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疑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幼兒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讀寫經驗與書寫表現之關聯
    (2023) 凃乃嘉; Tu, Nai-Chia
    良好的書寫表現(handwriting)會需要視覺動作整合能力、視知覺和動作協調能力。除了上述能力外,近來許多研究也提出工作記憶能力在書寫過程中的重要性。鑿於過去研究多是針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齡期階段的書寫表現進行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討注意力不足/過動大班幼兒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與書寫表現之關聯,以及讀寫經驗是否會影響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與書寫表現間的關係。本研究招收三十位疑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大班幼兒,透過近端仿寫瞭解書寫表現、點矩陣逆向測驗瞭解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以及閱讀書寫經驗問卷瞭解幼兒園及家庭之讀寫環境。以皮爾森相關分析瞭解書寫表現、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讀寫環境間的關聯性,再以階層迴歸分析檢驗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對書寫表現的預測效果以及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與家庭讀寫環境、幼兒園讀寫環境對書寫表現的交互作用。結果顯示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與整體書寫表現、字體單一部件緊密度和筆畫數正確性有顯著正相關;在控制視覺動作整合能力後,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對書寫表現仍有預測效果;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和幼兒園讀寫經驗對書寫表現有顯著交互作用,表示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對書寫表現的影響會因為幼兒園讀寫經驗而改變。最後也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未來研究及實務上建議。
  • Item
    幼兒的延宕滿足表現與奮力控制能力的關聯
    (2022) 張凱琳; Chang, Kai-Lin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幼兒的延宕滿足實驗表現與奮力控制能力之關聯,以及不同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幼兒的延宕滿足實驗表現與奮力控制能力之差異。研究以「兒童行為量表-短版」(Children's Behavior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 CBQ-SF)的奮力控制分量表與「延宕滿足實驗」作為研究工具,並以臺北市及新北市四所非營利幼兒園 37位三歲幼兒為研究對象。在37位受試幼兒當中,男生有18位(48.6%),女生有19位(51.4%),平均年齡為44個月。高社經17位(48.6%),中社經有13位(35.1%),低社經7位(18.9%)。透過SPSS23.0的統計分析,平均數、標準差以及無母數本相依樣本差異性檢定、無母數本獨立樣本差異性檢定、無母數相關檢定結果,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約有三成的三歲受試幼兒可以做到兩分鐘的克制,成功完成延宕滿足實驗。他們外顯的抑制行為多為「把頭轉開不看米果」、「踢腳」。 二、受試幼兒在研究者陪同的情境下,較能持守規則。 三、受試幼兒的奮力控制面向,注意力集中的得分最低,提醒我們對年幼兒童培養其專注、練習注意力集中是一件重要的事。 四、不同性別的受試幼兒在延宕滿足實驗中的表現及奮力控制能力並無顯著差異。 五、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受試幼兒在延宕滿足實驗中的表現及奮力控制能力並無顯著差異。 六、受試幼兒的延宕滿足得分與抑制的持續時間,均與奮力控制的四個分向度-注意力集中、知覺敏感度、抑制控制、低度愉悅感有顯著的相關。延宕滿足實驗適合操作界定奮力控制。
  • Item
    幼兒奮力控制與語文理解的關聯
    (2022) 莊淑華; Cho, Su Hwa
