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5
  • Item
    以文化理論研究五股濕地管理模式及民眾參與研究區功能發展
    (2010) 王曹晏婷; Yen-Ting Wang Tsao
    二重疏洪道貫穿三重市、蘆洲市、五股鄉與部分新莊市,乃配合「大台北防洪計畫」所興建,最初以防洪為主要功能訴求,而五股濕地即位於疏洪道北段,早年因台北盆地內超抽地下水嚴重,導致地層下陷,暴潮時海水沿塭子圳流入,長期滯留於積水區,導致地下水鹽化,且塭子圳河口高於積水區,積水不能排出,形成五股濕地,疏洪道興建完成後,工業區廢水進入濕地,破壞原有生態及環境。然而一個良好濕地的永續經營與生物多樣性的維持,除了劃定範圍、建立規則外,亦需要各界各部門的協助,無奈此時國內濕地保育觀念未普遍、民眾認知不足,濕地功能盡失,研究區儼然成一荒地,直到1998年到2002年,台北縣政府提出多宗土地利用規劃案與河濱綠地規劃建置,代表階層主義的政府力量進入研究區,開始從事初步建設;2002年開始,代表平等主義的相關環境保護人士也將目光移轉到五股濕地,開始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並成立「二重疏洪道生態保護聯盟」將濕地經營帶入新階段,而奠定平等主義在研究區地位的關鍵,首推2004年荒野保護協會正式認養五股濕地,進行濕地內完整的經營、志工培訓與生態維護,此時濕地由階層主義及平等主義二者共同經營協調,一方面,階層主義持續推動「大台北都會公園」等建設計畫,一方面,平等主義進行濕地基礎生態調查與維護,試圖達到兩者間平衡,在未來更希望能夠引進代表個人主義的企業力量,將濕地經營推向更完善健全的境地。 二重疏洪道內的五股濕地現今為國家級濕地,應加以重視規劃,在努力過程中,除了考量平等主義與階層主義的管理模式,民眾參與的力量亦不容忽視,民眾對研究區的期待與功能需求,理當被重視作為施政考量,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理念,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的結果,居民最重視的功能為:「提供防洪功能」、「濕地水質維護與水污染處理」以及「濕地保育,為疏洪道內保有一塊自然園地」等三項,顯示居民對於防洪功能與濕地保育的重視。另以文化理論分析,顯示當地居民帶有階層主義傾向者最多,平等主義傾向次之。其中階層主義者的居民最重視的功能為:「疏洪道內基礎道路建設維護」、「濕地保育,為疏洪道保留自然園地」,而五大功能中,平等主義者則最重視「濕地保育,為疏洪道內保有一塊自然園地」和「提供防洪功能」,五而帶有個人主義傾向的居民則個人主義者最重視的二個功能為「提供防洪功能」、「多舉辦活動宣傳行銷」。由此顯示不同文化類型的居民,對此地的發展有不同的希冀,故研究區未來功能發展,除了顧及政府部門、生態保育人士意見,期望也能適度納入居民意見,讓民眾參與研究區發展,使得濕地在繁華的城市中能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 Item
    景美溪下游河川環境保育歷程及其發展策略規劃
    (2007) 林美慧; Mei-Hui Lin
    本文以景美溪下游的河川保育歷程為研究主題,探究此區進行的河川環境保育活動、參與團體及其運作方式,透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法,進行景美溪河川環境保育活動的SWOT分析,了解此區發展河川環境保育的內部優劣勢以及外在的機會與威脅,並以TOWS矩陣分析研擬未來發展之策略。利用層級分析法(AHP),探究民間人士與學校教師兩群組對於SWOT分析項目的權重異同,依其權重值的高低排列,可作為未來推動河川保育活動時優先掌握或改善項目之參考。 研究發現,以景美溪為主題曾進行的環境行動,計有教育行動、生態管理及親身力行等三類。分析2000年至2005年共55項河川環境保育活動,顯示教育行動類的比重最高(39項,74%);若依據舉辦時間進行統計,顯示2003年(19項,35%)舉辦的次數最多。問卷結果顯示,機會層面與優勢層面較受專家學者的重視,歸納全體專家學者意見,則以「環境教育風氣的配合」、「公部門積極護溪的政策推動」及「參與的社區發展組織與民間團體眾多」三項為首要偏重。 依據TOWS矩陣分析與問卷結果,提出景美溪發展河川環境保育活動之策略研擬,建議率先培養具專業知能的巡守志工,持續進行河川流域管理與生態資料的調查,積極規劃生態導覽課程,推廣永續發展的思維,並可借鏡其他河川志工團體的發展經驗,發展景美溪的本位特色。
  • Item
    宜蘭市民參與宜蘭河環境保育之研究
    (2005) 林敬妤; Jing-Yu, Lin
    本文以宜蘭市為主要研究區域,以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進行主題研究,探討宜蘭市民對宜蘭河環境保育的看法。問卷內容設計是以質性研究的成果為基礎,包括: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內容分析等方法,以瞭解宜蘭河溪流廊道整治及人河關係的歷史變遷、宜蘭河環境議題的多樣面向及其空間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宜蘭市民和宜蘭河互動特色為「參與頻率高、停留時間短」;市民認為宜蘭河濱地區經整治後成為都市綠廊,即應具備多重功能,尤其對「後續維護管理」十分重視;市民對宜蘭河水質是十分關心的,但受到認知與對人河關係定位的影響,在部份問項則顯得較為低落。透過因素分析,宜蘭市民對宜蘭河整治看法可歸納成三大因素組:民眾參與、環境保育、運動休憩等;宜蘭市民對宜蘭河水質關心程度則可歸納成二大因素組:水質污染與水源利用。在卡方檢定的結果顯示,女性受到傳統角色扮演的影響,休閒障礙較高、對運動休閒設施是否能夠滿足親子活動的需求較為在意,並且關心宜蘭河水質的問題,但在公共參與上則較男性顯得較為消極;老年人口與宜蘭河互動頻率與時間較高、青年人口認為宜蘭河整治應首重生態保育、中年人口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較為積極;濱河區的居民則受到距離的影響,與宜蘭河間的人地關係較為緊密,影響所及,對於宜蘭河的休憩運動機能較為看重,也強烈表達政府在河川整治應首要考慮在地居民的需求、並應在整治前盡到溝通說明的義務。
  • Item
    羅東林區民眾參與社區林業之研究
    (2005) 鐘龍治
    摘 要 民眾參與自然資源經營管理已蔚為國際潮流,台灣林務局亦於2002年開始推動社區林業計畫,主要目的在於鼓勵民眾參與森林經營,以凝聚地方共識,並與社區民眾及組織形成伙伴關係,協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永續森林生態旅遊及相關林業建設,以改善社區整體環境,提昇生活品質,創造林業經營與社區發展雙贏,進而達成森林生態系永續經營。羅東林區管理處自2002年起至2003年止,推動社區林業以來已有26個社區團體參與,通過申請案件共計39件。本研究即針對上述已申請社區(26個)及附近未申請社區(10個)進行探討,透過質性研究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及實地觀察,瞭解民眾參與環境保育之動機、歷程、成效與困難;分析國有林附近社區沒有參與社區林業計畫的原因;並依據申請時間先後及申請次數將已申請社區進行分類,並探討其特色。此外,本研究亦透過問卷調查方式,瞭解當地居民對社區林業的看法、參與情況、未來期望及林業經營的認知與態度。最後,經由因素分析可將環境態度問項歸納為四大因素,分別為保育重於經濟、利己概念、保育意願及利他概念等。
  • Item
    原住民族參與集水區治理之制度分析:以宜蘭縣崙埤社區為例
