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播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7

「臺師大大傳所」於民國86年成立,為臺灣傳播學界頗富盛名之傳播科系所。本所為教育能符合時代需求、掌握時代趨勢之傳播人才,由早期之行銷傳播逐步轉向含括當代資訊科技傳播,以「新傳播科技與數位內容」、「新媒體之社會、政經與文化研究」及「新聞/傳播基本技能」三軸線為綱,期望訓練出既有科技技能,又有新傳播分析決策能力之時代菁英。

「新傳播科技與數位內容」面向-我們的課程方向包括:
數位內容設計、多媒體製作、數位平台經營、互動廣告與行銷、數位公關廣告策略、社群行銷、大數據分析、網路新聞學、資訊傳播、網路傳播資訊設計、電訊傳播與新傳播資訊科技等。

「新媒體之社會、政經與文化研究」面向-我們的課程方向包括:
網路文化與傳播、傳播社會文化基礎、資訊素養、資訊經濟、新傳播科技與社會、傳播政治經濟學、文化經濟、消費文化、流行文化、文化產業與文化勞動者、新媒體與螢幕文化、明星名人、文化政治與娛樂產業、迷研究、全球化研究等。

「新聞/傳播基本技能」面向-我們的課程方向包括:
傳播與資訊理論、研究方法、質性研究、傳播應用統計、敘事分析、批判話語分析、口語傳播、新聞採訪與寫作、非虛構紀實創作、媒體經營管理、傳播產業研究、媒體素養等。

