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20


§本所歷史沿革



臺灣師範大學在人文、藝術學術研究領域上堪稱翹楚,又本校法語中心長期在法語教學  
與文化交流上積極耕耘,成績斐然,民國九十五年特籌設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結合

師大深厚人文傳統與國際化之優勢,透過觀光文化學術研究的訓練,進入跨學科整合,

培育歐洲文化為體、觀光為用之研究與專業人才。本所籌設之初,本校校長特聘教育部

郭前部長為藩、臺灣觀光學院李校長銘輝、前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邱所長大環、本校洪

學務長久賢、文學院張院長武昌、英語系梁教授孫傑、法語中心賴主任守正等教授成立

籌備委員會,由賴守正教授擔任籌備主任,負責設所事宜。民國九十六年八月ㄧ日起,

本所正式成立,由賴守正教授擔任首任所長。



§本所成立宗旨



整合人文與科技的專業領域,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胸襟之全方位歐洲文化與文化觀光之
研究與專業人才


§本所發展方向與重點

 

文化為體 觀光為用

醇酒美食、古堡教堂、美術音樂、建築雕刻、文學戲劇、時尚風華。在這兒,滿足你對於歐洲所有的夢想。 
踏出這兒,挾多元歐洲文化素養,擠身為文化觀光尖兵,帶領國人進入瑰麗的歐洲。立足台灣,以靈活文化創意,化身為觀光產業設計師,創造台灣成為觀光新樂園。

目標

整合現有資源,對外積極推展我國政府與民間對歐洲各國文化的認識、瞭解和交流,對內提升國內從事歐洲文化之 學術研究,以期提高國民文化素養,加強國家競爭力。

1.近程目標:
-近程目標: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與深厚人文素養的歐洲文化與文化觀光之研究與專業人才。 

2.中程目標:
-出版專業學術刊物,籌辦全球性歐洲/文化/觀光學術論壇與研討會,以促進台灣與歐洲的文化與學術交流、並進一步深耕、落實文化觀光的理念。

3. 遠程目標:
-結合臺灣與歐洲觀光產、官、學界,致力推動觀光學術理論及實證之探討及研究,確保本土文化觀光資源的永續利用。

§預期出路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升學及職涯發展規劃

                    
 
領域
所友就讀學校或任職單位
升學
歐洲文化或文化觀光博士學位
King's College London
Durham University UK.
Université Paris-Sorbonne, France
就業
文化藝術活動從業人員
西安華澳麗康集團品牌文化活動推廣
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
中衛發展中心行銷推廣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專案經理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專案助理
 
