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座落於公館校區理學院大樓。本系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最初僅設大學部。之後於民國六十三年、七十八年陸續成立化學研究所碩士班和博士班。本系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化學專業人才與中等學校自然及化學專業師資,授課著重理論及應用性。本系所現有師資為專任教授25人,另外尚有與中央研究院合聘教授3位,在分析、有機、無機及物理化學四個學門的基礎上發展跨領域之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此外,本系另有助教13位,職技員工1位,協助處理一般學生實驗及行政事務。學生方面,大學部現實際共322人,碩士班現實際就學研究生共174人,博士班現實際就學共55人。

本系一向秉持著教學與研究並重,近年來為配合許多研究計畫的需求,研究設備亦不斷的更新。本系所的研究計畫大部分來自國科會的經費補助。此外,本系提供研究生獎助學金,研究生可支領助教獎學金(TA)、研究獎學金(RA)和部分的個別教授所提供的博士班學生獎學金(fellowships)。成績優良的大學部學生也可以申請獎學金。

本校圖書館藏書豐富,除了本部圖書館外,分部理學院圖書館西文藏書現有13萬餘冊,西文期刊合訂本有911餘種期刊,將近約3萬冊。此外,西文現期期刊約450種,涵蓋化學、生化、生物科技、材料及其他科學類等領域。目前本系各研究室連接校園網路,將館藏查詢、圖書流通、期刊目錄轉載等功能,納入圖書館資訊系統中,並提供多種光碟資料庫之檢索及線上資料庫如Science Citation Index,Chemical Citation Index,Chemical Abstracts,Beilstein,MDL資料庫與STICNET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之查詢。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甲酸與乙酸在Ge(100)表面的吸附與熱分解反應
    (2012) 郝婷; Hao, Ting
      我們利用程溫脫附質譜(TPD)及X光光電子能譜(XPS)研究甲酸(HCOOH)及乙酸(CH3COOH)在鍺(100)表面的吸附及熱分解反應。   在105K時,曝露甲酸於鍺(100)表面,會同時產生未分解的甲酸分子、和斷氧氫鍵分解的甲酸鹽(單螯結構, monodentate)吸附於表面;依照曝露量多寡,在275K未分解的甲酸會脫附或分解,部份分解的甲酸鹽會再轉換成另一種最穩定的吸附態結構(雙螯結構, bidentate);當溫度升至470K時表面進行兩個競爭反應,為分解的甲酸鹽脫附或轉換成雙螯吸附態;約525K雙螯吸附態也開始脫附或生成CO2離去。因此甲酸在鍺(100)表面熱分解的產物為HCOOH、CO2和H2。   為了更近一步了解當碳鏈變長對羧酸分子吸附於鍺(100)表面機制的影響,進而去探討乙酸分子的熱分解過程,並與甲酸比較。發現兩者在鍺(100)表面的熱分解反應機制與溫度相似,但乙酸的熱分解產物只有CH3COOH本身的再結合脫附。此篇論文是針對上述化合物在鍺(100)表面的反應機制加以探討。
  • Item
    理論計算探討乙醇於Rh/γ-Al2O3(110)表面上之吸附結構與脫氫的反應機構
    (2007) 賴盈任; Ying-Ren Lai
    利用periodic DFT的計算方法, 我們探討乙醇於Rh/γ-Al2O3(110)表面之吸附結構與分解路徑。相較於乙醇吸附於Rh上的結果,乙醇吸附於表面的鋁離子上具有較好的吸附能,然而此酸性性質的γ-Al2O3載體會幫助乙醇脫水形成乙烯,因此我們考慮了其他的吸附結構來探討乙醇的分解路徑。由乙醇以α碳端吸附於Rh原子上的結構作為起始架構,相繼的反應路徑為脫附兩個α氫原子;能障分別為2.59與7.35 kcal/mol。下一步驟的脫氫反應是脫附O-H之氫形成中間產物CH3C(a)O + 3H(a),所需克服的能障為10.13 kcal/mol,由此中間產物斷去C-C鍵,所需克服的能障為12.06 kcal/mol,形成C(a)H3 + C(a)O + 3H(a)等中間產物吸附於表面,於此所計算的乙醇分解路徑,在實驗上有類似的觀察結果。
  • Item
    氯化氫與氯氣在Ge(100)表面的吸附與熱分解反應
    (2013) 鄭羽軒
    我們利用程溫脫附質譜(TPD)及X光光電子能譜(XPS)研究氯化氫(HCl)及氯氣(Cl2)在鍺(100)表面的吸附及熱分解反應。 於105 K,曝露氯化氫於鍺表面,最初只出現分解吸附(Ge-H、Ge-Cl);當曝露量增大,伴隨有未分解吸附,依照曝露量多寡,在275 K未分解的氯化氫會分解並持續以分解吸附的型態吸附於表面;當溫度升至675 K時較弱的Ge-H鍵先斷,經由再結合形成H2、HCl脫附,而殘餘分解吸附的Cl則於700 K時Ge-Cl鍵斷裂,形成GeCl2脫附。因此氯化氫在鍺(100)表面熱分解的產物為H2、HCl、GeCl2。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氯在鍺(100)表面吸附的情形,將HCl的H置換成Cl,探討分子組成均為氯在鍺表面的吸附情形,並與氯化氫比較。發現兩者在鍺(100)表面於曝露量大時,均有未分解吸附的吸附態,但結構不同,氯氣之分子吸附態於225 K開始形成GeCl4脫附。兩者相似的是,室溫後均為分解吸附情形,故有相似的反應路徑,不同的是氯氣均為Ge-Cl吸附情形,無H存在,故於700 K時Ge-Cl鍵斷裂,形成GeCl2及微量Cl2脫附。因此氯氣在鍺(100)表面熱分解的產物為GeCl4、GeCl2、Cl2。
  • Item
    新型具側鏈羧酸系強塑劑的合成與對水泥漿流動性的影響
    (2004) 蔡雨萍; Tsai Yu-Ping
    強塑劑是促進混凝土有良好工作性的關鍵組成。本研究利用聚乙二醇(PEG)、馬來酸酐(MA)合成具側鏈之改質單體(PM),並藉由PEG分子量及PEG/MA莫耳比例之改變,得到不同鏈長與不同結構的改質單體。接著由2-丙烯醯胺-2-甲基丙烷磺酸(AMPSA)、甲基丙烯酸(MAA)與改質單體依不同比例行自由基聚合,反應以過硫酸銨為起始劑及2-甲基丙烯磺酸鈉為鏈轉移劑,利用鏈轉移劑濃度之改變得到一系列不同分子量之新型具側鏈羧酸系強塑劑(PAMP)。以FT-IR、1H-NMR與13C-NMR鑑定合成之改質單體及PAMP結構;GPC測PAMP之分子量;EA測PAMP之C、H、N、S含量比例。 強塑劑對水泥漿與混凝土工作性之研究分別以PAMP單體比例、分子量、側鏈長度與側鏈結構為變因分別進行探討,以強塑劑對水泥漿體顆粒之吸附行為實驗來解釋之,並與商用之羧酸系HP-100及磺酸系HPC1000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PAMP在AMPSA/MAA/PM = 2/3/0.5的比例下,具有最佳之分散效果與坍度維持性,飽和劑量為0.5wt%;最適重量平均分子量為M(—)w=5.0~8.0×104;吸附實驗結果顯示當PAMP之初始吸附量少,達吸附平衡時間長,有最佳之漿體流動促進性;研究並證實PAMP藉由改質單體側鏈長度與結構的調整,有助於提升水泥漿體之坍度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