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座落於公館校區理學院大樓。本系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最初僅設大學部。之後於民國六十三年、七十八年陸續成立化學研究所碩士班和博士班。本系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化學專業人才與中等學校自然及化學專業師資,授課著重理論及應用性。本系所現有師資為專任教授25人,另外尚有與中央研究院合聘教授3位,在分析、有機、無機及物理化學四個學門的基礎上發展跨領域之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此外,本系另有助教13位,職技員工1位,協助處理一般學生實驗及行政事務。學生方面,大學部現實際共322人,碩士班現實際就學研究生共174人,博士班現實際就學共55人。

本系一向秉持著教學與研究並重,近年來為配合許多研究計畫的需求,研究設備亦不斷的更新。本系所的研究計畫大部分來自國科會的經費補助。此外,本系提供研究生獎助學金,研究生可支領助教獎學金(TA)、研究獎學金(RA)和部分的個別教授所提供的博士班學生獎學金(fellowships)。成績優良的大學部學生也可以申請獎學金。

本校圖書館藏書豐富,除了本部圖書館外,分部理學院圖書館西文藏書現有13萬餘冊,西文期刊合訂本有911餘種期刊,將近約3萬冊。此外,西文現期期刊約450種,涵蓋化學、生化、生物科技、材料及其他科學類等領域。目前本系各研究室連接校園網路,將館藏查詢、圖書流通、期刊目錄轉載等功能,納入圖書館資訊系統中,並提供多種光碟資料庫之檢索及線上資料庫如Science Citation Index,Chemical Citation Index,Chemical Abstracts,Beilstein,MDL資料庫與STICNET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之查詢。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表面聲波氣體及生化感測器研製與應用
    (2007) 張宏維; Hung Wei, Chang
    本研究建立表面聲波氣體及生化感測器,以偵測有機氣體及生化物質,例如:蛋白質和胰島素。在本研究中研製一低價位的氣體表面聲波感測器以偵測微量有機氣體污染物,本研究亦建立剪力水平表面聲波液體感測器已偵測血紅素、肌紅素、麥膠蛋白及胰島素等。 氣相表面聲波感測器是利用低價位(<10美金)通訊用SAW晶片及頻率計數器和RS-232組裝而成,並自行撰寫電腦程式來做頻率訊號收集及數據收集處理此氣體表面聲波感測器用來偵測各種空氣污染物例如:有機酸、醛類、醇類、烷類、烯類及炔類等,並且利用這自組裝的表面聲波感測器所構成的多頻道系統也用來同時偵測各種不同的空氣污染物。 剪力水平表面聲波感測器塗佈有C60/蛋白質,例如C60/血紅素, C60/肌紅素,C60/榖膠蛋白,C60/抗胰島素等,分別來偵測水溶液中特定待測物,例如:抗血紅素抗體,抗肌紅素抗體,抗榖膠蛋白抗體,以及胰島素。血紅素和肌紅素分別與C60之間的作用力及固定化是利用塗佈有C60的剪力水平表面聲波感測器對血紅素和肌紅素吸附所引起的頻率變化只有部分回復的現象以及FT-IR光譜中有新的吸收峰產生來判斷,C60與血紅素之間有化學鍵的生成,利用這樣的化學鍵生成來把水溶液中的血紅素固定在剪力水平表面聲波感測器表面上。而利用這樣固定有C60/血紅素或者C60/肌紅素的剪力水平表面聲波感測器來分別偵測水溶液中的抗血紅素和抗肌紅素抗體,兩者的靈敏度分別是0.14 和1.27 kHz/(g/mL),偵測下限分別是0.32 以及 0.035 g/mL。此外,雙頻道塗佈C60-Hb及C60-Mb表面聲波感測器亦被以研製以同時偵測血紅素和肌紅素抗體。 而塗佈有C60/抗胰島素抗體的剪力水平表面聲波感測器亦被研製並用來偵測水溶液中的胰島素。此剪力水平表面聲波胰島素感測器在人體胰島素濃度範圍內,感測器的頻率感應訊號和胰島素濃度有良好線性關係及很好的靈敏度(130 Hz/pM),而感測器的偵測下限是0.58pM。
  • Item
    碳六十終端分子自組裝在二氧化矽表面的製備與鑑定
    (2009) 林靖衛; Ching-Wei Lin
    分子自組裝技術(SAM)廣泛的應用於科學領域中,現今的有機場效電晶體廣泛的應用了分子自組裝技術,其中包括了絕緣層、功函數的調控以及分子自組裝場效電晶體等等。 在本研究主題中,我們經由少數化學修飾的步驟,成功的製造了高品質並以碳六十為終端的單層分子自組裝。表面的化學組成由X光光電子能譜儀來鑑定。而單層分子的品質,由原子力顯微鏡、接觸角量測、橢圓儀以及X光反射率來確認。 以碳六十為終端的單層分子自組裝由下列的幾個步驟完成:首先,將終端為溴的分子(ω-BHTS)自組裝到矽晶圓表面、將終端溴取代成疊氮以及碳六十稼接到疊氮形成aziridine。選擇十七個亞甲基團(methylene group)是為了能夠與OTS做比較。 最後,我們利用熱蒸鍍法將碳六十蒸鍍到下列製備的表面:乾淨的二氧化矽表面、氧電漿處理的二氧化矽表面、甲基團終端的分子自組裝、疊氮基團終端的分子自組裝以及碳六十基團終端的分子自組裝。經由改變表面的狀態,使得控制表面能變成可能。不同的成長機制,包括Volmer—Weber、Stranski—Krastanov 以及Frank—van-der-Merwe成長,都可分別在這些不同的表面中觀察的到。我們接著提出了碳六十分子在這些不同表面能的表面中,不同成長的機制。
  • Item
    雙頻道葡萄糖/尿素碳六十固定化酵素選擇性電極之研製與應用
    (2006) 蕭智新; Chin-Shing Shiao
    雙頻道葡萄糖/尿素碳六十固定化酵素選擇性電極之研製與應用 中文摘要 本研究合成固定化碳六十/葡萄糖氧化酵素(C60-Glucose Oxidase)和固定化碳六十/尿素水解酵素(C60-Urease)並分別應用在葡萄糖及尿素選擇性C60-Cryptand[2,2] / PVC電極感測系統中,用以偵測待測溶液中的葡萄糖或尿素分子。酵素所以能充當檢測生體成分的工具,是因其基質特異性高且能讓反應在和緩條件下進行。在C60-Cryptand[2,2]葡萄糖薄膜電極系統中,偵測葡萄糖分子被葡萄糖氧化酵素催化為葡萄糖酸經解離得到的氫離子,而C60-Cryptand[2,2]尿素選擇性薄膜電極中,偵測水溶液中尿素分子經尿素水解酵素催化所形成的銨根離子。實驗中將分別探討碳六十固定化酵素及PVC的含量、溫度、pH值的改變及干擾因子對電極電位變化的影響。在葡萄糖選擇性薄膜電極偵測系統中,固定化C60-Glucose Oxidase在30oC左右的溫度下,有很好的催化效果,而最適pH值則在7附近,且發現當膜上所含C60-Glucose Oxidase的量增加時,催化的效果越明顯。在干擾係數的測定方面,一些血液中常見的鹼金族及鹼土族的離子選擇性係數在10-2左右。在尿素選擇性薄膜電極偵測系統中,最適pH值也在7附近而最佳溫度為室溫。在干擾離子方面,大部分干擾離子的選擇性係數也在10-2左右,血液中常見的有機物如半乳糖、半胱銨酸、酪銨酸及維他命C,幾乎對此系統於葡萄糖及尿素的測定上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