觀光餐旅產業從業人員
台南晶英酒店宴會部業務
航空公司地勤
雄獅、KKDay旅行社線控及主題旅遊產品企劃
中國旅遊英國分部專員
流行時尚產業從業人員
樂事會酒業創意經理
阿迪達斯集團(Adidas)大中華區社交媒體營銷經理
法商愛馬仕(Hermes)銷售&行政助理
法國干邑白蘭地馬爹利(Martell)外語導覽員
文化/旅遊傳播與出版業人員
藝術家雜誌主編
影想文化基金會文化推廣
博物館與美術館從業人員
上海震旦博物館展覽規劃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業務專員(博物館業務)
臺中國家歌劇院行政&現場督導
財團法人宗教博物館基金會助理
長榮海事博物館課員
歐洲各國駐台機關人員
英國文化協會專員
國際行銷傳播業務人員
重威企業有限公司國際行銷業務
聖島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助理
布蘭雅國際貿易公司國貿人員
振智有限公司國外業務代表
金萬業務發展經理
Google亞洲區行銷
Fox-Tech Co福客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行銷
華碩股份有限公司Digital Marketing
文化資產相關從業人員
未來的你們
其他產業
亞太廣告企劃、國泰人壽壽險顧問、捷克華碩電腦PM、Accusys Stroage業務發展經理、Korn Ferry人資部專員、公關公司專員、法國船務公司進出口關務、林口長庚醫院英文編譯、Design OVERLAY Account & communication manager
政府
部門
文化行政機關人員
文化部美洲科專案助理、國家圖書館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助理
觀光行政機關人員
花蓮縣觀光處科員、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課員
科學技術行政機關人員
科技部產學計畫辦公室規劃師
學術
教育界
大專院校教師
宜蘭社區大學教師
初等、中等學校教師
法國中學英文教師、師大附中地理教師、台中二中英文教師、和平高中歷史老師、薇閣高中地理老師、石碇高中地理老師、中山國小教師、三峽國小教師、台中市至善國中英文科教師
學術機構研究/行政人員
歐洲學校行政人員
語言學習機構
時代英日語英文講師、師大進修推廣部英文老師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8
  • Item
    德國於轉型正義之下的形塑與實踐-以史塔西博物館為例
    (2024) 潘韋如; Pan, Wei-Ju
    當一個國家從威權時代的獨裁轉型為民主的過程中,因其歷史和殖民背景不同,在建立民主之後首要做的事情不外乎即是進行轉型正義(Transition Justice)。這項活動或許不會帶來民主社會後的經濟建設或者經濟收益來源,但卻攸關於日後此民主政權在執政社會的難度上也會有所的不同,這是一個極為龐大且需耗費眾多人力的過程。它能夠發揮的影響乃是清除以及終結一個舊的且不堪回首的時代,以及確保民主政權的執政黨都能夠將應給的資源分配於福國利民,而不是被用來應付或者處理曾經的貪腐或極權。因此,轉型正義此一課題乃嚴肅且廣大,它能帶動的影響絕不單單只有和解與清算,亦有替後代國民留下乾淨且無負擔的社會環境和集體記憶。本論文乃探討前東德於兩德統一之後,民主深化的過程,執行自身的轉型正義,如何重建人民對彼此和對政府的信任。筆者試圖以檢視位於柏林的史塔西博物館(Stasi Museum)的角度出發來分析它是如何公開與詮釋其歷史檔案資料以利幫助那些被遺忘的受害者(德語:die vergessenen Opfer)。特別是在現今與二戰歷史相對有距離的年代,該博物館將如何傳遞人權教育與延續記憶成為新的一困難課題。期盼透過分析此個案在轉型正義的過程下如何完整地形塑與實踐,能夠讓臺灣在處理相關議題上有所借鑑與反思。
  • Item
    世界文化遺產之管理:以法國勒哈佛爾為例
    (2021) 郭盈希; Kuo, Yin-Si