    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幼兒的奮力控制與語文理解之間的關聯,以來自臺北市一所準公共幼兒園、兩所私立幼兒園及新北市兩所準公共幼兒園的61位,月齡介於43至55個月的小班幼兒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37位,女生24位。研究工具採用一對一施測的賽門說任務遊戲(Simon Says Task)蒐集幼兒奮力控制能力的資料,以及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PPVT-R)蒐集幼兒語文理解能力的資料。透過SPSS 23.0的統計分析,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一、受試幼兒的奮力控制表現尚佳,賽門說任務遊戲適合小班幼兒使用。 二、受試幼兒的性別不同,在賽門說任務遊戲中的奮力控制表現並無不同。 三、受試幼兒的家庭社經地位不同,在賽門說任務遊戲中的奮力控制表現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四、受試幼兒的語文理解表現佳,其中約有四成的受試幼兒得分百分等級高於90。 五、受試幼兒的性別不同,在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的語文理解表現並無不同。 六、受試幼兒的家庭社經地位不同,在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的語文理解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七、在控制住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之後,階層迴歸分析顯示,受試幼兒奮力控制的表現可以有效的解釋並預測他們的語文理解能力。奮力控制與語文理解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關鍵詞:幼兒、語文理解、奮力控制
  • Item
    奮力控制方案對幼兒專注力提升效果的探討
    (2021) 莊庭瑜; Chuang, Ting-Yu
    本研究旨在發展適合幼兒的奮力控制方案,瞭解幼兒專注力目前水準,探討奮力控制方案對幼兒專注力提升的成效,以及個人變項不同幼兒專注力的差異。 以新北市兩所非營利幼兒園為取樣對象,其中一所幼兒園的兩個班級為實驗組,而另一所幼兒園的兩個班級為對照組,排除一位中途退出研究的幼兒,共61位幼兒完成前測、後測和後後測(實驗組31位,對照組30位)。實驗階段,實驗組幼兒參與為期八週,共三十二次的方案介入,對照組幼兒則沒有參與任何實驗。研究工具採用NeuroSky 腦波檢測儀蒐集幼兒專注力資料。在奮力控制方案介入的前、後一週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前測與後測,並於實驗結束後四週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後後測。透過SPSS23.0的統計分析,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一、奮力控制方案的實驗介入後,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幼兒的專注力並無 顯著的立即改變效果。 二、奮力控制方案的實驗介入,實驗後四週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幼兒的專 注力具有顯著的保留效果。 三、奮力控制方案的實驗介入,對實驗組幼兒而言,僅有low beta波有顯 著的改變,但在奮力控制方案結束四週後實驗組幼兒的專注力數值high alpha、low beta和high beta均顯著優於活動介入前。 四、奮力控制方案的實驗介入,性別不同,實驗組幼兒在後後測的 highbeta具有顯著的差異。女生改變較明顯,平均值低於男生。 五、奮力控制方案的實驗介入,年齡不同,實驗組幼兒的專注力表現在後測 與後後測均未有顯著差異。 六、奮力控制的實驗介入,家庭社經地位不同,實驗組幼兒在後測的腦波有 顯著的改變。在low alpha中,高家庭社經地位幼兒的專注力數值改變 較明顯,平均低於中家庭社經地位;中家庭社經地位幼兒low beta波 的專注力數值改變較明顯,平均低於低家庭社經地位的幼兒。
  • Item
    幼兒生理參數與氣質、社會地位、情境的關聯探究
    (2019) 葛惠; KO, HUI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生理參數與氣質、社會地位的關聯,並探討不同背景(性別、年齡、家庭社經地位)的幼兒,在不同情境下(抑制情境、非抑制情境),其生理參數的差異。本研究以臺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選定之11家非營利幼兒園,滿三足歲(小班)及滿四足歲(中班)的幼兒為研究對象,共得有效樣本305份。研究工具選用「耳溫槍」測量幼兒的耳溫、「羅氏免疫分析皮質酮檢驗試劑」測量幼兒的唾液皮質醇數值、「emWave Pro HRV 心率回饋儀」測量幼兒的心率變異度、「ROSSMAX CF-155手臂式電子血壓計」測量幼兒的血壓(舒張壓及收縮壓),以評估幼兒的生理參數數值;再由父母填寫的「幼兒氣質量表」收集幼兒氣質資料;進行「照片式社會計量」分析幼兒的社會地位狀況;並以賽門說界定為「抑制情境」、靜聽音樂為「非抑制情境」,收集幼兒的心率變異度及血壓資料。所得資料,依研究目的進行分析,瞭解受試幼兒氣質、社會地位與生理參數現況;並探討不同變項下之幼兒生理參數的差異。結果顯示: 一、耳溫與氣質、社會地位有關聯: 1.受試幼兒的右耳耳溫均高於左耳耳溫。 2.情緒本質悲觀及堅持性低的幼兒右耳耳溫較高。 3.受歡迎的受試幼兒比被拒絕的幼兒左耳耳溫高,且被忽視的幼兒比被拒絕和一般組的幼兒左耳耳溫高。 