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探討維生素D總攝取量與高齡者憂鬱症狀之關聯性-以美國NHANES 2007-2018年資料庫為例
    (2024) 楊惠雯; Yang, Hui-Wen
    研究背景與目的:世界人口正迅速朝高齡化發展,高齡者面臨老化所產生的疾病與社會環境因素改變所帶來的生活變化均易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其中憂鬱症為高齡者最常見之心理健康問題,而高齡者患有憂鬱症可能造成嚴重影響,近年來有研究指出憂鬱症與營養狀況具有關聯,其中微量營養素在負責調節大腦情緒功能有著重要之作用,眾多營養素中,「維生素D」在許多國家攝取不足的情形十分普遍,過去研究指出體內維生素D可保護大腦神經營養因子與生長因子,並與大腦之維生素D受體結合參與情緒調節功能,若攝取不足可能會影響心理健康,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者膳食加補充劑的維生素D總攝取量與憂鬱症狀之間的關聯性。研究方法: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採用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資料庫(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2007至2018年之數據,篩選出9,780位60歲以上具有維生素D膳食加補充劑之總攝取量及具有憂鬱症狀評分之高齡者,維生素D總攝取量以四分位數分為四組,憂鬱症狀以患者健康問卷(PHQ-9)的10分作為切分點分成有或無憂鬱症狀兩組,並利用卡方檢定與邏輯斯迴歸分析維生素D總攝取量與高齡者憂鬱症狀之關聯性。 研究結果:本研究9,780位60歲以上高齡者中,有憂鬱症狀者佔比為8%,女性、有吸菸與飲酒習慣、有睡眠問題、有慢性疾病的高齡者具有憂鬱症狀的風險較高,而65歲以上之年齡層、非西班牙裔白人與黑人、教育程度越高、已婚(同居)、家庭收入與貧困比例≧1、睡眠時數充足及有身體活動的高齡者具有憂鬱症狀的風險較低,調整所有社會人口學與健康狀態因素後,維生素D總攝取量對高齡者憂鬱症狀雖有輕微的保護作用,但攝取量各分位數均不具顯著差異。結論:維生素D總攝取量與高齡者憂鬱症狀並無直接關聯,憂鬱症狀可能受社會人口學與健康狀態因素影響,因此建議高齡者除了維生素D攝取量維持在各國所制定的標準之外,亦需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具備運動習慣、充足睡眠、戒菸戒酒等健康行為,同時醫療院所及社區可對有慢性病等危險因素之高齡者定期進行憂鬱症狀篩檢及預防,以減少憂鬱症狀的發生。未來需更多前瞻性研究以深入探討維生素D攝取量與憂鬱症狀之間的因果關係。
  • Item
    高齡者每日中斷久坐次數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聯性研究
    (2024) 張坊慈; Chang, Fang-Tzu
    目的: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參與者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在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上的差異性,進一步探討參與者每日中斷久坐次數與其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聯性。此項研究以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客觀儀器三軸加速規(GT3X+ ActiGraph, Pensacola, Florida),來測量其每日久坐中斷次數,以及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 (握力、五次坐立測驗、三公尺起身繞行與六公尺行走速度) 之關聯性,共收集200位高齡者,平均年齡是76.3歲,其中55%為女性。結果:本研究發現教育程度高中職含以下、及慢性病就診科別大於4科及有認知風險的族群,其所有功能性體適能表現皆比其他族群顯著較差,性別為女性的族群,其握力相關表現較男性為差,有抽菸及喝酒的族群在五次坐立測驗的表現皆比其他族群較差,另外有使用藥物大於8種的族群在三公尺起身繞行、六公尺行走速度及五次坐立測驗之表現皆比小於8種的族群差,營養狀況有風險的族群在握力、六公尺行走速度及五次坐立測驗之表現皆比營養狀況良好者的族群差。在全部族群中,每日中斷久坐則與三公尺起身繞行表現有顯著相關,在非門診族群中,每日中斷久坐則與握力、六公尺行走速度有顯著相關。結論:本研究發現高齡者每日中斷久坐行為的增加與較佳的功能性體適能有關聯性,特別是在握力、三公尺起身繞行及六公尺行走速度方面的表現未來針對高齡者設計中斷久坐行為相關健康促進措施時,可以特別針對高風險族群優先進行介入。
  • Item
    臺北市某社區長者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
    (2023) 謝騏竹; Hsieh, Chi-Chu