    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認證,是當今最有討論度的文化標章之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可以迅速提升知名度,讓景點躋身文化觀光的國際舞台。然而,成為世界 文化遺產後,並不保證會有穩定、大量的觀光收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世界 文化遺產列表之初衷,也從未包含文化觀光,更遑論成為發展地方經濟的助力。 同時,自1972年認證創立以來,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景點與文化更曾被質疑缺乏 多樣性。直到今天,我們仍在探索世界文化遺產認證之影響與作用;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仍在持續討論如何建立適當、多元、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遺產列表。位於法國諾曼地的勒哈佛爾,以其海運與港務相關產業聞名。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以混凝土為主要建材重建之勒哈佛爾市區,曾是法國最受爭議的城市景觀之 一。而工業色彩厚重的勒哈佛爾,在2005年時,以其建築與都市規劃之特色,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而自2005年後,勒哈佛爾更開始展現 了其工業之外的文化活力,例如:夏季藝術節、城市導覽、遊輪觀光...等。勒哈 佛爾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如何維護遺產,同時發展地方文化特色? 勒哈佛爾是 如何讓世界文化遺產認證不只是一時的狂歡與長久的疑惑;而是瞬間的驚喜和長遠的影響?同時,勒哈佛爾可以在世界文化遺產的議題中,帶來什麼樣的貢獻呢?
  • Item
    文化主導再生與文化觀光發展-以南特為個案研究
    (2020) 何芃諭; He, Peng-Yu
    本研究旨在探討文化在都市再生中扮演的角色,以法國南特作爲研究城市、南特之目的地觀光發展組織Voyage à Nantes作為個案研究對象。研究首先定義與解釋都市再生的基本概念,分析南特的觀光發展脈絡,並以Smith(2009)提出的文化主導再生的不同面向及產出結果作為理論基礎,達到下列研究目標:(一)經濟再生與觀光發展、(二)硬體環境的更新與保存、(三)公共藝術作為美化都市的工具,提升市場吸引力、與(四)政治或形象加強的工具。 本研究以文件檔案分析、田野調查以及質性訪談法進行,以管理者與觀光客兩方視角著手探討。本研究根據個案與四個構面之產出結果交叉比對檢驗,歸納出理論框架下之具體影響,並整理出都市再生與觀光發展之關聯性。根據結果顯示,南特的觀光在Voyage à Nantes的管理下,驗證了都市再生中不同要素下其產生結果之重要性,包含經濟再生、建設的改善、美感藝術的加值效果與提升政治意象,其發展條件將提供後續研究及都市的觀光發展作為參考借鏡,給予未來研究適切的建議。
  • Item
    歐洲文化在日本的歷史景點發展探究—長崎出島和蘭商館跡
    (2020) 陳彥妡; Chen, Yan-Xin
    日本江戶時代鎖國期間唯一與世界交流、獲取海外情報的舞台,甚至為日本邁入近代化契機的「出島(Dejima/Deshima)」,在日本開國後因政策與工程導致扇形島型完全消失,但在1922年(大正11年)列為國家指定史跡,並於1951年(昭和26年)起長崎市政府開始計畫與執行出島復元工程,以期將出島復元至19世紀初的樣貌。出島自2006年起作為一遺跡與史料館開放民眾參觀,在以異國風情著名的長崎地位相當重要,它不僅是為遺跡與史料館,亦為一寓教於樂的休閒空間,平均每年吸引四十萬人前來一覽歷史的軌跡。 史料館為博物館的分支外,相當容易吸引文化觀光活動的結合。近年利用遺跡再現的建築與地域活化,並與觀光結合的案例增多,但截至目前以文化觀光學或博物館學等領域的出島研究鮮少。在本研究中筆者欲以文化觀光學、博物館學與社會學等領域知識及田野調查,自回顧日本與荷蘭這段期間的歷史脈絡,再分析出島的展示與文化觀光相關活動,以探究本研究之重點-出島如何以展示與文化觀光活動來詮釋傳入的歐洲文化、及日蘭文化之交融。除了期許突破現有出島研究領域外,在本研究論文的最後,筆者也欲透過分析試著發掘未來更多可能的研究方向。