    (地理學系, 2018-05-??) 姚佳瑩; 廖學誠; Chia-Ying Yao, Shyue-Cherng Liaw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宜蘭縣崙埤社區原住民族參與當地九寮溪河川保育的環境治理,期能瞭解政府政策對原住民社區保育及生態旅遊發展之影響,並分析民眾對集水區經營管理之看法。宜蘭縣大同鄉崙埤社區居民以泰雅族為主,本研究經由對27位受訪民眾進行深度訪談,並應用制度分析發展(IAD)架構,探討九寮溪集水區的治理歷程,並評估溪流保育成效。崙埤社區於2002年開始進行封溪護漁,在地居民以義務性的集體行動落實溪流保育,集水區環境狀況恢復良好,成效相當顯著。社區發展協會積極向外申請計畫,大同鄉公所也努力配合,因此,許多政府部門資源陸續挹注社區,增強當地居民的集體行動。由於政府補助計畫屬於階段性,而非常態性、持續性,因此,當計畫終止結束後,崙埤社區漸感經費短缺、人力不足,社區的集體行動也漸漸消退,以致於集水區的治理工作最終又轉由政府部門主導。
  •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
    (2009/07-2009/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 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 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 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 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 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 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 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 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 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 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Ⅱ)
    (2010/01-2010/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計畫目標: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3/3)
    (2011/03-2011/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本年度目標: (1)調查森林步道與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關連 a.瞭解社區產業對森林步道的依賴度 b.分析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遊的情況 c.探討森林步道災害對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衝擊 (2)分析自導式森林步道的使用成效 a.擬定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估指標 b.瞭解使用者對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價與滿意度 c.提出自導式森林步道的永續經營策略 (3)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a.進行環境治理的文獻整理與內容分析 b.瞭解社區幹部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認知與態度 c.推動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行動研究 (1)協助5個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2篇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 (3)參加2次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專題論文。 (4)培育2位碩士班及1位博士班學生。 (5)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Item
    民眾參與與永續發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03-05-01) 譚鴻仁
    民眾參與是環境規劃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在現行的法規上有其一定的法定地位。它代表了人民政權的行使,人民對自身福祉的關心與影響的實踐。不過,在台灣的經驗中,民眾的參與往往只作為訊息的提供以及合理化政策的工具。永續發展目的在重新評價人與人,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來滿足現在人類與未來世代的需求。在21世紀議程中指出永續發展必須考慮弱勢者的利益,發展出以地方為中心的地方21世紀議程以達成永續發展的長遠目標。然而,自由民主的理念與永續發展有對立衝突的傾向。為解決此一衝突,本文以哈伯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所發展出的溝通規劃理論為藍本,探討此衝突是否有解決的可能。
  •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3/3)
    (2011/03-2011/12) 廖學誠; 韋煙灶; 許嘉恩; 陳宛君
    本年度目標: (1)調查森林步道與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關連 a.瞭解社區產業對森林步道的依賴度 b.分析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遊的情況 c.探討森林步道災害對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衝擊 (2)分析自導式森林步道的使用成效 a.擬定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估指標 b.瞭解使用者對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價與滿意度 c.提出自導式森林步道的永續經營策略 (3)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a.進行環境治理的文獻整理與內容分析 b.瞭解社區幹部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認知與態度 c.推動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行動研究 (1)協助5個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2篇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 (3)參加2次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專題論文。 (4)培育2位碩士班及1位博士班學生。 (5)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