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2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應用創造力思考技法於國中音樂創作教學之行動研究(2015) 戴裕惠; Tai,Yu-Hui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創造力思考技法-卡片討論法(KJ)、奔馳法(SCAMPER)融入音樂創作教學方案在國中之實施情形。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板橋區八年級學生。研究者運用音樂課時間,每次四十五分鐘,共十七次進行本研究。透過上課歷程觀察、綜合學生多面向回饋及作品來蒐集資料,以質性研究法分析,簡要以「創造力思考技法融入音樂創作教學之學生作品探析」及「教師在創造力思考技法融入音樂創作教學之探究」兩個面向歸納: 在「創造力思考技法融入音樂創作教學之學生作品探析」部分- 一、 學生在接受卡片討論法實施於歌詞改編教學後,確實能夠產出歌詞作品。 (一) 在技能面,有88%學生學會使用卡片討論法融入歌詞改編創作。且依據評量結果,有86%之學生作品內容順暢、合邏輯,亦扣緊校歌精神之主題且有創意。 (二) 在情意面,有93%的學生(27人中有25人) 喜歡使用卡片討論法來做小組討論,且認為此技法能夠幫助他們有效歸納出討論主題之向。 (三) 在認知面,根據研究者、協同研究人員觀察及學生回饋日記、調查表顯示約70%的學生在使用卡片討論法過程中,自行產生資料檢搜或尋求與教師討論相關之行為,無形中在認知層面增長。 二、 學生在接受奔馳法實施於曲調改編教學後,確實能夠產出曲調作品。 (一) 在技能層面,整體學生不但懂得操作奔馳法,更因為其動詞聯想之檢核刺激,產出有創意且優美之曲調。以非音樂班之學生第一次曲調創作表現來說,其表現不但良好,且顯著。 (二) 在情意面,約有74%學生喜歡使用奔馳法來刺激曲調創作靈感。不過亦有學生表示,在操作過程及小組討論氛圍方面相較之下,他們較喜歡卡片討論法。 (三) 在認知層面,根據研究者、協同研究人員觀察及學生回饋日記顯示,約有90%之學生因為奔馳法之動詞聯結檢核表之刺激,使學生可以有效產出曲調作品,除了讓他們喜歡上音樂創作這件事之外,並且對於曲調創作之音樂基本元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收穫。 三、 根據評量結果,有86%學生在音樂作品整體呈現出創意。 評量方式根據Amabile(1996)的產品或作品的創造力指標:「使用他們自己主觀的創造力定義,依照創意的層次來評定這些作品或產品」。各組在「使用卡片討論法改編歌詞」、「使用奔馳法改編曲調」以及「整體作品呈現」三大面向是否具有創意來評分(得分高低分別是4~1),而有86%的學生在「整體作品呈現」之肢體動作設計有創意、團隊默契、團隊精神、作品表達完整性…等評分向度獲得3分或以上的分數,表現良好。 四、 整體而言,學生喜歡音樂創作課程之安排。 在「教師在創造力思考技法融入音樂創作教學之探究」部分- 一、卡片討論法融入歌詞改編 (一) 「6W」協助學生歸納時更有方向。 (二) 培養學生專注聆聽習慣,使卡片討論法過程更順暢。 (三) 齊全的文具準備,刺激學習意願低落學生參與討論。 二、奔馳法融入曲調改編 (一) C【結合】的動詞聯想最容易操作。 (二) 奔馳法、資訊設備及音樂軟體,可補學生音樂專業背景之不足。 (三) 奔馳法需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只用一種動詞檢核以避免學生操作混淆,第二階段再搭配其他動詞使用。 (四) 奔馳法讓學生親近音樂創作:各組學生使用奔馳法於曲調改編創作時, 確實都產出良好曲調作品,體驗到學習創作之高峰經驗與成就感。 本研究發展出創造力思考技法卡片討論法、奔馳法融入音樂創作教學方案之模式,供相關研究者作參考,並期望可以培育有創造力,願意不斷嘗試音樂創作之學生。 關鍵詞:創造力思考技法、音樂創作、卡片討論法、奔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