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9
  • Item
    精神科住院患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基隆市精神專科醫院為例
    (2023) 何建鋒; He, Jian-fong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基隆市兩家精神專科醫院住院患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相關因素,研究工具採用結構式問卷進行個案資料收集。問卷內容包括:「社會人口學屬性」、「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生活品質問卷」等四個部分。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基隆市兩家精神專科醫院病房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共發出112份問卷,取得有效問卷112份。資料分析以SPSS for Windows 23.0中文版進行建檔及統計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精神科住院患者之自覺健康狀況屬中上程度。二、精神科住院患者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整體屬中上程度,各層面量表得分排序以適當營養為最高,其他依序為人際關係、自我實現、壓力處理、健康責任,最低為運動。三、精神科住院患者之生活品質整體屬中上程度,各範疇得分排序以生理健康為最高,其他依序為心理健康、社會關係,最低為環境。四、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社會人口學屬性中的教育程度、參與治療活動頻率、障礙等級及疾病診斷有顯著差異;與自覺健康狀況有顯著差異。五、生活品質與社會人口學屬性中的障礙等級及疾病診斷有顯著差異;與自覺健康狀況有顯著差異。六、精神科住院患者社會人口學屬性、自覺健康狀況、健康促進生活形態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結果如下:(一) 社會人口學屬性與生活品質:「婚姻狀況」與「心理健康」結果呈現負相關,「參與治療活動頻率」與「環境」結果顯著正相關。(二) 自覺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自覺健康狀況一」、「自覺健康狀況二」、「自覺健康狀況三」及整體自覺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各範疇結果皆呈現顯著正相關。(三) 健康促進生活形態與生活品質: 「適當營養」、「健康責任」、「自我實現」、「人際關係」、「運動」、「壓力處理」及整體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各範疇結果皆呈現顯著正相關。七、精神科住院患者之生活品質複迴歸分析結果如下:(一) 生理健康範疇:最重要的預測因子為「壓力處理」,與「障礙等級」的聯合預測力共可解釋45.8%的變異量。(二) 心理健康範疇:最重要的預測因子為「自我實現」,與「婚姻狀況」、「宗教信仰」及「障礙等級」的聯合預測力共可解釋44.5%的變異量。(三) 社會關係範疇:最重要的預測因子為「壓力處理」,與「障礙等級」的聯合預測力共可解釋44.6%的變異量。(四) 環境範疇:最重要的預測因子為「壓力處理」,與「障礙等級」、「婚姻狀況」及「參與治療活動」的聯合預測力共可解釋57.6%的變異量。本研究結果期望可以藉由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可於未來我國精神照護政策對於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介入時的參考。
  • Item
    肺癌病患手術後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
    (2022) 曾靖欣; Tseng, Ching-Hsin
    目標: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肺癌個案手術後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方法:以臺灣北區某醫學中心胸腔外科門診肺癌病人為研究對象,透過結構式問卷調查法及病歷查閱進行資料收集,於2021年8月24日至12月21日期間共收集146名研究對象。問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社會支持量表、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量表,另外以病歷查閱方式收集研究對象的疾病特性資料。結果: 一、研究對象的社會支持屬於中下程度;以支持功能來看,感受到情感支持最多,其次依序為評價支持、訊息支持、最少的是實質支持。由支持來源來看,感受到最多的是來自家人的支持,其次為朋友、醫護人員,感受最少的是病友支持團體。「年齡」及「家庭每月收入」與整體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 二、研究對象的生活品質屬於中上程度;感受最好的是環境範疇生活品質,其次是生理範疇生活品質、社會關係範疇生活品質,感受最差的是心理範疇生活品質。「家庭每月收入」及「治療方式」與整體生活品質有顯著相關。 三、多元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控制社會人口學變項及疾病特性的狀況下,整體社會支持的量表得分和整體生活品質量表得分有顯著正向關係(β=0.25,p<0.01),也和社會關係生活品質量表得分有顯著正向關係(β= 0.44, p<0.001)。 結論:當整體社會支持愈好,研究對象的整體生活品質及社會關係生活品質也會跟著提升。
