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虛實結合3D VR芳香療法對老人身心健康之成效探討
    (2020) 鄭雅文; Cheng, Ya-Wen
    背景:為了追求整體健康,選擇輔助及整體性療癒已蔚為全球趨勢。在許多不同的療法之中,芳香療法已被證實具有改善心理情緒及調節生理之功能。隨著科技發展,3D VR已被廣泛應用在教育與醫療相關產業,且頗具成效。本研究為第一個透過3D虛擬實境與芳香療法虛實結合的創新課程,得以解決實體芳香療法在於課程推動的時間及空間限制與特殊族群的困難,本研究選擇以3D VR沉浸式擬真實境,透過場景內互動式課程學習,完善芳香療法教育之推動,並就科學的方法驗證芳香療法對於老人身心健康效益之影響。 方法:採標準實驗研究設計,立意取樣新北市2個大型老人安養中心之住民為對象,共60人。其中一所(30人)為實驗組,進行芳香療法創新課程介入,另一所(30人)為控制組無介入。以量表搜集介入前後對身心健康因子(包含快樂、知覺壓力、主觀睡眠品質、靜心冥想,與生活滿意)等之改變,並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 進行統計及分析。 結果:本研究融入任務科技配適模式(task-technology fit, TTF) 相關變項之統計結果顯示,施行3D VR芳香療法課程介入後,相對於對照組,實驗組參與者在快樂、知覺壓力、主觀睡眠品質、靜心冥想與生活滿意成效之後測表現皆顯著改善。 結論:本研究為首創之3D VR芳香療法課程,得以改善一般芳療課程的侷限,透過虛實結合,有效促進長者的健康,未來可推廣應用至長照或安養機構,能有效降低照護工作負荷,同時提升機構老人的身心健康,實務上具參考價值。
  • Item
    以教與學觀點探討機構老人對3D VR虛實結合芳香療法學習評價
    (2020) 李婉萍; Li, Wan-Pin
    本研究旨在以教與學觀點探討老人與3D VR虛實結合芳香療法學習評價。本研究採多重個案研究設計,研究對象包含學習者(某一安養院、平均80歲以上、參加八堂3D VR芳療課程)24名、教學人員8人,文本資料是以半結構式訪談參與3D VR芳香療法課程之學習者與教學者,並從中找出主題(theme)與分類(category)。 本次研究結果以「從教學觀點探討老人3D VR芳療虛實課程的學習評價」為主軸,整理出三大主題:「老人操作3D VR設備」、「芳療實作中教與學的特性」、「VR芳療虛實課程的教與學回饋」,課程總結評價可看出學習者的滿意度和參與度,虛實結合芳療課程能讓教學者藉由預習、複習、新穎、虛擬的環境的過程讓學習者能學習更快,而學習者學習也會因為有趣動腦而增加上課動力,學習者在學習VR新科技,需教學者提供多元的輔助策略,針對學習者特性調整教學策略,虛實結合課程不只能強化學習者上課動機,也對學習者身心健康產生正向影響。 此研究以教學者和學習者的角度整理出關於未來設計3D VR虛實結合芳療課程的教學建議1.重視VR環境教學設計幫助學習者更順利,減輕教學者的負擔2.VR設備教學需要耐心教學,反覆操作。3.教學策略以(1).指導教學,明確給予學習方向與指令(2).需要友善耐心反覆教導,熟能生巧。(3.)誇獎教學適合學習者學習課程。相信對於未來以機構老人為對象之3D VR來輔助健康促進的研究會有所助益。
  • Item
    3D VR園藝治療虛實結合活動對老人心理健康之探討
    (2020) 高美娟; Gao, Mel-Juan
    本研究旨在以探討3D VR園藝治療虛實結合對老人身心健康之成效。採準實驗設計,實驗組參與者為新北市某一私立養護中心之老人(平均85歲以上),共計31名,需參加八堂3D VR園藝治療虛實結合活動,對老人身心健康之探討,有教學人員5人協助;控制組參與者為新北市某私立養護中心之老人,平均78歲以上,共計31名,未參與任何園藝相關之活動。實驗組與控制組需完成3次問卷填答,施測時間點為活動前的前測、活動後立即後測、活動後2個月的後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老人的健康狀態、生命意義、知覺被看重、憂鬱感、孤寂感,經廣義估計方程式分析後,在控制年齡、教育程度、經濟狀況下,組別X時間之交互作用均達顯著(p<0.001);活動結束後2個月的後測,心理健康指標之表現均較於控制組顯著(p<0.001)。本研究為創新3D VR園藝治療虛實結合活動,老人先由3D VR虛擬園藝課程練習後,再進行實做園藝活動,參與者平均練習5次,使用意圖與參與程度、臨場感與互動性相關性分析結果顯著達水準(p<0.001)。透過研究期望能縮短老人對數位的科技的落差,並提升老人的身心靈健康,相信對於未來以機構老人為對象之3D VR來輔助健康促進的研究會有所助益。
  • Item
    臺北市士林區社區關懷據點老人預防跌倒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2010) 林夢蕙; Men-Qhuey Lin
    本研究探討社區關懷據點老人個人背景、預防跌倒知識、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行為之關係;並找出有關之預防跌倒行為的重要預測因素。研究對象為於臺北市士林區每週參與活動的社區關懷據點老人,共計137人。研究工具為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及專家意見修正完成之結構式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t檢定、點二系列相關、皮爾森積差相關及複迴歸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中的平衡力;運動頻率;運動時間與預防跌倒行為間在統計上有顯著的差異。其他因素則無顯著差異。 二、研究對象預防跌倒健康信念與預防跌倒行為有顯著相關,預防跌倒健康信念總分愈高預防跌倒行為愈佳。 三、研究對象預防跌倒的重要他人支持、獲得預防跌倒資訊、參加預防活動與預防跌倒行為有顯著相關,其總分愈高預防跌倒行為愈佳。 四、預防跌倒自我效能與預防跌倒行為有顯著相關,預防跌倒自我效能總分愈高預防跌倒行為愈佳。 五、預防跌倒知識與預防跌倒行為有顯著相關,預防跌倒知識總分愈高預防跌倒行為愈佳。 六、研究對象預防跌倒健康信念、重要他人之支持及自我效能之整體總變異量為35.7%。