    本研究主要探討臺北市某社區長者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現況,以及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環境滿意度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關係。研究方法採便利取樣,以臺北市某社區長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為問卷調查,因新冠肺炎影響有部分以線上問卷進行,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14份。研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邏輯斯回歸等統計方式進行整理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對象有達成規律運動行為條件者僅占全體 36%,無規律運動行為者占全體 64%,並以輕度運動為主。在規律運動行為中,性別與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有顯著差異(p<.05),以女性較男性具有規律運動行為。運動自我效能部分,研究對象對於有興趣之運動及沒人陪伴時對於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把握程度最高,當身體疲倦時則最沒有信心。運動自我效能與不同年齡層有顯著的差異(p<.05)。以邏輯斯迴歸探究規律運動行為之重要影響因素,發現運動自我效能與性別為規律運動行為之重要預測因子。
  • Item
    以跨理論模式探討臺灣高齡者從事肌力活動行為與慢性疾病風險之研究
    (2020) 黃品瑄; Huang, Pin-Hsuan
    目的:肌力活動行為是高齡者維持日常活動及預防失能的重要因子,亦能夠帶來許多健康益處,如增加肌力、減少骨質流失等。然而國內探討肌力活動行為與疾病關係及關聯因素之相關文獻卻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欲以跨理論模式為基礎,旨在瞭解臺灣高齡者從事肌力活動行為之現況,以及其與慢性疾病風險之關聯性。方法:本研究採用橫斷式調查法,以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的方式,蒐集臺灣高齡者從事肌力活動行為之行為改變階段、慢性疾病狀況,以及社會人口學變項,共取得1,064份有效樣本,並以二元邏輯斯迴歸進行分析。結果:一、高齡者從事肌力活動行為之行為改變階段,有24.0%的人處在維持期,有18.0%的人是處在意圖期-行動期,而有58.1%的人處在無意圖期,即近半數之高齡者從未考慮從事肌力活動行為;二、在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肌力活動之關聯性方面發現,年齡超過85歲以上、教育程度為高中職以下者,較不容易從事肌力活動行為;三、處在無意圖期的高齡者,相較處在維持期者,增加1.52倍的機率有高血壓及1.50倍的機率有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結論:本研究發現高齡者從事肌力活動行為與高血壓及糖尿病之風險有關。然而目前臺灣高齡者人口仍有58.1%的人未考慮從事肌力活動行為,建議未來政策執行者在擬訂預防慢性病及相關政策時,能夠將肌力活動行為納入考量,運用跨理論模式中的改變過程,來為處在不同行為階段的對象設計適合的策略,並且優先針對年齡超過85歲、教育程度為高中職以下者進行介入,以利提升從事肌力活動行為之人口,進而達到活躍老化之願景。
  • Item
    3D VR園藝治療虛實結合活動對老人心理健康之探討
    (2020) 高美娟; Gao, Mel-Juan
    本研究旨在以探討3D VR園藝治療虛實結合對老人身心健康之成效。採準實驗設計,實驗組參與者為新北市某一私立養護中心之老人(平均85歲以上),共計31名,需參加八堂3D VR園藝治療虛實結合活動,對老人身心健康之探討,有教學人員5人協助;控制組參與者為新北市某私立養護中心之老人,平均78歲以上,共計31名,未參與任何園藝相關之活動。實驗組與控制組需完成3次問卷填答,施測時間點為活動前的前測、活動後立即後測、活動後2個月的後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老人的健康狀態、生命意義、知覺被看重、憂鬱感、孤寂感,經廣義估計方程式分析後,在控制年齡、教育程度、經濟狀況下,組別X時間之交互作用均達顯著(p<0.001);活動結束後2個月的後測,心理健康指標之表現均較於控制組顯著(p<0.001)。本研究為創新3D VR園藝治療虛實結合活動,老人先由3D VR虛擬園藝課程練習後,再進行實做園藝活動,參與者平均練習5次,使用意圖與參與程度、臨場感與互動性相關性分析結果顯著達水準(p<0.001)。透過研究期望能縮短老人對數位的科技的落差,並提升老人的身心靈健康,相信對於未來以機構老人為對象之3D VR來輔助健康促進的研究會有所助益。
  • Item
    高齡者友善環境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
    (2013) 殷蘊雯; yun-wen,yin
    本研究以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出之「高齡者友善城市指南」(Global Age-friendly Cities: A Guide)為基礎,透過德懷術及分析層級程序法,發展出符合我國現況及需求之高齡者友善環境的面向與指標,並經由分析層級法,建構出各面向與次面向之相對權重及序位,提供我國未來城市或社區環境營造時,能依其現有資源及未來之發展性,選擇重要之指標來建構「高齡者友善環境」,以使高齡者能維持獨立、自尊的老年生活,改善生活環境及維持良好之生活品質。 最後確立高齡友善環境指標:七大主面向、27個次面向、112項指標。依序分別為公共空間(3個次面向13項指標)、交通(5個次面向22項指標)、社會參與(4個次面向21項指標)、敬老與社會認同(4個次面向13項指標)、工作與志願服務(3個次面向12項指標) 、通訊與資訊(5個次面向16項指標)、社區及健康服務(3個次面向15項指標)。 主面向之間之相對權重值,依序為社區及健康服務、公共空間、交通、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認同、通訊與資訊、工作與志願服務。專家權重比以社區及健康服務為重。
