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衣著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究(2003) 許珮榕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衣著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目前水準,並發展衣著消費主題教學活動,探討衣著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提昇、消費態度改變、與消費行為改變之效果。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選擇台北市某國中二年級四個班級共139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n=69)接受的教育介入為每週一次,每次90分鐘的「國中衣著消費主題教學活動」,而對照組(n=70)則進行一般的家政課程教學。在介入前、後一週及介入後一個月分別對實驗組及對照組進行「國中生衣著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的前、後測及後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後的成效。結果發現:一、國中生目前衣著消費知識尚可;衣著消費態度雖有積極傾向,但仍待加強;衣著消費行為雖偏良好,但仍待加強。二、衣著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衣著消費知識提昇、衣著消費態度及衣著消費行為改變有顯著的教學成效。對實驗組學生追求消費者權利與義務的態度有顯著的教學成效,在追求正確資訊及消費者教育權利與義務的行為有顯著的教學效果。三、衣著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實驗組學生之衣著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的改變,並不會因學生性別及家庭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差異。Item 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2003) 楊斯雲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休閒旅遊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目前水準,並發展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方案,探討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提升、消費態度改善與消費行為改變之效果。 本實驗採準實驗研究設計,選擇新竹市某國中一年級四個班共15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76人)接受的教育介入為每週兩次,每次45分鐘的「國中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活動」,而對照組(74人)則進行一般的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教學。在教育介入前後一週及後測結束後一個月,分別對實驗組及對照組進行「國中生休閒旅遊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的前後測及後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後的成效。 結果發現: 一、 國中生目前休閒旅遊消費知識不足;休閒旅遊消費態度雖有積極傾向,但仍需加強;休閒旅遊消費行為雖偏正向,但仍需加強。 二、 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休閒旅遊消費知識提升、休閒旅遊消費態度改善、與休閒旅遊消費行為改變有顯著的教學成效,並具有顯著的學習保留效果。 三、 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休閒旅遊消費知識的提升,女生的介入效果優於男生,家庭社經地位則不影響其知識的提升;而休閒旅遊消費態度改善、休閒旅遊消費行為改變皆不因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教學成效。Item 居住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究(2003) 徐琮惠摘 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的目前水準,並設計「國中居住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以進行實驗教學,研究其對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改變的成效,做為日後推廣消費者教育之教學參考。主題教學之內容為以「居住消費」及「消費者的權利義務」為架構來編擬,共六週總計十二節課之教學活動。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桃園縣某高中國中部二年級四個班級學生(共109人)為對象,其中實驗組兩班(共55人)進行「國中居住消費主題教學活動」教學,對照組兩班(共54人)則未實施此教學課程。教學評量以自編之「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於教學前後一週及教學結束後一個月進行前測、後測及後後測,以瞭解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目前水準、教學立即成效以及教學維持效果。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卡方考驗、t-考驗及共變數分析處理。主要結果如下: 一、 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目前水準為: (一) 整體居住消費知識偏低。 (二) 整體居住消費態度已偏向積極。以八大權利義務分析:對於追求正確資訊、消費者教育、基本需求及服務、求償的權利及義務之態度偏向積極。