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李翊雲《親愛的朋友,我從我的生命寫進你的生命》之中的碎片記憶與自我呈現
    (2024) 莊淯婷; Jhuang, Yu-Ting
    本論文研究了李翊云的《親愛的朋友,我從我的生命寫進你的生命》(以下簡稱《親愛的朋友》),並圍繞以下問題進行探討:作家如何表達他們的負面情感和艱難時期?作家的敘述如何影響讀者,並與讀者產生連繫?本文分析了李翊云的回憶錄,並探討她如何描繪自己過去的創傷、脆弱和抑鬱情感 (depression)。第一部分「互文性:在他人的生命中看見自己」聚焦於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這一術語,探討李翊雲如何廣泛引用其他作家的作品作為其自我呈現的一部分。第二部分「記憶碎片,創傷敘事」,我引伸了創傷敘述理論 (trauma narrative) 以進一步分析李翊雲在《親愛的朋友》中呈現的「碎片化」敘事。在第三部分「痛苦情感與抑鬱:脆弱的主體」中,我更深入地研究了李翊雲的「脆弱性」 (vulnerabilities),並結合「脆弱的主體」 (the vulnerable subject) 這一概念,提出對該術語不同的理解角度。第四部分「抑鬱:一種公共情感:記憶是一場情節劇」,我以李翊雲對情節劇這一詞語的觀點為基礎,探討她對記憶和負面情緒(如抑鬱)的表達。我還根據「公共情感」(a public feeling) 這一概念,探討抑鬱可能帶來的積極影響。第五部分「親愛的朋友,文類體裁和社會行動」強調將文類體裁分析視為社會行動 (genre as social action) 的觀點。透過展示《親愛的朋友》可能激發的社會行動,我總結以閱讀和寫作為連繫人們的的關鍵循環,並為未來提供可能的研究方向。
  • Item
    吸血鬼德古拉的跨時空翻譯:以2020年影集《德古拉》為例
    (2021) 張佳敏; Chang, Chia-Min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翻譯與改編領域的學者開始探討兩者的共同特點與挑戰, 希望找出分析譯文和改編作品的新標準,並且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原文與譯文或原著與改編的關係。本論文透過研究《德古拉》從1897年出版的小說到2020年發行的最新版影集所經歷的各種轉變,了解符際翻譯在跨越媒材的轉換過程及結果中產生的得與失。為跳脫傳統的對等或忠實論述,本論文採用互文性的概念來解釋《德古拉》原著小說與改編作品間互相指涉及參考的關係,以及運用新維多利亞主義的觀點來討論《德古拉》橫跨古今所展現的時代意義和文化內涵,接著再進一步比較原著小說與改編影集的人物設定和故事架構有何異同之處。最後,本論文剖析《德古拉》原著小說和改編作品的特性和關係,發現德古拉伯爵之所以成為吸血鬼代名詞並風靡全球百餘年,原因就在於原著可透過改編與時俱進,讓經典可以流傳得更廣泛且長久。
  • Item
    文本的流動與再生——楊富閔小說《花甲男孩》與電視劇本互文性研究
    (2021) 王琬淇; Wang,Wan-Chi
    在臺灣,文學原著改編為電視劇,首推千禧年公共電視一系列的文學大戲,至此以後文學改編影視風潮不斷,而互文性理論發展之今,不再以忠實性表現為主。 本研究以「文本的流動與再生——楊富閔小說《花甲男孩》與電視劇本互文性研究」為題,2010年楊富閔出版《花甲男孩》小說,內容包括「城鄉議題」、「衰敗死亡」、「民俗信仰」,小說本身具備多軸的故事發展,好評不斷情況下隨即在2017年改編為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導演抓住核心精神,將各篇獨立的人物、情節、主題打散後改編成「鄭家」的家族故事。 本研究分為五章,試圖從文本的創作背景、人物形象、主題意識開啟研究,以釐清小說與電視劇本的互文關係。第二章首先探究楊富閔的成長背景,以及原著小說與電視劇的創作歷程,理解生成環境的影響。第三章將電視劇的人物關係作一整理,接著對照原著小說找出文本間改編、置換、變形、增添的關係。第四章分析小說與電視劇的主題意識,理解文本背後所欲傳達的真正目的。 當代文化產業隨著世代數位化取向產生「影像/圖像」的高需求,文學如何另闢蹊徑延伸傳播,透過《花甲男孩》改編歷程可以獲得激盪與省思。
  • Item
    重讀班雅明〈譯者使命〉:觀看字在中英翻譯裡的「逾命」
    (2017) 鄭惠芬; Cheng, Hui-Fen
