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
本系成立於民國42年8月,原系名為「家政系」,民國55年改名為「家政教育學系」,以培育國中、高中家政教師師資為主要目標,數十年來已為國家社會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家政師資。隨後又於民國71年成立碩士班,85年成立博士班。近年來,我國面臨少子化的趨勢造成師資需求減少,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使得家庭內部與外部產生不同的變化與需求,本系在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將課程以人類發展生命歷程(life course)觀點為基礎加以規劃,並於民國91年更名為「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本系更名之後,更積極規劃培育學生學養專長,因此又歷經數次變革,包括分組招生、成立一系多所、大學部有兩組更名、裁撤碩士班中的一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授予理學學士/理學碩士等變遷歷程,詳如附表。
在100學年度,本系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皆分為三組,分別為家庭生活教育組、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本系各專業領域正積極致力朝「教學」、「傳播與推廣」、「研究與管理」三個方向培育人才,以回應社會變遷之迫切需求,並拓展學生生涯發展範圍及就業機會。
本系100學年度第1學期專任教師共21位,包括教授7位,副教授11位,助理教授2位,以及講師1位,另有兼任教師7位。若以分組計算,且將專長跨組之教師每組以0.5計,則「家庭生活教育組7.5人」、「幼兒發展與教育7.5人」、「營養科學與教育組6人」,所有教師均學有專精。本系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畢業生在全國各地的教育崗位及相關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系友在大專院校及中等學校擔任教職者人數眾多,許多人還擔任行政主管,表現出色,其服務精神、態度頗獲各界好評。本系在100學年度第1學期學生人數:大學部學生421人、碩士班學生86人、博士班64人、幼兒教育夜碩專班:12人;當量生師比為38.23、研究生生師比為19.1。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Item 原住民家長教養壓力下的家庭韌性發展歷程- 以花蓮地區育有青少年之阿美族家長為例(2024) 陳翠臻; Sawmah.Lasong本研究旨在瞭解當代育有青少年之阿美族家長的教養壓力,以及該家庭面對教養壓力時所產生的調適歷程與關鍵因素。研究者藉由詮釋現象學方法論觀點,釐清阿美族家長之教養壓力,並整理該家庭調適教養壓力之過程與意義。本研究邀請到十五位曾經歷子女從兒童階段進入到青少年階段之種種教養壓力,現已發展出回應與調適壓力之阿美族家長,採取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並以質性研究主題分析法對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1.研究參與者所經歷的教養壓力源有五個面向,分別是家長本身、與子女互動、社會學校、外部社會觀感、對孩子未來擔憂,當中「經濟不穩定」、「族群身分別所帶來的歧視」、「傳統文化流失」是家長們最沉重的三大痛點。2.親職教養壓力下的阿美族家庭韌性動態過程包括「有感差異帶來壓力」、「信念價值切換」、「資源盤點與重新組織」,以及「溝通與解決的執行」。3.阿美族家庭韌性的關鍵因素與開展實踐有「個人」、「家庭」、「社會」三面向。研究發現,阿美族家庭韌性各歷程之間會相互影響,並非單一方向性,各歷程皆有助於家庭辨識和理解壓力,使家庭在動態過程中增強家庭的韌性。並且,阿美族家庭韌性並非僅從核心家庭作為開展的單位,而是家族、社群、社區共同挹注能量使家庭恢復既有的功能,且家庭韌性的執行與文化養分有極深的連結。本文最後針對阿美族家長之教養經驗與調適過程,提出對阿美族家庭陪伴者、家庭助人工作者,以及家庭教育研究者之建議,包括:1.培育原住民的家庭教育推廣人員,實質協助家長因應教養挑戰。2.從文化認同厚實家庭韌性,強化阿美族家庭壓力的因應力度。3. 發展具文化回應之家庭教育媒材資源。4.增加家庭助人工作者對原住民家庭的文化能力。Item 青少年知覺家長數位教養與社群媒體識讀的關聯性:以數位親子溝通品質為中介(2024) 胡芯瑜; Hu, Sin-Yu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知覺家長數位教養對於其社群媒體識讀能力的影響,並進一步了解數位親子溝通品質是否有中介效果。