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米堯《法蘭西組曲》之研究與指揮詮釋
    (2023) 洪心怡; Hung, Hsin-Yi
    根據米堯在樂譜上的記載,此曲是為美國的學生管樂團而寫,並控訴德軍三度佔領法國,致使和平民主的法國人民受到迫害,米堯因此採用了許多法國民謠在這首樂曲中。要探討米堯《法蘭西組曲》樂曲內涵,必須先從米堯個人的生平經歷對其作品風格之影響,以及1944年米堯在美國創作此曲時,所面對的美國學校管樂的發展狀況。再根據曲式分析、不同演出團體的演出與筆者自身帶團所面臨到的情形,做指揮的詮釋探討。
  • Item
    蕭斯塔可維奇《為劇場樂團而作之組曲》管樂改編版和管弦樂版配器差異處以及指揮詮釋上之比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7-11-??) 馮麗朱; Li-Chu FENG
    蕭斯塔可維奇(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作品《為劇場樂團而作之組曲》(Suite for Variety Stage Orchestra)在1999 年之前常被誤植為《第二號爵士組曲》(Jazz Suite No. 2),實際上為兩首截然不同的作品。本論文在一開始先探討此段歷史之緣由。而蕭斯塔可維奇這闕組曲有別於其一貫嚴肅作品之風格,通俗易懂廣為大眾所接受,因應管弦樂版演出之不易,約翰.迪.梅耶(Johan de Meij, 1953 生)所改編的管樂版效果非常接近原始之管弦樂版本,也是目前最常被演出的管樂版本。筆者除比較兩個版本在配器上之差異性外,並逐一樂章分析及探討如何詮釋管樂版本,期能達成蕭斯塔可維奇原著管弦樂版之精神。
  • Item
    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指揮研究
    (2011) 蔡文馨; Wen-Hsin Tsai
    本論文先從維也納時期的貝多芬生平、成熟時期的交響曲風格,及音樂調性與個性的關係探究,再針對《第八號交響曲》之創作背景、音樂特色和節拍速度標示等方面進行作品研究,最後分析各樂章曲式,並提出筆者經實際排練與演出後的指揮詮釋報告與指揮實務紀錄。
  • Item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之作品及指揮研究
    (2010) 吳蕙津; Hui-chin Wu
    以作曲態度嚴謹聞名的布拉姆斯,自22歲萌生創作交響曲的靈感,經歷21年後,終於1876年43歲時完成《第一號交響曲》。曲中涵蓋深刻情感與豐饒之樂思。包覆著世間爭鬪、苦惱、鬱悶與狂喜等多方面情愫。如此嘔盡心血、深思熟慮後完成之創作,被評論家推崇為繼貝多芬交響曲後最傑出的作品,真所謂有「苦盡甘來」的交響曲。此交響曲正適合贈予給遍嘗人世之滄桑者,為最偉大之慰藉音樂。因而本論文由探討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進而了解作曲家的音樂內涵,並探討《第一號交響曲》在指揮上的詮釋與實踐。 因此,筆者期盼藉著詳細研究、分析及詮釋《第一號交響曲》的過程中,能將樂曲中的音色、速度、和聲、及節奏作仔細探討,並將指揮過程中,所需使用的指揮技巧,作一細部研究整理,以期讓這部交響曲,在演出及傳達給聽眾的瞬間,能更加貼近作曲家內心的本質,使樂曲完整的真實呈現。
  • Item
    貝多芬《第二號交響曲》之指揮詮釋研究
    (2010) 周道揚; Chou, Tao-Yang
    《第二號交響曲》是浪漫時期的先河。貝多芬在此樂曲之中,開始於音樂中更多抒發個人情感。第三樂章更是打破古典樂派以小步舞曲形式寫作,以詼諧曲命名之。 本論文從第二章<貝多芬的生平與創作>,來了解他的音樂風格及精神,第三章<本曲概述>,將《第二號交響曲》從其創作背景、曲式結構、配器分析與表情記號分析等來進行研究。第四章針對筆者個人的指揮研究經驗,將其依從拍號、速度記號、力度記號、延長記號、表情記號等之詮釋進行探討。第五章則透過樂譜版本的不同、指揮家的詮釋以及《第二號交響曲》與其前後交響曲作品來進行各方面的比較分析。
  • Item
    舒伯特第八號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D.759之指揮研究與詮釋
    (2008) 趙怡婷; Chao, Yi Ting
    舒伯特第八號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譽為第一首具有「浪漫主義」內涵的交響曲。18、19世紀交替之時,拿破崙所發起的「法國大革命」與梅特涅所主持的「維也納會議」,使得新舊思想產生衝突與矛盾,因此「狂飆運動」與「畢德邁爾藝術」因應而生。強調個人情感的抒發與講究自然質感的生活觀造就「浪漫主義」的發展成熟,舒伯特更為「浪漫樂派」的先驅者,其藝術歌曲與交響曲更是畢生努力的成果,其中以第八號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為轉悷點。本論文全方位研究舒伯特第八號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就其樂曲分析、指揮詮釋、版本比較,進而實際演出。舒伯特運用簡單的動機素材、繁複的轉調進行、豐富的和聲色彩,譜寫出悠揚感人的音樂作品。經由指揮學習的目標範圍,延伸出統籌規劃與情緒管理等相關學科,表現出指揮學問的宏偉精深與浩瀚領域。