    在翻譯學的研究領域裡,瓦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譯者使命〉(“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是學者相當喜歡引用的文章之一。然而,學者在論及這篇翻譯「理論」時,特別是在中英文世界裡,大多是以文中的幾個關鍵字如”afterlife”、「來生」、「碎片」、「純語言」、「可譯性」等單獨的概念進行其各自的闡述,反觀各種中英譯本,各譯本間在論述邏輯的呈現上更有著極大的差異,甚或矛盾。有鑑於此,本文乃試圖從哲學詮釋學所關注的對話性出發,期望能藉著班雅明的其他文章發現到文章中彼此關聯的互文性,並藉此拓展視閾,以便更深刻地了解班雅明在〈譯者〉所欲展現的觀點。藉著詳細分析班雅明早期的另一篇重要語言哲學書寫〈論語言之究竟及論人的語言〉(”Über Sprache überhaupt und über die Sprache des Menschen”),筆者發現到兩篇文章之間極為密切的互文關係,許多字句甚至有「繼續討論」的跡象。而班雅明對語言哲學一以貫之的關懷,以及將語言置於形上學與神學層次予以討論的特殊論述模式,更是兩者間最明顯的共通性。而在《德國悲悼劇的起源》(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之中,班雅明更明確地表示,其與眾不同的學術書寫是一種刻意為之的創造性批評文體,目的即在揭露人認知的侷限,並藉此推翻因傳統的累積而漸趨腐化的既定概念。 以此反觀〈譯者〉一文的中英譯本,筆者發現到,班雅明貫穿在各個片段書寫中宛如紅線貫穿的語言哲學脈絡,以及生前即難以為其同時代學者所理解的實驗式文體,常因時代的落差而在譯介過程中無可避免地被忽略。其中尤以1968年由漢娜‧鄂蘭主編的《啟迪》(Illuminations)中所收錄之宗恩(Harry Zohn)英譯本影響尤劇。為了更深刻地呈現這樣的忽略所產生的翻譯問題,本論文即以〈譯者〉與〈論語言〉兩者具有密切互文性的幾個關鍵哲學「概念字」,如:Erkenntnis(認知)、Mitteilung(傳達)、Sinn/Bedeutung(意涵/指涉)、Überleben/Fortleben(逾生/續命)、以及因自由與忠實之討論所衍生的Sinnwiedergabe/Wörtlichkeit(意涵再現/字譯)為代表,重新梳理〈譯者〉一文,並進而觀察這些字在宗恩譯本、後續再譯本、與中英評論中的流變。 在這樣的「字的鑽探」中,筆者觀察到眾多譯本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亦看到文字在原作與各譯作之間/之上/之外所共同展現的無盡「逾生」與「續命」。以此重讀〈譯者〉,每個字因對話之交互作用而展開其無窮無盡的生命,而這樣的鑽探過程亦在在證明班雅明在〈譯者〉中所賦予翻譯的哲學使命。
  • Item
    元遺山杜詩學研究
    (2010/08-2011/07) 徐國能
    元遺山「杜詩學」研究 杜甫詩的「經典化」,對中國古典詩學之發展產生了至為深刻的影響,我們統稱歷 代對杜甫及其詩歌的相關討論為「杜詩學」。「杜詩學」與古典詩學間的關係密切,然而 當前學界對金元時期的杜詩學研究顯不及宋、明清等時代,故本計畫乃欲填補此一空 白,透過對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的杜詩學研究,一方面整理金元時期 的杜詩批評相關資料,另一方面則呈現杜詩在金元時期的詩學意義。 上承(北)宋金文化系統的元好問,對於杜詩,除了著名的〈杜詩學引〉及〈論詩絕 句三十首〉等為人所熟知的著作外,在他大量的詩文中亦不乏對杜詩的說論與學習,因 此本計畫企圖透過這些資料,一方面辨析元好問「學杜」之實情,而由此又延申出兩個 問題:一,後人對遺山學杜之評價意義何在;二,遺山之學杜對明、清詩人學杜所產生 了什影響?除此之外,本計畫擬由遺山之杜詩學中,檢討遺山和「江西詩派」間詩學主 張的分合問題,省察此二家崇杜路徑的差異與後世的接納情況。由此釐清(南)宋金元的 詩歌主張與發展底蘊。是知本計畫固然為一杜詩學之研就,但透過杜詩學,乃對金元詩 學的內涵與意義有另一層面的關照。
  • Item
    「燃燈佛授記」系譜之研究I
    (2012/08-2014/07) 李幸玲
    本研究計畫規劃為兩年期執行。研究材料以漢譯佛典中的「燃燈佛授記」本生為 主要研究範圍。第一年期的工作偏重在佛典文本的梳理,以及佛典文本創作理論的呈 顯。藉由系譜學方法溯源追索佛典文本中「燃燈佛授記」本生敘事的多元來源,由「互 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論對「燃燈佛授記本生」進行經典文本與圖像系譜式的探溯與 分析。第二年期的工作,主要通過「燃燈佛授記」本生故事與佛教石窟藝術創作之間, 內外雙重互文分析,呈現文本所具有的「互文性」依循「存異」與「求同」的原則, 不斷對本源進行解構,也同時重構出新文本,同時兼具解構與創造的雙重意義。同時 藉助田野調查研究,協助本計畫進行跨文學、哲學及藝術等領域的整合性研究。實際 前住中亞考察新疆龜茲石窟的壁畫、敦煌莫高窟,乃至中國雲岡石窟,實地考察其造 像或壁畫中的「燃燈佛授記本生」,此同一主題卻融合不同本生因緣情節於「異時同構」 的石雕或壁畫又各保有不同細節表現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