二、唾液皮質與氣質、社會地位有關聯: 1.受試幼兒的唾液皮質醇數值,下午顯著高於上午。 2.上午的唾液皮質醇數值,活動量小的受試幼兒高於活動量大者。 3.下午的唾液皮質醇數值,情緒樂觀的受試幼兒高於情緒適中者。 三、背景變項不同,生理參數、氣質、社會地位不同: 1.女生的左、右耳溫度均比男生高。 2.屬低反應閾者,男生比女生多;堅持性低者,則女生比男生多。 3.被拒絕者,四歲組比三歲組多;被忽視者,三歲組比四歲組多。 4.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幼兒比家庭社經地位低的幼兒活動量低。 四、情境不同,生理參數、氣質、社會地位有些不同: 1.情境不同,生理參數沒有不同。 2.抑制情境中,規律性高的幼兒心率變異高頻(HF)高,而反應閾低的幼兒脈搏較快。 3.非抑制情境中,趨性及適中的幼兒比避性的幼兒收縮壓高,堅持性適中的幼兒舒張壓高。 4.抑制情境中,社會地位不同,生理參數無顯著不同。 五、非抑制情境中,受歡迎的幼兒比受爭議的幼兒心率變異超低頻(VLF)高。 六、抑制情境中,心率變異高頻(HF)男生高於女生,心率變異超低頻(VLF)則中家庭社經者高於低家庭社經、高家庭社經的幼兒。 七、非抑制情境中,女生脈搏高於男生,三歲組脈搏也高於四歲組。
  • Item
    飲食動植物性蛋白質與礦物質來源對兒童生長發展之相關研究
    (2013) 陳慧儀; TAN HUI YIE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鼓勵飲食多攝取植物性來源食物,對於健康與慢性病的預防相較動物性來源好;而飲食蛋白質與礦物質來源對兒童生長發展亦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目的為提供本土學齡前兒童動或植物性礦物質鈣、鎂、鐵、鋅與蛋白質來源攝取狀況,並探討其與幼童體位及食物攝取等因素之相關性。   本研究為前瞻性長期世代研究,分別於民國91及93年間於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及台大醫院招募151及150位嬰兒,並以相同的問卷調查方法收集飲食、健康狀況、體位發展等資料。動植物性礦物質與蛋白質攝取狀況是利用幼童兩日24小時飲食回憶資料進行分析,以獲取平均攝取量及比例,再以SPSS 19.0及 STATA 8.0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顯示,6歲幼童平均一日動植物性鈣攝取各為220±140及108±57毫克,比例介於0.04~11.03 (ratio<1:22%);動植物性鎂攝取各為46±18及103±36毫克,比例介於0.04~1.45 (ratio<1:96.7%);動植物性鐵攝取各為4±2及5±2毫克,比例介於0.05~3.81 (ratio<1:58.5%);動植物性鋅攝取各為3±2及3±1毫克,比例介於0.11~4.20 (ratio<1:61%);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各為26±10及25±7公克,比例介於0.19~3.43 (ratio<1:50.4%)。其中幼童飲食鎂、鐵和鋅攝取以植物性來源較多,鈣攝取以動物性來源為主,蛋白質攝取來源則較為均衡。若與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比較,幼童飲食不足DRIs的礦物質為鈣;鎂和鋅超過DRIs約1.2倍,鐵約接近DRIs;蛋白質攝取則超過DRIs約1.7倍。   食物攝取方面,幼童飲食動物性礦物質來源以牛奶、奶粉及豬肉居多,植物性礦物質以白飯、麵條及豆製品占多數。而蛋類、乳製品類及肉類,深色蔬菜及水果類分別與動物和植物性礦物質及蛋白質呈顯著正相關。此外,經控制性別和出生體型後,幼童於6歲時體重與鎂和鐵總攝取量有顯著相關;身高與植物性礦物質攝取有顯著相關;BMI則與動物性蛋白質有相關性存在。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體重以出生體重、鎂和鐵總攝取量具影響力;身高以出生身長及植物性礦物質較具影響力。   本研究亦合併兩世代嬰幼兒出生至6歲(n=123)的資料,依出生體重第25及第75百分位分為相對低出生體重(relativ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rLBW)、相對適當出生體重(relative adequate birth weight infants, rABW)、相對高出生體重(relative high birth weight infants, rHBW)三組。結果顯示,追蹤至幼童6歲之身高、體重及BMI於三組間達顯著差異(p<0.05),以rHBW組保持最高,rLBW組保持最低;且三組之BMI於1~5歲呈逐年下降,於5~6歲時有微幅上升的情形。此外,三組幼童0~6歲之體型增加倍數、增加百分比亦有顯著差異存在(p<0.05)。6歲幼童平均熱量攝取為1484大卡,醣類、蛋白質及脂質分別為218、53及45公克,各占總熱量58%、14%及27%;膳食纖維攝取仍不足建議量的一半。   整體而言,本研究6歲幼童飲食除了鈣攝取不足DRIs外,鎂、鐵、鋅和蛋白質攝取皆符合或超過建議量。本研究乃國內首次以橫斷性研究設計進行幼童飲食動植物性礦物質攝取狀況及其與體位和食物攝取來源之相關性探討,未來如欲推廣至兒童營養教育仍需更多長期追蹤的資料進行分析,以釐清整體相關性。
  • Item
    圍棋活動對幼兒空間能力及專注力的影響
    (2014) 蕭愛霖