而對追求表達意見、選擇、健康環境的權利及義務之態度雖有積極傾向,但仍有加強的必要。 (三) 整體居住消費行為仍待加強。以八大權利義務分析:追求正確資訊的權利及義務的行為已出現,但追求健康環境、選擇、基本需求及服務、求償、安全、表達意見、消費者教育的權利及義務的行為,仍有待加強。 二、 「國中居住消費主題教學活動」對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提昇、消費態度改變與消費行為改變的成效 (一) 消費知識提昇: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居住消費知識提昇有顯著的立即效果,及非常顯著的維持效果。 (二) 消費態度改變:居住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居住消費態度的增進未有顯著立即效果,但態度增進的維持效果非常顯著。以八大權利義務分析:追求安全、正確資訊、表達意見、消費者教育的權利及其義務之態度,呈現非常顯著的維持效果,且追求選擇的權利及其義務之態度呈現顯著的維持效果。 (三) 消費行為改變:居住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居住消費行為改變無顯著的成效;但對實驗組學生立即及維持的居住消費行為,造成顯著的正向改變。 三、 個人變項對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改變的影響 (一) 性別: 居住消費主題教學介入對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的成效,部份內容因實驗組學生之性別而呈現差異。 (二) 家庭社經地位 居住消費主題教學介入對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改變之成效,部份內容因實驗組學生之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所差異。Item 家人關係主題教學對高中生親子互動之影響(2013) 楊佳佳本研究旨在瞭解高中階段青少年親子互動態度與行為的現況,發展「家人關係」之家政課程,並探討家人關係課程之實施對高中階段青少年親子互動態度與行為改變之成效。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金門縣某高中一年級四個班在學學生共140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n=70)接受每週一次,每次100分鐘共四週的「家人關係課程」,而控制組則不介入任何實驗處理。在課程介入前、後一週分別對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親子互動問卷」的前、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之教學成效。在家人關係課程進行中,同時使用「學習單」、「各單元的課程回饋表」,作為評估與紀錄實驗組學生學習的表現與概況、對課程活動內容的收穫與感受以及家庭作業的實際執行狀況。研究結果所示如下: 一、高中階段青少年的親子互動態度目前狀況為積極中上的程度;而親子互動行 為目前狀況為中上程度,皆有加強的空間,尤其是在問題解決面向上顯然需 要再增進親子間衝突解決的能力與溝通技能。 二、實驗組學生在親子互動態度量表與親子互動行為量表之後測得分上皆顯著高 於控制組學生,顯示家人關係課程可以增進學生親子互動的態度與行為。 三、家人關係課程介入後,實驗組學生之親子互動態度與行為的改變成效,並不 會因為學生的性別而有所差異,表示家人關係課程對於不同性別之學生都有 效;此外,對於實驗組學生親子互動態度也不會因為學生的家庭結構型態而 有所差異,但對於實驗組學生親子互動行為的改變成效上唯獨「生活參與」 面向,雙親家庭會優於其他類型的家庭之外,其他面向都不會因為學生的家 庭結構而有差異。 最後,依據上述結論,研究者針對高中階段青少年及其家長、家人關係課程推動與未來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家庭及學校教育機構及政府相關人員參考。Item 學校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對國中階段青少年與父母關係之影響-以親子關係課程為例(2011) 王琤惠; Wang Jeng Huey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階段青少年親子關係態度與行為的現況,發展「親子關係」之家庭教育課程,並探討親子關係課程之實施對國中階段青少年親子關係態度與行為改變之效果。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臺北市某國中八年級四個班在學學生共140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n=70)接受每週一次、每次45分鐘的「國中親子關係課程」,而對照組則不介入任何的實驗處理。 在課程介入前、後一週分別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親子關係問卷」的前、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的成效。在親子關係課程進行中,同時使用「學習單」、「課程回饋表」,作為評估與紀錄實驗組學生學習的狀況與表現、對課程活動內容的感受回饋及家庭作業的實踐情形。研究結果如下所示: 一、國中階段青少年的親子關係態度目前狀況為中等傾向,但仍有待加強;而親子關係行為目前狀況為欠佳傾向,須有待加強改善。 二、實驗組學生在親子關係態度量表與親子關係行為量表之後測得分上皆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生,顯示親子關係課程可以增進學生親子關係的態度與行為。 三、親子關係課程介入後,實驗組學生之親子關係態度與行為的改變成效,並不會因為學生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表示本親子關係課程對於不同性別、家庭結構型態及家庭社經地位之學生都有效。 最後,依據上述結論,研究者針對國中階段青少年及其家長、家庭教育工作推動與未來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家庭及學校教育機關及政府相關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