研究對象為13到15歲之青少年,並採用「家長數位教養行為量表」、「社群媒體識讀量表」、「親子信任量表」,以及「自我揭露量表」為研究工具,以394筆有效資料進行正式分析,包含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相關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結構方程模型。結構方程模型的主要研究結果指出:(1)主動型的數位教養對青少年社群媒體識讀有正向且顯著的效果;(2)主動型的數位教養,會透過數位親子溝通品質,正向影響青少年社群媒體識讀的能力。最後,針對本研究之限制與未來方向進行討論,並依據研究結果提供實務工作者相關建議。Item 家長親職效能感與親職教育參與意願:以職場家庭教育之親職教育推動為例(2024) 郭曼君; Kuo, Man-Chun2020年教育部響應聯合國國際家庭日,將臺灣515國際家庭日的主題訂為「工作與家庭」,並倡議「攜手企業,友善家庭:家庭教育送到職場」,家庭教育的推廣場域逐漸拓展到職場。本研究關注家庭教育中的親職教育,針對育有18歲及以下子女且就業的家長,探討他們對於「職場親職教育」的參與意願,並應用行為預測之整合性模型分析親職效能感對職場親職教育參與意願的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線上方式蒐集資料(N = 458)。研究結果顯示,教育程度會影響職場親職教育參與意願,低於大學學歷的家長,其參與意願顯著低於大學學歷者和碩博士學歷者;但性別、工作時數、婚姻狀態、子女數、最小子女年齡階段在參與意願並無顯著差異。再者,親職效能感對職場親職教育參與意願具正向影響,尤其是情感效能和管教效能具有正向影響。整體來說,呼應行為預測之整合性模型,家長的親職效能感確實是影響職場親職教育參與意願的重要因素。Item 家長情緒信念與兒童情緒調節之關係:探討3C情緒安撫與情緒教導的中介角色(2024) 王楷綾; Wang, Kai-L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家長情緒信念(負向情緒可控信念、負向情緒可用信念)對兒童情緒調節(情緒不穩定、情緒復平)之關係,並進一步探討家長情緒教養行為 (3C情緒安撫、情緒教導)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以家中最長子女介於4到6歲的家長為研究對象,透過社群、網路社團發放線上問卷,邀請符合條件的家長協助填寫線上調查問卷。本研究分為預試研究以及正式研究:首先,預試研究以142份研究參與者的資料進行分析,檢驗家長情緒信念及家長情緒教養行為等測量工具的因素結構與內部一致性信度。接著,正式研究以213份研究參與者的資料探究家長情緒信念對兒童情緒調節的影響機制,以及家長情緒教養行為在這個機制中的中介角色。研究結果指出:(1)家長負向情緒可控信念與較高的情緒復平有關;(2)家長負向情緒可控信念會透過增加家長情緒教導的行為,進而增加兒童的情緒復平;(3)家長負向情緒可用信念會透過增加情緒教導的行為,進而增加兒童的情緒復平;(4)家長負向情緒可用信念會透過減少家長使用3C安撫兒童情緒的行為,進一步降低兒童的情緒不穩定。最後,會討論研究限制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並依據本研究的研究結果提供實務現場工作者相關的建議。Item 幼兒對自己與他人生活環境觀點之研究(2024) 趙必群; Chao, Bi-Chun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對其生活環境與對他人生活環境的觀點,以幼兒為主體進行研究,探究幼兒會以何種觀點認識自己與他人的生活環境。研究者透過相片訪談方式,研究幼兒對生活環境的觀點。幼兒對自己生活環境的觀點包含幼兒認知的事物、幼兒經驗、幼兒具意義的表達,或幼兒感受。幼兒在分享自己生活環境時,「家」是最主要生活環境,與「他人」互動的過程、對「他人」的感受是幼兒觀點最主要的內容。幼兒對他人生活環境觀點包含經驗結合、推測、指認,幼兒對他人生活環境產生三種感受,有趣的感受、普通的感受或不喜歡的感受。由於觀看他人生活環境是由旁觀者的角度出發,在意圖、情感、相片理解程度上與拍攝者角度具差異,故解析的方式與產生的觀點與對自己生活環境的觀點不同。Item 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對親密關係滿意度的影響: 成人親密關係依附傾向的調節效果(2024) 黃子芸; Huang, Zi-Yun自從電腦與社群媒體問世,大大地改變了個人的社交方式與狀況,在親密關係之間也是 如此。