  • Item
    舒伯特《第五號交響曲》作品研究及詮釋探討
    (2014) 李蘭芝; LEE LAN CHIH
    本論文先從舒伯特家庭背景及求學階段開始介紹,在維也納畢德麥雅文化活動,累積著舒伯特的創作能量。接著從時代背景、管弦樂曲、交響曲,及《第五號交響曲》創作背景等方向進行研究,包涵分析作品段落及樂曲結構,探討指揮詮釋,最後筆者再做研究與排練的心得總結。
  • Item
    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之指揮詮釋研究
    (2011) 梁儷錚
    布拉姆斯是浪漫時期作曲家中能夠全面掌握古典精神、縝密思考,且以浪漫語法表現音樂藝術的大師,他扎實的作曲手法包含浪漫、古典、巴洛克,單音、複音技巧、兼容並蓄,因此儘管他身處浪漫的狂潮中,布拉姆斯仍然能以勻稱的形式,簡單動人的旋律,時而壯碩,時而細膩的節奏及和聲,表現嚴謹、雄偉、理性動人的音樂藝術。 本論文第一章是敘述撰寫此論文資料收集之方法。第二章是剖析布拉姆斯的生長時代背景、家庭因素影響、音樂求學歷程、與舒曼極力推薦的關係、社會時代變遷、承襲古典樂派精神。並以此為出發點,了解其創作理念、樂曲風格、動機發展變奏、配器手法的源由及運用。第三章是討論影響布拉姆斯創作的因素,此部分是以時代背景的影響、布拉姆斯矛盾的情愛糾葛、其作曲的創作風格、探索四首交響曲不同的創作手法為重點,以此綜合性探求其交響曲的特色、樂曲風格表現、發展變奏技法討論、矛盾的愛情反映於樂曲性格,更深入理解布拉姆斯樂曲的音樂理念,闡述其音樂對於二十世紀音樂的深遠影響。第四章敘述第四號交響曲的創作背景,此章藉由布拉姆斯與親朋好友往來的書信資料作為依據,確實了解其創作的時間、動機主題的來源、總譜手稿的傳遞、首演的情況,這些資料可以讓我們回溯當時的實況,掌握更確切的樂曲詮釋。第五章是將此交響曲四個樂章作樂曲分析,藉以了解樂曲的結構、節奏、速度、配器、素材、織度等基本要素。第六章是討論指揮詮釋和處理方式,此章節是根據指揮的肢體動作分解說明,並附加譜例予以輔助解說,以筆者指揮樂團彩排及演出實況,詳加整理分析出最適當的指揮詮釋方法及樂團排練心得。
  • Item
    臺灣的交響樂團耕耘者—廖年賦
    (2011) 黃靖雅
    廖年賦生於日治時期,歷經臺灣光復、戒嚴、解嚴各時期,成長歷程見證臺灣音樂教育的轉變。早年編纂音樂課本、譜寫歌謠、兒童音樂劇、管絃樂作品及多所學校校歌,並撰有學術論著及文章,展現全方位的音樂才華。創立「台北世紀交樂團」,為六零年代北臺灣首創的私設學生樂團,多次出訪巡演及比賽獲獎,現今許多樂壇菁英,年幼時的樂團經驗多半在「世紀」,顯見該團在音樂界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廖年賦亦與臺灣其它樂團頗有淵源,例:省交、藝專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北縣交等等。廖年賦承襲戴粹倫的樂脈,持續不斷為臺灣樂壇培育新血,且支持本土創作,經常演出臺灣作曲家作品,對臺灣樂壇影響深遠。本論文略述廖年賦生平,經歷普通教育,至專業音樂教育,短暫入國校服務,再改任省交提琴演奏家,後創立樂團正式轉往指揮之路,以「指揮」之長,見稱於樂壇,對臺灣音樂教育及樂團教育具重要貢獻與建樹。
  • Item
    海頓《第104號交響曲》之指揮研究
    (2011) 彭宥芯
    大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數十荏苒、窮盡畢生之力來發展當時正萌芽中的交響曲和奏鳴曲曲式,在樂器的運用和音樂的段落間,建立了一個古往今來的遊戲規則;讓後來的音樂家只要想創作交響樂曲,便會依照這個規則來進行,這是海頓劃時代的成就;這對音樂界而言,是個了不起的貢獻,因而後世尊稱他為「交響樂之父」。 本論文第二章從當時18世紀初到18世紀末,橫跨了巴洛克後期和古典樂派前期的時代背景、海頓的生平及作品、及數量龐大的交響曲著手;第三章則是透過分析總譜,嘗試理解作品的形式風格、和弦配搭、樂器組成、樂章數目以及和聲結構等等,嘗試揣摩音樂的本質及作曲家的原始初衷;第四章則從指揮的角度詮釋此曲,詳閱指揮學、參考器樂專書,搜集各指揮名家之有聲資料,培養對音樂感受的敏銳度,並分析音樂本身特徵的關聯性,音樂流動性的差異,以及音樂段落的處理模式;並融合各家觀念與論述,以兼容並蓄的觀點及信念,建構出自己注滿靈魂的樂曲詮釋;第五章為結論,筆者希望藉由此研究,了解作曲家與作品之間的關連性,幫助筆者在詮釋此曲時,除了對樂譜本身的理解,更能了解作曲家創作的此曲的語意與內涵。 希望讀者藉由本論文,可以更深入了解海頓第104號交響曲,也同時了解身為一位指揮家必須要學習將抽象的意念、聲音的詮釋、作曲者的創作意念,以及音樂協調性的展現;而樂團的「指揮」便是擔負這項極其精細工作、重責大任的雕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