在知識、邏輯分析與新科技技能三方面訓練下,我們期待臺師大大傳所的學生成為:
(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
(二) 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
(三) 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9
  • Item
    跨媒體新聞平台綜效研究—新聞產製及媒體經營管理觀點
    (2003) 陳炳宏
    本研究旨在探討媒體科技匯流之下,不同屬性的新聞媒體運用各種組織結合或聯合的方式,形成具多種媒體通路的規模,進而在銷售、營運、投資及管理層面進行整合,以追求降低成本或提升營利之綜效目的之現象,並以東森華榮傳播公司為個案研究對象。 本研究兼由新聞專業及媒體企業經營管理的兩種觀點,同時檢視跨媒體整合策略實際的目標、做法及其影響,使得媒體企業在追求提升整體競爭優勢的綜效目標下,仍能以媒體特性為根基。 針對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策略,本研究先就其策略規劃及執行現況分別進行瞭解,進而分析出該策略所能創造的綜效效益,並從新聞產製作業及媒體經營管理兩面向探討該策略所產生的影響,兼而檢視該策略所產生的效益及影響,並嘗試在研究結果中歸納提出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模式之建議。 總結對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策略規劃與實際執行狀況的瞭解,可了解該策略推行的進程僅限於內容及資訊交流階段,而未進入完全的組織整合。本研究就其整合現況的分析整理歸納出以下幾點: 1.無實質的共同運作機制,較接近於數位平台整合概念。 2.組織整合程度認知的差異,顯示策略規劃的理想與實質效益間的斷層。 3.在組織未整合的前提下精簡人事,影響新聞工作者工作表現。 4.核心媒體的選擇,影響資源共享的成效。 針對東森華榮的整合模式而言,本研究提出四點建議:一、策略應避免在虛擬及實體整合間游移;二、落實圓桌會議的機制,建立組織間共同運作的機制,強化主管跨媒體調度的職權及功能,使精簡的新聞工作團隊得發揮較高的工作效益;三、產製符合不同媒體需求的多元內容;四、尋求具跨媒體經驗之管理人才,依照媒體特性規劃媒體間資源共享之模式,就各媒體不同的需求進行調度分配。 對於未來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模式,本研究建議最理想的跨媒體整合模式是,各媒體記者編制獨立,後端則以News Pool的概念進行新聞資源共享。除了企業內部的跨媒體整合之外,不涉及組織整併的策略聯盟較具可行性,且在聯盟對象的選擇上,選擇強勢媒體進行合作成功的機率較高。
  • Item
    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發展史及其先驅者個人生命史研究
    (2008/08/01-2009/07/31) 陳炳宏
    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發展長期處於非法營運時期,其間公開產業資料不多且蒐 集不易,因此在台灣發展有線電視產業發展近四十年且已合法化後,亟需建構 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發展史。另外台灣發展有線電視服務,雖處非法卻深受閱聽 眾歡迎,但經營者多數低調以免樹大招風,成為台灣發展有線電視的無名英雄。 因此有鑑於此,為免產業資料繼續散居各處或流失,以及產業先驅者陸續離散 或凋零,本研究將建構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發展史,並描繪有線電視產業先驅者圖 像。 本研究將以傳播政治經濟分析作為史料整理的核心軸線,建構有線電視產業 發展史,另以個人生命史研究,作為描繪有線電視產業先驅者圖像的分析架構, 藉由文件分析法、深度訪談法,以及焦點團體討論等研究方法,完成研究目標, 即建構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發展史,描繪產業先驅者圖像,建構完整有線電視產 業發展史料。
  • Item
    媒體集團之促銷綜效與綜效偏差之研究
    (2006/08-2007/07) 陳炳宏
    當集團化成為媒體企業發展的潮流趨勢後,如何透過綜效達成集團營運績效成為媒 體集團追求的目標。有關綜效策略的執行,首先媒體集團可以建構共同內容產製平台, 提供旗下各類型媒體使用,以節省內容產製的人力與成本等,例如設立新聞大編輯台; 其次媒體集團可以集結媒體力量進行企業與商品的廣告與促銷活動,壯大宣傳效果, 例如整合報紙、雜誌、電視、網路等各類媒體,作為其商品(例如集團產製的新電影) 的宣傳工具。當媒體集團進行其商品宣傳活動,而要求旗下新聞媒體刊播商品訊息時, 從商管理論與經營策略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稱為「促銷綜效」(promotional synergy),屬企業正常營運策略;但是如果從新聞專業的角度來思考,新聞傳播學者可 能視之為置入性行銷,可能會認為此舉將傷害新聞專業自主性,並違反新聞內容多元 化的主張,見解便與商管學者大異其趣。本研究即嘗試由媒體集團運用「促銷綜效」 而產生「綜效偏差」(synergy bias)的思考出發,一方面解構媒體集團的促銷綜效策略, 另方面則分析媒體集團所屬新聞頻道如何報導集團相關的企業與商品資訊,再者結合 媒體內容多元與新聞專業自主等概念,來檢討綜效偏差對於新聞媒體的影響。
  • Item
    傳播媒體經營績效指標與評量標準之研究︰建構媒體經濟學之理論基礎
    (2005/08-2006/07) 陳炳宏
    當全球經濟活動面臨解管制、私有化,以及集團化等趨勢的影響時,越來越趨向企業化經營、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的傳播媒體產業自然也無法自外於這股全球化的發展潮流,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傳播媒體根本就是由跨國企業集團所直接擁有與經營的,甚至是非傳播媒體企業集團也紛紛併購傳播媒體成為集團旗下一員,傳播媒體已經具備商業化的特性,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近些年來,傳播研究領域的一個明顯趨勢是,有關傳播產業經濟與經營管理的研究大量增加,主要原因即是在全球化、解管制、商業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傳播媒體已成為經濟體系下的商業組織(business),不僅是商管碩士(MBA)積極投入的工作場域,傳播產業經濟議題也成為傳播研究者的新興研究領域。 不過,絕大多數傳播研究領域積極發展的媒體產業經濟分析,只不過是借用產業經濟理論(industrial economics)的部分理論概念分析與模式,以傳播媒體產業為分析對像來討論而已,其適用理論的根源與基礎卻相當值得檢視與探討。 因此本研究將採用文件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德惠調查法,以及焦點團體討論法等研究方法,以整理與分析產業經濟理論SCP模式之經營績效指標與評量標準,並檢驗企業經營績效指標對傳播媒體實務運作之適用性,再經修正與建構傳播媒體之經營績效指標與評量標準後,最後透過媒體經營績效指標及評量標準之確立,進而探討建構媒體經濟學理論概念與分析模式的可行性。
  • Item
    媒體近用權的在地實踐---有線電視公用頻道之經營策略、使用滿意度及其政策規範
    (2007/08/01-2009/01/31) 陳炳宏
    根據我國現行之有線廣播電視法第25 條第2 項規定:「申請籌設、營運有線廣播電 視案件符合下列規定者,審議委員會得為許可之決議:二、免費提供專用頻道供政府 機關、學校、團體及當地民眾播送公益性、藝文性、社教性等節目者」。這條文充分體 現出有線電視系統作為地區性媒體應滿足其所服務社區的媒體近用權的重要性。但是 目前在台灣,公用頻道的意義,不管對觀眾或有線電視業者而言,都可能還停留在只 是個抽像且陌生的概念,再加上現行法令規範的不夠周延,徒有第25 條條文,但定義 不明確,且缺乏其它相關規定配合以作具體規範,各有線電視系統是否具體規劃與確 實執行公用頻道規範不無疑義,而這些勢必都將導致媒體近用權的無法實踐。 因此,本研究嘗試(一)透過公用頻道的節目內容與類型分析,解構?聽眾媒體近 用之圖像;(二)透過公用頻道經營者訪談,探討公用頻道經營現況與困境;(三)透 過節目內容提供者訪談,描繪公用頻道近用概況與問題;(四)透過有線電視訂戶調查, 瞭解公用頻道使用情形及其滿意度;(五)透過公用頻道政策檢討,強化公用頻道政策, 落實媒體近用權;最後再(六)透過學術研究成果,推動媒體近用理念,確保民眾媒 體近用權益。
  • Item
    媒介產業的多元意涵:產權結構的觀點 (I)
    (2004/08-2005/07) 陳炳宏
    在寬頻化、數位化,以及產業匯流等趨勢影響下,全球媒介產業走向解管制,不過 媒介產權管制的放鬆將導致產權集中,進而強化媒體集團的影響力,其中最受矚目的影 響是媒體集團對意見自由市場的操控,以致資訊內容單一化與意見多樣性的減少,致使 民主政治所仰賴的新聞自由流通與多元資訊管道的發展基礎陷入危機中,因此在這發展 潮流中,媒介多元議題更形重要。 首先,本研究將搜集產業市場與官方登記資料,解構台灣媒介的產權結構及其複雜 關係,試圖建立台灣媒介產業產權關係圖;其次,本研究將檢視被跨媒體集團併購的媒 介,其內容受產權影響的情形,進行媒介產權影響媒介多元的實證研究;接著,本研究 亦將蒐集世界主要國家的(跨)媒介產權規範,主要包括歐盟與美國,作為制訂台灣媒 介產權規範的參考;最後,本研究將採用專家學者德惠法,結合各界意見與研究成果, 提出具體建議,提供給政府做為規範媒介產權以保障媒介多元的政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