本研究主要以依附理論(Bowlby,1969,出自 Shaver 與 Mikulincer,2009)與使用與 滿足理論(McQuail,1993)來探討兩個目的:一、了解現代未婚成年人的親密關係依附傾 向、在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和親密關係滿意度的關係;二、探討親密關係依附傾向在社群 媒體上的關係呈現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間的調節效果。依據文獻與依附理論設定四個主要假 設:一、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愈高,親密關係滿意度愈高;二、焦慮與逃避依附傾向程度 愈高,個人親密關係滿意度愈低;三、焦慮依附傾向程度較高的人,若其在社群媒體上的關 係呈現越高,則親密關係滿意度越高;四、逃避依附傾向程度較高的人,若其在社群媒體上 的關係呈現越低,則親密關係滿意度越高。本研究透過 Surveycake 網路問卷平台發放問卷, 於西元 2023 年 7 至 10 月進行方便取樣,並利用篩選題機制立意取樣 19 至 30 歲,未婚有伴 侶之受訪者,有效資料為 411 份。本研究發現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中的被動回應與自主產 製與親密關係滿意度呈現正相關。焦慮與逃避依附傾向皆與親密關係滿意度呈現顯著負相 關。焦慮依附傾向在被動回應、自主產製、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與親密關係滿意度間具有 調節效果,高焦慮依附傾向,若是高頻率被動回應、自主產製及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則 親密關係滿意度會較高。逃避依附傾向在被動回應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間具有調節效果,高 逃避依附傾向,若是高頻率被動回應,則親密關係滿意度也會較高。本研究首次將社群媒體 上的關係呈現具象化從呈現形式轉換成行為模式,並將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依附傾向與 親密關係滿意度三者擺在一起分析,但是研究也有限制,樣本蒐集偏誤、研究工具未測量並 進行對偶比較,未來研究建議可以進行長期追蹤研究,分析不同社群媒體或不同依附類型的差異。Item 新住民與本國籍幼兒社會能力成長軌跡與其送托時間之關聯分析(2024) 黃宜慧; Huang, Yi-Hui本研究主要探討新住民幼兒與本國籍幼兒的社會能力發展軌跡,以及了解新住民幼兒的學齡前送托機構(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就讀時間與其社會能力發展軌跡的關聯性。採用「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T)」36月齡組第一波至第三波資料(36月齡、48月齡、60月齡),研究對象為103位新住民幼兒及114位本國籍幼兒。資料以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t-test)及潛在成長模型進行分析(latent growth modeling, LGM)。研究結果發現:一、新住民幼兒在三波次36、48及60月齡的社會發展能力皆顯著落後本國籍幼兒。二、新住民幼兒在三波次36、48及60月齡社會能力的成長軌跡之起始值與本國籍幼兒有顯著差異,但在社會能力的成長速率與本國籍幼兒無顯著差異。三、在60月齡所累積的「送托時間」對於新住民幼兒整體社會能力的初始值及成長速率皆有顯著的正向關聯。本研究建議新住民幼兒主要照顧者可以盡早讓幼兒進入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就讀,以補足其在社會能力上與本國籍幼兒的差距。Item 年輕人自我展現與其外觀管理、自我認同間的關係:線上與線下(2024) 陳立伶; Chen, Li-Ling本研究目的為探討18至25歲之年輕人於社群網絡平台(Instagram及Dcard)經營穿搭分享之自我展現經歷,對其自我認同與服飾外觀管理之影響。分別以三個問題進行研究與討論:(1)在線上呈現自己的穿搭照片對年輕人而言有何意義;(2)在線上以穿搭照片之自我展現對年輕人之自我認同有何影響;(3)線上之穿搭展現與線下之服飾外觀管理有何關聯。本研究採深度訪談法並以紮根理論分析研究資料。研究結果發現,(一)社群網絡平台對於年輕人而言,為另一個社會互動空間,此空間不僅能獲得大量的服飾穿搭訊息,獲取穿搭靈感,更能讓年輕人在其中有機會結交穿搭同好,與穿搭同好進行服飾外觀相關話題的互動,現今年輕人相較於過去有了更豐富學習穿搭的媒介與資源。