  • Item
    肺癌患者於治療時期生活品質及失志相關性探討以北部某地區醫院患者為例
    (2022) 蔡鈊甯; Tsai, Shin Ning
    摘 要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治療中的肺癌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失志症候群以及心理痛苦溫度計之間的關係。本研究共蒐集45位確診肺癌並在治療中之病人,以北部某地區教學醫院胸腔科、血液腫瘤科門診個案為收案對象,以問卷方式進行資料蒐集,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資料人口學變項與疾病特性、生活品質量表(肺癌生活品質問卷(QLQ-LC13)/癌症生活品質核心問卷(LQ-C30))、失志量表(Demoralization Scale Mandarin Version, DS-MV)、困擾溫度計(Distress Thermometer, DT),有效問卷經編碼後以SPSS26版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建檔及分析。 整體而言,研究對象生活品質是屬於不佳,研究對象之失志症候群呈現高失志。本研究結果顯示困擾溫度計第二部分計分對生活品質的預測力為48.1%。困擾溫度計第二部分對生活品質量表之β值.379為最大,影響力最大,其次是失志症候群對生活品質β值為.304,最後為困擾溫度計第一部分對生活品質β值為.303。背景因素中除不同年齡於困擾溫度計第二部分計分具有顯著差異外,其餘均無顯著差異。生活品質與失志症候群、困擾溫度計的相關性分析中顯示生活品質與失志症候群有顯著相關。另生活品質分別與困擾溫度計第一部分計分及第二部分計分皆有顯著相關,因此可推論失志症候群、困擾溫度計對生活品質有顯著影響。未來研究方向建議可增加腫瘤個案管理師介入後之生活品質、心理層面調適等因素之探討。
  • Item
    臺灣北區結核病病人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生活品質之相關因素探討
    (2020) 張睿欣; Chang, Jui-Hsin
    結核病和一般傳染病不同,其初期症狀及接受臨床治療的時間皆因人而異,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結核病人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生活品質之相關因素,進而瞭解三個主要變項的相關性。 本研究所指研究對象為2019年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四縣市,經醫師診斷確診為結核病,並通報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結核病追蹤管理系統」資料庫立案,接受治療且服藥中的個案912人為研究母群體,獲得有效問卷285份,回收率97.6%,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及生活品質平均得分均屬中上程度。 二、研究對象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與社會支持呈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職業、居住地、有無慢性病及有無罹患結核病後擔心的事情與自我效能、生活品質呈顯著差異。 四、研究對象的社會支持及其四個來源、自我效能與生活品質間有顯著相關,表示社會支持及自我效能越好,生活品質也越好。 五、研究對象的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對生活品質為最重要的預測因子,可解釋總變異量的47%。
  • Item
    慢性腎臟病患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與生活品質之探討
    (2013) 李君璘; chun-lin Lee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某醫學中心慢性腎臟病患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與生活品質之現況與相關性。收案期間自民國100年2月至101年3月,研究對象為由醫師確定診斷為慢性腎臟病,未進行腎臟替代療法,共收集120份有效問卷。根據本研究目的、問題與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下列幾項結論: 一、 受試腎臟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屬中上程度,以「藥物治療」層面得分最高,最低分為「運動」層面。 二、 受試腎臟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也屬中上程度,以「遵醫囑」層面得分最高,最低分「自我照顧」。 三、 受試腎臟病患者對生活品質現況屬中上程度,受試對象的SF-36生活品質中以「社交功能」得分最高,最低的為「一般健康狀況」的部分;在腎臟病生活品質中以「社會互動品質」得分最高,最低分為「病人健康滿意度」的部分。 四、 受試腎臟病患者月收入2萬以上其自我效能程度較月收入2萬以下者佳。 五、 受試腎臟病患者自我效能越佳,其自我管理程度較好;教育程度高中以上者其自我管理程度較國中以下者好;同時有高血壓合併症者其自我管理程度較沒有高血壓合併症者好。 六、 受試腎臟病患者的SF-36生活品質與腎臟病生活品質呈現顯著相關。 七、 受試腎臟病患者的生活品質在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皆呈現無顯著差異,然這些變項對生活品質部分次向度有顯著差異。 依本研究結果,建議進行慢性腎臟病患的自我管理介入教育時,要同時強化其自我效能;對於教育程度較低、無高血壓合併症者的患者更要協助其做好自我管理。
  • Item