  • Item
    第2型糖尿病老人生活適應與死亡態度相關性之研究-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為例
    (2006) 林美伶; Mei-Ling,Lin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了解罹患第2型糖尿病老人之基本資料變項(社會人口學變項、疾病特性)、生活適應與死亡態度之現況及相關性。本研究採橫斷式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以立意取樣選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陳代謝科門診之病患共135人為研究對象。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氏事後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重要結果歸納如下:研究對象以女性、70-74歲、小學畢業或肄業、有宗教信仰、已婚、與配偶及子女或孫子女同住、經濟依賴、有從事休閒活動者居多。患病及治療年數以5年以下者居多、治療方式大多以口服降血糖藥為主、多數有合併症、大多血親沒有罹患糖尿病情形。研究對象在生理適應方面,以自覺健康狀況普通、罹患一項疾病以下、日常生活活動為獨立自主的老人居多,心理適應狀況為中上程度,社會適應狀況則為中等程度。對死亡抱持著坦然接受的態度。研究對象的生活適應隨著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婚姻狀況、居住安排、經濟狀況、休閒活動及患病年數、治療年數、治療方式(運動控制)、併發症情形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死亡態度隨著性別、宗教信仰、治療方式(針劑注射)、併發症情形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研究對象之生活適應與死亡態度相關性,「自覺健康狀況」越好,越傾向於「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越不會傾向於「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疾病影響程度越大,越傾向於「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心理適應越好,越不會傾向於「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社會適應好壞與死亡態度之間無顯著性相關。 在生活適應量表方面,自覺健康狀況層面中,經濟狀況、休閒活動、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21.4%;罹病狀況層面中,患病年數、針劑注射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6.2%;疾病影響程度及項目層面中,性別、年齡、運動控制、針劑注射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21.6%。心理適應方面,年齡、婚姻狀況、休閒活動、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6.6%。社會適應方面,教育程度、婚姻狀況、休閒活動、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3.8%。在死亡態度量表方面,死亡恐懼分量表中,針劑注射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2%;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分量表中,宗教信仰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7%;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分量表中,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4.6%。 最後針對本研究過程及結果,提出後續可努力的方向,作為糖尿病衛生教育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基隆市老年人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2014) 廖芳潔; Liao-Fang Chieh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老年人健康生活型態,並探討背景變項與健康生活型態關係及預測因子。本研究以基隆市老年人為研究對象,採橫斷式調查法,利用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取得有效問卷421份。