    本研究旨在發展適合幼兒的圍棋活動,瞭解幼兒空間能力與專注力目前水準,探討圍棋活動對幼兒空間能力、專注力的提升成效,以及個人變項對幼兒空間能力與專注力的影響。以臺北市兩所幼兒園共103位四至六歲幼兒為對象進行準實驗研究,實驗階段實驗組(n=49)幼兒參與每週兩次為期6週的圍棋活動,對照組(n=54)幼兒則沒有參與任何實驗。研究工具採用空間轉換任務及腦立方腦波儀蒐集空間能力與專注力資料,在圍棋活動介入的前、後一週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前測與後測,並於後測結束後一個月對實驗組進行後後測。 本研究將蒐集的幼兒資料依年齡分大班與中班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 一、幼兒圍棋活動對大班幼兒的整體空間能力、平行轉移的空間能力提升有明顯的成效。其中實驗組幼兒參與圍棋活動之後,整體空間能力、平行轉移、對角轉移及對角旋轉的空間能力都有明顯的學習成效以及保留效果。 二、幼兒圍棋活動對幼兒的空間能力與專注力成效會因性別不同而有差異。中班幼兒空間能力的成效是女生的介入效果大於男生;大班幼兒則是男生大於女生。中班幼兒專注力的High α波、Low β波、High β波的改變成效上,男生介入效果大於女生。 三、幼兒圍棋活動對幼兒的空間能力與專注力成效會因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差異。對空間能力的成效以及對中班幼兒High β波的改變成效都是高社經幼兒的介入效果大於低社經幼兒。
  • Item
    幼兒氣質、父母教養觀與幼兒利社會行為的探討-以澳門為例
    (2018) 陳雅倫; Chan, Nga-Lon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兒氣質、父母教養觀和幼兒利社會行為的現 況,並檢測前兩者與後者的關聯,也探討年齡、性別和家庭社經與 三者的差異。本研究以 664 位小班和大班的幼兒為研究對象,幼兒 來自澳門地區六所幼兒園。再以幼兒氣質量表、家長教養觀與育兒 價值感量表以及幼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為工具。透過 SPSS23.0 對回收資料進行處理,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階層迴歸的分析結果顯示: 一、澳門幼兒的氣質反應強度偏大,反應閾偏低。活動量、規律性和適應性表現則為中等偏高、情緒本質屬中等偏負向、堅持性和分神度中等偏低、趨避性屬中等偏趨性。 二、澳門家長教養的傳統觀念正處於新舊交替,育兒價值感則屬較高滿足。 三、澳門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情況,出現頻率由高至低分別是,合作行為、分享行為、幫助行為和關心行為。 四、澳門幼兒男生活動量和反應閾比女生高、適應性和堅持性比女生低。大班幼兒比小班幼兒分神度低。高社經地位的幼兒堅持 性較低社經幼兒高,分神度則較中社經的幼兒低。利社會行為 方面,女生在分享行為、幫助行為、關心行為和合作行為都顯 著比男生高。大班幼兒的分享行為、幫助行為、關心行為和合 作行為都顯著比小班高。低社經幼兒的分享行為、幫助行為和 關心行為皆顯著比中社經幼兒表現好,分享行為和合作行為則顯著比高社經幼兒表現好。 五、澳門幼兒氣質對幼兒利社會行為有顯著預測性,幼兒的適應性愈高,愈會表現出較多的分享行為。適應性愈高和趨避性愈偏趨的幼兒,會表現出愈多幫助行為和關心行為。而適應性愈高、 情緒本質愈負向和活動量愈低的幼兒,則會出現較多合作行為。
  • Item
    幼兒的生活與注意力的關聯
    (2018) 張睿恩; Chang, Jui-En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兒的生活與注意力的現況,並檢視兩者之間的關係。以一Ο五學年度就讀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滿四足歲、五足歲的幼兒為對象,並採用「幼兒生活調查問卷」與「幼兒學習注意力量表」收集資料,透過SPSS22.0的資料處理及分析,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問卷的結果,顯示:一、幼兒平日的就寢時間與起床時間皆比假日來得早,且平日睡眠總時數少於假日。幼兒在幼兒園的午睡時間平均為一小時十分鐘。 二、全體幼兒皆有參與課後的休閒活動,以參與藝術類的休閒活動者最多。一般都有參加四種休閒活動的經驗。 三、有近半數的幼兒參與課後付費的才藝活動,以參加藝術類的才藝活動者最多。一般都只參加一種才藝活動。 四、假日睡眠的時數,女生多於男生。媽媽是家管者,幼兒的睡眠時數較長。家長教育程度是高中職者,幼兒在平日較晚起床。 五、女生參與課後休閒活動的比率較男生高。媽媽是家管者,幼兒參與閱讀類的休閒者最多;家長是專業工作者,幼兒參與電子產品類的休閒活動者最少。 六、女生參與課後付費的才藝活動比率較男生高。五歲組也比四歲組高。媽媽是家管者,幼兒參與運動類的才藝者最多。 七、幼兒的分離性注意力表現最佳,其次為持續性注意力、選擇性注意力。 八、幼兒在幼兒園的午睡時間長,以及有參與休閒活動及才藝活動者,持續性注意力表現最好。 九、幼兒在幼兒園的午睡時間長,以及有參與休閒活動及才藝活動者,選擇性注意力表現最好。 十、幼兒在假日的睡眠時數長與在幼兒園的午睡時間長,並且有參與休閒活動、才藝活動者,分離性注意力表現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