  • Item
    德國包浩斯文化遺產發展之探究
    (2014) 王思宇; Wang, Szu-Yu
    二十世紀初,包浩斯學院於德國威瑪成立。作為現代化潮流中最重要的工藝與美術學院,包浩斯試圖追求藝術與技術上的新統一,同時透過新技術與新材料,為工業社會創造了新的建築與設計語彙,並在全世界刮起一股極簡旋風。另一方面,包浩斯學院最初從威瑪發跡,歷經在德紹的壯大與柏林的凋零,在這個三個城市均留下了為數不少的文化遺產。這些與包浩斯人有關、並帶有強烈實驗性的作品,深深影響了現代社會對於工藝設計與設計教育的看法。 本研究試圖從包浩斯相關的歷史資料著手,採取歷史研究與文獻分析的途徑,分析當代在威瑪、德紹與柏林三個城市的包浩斯文化遺產發展。作為現代主義的重要代言人之一,包浩斯在威瑪與德紹的眾多建築已在1996年名列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本研究從博物館學的角度切入,主要探討威瑪古典文化基金會、德紹包浩斯基金會與柏林包浩斯檔案館這三個包浩斯資產管理單位,如何透過展覽與教育計劃,以運用這些遺產作為向大眾傳達訊息的媒介。另一方面,將包浩斯的文化遺產導入觀光的行銷策略,以開拓其在文化觀光上的縫隙市場,透過觀光的經濟利益使其維護保存遺產的使命能夠存續。
  • Item
    歐洲流行音樂節–基於現象學之觀光體驗研究
    (2014) 沈玟均; Wen Chun Shen
    此為一個藉由站在旅遊者的角度,對參與流行音樂節慶的旅遊體驗所進行探討的研究論文。本研究將援用詮釋現象學研究法,欲呈現臺灣遊客是如何論述自身對於節慶活動,重構岀特定現象所指涉的本質意義。本研究源自近年新型態的旅遊概念,現代人逐漸開始強調以自我感受為主體之旅遊體驗,由原本規格化、統一化的觀光消費,逐漸轉為以精緻化、個人風格取向之消費模式。觀光是為全球發展最為興盛之產業,更是現代人生活無可或缺的休閒方式,「體驗式觀光(experience tourism)」所透露出的表意訊息,猶如在宣示過去集約式的傳統觀光方式,已無法滿足現代人所欲追求的愉悅;而對於旅遊品質的要求,顯然早已不在有形商品之上。現代旅遊轉而向強調消費最初的本質,亦是指人的五官所接受的整體感官經驗,因此,體驗式經濟的崛起勢必帶來觀光旅遊型態轉移。 本研究以「經驗」為主幹,首先以文獻回顧的方式,追溯以往學術界上對於音樂觀光、節慶活動、流行音樂文化等議題上的剖析,再以陳述近年於歐洲盛行的觀光活動:戶外大型流行音樂節為研究主題,探討九位臺灣人至歐洲參與流行音樂節之旅遊體驗的學術之作。在研究方法的部分,筆者將以詮釋現象學的角度,並採用深度訪談及經驗探究的方式,針對包含研究者本人與其它八位曾赴歐參與音樂節的台灣人,以一至二次的深度訪談,帶引受訪者分享、描述其所經歷的音樂節觀光體驗。此研究呈現岀這九位研究參與者係如何描述其在歐洲的音樂旅行經驗,以及其背後關乎生活世界的意義架構又是如何堆砌而成,最後研究者發展岀四個面向和議題來分述、歸整岀參與音樂節體驗的核心意義之本質。在成果呈現與分析的部分,筆者彙整九位的音樂節體驗相似與相異之處,再分以四個部份:社交互動、文化指涉、個人獲益、象徵意義予以作主題式的論究,總結岀九位流行音樂愛好者持著音樂現場表演的高度熱愛,對於歐洲地區的音樂節慶擁有著偌大的憧憬和響往,行前須先克服歐洲旅遊高額的旅行開支和耗時的旅程,為的便是得到親身實境音樂節的感受。雖然九位研究參與者在身份、職業、個人特質、教育等方面有些許的差異,但從研究中發現,臺灣旅客的歐洲音樂節經驗幾乎都被給與高度正面的評價,並且將之比作是一段需要切身經歷才能體會、收穫滿載且獨一無二的珍貴回憶。
  • Item
    臺灣赴歐青年志工之旅遊實踐與反思現代性研究
    (2011) 林湘蘋; Lin Hsiang-Pin