    台灣地區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研究
    (2012) 王文君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台灣地區國中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現況,並探討兩者間的關係。採比率機率抽樣法,以自填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1799人(有效回收率94.1%)。所得資料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進行分析,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屬中等以上程度(138.51分/200分),其六分量表由高至低為社會支持、生命欣賞、營養行為、壓力處置、運動行為和健康責任。 二、研究對象的生活品質屬中等以上程度(80.94分/120分),六分量表由高至低為情緒狀況、交友狀況、家庭狀況、身體狀況、自尊和學校狀況。 三、研究對象的年級、父親及母親教育程度之不同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有顯著差異。 四、研究對象的年級、性別、父親及母親教育程度之不同在生活品質上有顯著差異。 五、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六分量表與生活品質呈正相關,且分別解釋生活品質36.8%和40.9%的變異量,並具有預測力。
  • Item
    國中健康相關教學者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
    (2007) 洪惠靖; HUNG HUI CHING
    本研究旨在利用工作負荷-控制-社會支持模式(Job Demand-Contrl-Social support Model;JDCS)來研究國中健康促進學校之健康相關教學者的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及生活品質的現況及相互關係。本研究資料來自「運用健康E化科技系統提升國民中學健康相關教學者之健康專業能力與健康生活型態」第一年研究計畫的問卷調查結果,選取65所健康促進學校的健康相關教學工作者共616名,進行次級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由國中健康促進相關教學者在工作負荷的主要來源是教學及備課的時間壓力和處理學生相關問題;工作控制方面,教師均認為教學工作是需要持續接受訓練、且工作多樣性的專業;在社會支持上,教師在工作上所獲得的社會支持,主要還是來自於同事;整體而言,在自評生活品質方面以對自己的社會關係及生理層面感到滿意。 二、在工作負荷上以未兼任行政職、年資淺、任教科目為健康教育的老師對工作負荷的感受性最高;工作控制方面以兼任行政職務的教師自覺工作控制度最佳;而社會支持方面以男性、兼任行政職務、資深教師及體育領域教師獲得較多的社會支持;而整體生活品質方面以體育領域教師其自評生活品質滿意度最高。 三、工作負荷、工作控制、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間具有顯著性的相關性。而工作負荷越大則工作控制越差、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與自覺生活品質也就越低,且教師對工作控制越佳則生活品質越好,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越高其生活品質也就越佳。 四、工作壓力族群的不同對生活品質影響的結果,發現低壓力型(低工作負荷-高工作控制)的工作壓力族群其自評生活品質為最佳;而高壓力(高工作負荷-低工作控制)族群者其生活品質狀況為最差。且主動型(高工作負荷-高工作控制)的工作壓力族群的生活品質顯著較高壓力族群(高工作負荷-低工作控制)的生活品質為佳。而在社會支持方面,我們發現不論教師屬於何種工作壓力族群,其本身若具有較高的社會支持則在生活品質上均較低社會支持的生活品質為佳。 五、國中健康促進學校相關教學者對於生活品質預測上以「工作負荷」、「工作控制」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最大。
  • Item
    口腔癌患者手術後其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關係探討
    (2007) 王悅馨
    本研究旨在了解口腔癌患者手術後的生活品質現況,並探討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的關係。以大台北區某兩家醫學中心,總共收集了102例口腔癌的病患作為研究對象。採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收集,所得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整體社會支持程度偏低,不同支持功能中,以情緒支持得分最高,其次為訊息支持,最後為實質支持。家人是整體社會支持主要來源,其次是醫療專業人員,再次為親戚、朋友,宗教人士居第四位。 二、 研究對象社會支持因「口腔癌種類」、「腫瘤分期」、「手術方式」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 研究對象生活品質介於『有一點困擾』~『相當多困擾』之間。 四、 以整體生活品質困擾事件來看,研究對象在口腔癌術後最感困擾前十項依序為「害怕腫瘤復發」、「外出時進食時感到困擾」、「難以享受進餐的樂趣」、「在其他人面前進食感到困擾」、「外出至公共場合感到困擾」、「和朋友交往接觸感到困擾」,「咀嚼困難」,「張大嘴巴有困難」,「假牙方面問題」,「覺得嘴巴乾乾」與「用電話交談感到困擾」。 