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臺北市山坡地人工邊坡災害風險空間統計與分析
    (2024) 潘冠廷; Pan, Kuan-Ting
    臺北市面積約為27,180公頃,而山坡地有15,004公頃,占總面積55%。因臺北市為盆地地形,高度都市化之下,平地不敷使用,進而往周邊山坡地進行開發。開發坡地時則會透過建造擋土設施,創造使用空間,及維護環境穩定安全。本研究「人工邊坡」一詞,為經過人為挖填、整地所形成,且具擋土或護坡設施之邊坡。人工邊坡有其使用年限,如未善加維護管理,對於坡地安全的影響甚鉅;並且臺北市山坡地地質環境複雜,加上近來年在氣候變遷之下,極端降雨更加頻繁,所引起邊坡崩塌之事件逐漸增加,每次事件的發生,都突顯山坡地人工邊坡管理,以及災害預防之重要性。因此臺北市政府於民國99年開始至民國103年,分階段進行全市山坡地範圍內人工邊坡調查建檔作業共計有三萬四千餘筆,其風險等級由高至低分為五個等級,針對不同風險等級與現況之人工邊坡,訂定後續因應對策與機制。 本研究利用臺北市普查之三萬多筆資料,首先透過敘述統計,了解人工邊坡基本特性及風險徵兆因子數量樣態,結果顯示護坡型人工邊坡其總數與徵兆數量,占整體相當大的比例;爾後針對其風險評分較高之高風險邊坡進行空間分析,首先核密度分析得知位於文山區及北投區有較明顯群聚,進一步透過熱區分析發現,位於北投區大屯山一帶及文山區為明顯之熱區,並以空間自相關分析發現高風險評分之人工邊坡具有高度空間相關性,且較明顯群聚區域亦位於北投區、士林區與文山區。後續以敘述統計之成果,以及相關文獻篩選環境因子與徵兆因子自變數,並將風險評分高低與否為依變數,進行羅吉斯迴歸統計。經研究發現,邊坡坡面破損之徵兆對於風險評分高低有顯著影響。人工邊坡調查迄今已近10年,邊坡現況是否與當時相符,抑或風險提升,需重新普查確認,但時間與人力為現階段面臨的課題。若將研究成果應用於管理實務,先以熱區分析之相關特定地區及有特殊徵兆之邊坡進行彙整,分年度執行抽查工作,檢視其風險等級之變化,後續進行滾動修正調整標的,或許能有減輕人力與加快普查時程之效益。
  • Item
    大臺北地區廚餘回收利用策略之研究
    (2016) 許淨雅; Hsu, Ching-Ya
    大臺北地區廚餘回收量佔全臺廚餘回收量近三成,雖然將可再利用資源予以回收立意良好,卻也面臨廚餘去化困難問題,因此本研究期望能藉由了解廚餘處理歷程與技術,並分析其廚餘數量與性質,最後在綜合性探討下得出大臺北地區最佳廚餘處理策略。本研究是透過政府統計資料分析廚餘數量、實地採樣化驗廚餘特性及利用分析層級程序法對廚餘處理方案進行評估。 本研究結果顯示:一、廚餘產生量推估方式,以成分推估法為佳,且發現近年大臺北地區廚餘總回收數量有下滑趨勢,但仍有四、五成廚餘尚未進入回收體系,值得特別注意;二、根據實際檢測數據,大臺北地區廚餘性質中水分與油脂近年有比較高的趨勢,總氮、總磷、礦物質鈉近年則比較低;三、分析層級程序法結果在構面部分之重要性依序為環境、經濟、社會,環境構面重視二次污染、處理效率等,經濟構面較重視工程建設成本、操作處理成本等,社會構面則重視鄰避效應、科技穩定性等,而在整體綜合排序上,前五項最重要之評估指標分別為二次污染、處理效率、能資源消耗、資源回收率、鄰避效應。本研究最後進行最佳廚餘處理方案之優選,結果以厭氧消化處理方式最佳、區內堆肥次之。本研究結果將可提供相關單位擬定廚餘處理技術方案時參考。
  • Item
    日治時期《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中的臺北市意象
    (2015) 川村洋介; Kawmura Yousuke
    對臺北而言,日治時期是一個轉變期,來自日本的統治者將「城內、艋舺、大稻埕」臺北三老街整頓為臺灣第一的城市。行政機關集中於臺北,商業機關也林立於此,這時候很多日本人移居臺北,臺北裡有大稻埕等以臺灣人為主的生活空間;及臺北城內等日本人較多的生活空間,以日本人與臺灣人為主,兩個不同族群的人種為中心,形成一個城市。 在研究《臺灣鐵道旅行案內》內容之時,先考察了日治時期的臺灣鐵道、旅遊手冊及臺北市內的交通工具的活動情形。《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出版,該旅遊手冊反映臺灣鐵道網路的發展過程。臺北市的運輸方面,出現公車、計程車等最新交通工具,增進了臺北市內通勤的便利性。《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的編輯手法參考先前出版的旅遊手冊,整理了從臺灣第一本旅遊手冊到《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的出版歷程。 本論文從日治時期臺灣的代表旅遊手冊《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探討日治時期的臺北,該旅遊手冊從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出版,他們在書面上介紹臺灣各種展現出統治者意圖的景點,尤其著重在臺北很多與殖民統治有關聯的建築物、日治時期以後才出現的休閒活動的景點、以及產業設施等。旅遊手冊提供日治時期臺北旅遊相關資訊,以及空間文化的圖像。
  • Item
    二戰末期臺北市的防空空地與空地帶及其戰後之變遷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2014-06-01) 洪致文
    在先前的研究中,以美軍拍攝北市內於二戰最末期的航照加以判讀,已經確認了臺北市內在1944-45年間所緊急開闢,為了防空而在都市中所劃設的疎開空地帶,並且也探討了這些空地帶在戰後的變遷,與對台北城市發展的影響。然而,僅以航照做判讀,只能略知主要的空地帶空間分布,而較難獲致全貌。本文以臺灣總督府報在1944年11月及1945年4月,兩次更為詳細的防空空地、防空空地帶指定,配合戰後處理這些被緊急徵用之都市用地情形,歸納出第一次指定(1944年11月)的六處防空空地與六處防空空地帶,以及第二次指定(1945年4月)的二十處防空空地帶位置。依照戰後的統計,第一次指定共拆除房屋351間,拆除房屋基地面積39,285平方米,第二次的指定則規模更大,拆除房屋2,748間,總房屋基地面積669,007平方米。合計兩次的指定,共在臺北劃設了708,292平方米的防空用空地與空地帶,其中46.3%屬於日產(日本人之財產),40.2%屬於私產(臺人之財產),其他則為國庫或市有地。戰後初期,臺北市府認為此空地係為防空而拆除,原則上應該予以保留,並供作道路或公園綠地之設施,故後來有約原指定面積之40.9%獲得保存。這些空地的存在,不管是轉化為道路,或者變成公園,均是今日臺北市的都市發展中,受到戰爭防空思維所影響下的城市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