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News
Browse
2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理夏德˙史特勞斯 小提琴奏鳴曲 作品18演奏詮釋報告(2002) 梁鐘尹小提琴奏鳴曲作品的產量相當的豐富,學習小提琴的人士想必也是多多少少接觸了其中的作品。從大家所熟悉的作曲家,如貝多芬、莫札特、布拉姆斯……等等。但大家在印象中對理夏德‧史特勞斯這一位作曲家,彷彿停留在他所作的絃樂器樂作品上的印象比較模糊。所以筆者想藉由對作曲家以及樂曲本身的了解之後,對此曲能有更深入的認識。也希望能夠對此曲感興趣的愛樂者,提供一些粗淺的見解。Item 舒曼《升F小調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之詮釋報告(2014) 鄭文雯; Wen Wen, Cheng19世紀浪漫時期的音樂思潮已逐漸走向自由,作曲家在曲式、和聲音響與作曲技法上都多有創新,不再拘泥於格式上的規律,本篇詮釋報告研究之《升F小調第一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in F-sharp Minor, op. 11, 1833-35)為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首次使用大規模的奏鳴曲式創作,在樂曲規模、曲式架構、調性轉換、比例分配上,皆與傳統奏鳴曲式大有不同。在屬於奏鳴曲式的第一樂章與第四樂章中,舒曼皆大幅度的再現發展部的段落,僅在調性上略做改變,其他素材幾乎完整再現;調性安排上喜用三度轉調,已不受傳統奏鳴曲式中主屬調或關係大小調之對比性的約束,而是自成格局,特別於第一、四樂章,從各段落間之調性關係可發現舒曼常轉至「三全音」(tritone)音程關係的遠系調,亦是一大特色。 此篇詮釋報告先從本曲之創作背景出發,探討其音樂風格與創作手法,並提出樂曲分析和演奏詮釋上的看法,期能對此曲有更完整的認識。Item 貝多芬晚期奏鳴曲中的賦格:以作品101, 106, 110為例(2012) 王大維; Wang, Ta-Wei啟蒙運動的影響,讓古典時期重視理性的思維;巴洛克時期所醞釀出的各種曲式,也在古典時期臻至成熟。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927)為古典時期風格的集大成,其作品皆具有平衡而完美的曲式架構,但在音樂本身的音響與內涵上,則是跳脫了理性與節制,大膽地表達了個人內在的情緒與精神狀態,使得貝多芬的音樂總是兼具啟發性與憾動人心;這份建築在裡性上的情感,也在貝多芬以後的世界中開始發酵,釀出氾濫情感的浪漫樂派。 本論文題目並非研究完整的曲目,而是針對貝多芬數首作品的部分進行分析與比較,因此在第一章緒論是關於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以及對於所研究的範圍進行分析、比較與定義。第二章大概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根據《葛洛夫線上音樂辭典》(Grove Music Online) ,將貝多芬一生分為四個時期,再根據晚期的年代概述其創作背景;晚期的五首奏鳴曲呈現出鮮明的晚期風格;最後,第二章第三節討論賦格在貝多芬奏鳴曲中的源由、重要性與功能。第三章、第四章為《作品101》、《作品106》、《作品110》研究範圍的音樂分析與演奏詮釋。 貝多芬晚期的五首奏鳴曲,當然擁有完整的架構,但他終其一生醞釀出的內涵與音響,卻讓芸芸眾生難以理解。因此除了基本的作品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演奏詮釋,表達貝多芬的美感與精神。Item 雷貝卡‧克拉克《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之分析與詮釋(2011) 盧妍年筆者以克拉克身處的維多利亞時代背景及生平做為開端介紹,並探討克拉克的創作風格、手法及報章雜誌對其音樂的觀點;克拉克身為女性作曲家的地位在當時受到莫大的關注,間接影響了她爾後的創作生涯。其次就克拉克《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各章節曲式的架構、段落、調性、素材…等做分析,最後筆者將以個人觀點對克拉克《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做音樂的詮釋,使本篇論文在研究背景和內容後,有實際的運用。