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座落於公館校區理學院大樓。本系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最初僅設大學部。之後於民國六十三年、七十八年陸續成立化學研究所碩士班和博士班。本系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化學專業人才與中等學校自然及化學專業師資,授課著重理論及應用性。本系所現有師資為專任教授25人,另外尚有與中央研究院合聘教授3位,在分析、有機、無機及物理化學四個學門的基礎上發展跨領域之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此外,本系另有助教13位,職技員工1位,協助處理一般學生實驗及行政事務。學生方面,大學部現實際共322人,碩士班現實際就學研究生共174人,博士班現實際就學共55人。

本系一向秉持著教學與研究並重,近年來為配合許多研究計畫的需求,研究設備亦不斷的更新。本系所的研究計畫大部分來自國科會的經費補助。此外,本系提供研究生獎助學金,研究生可支領助教獎學金(TA)、研究獎學金(RA)和部分的個別教授所提供的博士班學生獎學金(fellowships)。成績優良的大學部學生也可以申請獎學金。

本校圖書館藏書豐富,除了本部圖書館外,分部理學院圖書館西文藏書現有13萬餘冊,西文期刊合訂本有911餘種期刊,將近約3萬冊。此外,西文現期期刊約450種,涵蓋化學、生化、生物科技、材料及其他科學類等領域。目前本系各研究室連接校園網路,將館藏查詢、圖書流通、期刊目錄轉載等功能,納入圖書館資訊系統中,並提供多種光碟資料庫之檢索及線上資料庫如Science Citation Index,Chemical Citation Index,Chemical Abstracts,Beilstein,MDL資料庫與STICNET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之查詢。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利用金屬和非金屬催化劑合成具有生物活性之分子
    (2013) 瑞迪; DONALA JANREDDY
    本論文的內容被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節可被細分為三個部分,A部分主要是對於吲哚(indole)環的反應進行概述、分類及合成方法和相關文獻的說明。B部分的標題為「Carbazolones和2,3-disubstituted Indoles的簡易方法」,內容是介紹一個利用Fe/AcOH催化分子內還原3-hydroxy-2-(2-nitrophenyl)enones的含氮雜環化反應。C部分介紹2,3-disubstituted Indole在PdCl2催化下進行2-N-unprotected-2-alkynylanilines和多樣缺電子烯類的級聯反應(cascade reaction)。 第二章節介紹利用過渡金屬催化2-arylbenzoxazole衍生物和1,2,3-triazoles的合成。第二章節可被細分為三個部分,A部分主要是對於2-arylbenzoxazole衍生物進行概述、分類及合成方法的說明。此部分也對1,2,3-triazoles衍生物進行概述、分類及以azide和alkenes合成的方法說明。B部分介紹透過銅催化C-N和C-O鍵形成級聯反應,使2-arylbenzoxazole衍生物在芳香基團的鄰位上有胺或醯胺官能基的有效合成方法。C部分介紹一個新穎方法為透過銅催化在有氧環境下進行azide-alkene的氧化環加成反應。 第三章節介紹利用非金屬、過渡金屬催化合成naphthalene及其多元性導向的應用。第三章節可被細分為三個部分。A部分是naphthalene衍生物的概論及其合成方法。B部分描述一個有效率利用碘分子和2-(2-phenylethynyl)-Morita-Baylis-Hillman催化naphthalenes和iodo-substituted isochromene衍生物的合成。而iodo-substituted-derivatives則可以用來進行一連串的耦合反應如用硼酸、活化烯類、炔類分別可進行Suzuki coupling、Heck coupling、Sonogashira reaction。C部分介紹一個以PdCl2催化2-alkenylbenzaldehydes和缺電子烯類在有氧環境下分子間氧化環加成來合成naphthalenes的的有效路徑。
  • Item