所得資料以SPSS 20.0 for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重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健康生活型態以「菸酒檳榔使用」表現最佳,其他依序為「日常生活安全」、「飲食習慣」、「健康自我照顧」、「心理壓力調適」;表現最 差為「運動與休閒」。 二、飲食行為以奶類、水果類與油脂食物攝取表現較差。結果顯示,女性、教育程度越高者、罹患疾病數越少,飲食行為越佳;而「教育程度」最能預測飲食行為。 三、運動與休閒以規律運動習慣表現較差。結果顯示,女性、教育程度越高者、罹患疾病數越少,飲食行為越佳;而「教育程度」最能預測運動與休閒。 四、日常生活安全以用藥安全表現較差;女性、教育程度越高者、罹患疾病數越少,其日常生活安全行為執行越佳;而「罹患疾病情形」最能預測日常生活安全行為。 五、心理壓力調適以遇到問題時,會與他人討論表現較差。結果顯示,罹患疾病越多者,心理壓力調適行為表現較差;而「罹患疾病情形」最能預測心理壓力調適行為。 六、健康自我照顧以服用營養補充品,如維他命、礦物質、魚油、蜂膠等表現較差。結果顯示,教育程度越高者、與配偶同住者,其健康自我照顧行為越佳;而「教育程度」最能預測健康自我照顧行為。 七、菸酒檳榔使用情形:吸菸者占24.7%、飲酒者占20.2%、嚼食檳榔者占3.3%。結果顯示,女性、年齡越長者及教育程度越高者,菸酒檳榔使用行為越低;而「性別」最能預測菸酒檳榔使用行為。
  • Item
    高齡者口腔衛生教育介入效果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2018) 陳少卿; Chen, Shao-Ching
    本研究旨在運用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做為研究理論基礎,研發與驗證一套高齡者口腔衛生教育之課程,探討高齡口腔衛生教育介入對於臺北市長者的進食、口腔衛生狀況、咀嚼力與口腔機能之成效。本研究以類實驗研究法立意取樣收集臺北市社區與長照機構65歲以上長者232位,以非對等控制組設計,將社區126位與長照機構106位,區分為社區實驗組68位、社區對照組58位、長照機構實驗組53位與長照機構對照組53位,實驗組皆採12週健口操訓練與4次口腔衛教課程介入,對照組則無,經由牙醫師進行口腔檢測及訪員結構式問卷調查,分析長者的進食品質、口腔衛生與口腔機能介入前後成效。本研究重要結論與建議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有14.2%的長者屬於全口無牙,牙菌斑控制指數達72.6%,沒有雙側功能的後牙咬合接觸者占53%,顯示高齡者口腔衛生與功能維持的預防保健是重要問題。 二、高齡者口腔衛生教育介入對長者口腔狀況自評、舌苔、牙菌斑、吞嚥秒數、生活品質有改善;對咀嚼力之口腔機能可維持。建議應持續鼓勵長者進行口腔健康促進活動,並整合口腔保健資源及其照護人員,規劃不同生理功能老年人的教育模式。 三、研究結果發現高齡者在牙菌斑控制指數,實驗組與對照組均有顯著改善;顯示對照組再次接受牙醫師口腔檢查,亦產生同步重視潔牙的行為效應。 四、進一步針對社區及長照機構65歲以上長者進行口腔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機構長者在口腔衛生、功能、潔牙行為與就醫資源均較社區長者低。 五、藉由實證研究,建立高齡者口腔衛生教育的模式,以提昇政策面、執行面及社區長者或機構照顧者對口腔保健的重視,並擴大推廣至全國老人據點及長照機構。
  • Item
    探討台灣地區老年人家庭關係和身體健康狀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2018) 洪珮淳; Hung, Pei-Chuen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台灣地區老年人家庭關係和身體健康狀況與幸福感之相關影響,探討心理幸福感是否扮演家庭關係和身體健康狀況中介變項的角色。 本研究使用之二手資料來自104度國民心理健康調查之前驅測試,問卷根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抽樣分層進行,於全台北、中、南、東四大地理區域進行收案,抽樣調查全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共162位。研究對象平均年齡74.12 ±6.38歲,男性受訪者46.9%;女性占53.1%。統計分析以套裝軟體SPSS 22.0進行描述性統計與相關分析驗證。 結果顯示心理幸福感為家庭關係與身體健康狀況之中介變項;同時考慮家庭關係、心理幸福感對身體健康狀況之解釋力時,家庭關係的解釋力下降(從原來β=.36,p<0.001下降為β=.15,p<0.05),而心理幸福感仍然維持一樣的解釋力(β=.54,p<0.001和β=.47,p<0.001);並以Sobel test檢驗,中介效果的標準化效果量為0.216,且心理幸福感和家庭關係的交互作用不顯著。 本研究結果試圖去呼應華人特有的家庭主義下的關係,會直接的影響到高齡者幸福感的建構,重要家人之間的家庭關係是老年人心理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另外老人的自覺身體健康狀況是透過社會心理學的因素來影響的,在擁有足夠的心理資本下,最終的回饋到外顯的身體健康狀況上。在未來超高齡化的嚴峻挑戰之下,快樂的老人才能活得更健康,達到提高健康平均餘命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