    本研究以臺灣國際志工生活在歐洲的居遊敘事為縱軸,並且運用認真休閒(serious leisure)、移動性(mobility)與反思性(reflexivity)之觀光休閒及社會學論述為橫軸,以交疊鋪陳出當代臺灣青年跨國移動當志工的現代性意涵。本文除了從認真休閒及跨國移動的面向切入探討臺灣赴歐志工旅行經驗,同時亦分析其透過在地居遊實踐所形構與體現的「歐洲感」(sense of Europe)。研究的取徑採質性訪談為主、文本分析為輔,除了以10名曾經居遊歐洲的臺灣青年志工為主要報導人,亦將國內三本與歐洲志工經驗相關的書籍納入資料分析的範疇內,以與訪談所得內容相互補足及參照。 近年來,臺灣青年以志工身分從事的跨國旅行活動逐漸蔚為潮流,無論是參與各個非營利組織的服務團隊亦或大專院校的服務性社團,甚至是自行尋找海外的志願服務機會,青年對於國際志工行動的投入漸增,遂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新興旅遊趨勢。臺灣青年對於志工旅行的熱衷,展現了認真休閒論述所要強調之休閒活動中的積極性意義。在臺灣青年旅人的心目中,志工旅遊不單只是一種放鬆或享樂的過程,從事國際志工居遊行旅的重要意涵在於,他們能以在地人之姿深入當地文化、體驗其特有的「歐洲感」,同時藉此跨國移動經驗,塑造自我與他者、臺灣與國際社會之間的連結網絡,而該社會文化網絡亦成為形構其移動旅行路徑的關鍵來源。此外,在異鄉的志工居遊實踐,也是使臺灣青年成長蛻變的生命儀式,透過歐洲與臺灣生活體驗之間不斷的異己辨證歷程,而產製對於自我以及原生社會的反思動能。上述對於旅行移動與跨國服務的意義探討,正是本研究的主要貢獻所在。 藉由對國際志工居遊行旅的分析,本研究欲呈現觀光研究的跨領域研究面向,並期望臺灣赴歐青年志工的旅遊現代性論述能在臺灣作為亞太現代性之相關議題上,提供另一視野的理解觀點與個案研究。
  • Item
    文學觀光意象的探討:英國莎翁故居之個案研究
    (2011) 黃雅惠; Huang Ya-Hui
    本研究的背景與動機源自於近年文化觀光的蓬勃發展,以及目的地意象在旅遊決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綜觀國內外目的地意象的相關研究,鮮少是針對特殊主題的觀光景點,例如文學觀光,故本研究以莎士比亞故鄉Stratford-upon-Avon作為個案探討,探討文學地方意象以及影響意象型塑背後的原因,期望在文化\文學觀光與旅遊意象的相關研究上做出具體的貢獻。 於研究方法部份,多數的研究是採用量化的途徑擷取意象,並調查意象型塑的影響因素。然而本研究為求深入探討文學地方意象的建構,決定採用質性的途徑,以自由揭露法擷取意象,並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探索意象型塑的原因。於訪談對象的選取,以立意抽樣法尋找各五位英國與台灣籍遊客進行研究的訪談。 本研究第一個部份為文學觀光意象的擷取。結果發現遊客在Stratford感知的意象傾向獨特功能性與獨特心理性的層面,顯示出遊客在文學觀光景點能夠感受到更多不同於一般觀光景點的意象。在獨特功能性的意象方面多與莎士比亞有關,證實莎翁作為型塑Stratford地方意象的重要性;在獨特心理性的意象部份則是由文人所營造出文化與文學的氛圍,以及Stratford城鎮的歷史與都鐸式建築特色所引起的情感意象,由此可知文學觀光景點的意象偏重在文學與歷史文化層面。 本研究第二個部份聚焦於影響文學意象型塑的原因,從「文化距離」、「文學觀光客類型論」與「Baloglu& McCleary個人與激勵因素之意象形成架構」三個主題來探討。結果發現:(一)受到文化距離的影響,英國遊客本身的歷史文化背景,讓他們在Stratford的旅遊體驗有較強烈的文化情感連結,因此對歷史層面的意象有深刻的感觸,相較之下,台灣遊客因為與英國文化距離較遙遠,故無法對當地的歷史文化有更進一步的情感互動,而感受的意象偏向文化商品的層面。(二)從文學觀光的動機和體驗深度兩個構面將十位受訪者分成四類文學觀光客,並分析動機與體驗深度如何影響文學觀光客對意象感知的差異,結果發現遊客主要受到動機的影響,而體驗深度只有有限的影響。(三)在個人因素方面,意象的型塑僅有受到教育背景以及職業的影響。在激勵因素部份,遊客會受到教育資源、影視媒體、旅遊手冊、當地導覽與觀光單位所提供資訊,以及之前旅遊經驗的影響。