    2,6-二甲基苯胺及氘取代物之離子特性研究
    (2009) 林原甲
    我們應用高解析度共振雙光子游離與質量解析臨界游離光譜術(MATI)來探討2,6二甲基苯胺與2,6二甲基苯胺之氘取代物的分子特性,精準地量測游離能,並記錄這些分子的D0離子基態的振動光譜。 由實驗得知2,6-二甲基苯胺與2,6-二甲基苯胺-NHD、2,6-二甲基苯胺-ND2的游離能分別為59816 5 cm-1、 59796 5 cm-1 和59780  5 cm-1。 從光譜的分析中,可以證明在2,6-二甲基苯胺的共振二光子游離程序中,當分子由激態躍遷至第一電子激發態時,電子躍遷較傾向於電子雲附近,而由第一電子激發態躍遷至離子態時,主要是二甲基苯胺上氮原子未共用電子對,其中的一個電子被游離,形成了離子。並且與先前實驗室發表之數據作比較,提供最新的取代基特性與氘取代物對分子的游離能以及振動模式造成之影響,而量子化學ab initio及密度泛函數的理論計算亦支持實驗所觀察到的結果。
  • Item
    路易士酸輔佐之分子內環化反應:(E)-5-含鹵亞甲基雙環[2.2.2]辛-2-烯衍生物的簡易合成
    (2014) 郭修甫; Siou-Fu, Kuo
    本文主要分成兩個部份探討路易士酸 (Lewis acids) 輔佐環形2,6-烯炔-1-醇化合物和具第三丁基二甲基矽保護之環形2,6-烯炔-1-醇化合物,經由分子內環化反應,可得到橋形雙環的含鹵素環化產物。第一部份以三氯化鐵作為路易士酸和氯離子來源,輔佐4-(3-芳香基丙炔基)環己-2-烯-1-醇化合物。在室溫,空氣下,在短時間內,進行分子內環化反應,可得到高產率、高立體選擇性的(E)-5-含氯亞甲基雙環[2.2.2]辛-2-烯衍生物。第二部份以三氟化硼乙醚作為路易士酸及氟陰離子來源,輔佐具第三丁基二甲基矽保護之4-(3-芳香基丙炔基)環己-2-烯-1-醇化合物。在室溫、氮氣下,一分鐘進行分子內環化反應,亦可得到高產率、高立體選擇性的(E)-5-含氟亞甲基雙環[2.2.2]辛-2-烯衍生物。
  • Item
    以2,3苯並呋喃為中心之寬能隙、雙極性之發光材料
    (2014) 蔡議緯; Yi-Wei Tsai
    本篇論文成功開發出四個以phenyl benzofuran為主架構之化合物,並在phenyl環間位(meta-position)導入naphthyl基團或推電子基團phenothiazine及拉電子基團dimesityl boron,使得材料同時具有寬能隙及雙極性,並可以放出可見光乃至藍紫光的雙極子螢光分子。 為了瞭解這四個材料在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方面的潛力,我們利用了UV-Vis吸收光譜、螢光放光光譜、光電子光譜來量測其光物理及功函數。此外,本研究也利用TGA、DSC與TOF來證明材料本身的熱穩定性以及電荷遷移率。 四個材料的能隙介於3.28至3.73 eV之間,電荷遷移率接近10-4 cm2/Vs。特別是C-naOL與C-MesOL兩者更具有較高的螢光量子產率,故分別在紫色及藍色螢光電激發光元件的應用上具有一定的潛力。
  • Item
    銠金屬(I)/掌性雙烯配體催化芳基硼酸至4-酮基丁烯醯胺化合物行不對稱1,4加成反應
    (2014) 張欣智; Jhang, Sin-Jhih
      本論文敘述以2莫耳百分比的一價銠金屬 (Rh) 與掌性雙烯配位基(chiral- diene ligand) 所形成的金屬錯合物,在最佳化條件下(24 °C,乙醇為溶劑,KHF2(aq)為添加劑),催化芳基硼酸進行不對稱1,4-加成反應至(E)-1-嗎啉基-4-芳基丁烯-1,4-二酮 (16a)。可得一系列具有掌性中心的2-芳基-4-酮基丁醯胺產物,其產率最高可至99%,鏡像超越值最高也可達99.5%。   在合成應用上,以加成產物 18a作為起始物合成出α位置上為掌性四級碳中心的內酯46。此反應過程經由以NaBH4進行還原反應; 2) 酸性條件下環化成內酯,得其非鏡像異構物比例為2比1的一對非鏡像異構物45a及45b ; 3) 烷化步驟中合成出具有掌性四級碳中心的內酯46及其鏡像異構物ent-46。
  • Item
    2,4–雙氟苯甲醚之第一電子激發態暨 離子態振動光譜
    (2014) 許雅筑; HSU,YA-CHU