五、 研究對象之生活品質困擾問題會因「婚姻狀況」、「自覺健康狀況」、「口腔癌發生部位」、「腫瘤分期」、「治療方式」、「手術方式」、「手術重建方式」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六、研究對象的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呈顯著負相關,亦即社會支持愈多,對生活品質的困擾愈少。 七、研究對象手術後整體生活品質之重要預測變項為「婚姻狀況」、「腫瘤分期」、「自覺健康狀況」與「整體社會支持」,其對生活品質可解釋之總變異量為42.4%。 八、不同社會支持來源中以「醫療專業人員」的社會支持對研究對象的整體生活品質影響力較大。 九、七種不同問題層面的社會支持中以「社交接觸與社交進食問題」的社會支持對研究對象的整體生活品質最有助益。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分別針對實務工作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臺北市小型養護機構高齡住民自主性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
    (2013) 馬芝霽; Chih-chi ,Ma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臺北市小型養護機構高齡住民自主性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採 橫斷式相關性研究,以集束採樣方式,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小型養護機構意識清楚、無失智(SPMSQ≧6分),年齡≧65歲可溝通之高齡住民為研究對象,以背景變項問卷、巴氏量表、簡短老人憂鬱量表、自覺健康狀況量表、老人自覺自主性量表及生活品質量表等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採面對面訪問的調查方式進行,共收案351人。資料經處理與統計分析後,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年齡平均為81.13歲,以喪偶者居多,多為不識字者,以子女決定入住養護機構者最多,而居住費用支付者以家人居多,平均入住養護機構時間為3.88年。研究對象平均罹患3.15個慢性病,前三名依序為高血壓、神經性疾病及糖尿病,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日常生活功能屬嚴重依賴至完全依賴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有輕度至中重度憂鬱情緒,自覺健康狀況皆屬「不好」的水準。 二、 研究對象的「自主性」屬中等程度,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與健康狀況能有效的預測其自主性,並可解釋自主性的總變異量達59.2%;其中以「入住決策者」、「日常生活功能」、「憂鬱程度」、「自覺健康狀況」為主要的預測變項。結果顯示,自己決策入住者相對子女決策入住者、日常生活功能及自覺健康狀況越好者,其自主性越高,而憂鬱程度越嚴重者,其自主性則越低。 三、 研究對象的「生活品質」中以「社會關係範疇」與「環境範疇」屬中上程度;而「心理範疇」與「生理範疇」只屬中等程度。研究對象背景變項、健康狀況、自主性可有效預測其生活品質,可解釋生活品質四個範疇的總變異量各別為64.5%、61.1%、52.9%、59.2%,其中以「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機構居住時間」、「居住費用支付者」、「日常生活功能」、「憂鬱程度」、「自覺健康狀況」、「自主性」為主要的預測變項;在控制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及健康狀況下,「自主性」可以單獨有效的預測其生活品質,且單獨解釋其總變異量各別為6.4%、5.5%、11.4%、10.2%,可以看出自主性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最主要在「社會關係」與「環境」兩範疇。
  • Item
    結核病患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的相關性探討
    (2013) 簡聖潔; SHENG-CHIEH CHIEN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乃藉由了解結核病患者自覺獲得社會支持及整體生活品質的狀況,進而瞭解兩者的相關性,以利各相關單位擬定策略強化支持性的環境,使病患獲得更優質的生活。研究對象以101年桃園縣診斷確認為結核病,初次治療並服藥中的1005人為母群體,獲得有效問卷數330份,回收率為84.6%,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對象感受社會支持的程度屬中度。社會支持功能排序為:情緒性支持、訊息性支持、實質性支持。而對都治關懷員的支持感受最多,對親戚朋友支持感受最少。 二、研究對象生活品質構面中最低之二名為「生理角色受限」與「情緒角色受限」,可得知結核病患者因疾病關係在生活品質上,不管是生理或心理上皆受到許多的限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三、社會人口學資料中影響肺結核病人生活品質的因素,有年齡、婚姻狀況、家庭收入、社經地位、合併其他慢性病及藥物副作用。 四、相關性結果上發現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構面得分呈顯著正相關,換言之當結核病患者獲得越多社會支持其「心理健康」狀況越佳。且對病患提供越多的情緒與訊息支持,將可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 五、所有預測變項共可解釋生活品質其總變異量的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