-R. Kuo; S.-Y. Lee; Y.-K. Hwu; S.-W. Chou; Chia-Chun Chen; F.-H. Chang; K.-H. Lin; D.-H. Tsai; Y.-Y. Chen
    FePt nanoparticles (NPs) have recently been revealed to be significant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biomedical imaging, drug delivery and magnetic hyperthermia due to their novel magnetic properties. In this study, a newly discovered photothermal effect activated by the near infrared (NIR) femtosecond laser for FePt NPs was demonstrated. The threshold laser energy to destroy cancer cells was found to be comparable to that of gold nanorods (Au NRs) previously reported. Through the thermal lens techniqu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ePt NPs can be heated up to a couple of hundreds degree C in picoseconds under laser irradiation due to the excellent photothermal transduction efficiency of FePt NPs. This finding boosts FePt NPs versatility in multifunctional targeted cancer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