Item 伊撒意第三號、第六號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之分析與詮釋(2010) 王建堂; Chien-Tang Wang身為偉大小提琴家與作曲家的伊撒意(Eugène Ysaÿe, 1858-1931),於1924年創作作品第二十七號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此作品堪稱繼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帕格尼尼(Nicolò Paganini)二十四首隨想曲之後最重要的無伴奏小提琴作品,其風格與美學繼承了巴赫作品的精髓,技巧上則延續了帕格尼尼隨想曲的技術難度,並平衡了前代作曲家偏重音樂,或是偏重技巧的創作局面;且在寫作手法等方面融入嶄新的思維,呈現出有別於過往時代作品不同的變化性與高度的技術性;因此這部作品著實延續了小提琴無伴奏曲目的優良傳統,成為現代小提琴演奏的經典必備曲目。 本文第一章以伊撒意之生平為開端,接續是六首無伴奏奏鳴曲的概論性介紹;第二章及第三章分別針對第三號與第六號奏鳴曲做曲式的分析和詮釋的探討,筆者在這兩章中以實地練習與操作之心得,向讀者分享個人對於音樂詮釋的理念及技術表現的觀點。Item 蕭邦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之研究(2009) 張芳瑜; Chang,Fang-Yu在本論文中,使用音樂辭典、音樂史書籍、樂曲分析相關書籍、期刊、碩士論文、並搭配樂譜,以深入了解蕭邦生平、音樂風格、作曲手法、並仔細分析第二號鋼琴奏曲各樂章之曲式、旋律、和聲、節奏等作曲手法。透過各種角度的切入、觀察、分析、交叉比較,以提出更貼近蕭邦原意的演奏建議。 首先整理各資料並將其作分類,並且歸納出關於蕭邦生平背景,包括19世紀時代發展狀況、波蘭社會背景、音樂發展情況及蕭邦的音樂學習歷程,來看時代背景對蕭邦的影響,再以文獻來配合樂譜來探討蕭邦的音樂風格。之後透過文獻資料並仔細分析第二號奏鳴曲,並檢視蕭邦在此曲創作手法上的傳承與創新,最後依照各面向的分析做更深入在詮釋上的探討並提出詮釋上的建議。 希望此論文能對國內音樂學者、演奏者、與教學者在研究、教學與演奏者有所幫助或作為參考之用,特別是希望對演奏者更多幫助,表現出蕭邦音樂中的浪漫與詩意,並能表達出最接近蕭邦的原意與精神。Item 舒曼《升F小調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十一詮釋報告(2014) 張秀慈; Hsiu-Tzu Chang羅勃‧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是浪漫派時期兼具文學與音樂才華的指標性人物。早年,博覽群書的他,對德國浪漫派時期的代表作家─尚‧保羅(Jean Paul, 1763-1825)的文學作品格外著迷,尤其是二元性 (dualism)的部分,因而於稍後創造了二個具有對比性格的虛構人物─佛羅倫斯坦(Florestan)與奧澤比烏斯 (Eusebius),兩者以評論家、作曲家的身分,甚至是音樂的形式,不斷出現於舒曼往後的人生。 除了尚‧保羅以外,在舒曼的音樂創作中,也受到瑟巴斯提安‧約翰‧巴赫(Sebastian Johann Bach, 1685-1750)以及其妻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1896)極大的影響。早期,舒曼的作曲並無接受傳統學院派的嚴格訓練,多靠自學,而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1722&1742)即為其作曲的典範,因此於舒曼的音樂,常有模仿、對位的手法,使主音音樂中,帶有複音織體,而更添音樂的層次與變化。至於克拉拉,則是舒曼主要的創作靈感來源。兩人互為愛人,也是知音,而舒曼便將其對克拉拉道不盡的愛意,轉化為兩人共享的音樂密碼,以各種可能的形式隱藏在音樂作品中,這即是下行五度音型及下行五度音階式音型的初步由來。 在舒曼的《升F小調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十一中,即可明顯看到尚‧保羅、巴赫,以及克拉拉的影響。此篇詮釋報告先從舒曼的文學背景出發,並探討其鋼琴音樂的分期與風格,以及作品十一的創作背景、樂曲分析和演奏詮釋,期能使讀者對舒曼的鋼琴音樂有更深入的認識。Item 布拉姆斯《e小調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三十八》(2014) 江琬仁布拉姆斯一生當中不只寫了兩首大提琴奏鳴曲,最早的作品是布拉姆斯十九歲時所寫作的,演出後,他個人不認為是一首好的作品,並未出版,後來也就遺失了,所以流傳下來的只有《第一號e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38》及《第二號F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99》(Cello Sonata No. 2 in F major, op. 99, 1886) 兩首。