  • Item
    從《世界城市圖》(Civitates Orbis Terrarum)詮釋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歐洲旅遊的概念
    (2012) 宋純慧; Sung, Chun Hui
    《世界城市圖》於1572年至1617年在歐洲的安特衛普(Antwerp)及科隆(Cologne)出版,內容為六大冊的城市圖像,以歐洲城市為主,也包含亞洲、美洲、非洲城市。出版商Georg Braun在第三冊出版時曾說明出版《世界城市圖》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讀者臥遊(armchair travel)。本論文以《世界城市圖》為文本,並以旅行時跨越疆界遇見他者與自我建構的角度來分析《世界城市圖》的圖像內容。 《世界城市圖》的出版見證當時的時代氛圍,世俗的旅遊興起,然而卻也面臨不少的困難,例如因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而引發多次的宗教戰爭,因而圖冊可以充當臥遊用。圖冊內容以歐洲城市為主,許多城市圖像以一個當時技術不可能做到、近90度垂直的高視角來俯視並描繪整座城市。圖冊除了描繪城市外,也將一地的習俗、歷史等繪入圖像中,讓讀者、旅者可以收藏世界,從百科全書式(encyclopedic)的畫法中可以看出當時歐洲人對於歐洲及歐洲以外的世界非常好奇,並且急於收藏。 然而,從圖像的再現中發現,圖像並非中立。圖像中除了展現人類的自信外,也隱含了當歐洲人在跨越疆界時,因差異而區分出「自我」與「他者」,且藉由與他者的互動而建構出自我。從圖像中可以發現,此時歐洲人除了展現無比的信心外,無形中也透露出優越感。歐洲人透過百科全書式的再現技巧來呈現他者,他者包含歐洲以外的世界―亞洲、美洲,也包含基督教世界以外的伊斯蘭教徒,圖像中的他者,歐洲以外的世界仍以歐洲的想像被呈現、被凝視、被探索。基督徒的教堂取代摩爾人的清真寺、土耳其人形象好戰窮兵黷武、美洲的古文明被摧毀後改以歐洲形式的城牆出現在圖像中、印度的住民則以怪異且含獸性的形象出現。雖然歐洲文明優越的論述在19世紀才正式確立,然而從圖像中看來,其優越的概念早在16世紀的圖像中已然出現,透過圖像,歐洲人建構出一個自信且優越的自我。
  • Item
    二十世紀初英國工藝美術發展 - 現代設計之形塑
    (2011) 李懿; Yi Li
    「設計」無所不在,在強調如文化創意產值等美學經濟的今日,其內在定義與意涵更顯不凡。追本溯源,design被認為源自於拉丁文disegno一字,自文藝復興以降,便用來表示作品之底稿或草圖,然而,卻也正是因為其中所蘊含的技術成分,「設計」相當程度被視為不同於傳統的美術(fine art),反而是帶有實用性質的應用美術(applied art)。此定義在歷經產業革命之英國,藉由當時多位思想家與社會運動家,例如威廉莫里斯等人的提倡及推行,一種不同於主流品味,挑戰傳統思維的美學革命儼然成形。在此運動中企圖藉由對「手工藝」的高度評價,重新定義現代生活的意義。 「手工」創作,不僅是實踐藝術理念與革新思想之場域,更是建構現代大眾文化與其生產品之要素,其重要性更橫跨時間、疆域之藩籬。至於「現代工藝」一詞之運用,更導引出「手工藝」與「現代性」二者間交互之主客體關係。 若以此概念切入,則十九世紀後半葉,英國倫敦文化菁英圈中所形成的「藝術與工藝運動」,無疑是此觀點之首次宣示,更是再思該歷史現象的原點,亦不啻為構築本研究論文之基石。然而,本文並不以此歷史事件為限,除了探究其成因,更著眼於其效應,旨在多面向地思考現代設計理念建構之源頭、作用與後繼影響,並且試圖就社會改革、階級品味之流動與藝術之再定義,還原「現代設計」之歷史定位,更冀求勾勒出其當代樣貌與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