  • Item
    老年人參與球類運動對其休閒動機、休閒滿意度之影響研究—以木球運動為例
    (2007) 洪新來
    老年人口結構的變化引起的社會問題,是世界各國共同的趨勢,高齡銀髮族將成為社會舉足輕重的族群,若不未雨綢繆,儘早規劃因應,勢將衝擊我國經濟發展及政府財政。因此,有關老人休閒動機、休閒滿意與理想健康功能指標應是一值得研究的議題。 本研究以量化評量方式進行,依據中華民國木球協會提供全國各有組織的木球運動之資料,以65歲以上之會員為研究對象,主要目的在瞭解木球運動對老人的休閒動機與休閒滿意是否有影響,並進一步瞭解老人在木球運動過程中的困難或限制之原因,並分析木球運動對提昇老人休閒運動的有效性作探討。最後,希望藉由老人休閒動機、休閒滿意的探討,提出建議,供給未來老人在健康功能的參考。本研究結果發現參與木球運動的老人在運動前後對休閒滿意有顯著差異。影響受試者休閒動機的前三項因素依次為,「放鬆心情調節身心」,「鍛鍊身體健康,維持生理功能」,「保持體力維持精氣神」。年齡愈高「75-79 歲」的老人在休閒滿意總分上愈高,並且在「教育」、「社會」等份量上有較高的滿意度。自評健康的好壞原本在休閒滿意總分上沒有差異,經過三個月的木球運動訓練後,原來健康較不理想的老人「還好」、「不好」,休閒滿意度急增。在現今國內運用休閒理論與休閒策略於老人健康的文獻仍然相當缺乏的時候,本研究希望為未來老人在休閒運動上,建構一套值得參考的模式。
  • Item
    3D VR園藝治療對老人身心健康之探討
    (2019) 林宗毅; Lin, Tsung-Yi
    目的:因應養護機構之老人受限於天氣、溫度及場域等因素,無法持續從事各項健康促進活動,本研究擬融入任務科技配適模型(Task-Technology Fit, TTF)來設計一套3D VR園藝治療教學活動課程,以改善老人的健康狀態、生命意義(meaning in life)、知覺被看重(perceived mattering)、憂鬱感、與孤寂感(Loneliness)。 方法:本研究招募65歲以上老人,共計106人,分為實驗組(59人)與對照組(47人),實驗組需接受2個月(8周)的3D VR園藝治療課程介入,對照組則否。兩組各施測三次(前測、後測及追蹤測),分別於介入前、介入完成後、及介入完成後2個月進行第三次的問卷填答。採結構式問卷包含健康狀態、生命意義、知覺被看重、孤寂感、憂鬱感。問卷蒐集完畢後,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進行統計及分析。 結果:本研究結的任務科技配適模式(TTF)相關變項之統計結果顯示,參與者多數練習次數為4次或5次以上。另在使用意圖、真實感(realism)、音效(sound)、互動性、及參與程度之結果均顯示參與者對於3D VR園藝治療課程之使用意圖甚高,且與使用次數的相關性達統計顯著水準;多元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參與程度與年齡為練習次數的預測因子。介入成效的部份,身心健康相關指標經GEE分析之後,結果顯示於課程介入後,健康狀態、生命意義、知覺被看重、孤寂感、憂鬱感等健康指標均顯著進步,顯示實驗組接受3D VR園藝治療課程之後,及完成介入後兩個月,其身心健康相關指標之表現均較對照組顯著進步。 結論:本研究為首創之3D VR園藝治療課程,有別於傳統實作之園藝療法,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的健康狀態及各項生命意義指標上於課程介入後均有正向顯著進步,且追蹤測之部分也均有正向之維持呈現。本研究發展課程介入之各變項結果可供後續老人健康促進研究者借鏡參考,另可將本研究所研發之課程加以推廣,讓機構老人可以在虛擬實境中享受園藝活動的操作樂趣增加其生理活動與心理紓壓,成為一適合老人且具教育意義的健康促進工具。
  • Item
    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老人流感疫苗接種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同區為例
    (2017) 楊明娟; Yang, Ming-Chuan
    本研究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臺北市大同區老人流感疫苗接種意圖之影響因素,對象為臺北市大同區老人,於2017年以自擬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取得有效問卷420份,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流感自覺嚴重性、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利益皆屬於中上程度;流感自覺罹患性、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障礙屬於中間程度。 二、研究對象健康信念中流感自覺罹患性、流感自覺嚴重性、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效益、流感疫苗接種自我效能、流感疫苗接種行動線索與流感疫苗接種意圖均呈現顯著正相關;流感疫苗接種意圖與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障礙呈現顯著負相關。 三、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研究對象曾接種過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利益越高、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障礙越低、流感疫苗接種自我效能越高者,流感疫苗接種意圖越高。可解釋流感疫苗接種意圖變異量達80%。 依據研究結果,建議提升民眾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利益及強化其自我效能,減除流感疫苗接種行動障礙,以提高流感疫苗接種意圖。 關鍵字:流行性感冒、健康信念模式、疫苗接種、意圖、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