由於《第一號e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38》融合了傳統的音樂結構與浪漫時期的風格,這樣的獨特手法深受許多演奏者喜愛,因此經常出現在音樂會曲目中,也成為大提琴在浪漫樂派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本文以此首作品的分析為主要探討方向,深入了解作曲家的背景與創作手法,並完整了解此曲的架構與風格,以期在詮釋上符合作曲家的創作意念,亦能展現個人演奏風格。Item 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9》之分析與詮釋(2013) 謝孟瑾; Hsieh Meng Jine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 1873-1943) 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與指揮家。在音樂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他的《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Op. 19》(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 19)作為研究題材,此作品創作於西元1901年,題獻給俄國知名大提琴家布蘭度柯夫(Anatoliy Andreyevich Brandukov ,1858-1930)並一起於莫斯科首演。 研究範圍包括拉赫曼尼諾夫的生平、風格及俄國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之音樂發展與時代背景、作曲家創作理念與風格、樂曲結構分析及演奏技巧與詮釋,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方法。第二章「生平與時代背景及創作手法」,藉由作者時代環境概述拉赫曼尼諾夫之生平事蹟,並瞭解作曲者的創作結構及意涵,在演奏時能有更正確的詮釋。第三章「樂曲分析」各樂章分別就樂曲的速度、調性及旋律動機及音樂素材作詳細分析。第四章「演奏技巧及詮釋」延續「樂曲分析」此章節所做的曲析部分,統整說明如何在演奏詮釋上的力度呈現、樂句處理及風格展現。第五章「結論」。將所探討的心得做摘要。 筆者以拉赫曼尼諾夫創作黃金時期的唯一的大提琴奏鳴曲作為研究主題,除了對此曲的喜愛,主要目的期望能透過對此曲的研究,深層了解作品中呈現的音樂風格與作品特色,了解其全面性內涵。研究後,能歸納出更有說服力且更能詮釋此首奏鳴曲的演奏方法,並能在演奏時更為客觀,達到感性與理性的平衡。Item 孟德爾頌: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45之分析與詮釋(2009) 黃健欽〝幸福洋溢的大提琴作品、豐富而綿延不絕的旋律使人動容讚嘆,雖止息於樂曲段落中但下一個悸動脈絡隨之湧現。〞 是筆者對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 45(Sonata No.1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Op.45)的第一次演奏觸動。經指導教授的推薦研究後而成為作為演奏詮釋之研究動機。孟德爾頌共創作兩首大提琴奏鳴曲,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常被世人所忽略,全曲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為「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第二樂章為「行板」(Andante),第三樂章為「極快板」 (Allegro assai)。全曲演奏時間約二十八分鐘。樂曲由缺少詼諧曲或小步舞曲樂章之三樂章所構成的,可是,整首曲子極其忠實地遵守古典派之傳統手法,但又因為由三樂章組成,所以又脫離奏鳴曲型態。這種均整的美好形式感是作曲家特有的表現。大提琴演奏技法相當平易近人,在練習過程中常可感受到十九世紀室內音樂的豐富厚實的音響配置,在與鋼琴合作的過程中需相當謹慎,在研究作曲者創作背景時更被他創作當下,因是新婚幸福而有所感動,如以本曲作為演奏詮釋之研究動機,能使對大提琴演奏表達有更深入的瞭解,對日後教學工作有更大的幫助。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