(二)高程度之服飾興趣是年輕人開啟線上穿搭分享的必要條件,而分享後之線上社會互動結果,對參與者之自我認知與感受有加分的效果,使他們願意持續經營線上個人穿搭照;(三)參與者在線上之穿搭分享可以脫離線下之規範與社會情境,再加上線上的自我展現相較於線下,能有更多時間精心準備,甚至能即時的編修或刪除,此高度的自我掌控感,讓參與者能有更大程度的自由試驗如何展現自己,甚至線上公開展現穿搭的成功經驗,使參與者有自信將此一外觀管理策略延續到線下中;(四)參與者之穿搭分享有其目的,為達成自身分享穿搭之目標,年輕人需思考如何鋪陳穿搭照中各符號所組成之整體語彙、尋找合適分享穿搭照之舞台,他們在線上分享之自我展現經歷中,透過頻繁的回顧線上過去自我展現,以及社群網絡平台中之互動狀態,釐清適合自己的服飾風格,同時也在此過程中,逐漸達到自我認同之統合,簡言之線上穿搭展現與線下服飾外觀管理交織而成的經歷,影響著年輕人進行自我認同與服飾風格探索的生命歷程。Item 以fNIRS探討幼兒進行卡片向度改變分類作業時前額葉活化程度與工作記憶負荷量之關聯性(2024) 李姿諭; Lee, Tzu-Yu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在人類的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尤其影響著人們未來的學業成就,並在生命的前五年中快速地發展。執行功能其中一個面向為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許多研究表示大多數 5 歲以前的幼兒無法在操作卡片向度改變分類作業(Dimensional Change Card Sorting task,簡稱 DCCS 作業)中成功轉換規則,此作業為測量認知彈性的經典作業。因此許多學者使用 DCCS 作業探究導致幼兒作業失敗的相關因素,而認知彈性是建立在抑制控制與工作記憶之上。本研究根據以競爭記憶系統為基礎的堅持理論(Theory of Perseveration based on Competing Memory Systems)為理論基礎 (Morton& Munakata, 2002),探討工作記憶負荷量與前額葉腦區活化程度之間的關聯性。因此本研究採用Brace 等 (2006) 以競爭記憶系統為基礎的堅持理論所設計的DCCS作業,假設幼兒若是成功通過切換後階段,即是透過減低工作記憶負荷量的鷹架指導而達成的。研究者於台北市招募 44位 (男生22位,女生22位)36月齡至53月齡間(平均數=43.1, 標準差= 5.7)的正常發展幼兒進行研究。每一位參與實驗的幼兒皆需進行DCCS作業一(口語指導情境)及DCCS作業二(鷹架指導情境);同時使用功能性近紅外光譜儀(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簡稱fNIRS)檢測幼兒在進行兩種不同的 DCCS 作業時,前額葉腦區的含氧血濃度變化,並假設工作記憶負荷量與含氧血濃度變化呈現線性相關。 研究結果發現,在行為表現上,幼兒透過作業二能有效成功通過切換後階段,與Brace 等 (2006) 研究結果一致,然而大腦影像紀錄顯示幼兒進行作業一及作業二時腦部皆沒有顯著的活化與差異性。研究者認為幼兒可能藉著作業二鷹架的引導,重新建立分類規則,導致大腦不需應用認知彈性的能力就能夠順利通過切換後階段,因此額葉的活化程度就不顯著;至於作業一的口語指導,沒有給予幼兒任何與切換後階段有關的分類引導,因此在切換後階段幼兒的額葉沒有足夠的認知彈性能力,活化程度也就不顯著,同時也導致幼兒無法成功通過切換後階段。雖然大腦資料的統計結果尚存在不確定的推論,但對於Brace 等 (2006) 的研究假設:鷹架指導能減低幼兒工作記憶負荷量,具有一定的支持性。Item 服飾外觀、性別氣質與同性交往間的關係:以年輕女同志為例(2024) 郭于綾; Kuo, Yu-L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女同志服飾外觀、性別氣質與同性交往間的關係,年輕女同志在其性向認同發展的歷程中,如何運用服飾外觀來展現自己的性別氣質、如何在社會互動中定位自己?性別氣質對身體意象及服飾外觀管理又有何影響?同時,女同志是依傳統二元分立的性別規範展現自己在同性戀中的情慾關係位置?還是有其他的策略?本研究採深度訪談法,成功邀請9位年齡介於21至31歲之年輕女同志參與訪談,以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並以扎根理論分析結果。研究發現可依兩大主軸歸類:一、本研究女同志受訪者的服飾外觀風格與性別氣質展現在表面上看似仍然受到二元框架的影響,但已呈現出比以往更為鬆動之趨勢,TP角色已不再只有陽剛與陰柔兩種特質,而是藉由「髮型」、「褲裙」、「身體曲線」與「身高」四種外觀元素,並依據個體之自我認同組合而成。二、在同性交往互動上,受訪者在「公領域」互動模式上較偏二元化角色扮演,為了在公開場合中讓他人「第一眼」迅速了解自身為女同志的身分,會盡量展現出符合圈內規範的形象,如T較紳士、P較柔弱等特質。在「私領域」空間的互動上,包括同性「交友前的互動」、「戀愛關係中的互動」,以及「親密關係的互動」模式上,則較不受二元規範影響,雙方隨著關係越緊密,彼此的氣質展現也有更多的轉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