    我們應用高解析度共振雙光子游離(R2PI)與質量解析臨界游離光譜法(MATI),探討2,4–雙氟苯甲醚(2,4–difluoroanisole)的分子特性,精準地量測第一電子躍遷能與游離能,並記錄此分子的S1電子激發態和D0離子基態的振動光譜。D0離子基態光譜是利用第一電子激發態的00、X1、τCH3、151、9a1、6a1和11分子振動態為中間能階紀錄的。2,4–雙氟苯甲醚的第一電子躍遷能測得為35556 ± 2 cm-1,其游離能為67568 ± 5 cm-1。 在光譜上所看到大部份的振動模式,都和芳香環上的平面運動有關。比較本實驗所得到的2,4–雙氟苯甲醚和文獻上苯甲醚的光譜數據 ,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氟的取代基效應在苯甲醚上,對電子躍遷和游離過程及分子振動的影響。另外我們也利用ab initio及密度泛函數理論計算來幫助我們進行分子光譜標定工作。
  • Item
    旋轉異構物3,4-二氟苯酚及2,5-二氟苯酚之質量解析臨界游離光譜研究
    (2014) 蔡青妘; Ching Yun Tsai
    本實驗使用單色共振雙光子游離光譜術、雙色共振雙光子游離光譜術以及質量解析臨界游離光譜術來探討3,4-二氟苯酚以及2,5-二氟苯酚的分子特性,並且利用上述的光譜術去獲得此分子的第一電子激發態能量、游離能以及經由第一電子激發態和離子態的振動光譜。因為3,4-二氟苯酚以及2,5-二氟苯酚這兩個分子皆具有兩種不同的旋轉異構物,分別為順式3,4-二氟苯酚和反式3,4-二氟苯酚以及順式2,5-二氟苯酚和反式2,5-二氟苯酚。順式3,4-二氟苯酚和反式3,4-二氟苯酚所獲得的躍遷能和游離能分別是35 486 ± 2和35 704 ± 2 cm-1以及70 016 ± 5 和70 203 ± 5 cm-1;而順式2,5-二氟苯酚和反式2,5-二氟苯酚的躍遷能和游離能分別為36 448 ± 2和36 743 ± 2 cm-1以及71 164 ± 5和71 476 ± 5 cm-1。我們可以觀察到在反式結構中,其躍遷能和游離能都略高於順式的結構。經由光譜分析所獲得的結果顯示出造成此結果的原因為平面運動苯環的變形和取代基彼此互相作用有關。綜合三種光譜術所獲得的光譜分析,可得到一個結論,在順式和反式的旋轉異構物中,不管是利用在電子激發的中性物種或是在陽離子基態,其分子的幾何形狀和振動座標都是相似的。
  • Item
    硫色烯類衍生物的合成及應用
    (2014) 林亭君; Ting-Jyun Lin
    苯並噻喃衍生物是重要且常見的主體結構,其不僅已被廣泛的用於醫藥、有機合成中間體、功能性材及染料合成的中間體料等方面,更表現出獨特的生物活性,吸引許多的科學家投入關於苯並噻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相關藥物活性方面之研究。 本論文的研究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探討在室溫下以4-二甲氨基吡啶 (DMAP),催化硫代乙酸酯與硝基苯乙烯進行分子間的1,4-麥可加成,能夠簡單且時間快速的合成出一系列高產率的硫色烯衍生物。 第二部分則是探討以一鍋化反應利用硫色烯衍生物做為起始物,再加入疊氮化鈉進行1,3-偶極環加成,可得到具有三氮唑雜環結構的中間產物,接著,加入1-氟-2-硝基苯及碳酸銫,在氧氣條件下進行芳香族親核性取代,即可獲得2,4,5-三取代的三唑產物。自從本世紀初“點擊化學”發明以來,疊氮產物已成為最重要的雜環化合物,大部分的1,2,3-三唑衍生物,不僅顯示出多樣的抗癌、抗發炎和抗菌等活性,也常被用來作為合成天然物的骨架。在此,我們提供了一種有效率且高產率合成三唑結構的方法,期望未來能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領域上。
  • Item
    含3-(2'-吡啶基)-1,2,4-三氮唑衍生物之錸金屬錯合物:合成、光物理性質及其陰離子感測研究
    (2013) 鄭堯文; Cheng, Yao-Wen
    本論文主要探討兩個含有 3-(2'-吡啶基)-1,2,4-三氮唑配位子之錸金屬錯合物之陰離子感測行為,並且經由核磁共振光譜、高解析質譜分析及單晶結構繞射進行純度及結構鑑定,發現由於三氮唑配位子能以不同位置的氮原子進行配位反應,因此所得之錯合物 DL25-A 與 DL25-B 為結構異構物。並且在乙腈溶劑中,經由紫外光-可見光吸收、放光及核磁共振等滴定實驗,對其進行陰離子感應測試;由測試結果得知,當陰離子加入時其吸收及放光光譜皆會呈現藍位移的變化趨勢,並且由核磁共振光譜證實,兩者皆進行去質子化的作用機制。   除此之外,我們以菸醯苯胺(Nicotinanilide)對錯合物 DL25-A 及DL25-B 上的溴原子進行取代,發現其所得產物皆為 DL75,並且藉由晶體結構推測,DL25-A在反應過程中,會因周圍溶劑分子進行配位而導致結構產生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