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座落於公館校區理學院大樓。本系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最初僅設大學部。之後於民國六十三年、七十八年陸續成立化學研究所碩士班和博士班。本系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化學專業人才與中等學校自然及化學專業師資,授課著重理論及應用性。本系所現有師資為專任教授25人,另外尚有與中央研究院合聘教授3位,在分析、有機、無機及物理化學四個學門的基礎上發展跨領域之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此外,本系另有助教13位,職技員工1位,協助處理一般學生實驗及行政事務。學生方面,大學部現實際共322人,碩士班現實際就學研究生共174人,博士班現實際就學共55人。

本系一向秉持著教學與研究並重,近年來為配合許多研究計畫的需求,研究設備亦不斷的更新。本系所的研究計畫大部分來自國科會的經費補助。此外,本系提供研究生獎助學金,研究生可支領助教獎學金(TA)、研究獎學金(RA)和部分的個別教授所提供的博士班學生獎學金(fellowships)。成績優良的大學部學生也可以申請獎學金。

本校圖書館藏書豐富,除了本部圖書館外,分部理學院圖書館西文藏書現有13萬餘冊,西文期刊合訂本有911餘種期刊,將近約3萬冊。此外,西文現期期刊約450種,涵蓋化學、生化、生物科技、材料及其他科學類等領域。目前本系各研究室連接校園網路,將館藏查詢、圖書流通、期刊目錄轉載等功能,納入圖書館資訊系統中,並提供多種光碟資料庫之檢索及線上資料庫如Science Citation Index,Chemical Citation Index,Chemical Abstracts,Beilstein,MDL資料庫與STICNET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之查詢。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芳香族雙氧烷化學發光的取代基效應
    (2013) 孫崇文; Chung-Wen Sun
    4個三環1,2-雙氧烷衍生物1a~4a是由對應結構之1,4-雙醚苊烯化合物1~4在二氯甲烷中與單態氧進行環化加成而成。本論文將這些化合物分成2個部分加以討論。第一部分包含1,2-雙氧烷化合物1a~3a的熱分解,探討在5號苊環位置供電子能力的取代基效應。實驗證據顯示1,2-雙氧烷化合物1a~3a分別經由熱分解形成電子激發態雙酯化合物1b*~ 3b*並伴隨化學發光。由高張力1,2-雙氧烷環之扭曲立體結構自發斷裂氧-氧鍵及碳-碳鍵,產生電子激發態雙酯化合物並伴隨化學發光。觀察化合物2a的化學發光光譜相較於化合物1a及3a更為紅位移,推測由於具電子供給特性之甲氧基造成激發態更高之穩定性。此外,溶劑效應的研究顯示化合物2b呈現更極性的激發態使光激螢光光譜之明顯紅位移。1,2-雙氧烷的熱分解動力學研究,清楚顯示化合物2a的化學發光特性明顯與化合物1a和3a有所不同,這些結果顯示化合物2a的供電子取代基能活化分子內化激電子互換發光機制。 第二部分研究化合物1a與5-鹵取代1,2-雙氧烷化合物3a及4a在化學發光螢光及磷光的重原子效應。當化合物3a及4a在二氯甲烷溶劑中,升溫範圍由313至353K,經熱分解形成對應之萘基雙酯化合物3b及4b時,可產生化學發光磷光與螢光。由艾林線性圖求得之活化焓,顯示重原子效應增加1,2-雙氧烷化合物熱分解的叁態化學激發過程產生磷光的路徑。
  • Item
    毛細管電泳/藍光雷射誘導螢光偵測法 對尿液中乳酸及3-羥丁酸之分析研究
    (2013) 洪榮華; Rong-Hua Hong
    乳酸和3-羥丁酸為體內正常有機代謝產物,但是當肝臟疾病或體內脂肪氧化代謝異常時,血液中乳酸和3-羥丁酸就會過度累積,而發生乳酸性中毒和酮酸中毒的現象。由於乳酸和3-羥丁酸僅有極低的紫外光吸收性質,且不容易以電噴灑質譜法進行偵測,而傳統酵素測定法偵測乳酸和3-羥丁酸則容易受到內生性物質的干擾而影響準確性。本研究以毛細管電泳/藍光雷射誘導螢光偵測法,偵測尿液中的乳酸濃度以作為臨床診斷酮酸中毒的參考數據。目前市面上沒有適合的螢光衍生試劑,因此本實驗合成4-N-(4-N-aminoethyl)piperazino-7-nitro-2,1,3-benzoxadiazole作為乳酸和3-羥丁酸的螢光衍生試劑。衍生過程需要使用催化劑TPP (triphenylphosphine) 和DPDS (2,2’-dipyridyl disulfide) 來幫助反應進行。若利用微波輔助衍生,可將衍生反應時間縮短為3分鐘。衍生物結構在低pH值環境下會進行質子化並放出螢光,對於分離乳酸和3-羥丁酸的衍生物而言,利用pH 值小於3的磷酸緩衝液且不需添加有機修飾劑、界面活性劑即可完全分離。當以藍光雷射為螢光激發光源時,最佳偵測條件下,偵測極限約為10 g/L。由於雷射誘導螢光檢驗法的靈敏度高,因此不需要利用線上濃縮技術。本研究選擇的真實樣品為尿液和唾液,其前處理經過去蛋白和稀釋即可進行衍生。檢測結果發現,正常人尿液中的乳酸濃度約為 39 ± 11 mg/L。藉由運動的方式增加醣類代謝和脂肪氧化速度,則尿液中代謝的乳酸濃度增加為231 ± 121 mg/L。進食前唾液樣品中乳酸濃度約為49 ± 16 mg/L,進食後唾液樣品中由於葡萄糖濃度上升增加轉醣酵素的代謝速率,代謝物乳酸濃度上升至192 ± 48 mg/L。本研究提供簡單、快速的分析技術並成功的應用在真實樣品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