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迎向青春的曙光:家人關係團體方案提升高中青少年幸福感之成效研究(2024) 李秀靜; Li, Hsiu-Ching本研究探討家人關係團體方案提升高中青少年幸福感之成效。採用混合研究法,量化研究採前測、後測、延宕測驗之實驗研究法,研究對象為高中二年級的青少年學生共八班,分為實驗組(有效樣本133人)及控制組兩組(有效樣本41人)。實驗組進行六週的家庭教育團體方案,每週時間為100分鐘(二節課),團體方案結束後,再進行後測及延宕測驗,以探討團體方案介入後之成效。質性研究採觀察法及文件分析法,收集質性質料,包含上課的學習單、學生學習成果、團體課程總回饋表及觀察者記錄表等。研究結果如下: 一、青少年的家人關係為中等程度,代表還算好;青少年的幸福感狀況為中等程度以上幸福感,代表介於還算好及相當好之間,尤其是在全心投入、關係、快樂向度。 二、以ADDIE系統化課程設計發展家人關係團體方案,共五單元六週課程,運用「幸福感理論PERMA」,「青少年幸福感EPOCH」五向度——全心投入、毅力、樂觀、關係、快樂、高中家政十二年國教領綱、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參考大綱等,完成五個單元方案設計。 三、接受「家人關係團體方案」之實驗組學生,其後測「家人關係」、「青少年幸福感」顯著優於對照組。顯示家人關係團體方案,增進青少年家人關係及幸福感,具有立即效性實施成效。 四、接受「家人關係團體方案」之實驗組學生,在「家人關係」、「青少年幸福感」,前測、後測及延宕測驗表現上有顯著差異,其中,後測顯著優於前測,延宕測驗優於前測。顯示家人關係團體方案,增進青少年家人關係及幸福感,具有延宕性實施成效。而家人關係之後測與延宕測驗則無顯著差異;幸福感之後測與延宕測驗有顯著下降。 五、實驗組接受「家人關係團體方案」後,高中青少年家人關係,對青少年幸福感有正向關聯。 研究者藉由學生學習成果、反思回饋、方案設計、教學省思日誌等進行教學反思,且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於青少年及其家長、家人關係課程推動者及未來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提供家庭、學校及家庭教育機構、政府相關單位參考。Item 青少年對家族主義認知之研究(2011) 吳庭蓁; Wu Ting-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的家族主義認知,及個人背景與家庭變項之影響。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採葉明華與楊國樞(1997)的「家族主義量表-認知層次」,選擇青少年階段之高中和高職學生為對象,以「分層」的方式,非隨機取得有效樣本數603份。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1.本研究之青少年過半皆沒有宗教的信仰,並且父母多為已婚同住, 屬於低社經地位的家庭。 2.青少年對家族主義認知程度傾向有點同意,其中以「團結和諧」此 一面向的認同程度最高,意指個人願意接受維持家庭團結、和諧的 重要性;其次分別為「興盛家道」、「繁延家族」。 3.「性別」、「學校類別」、「父母婚姻狀況」對於家族主義認知有 顯著的預測力。男性、高職學生並且父母同住在一起之青少年,家 族主義的認知程度傾向較高。 4.本研究測量的個人背景因素皆對家族主義認知有顯著影響;在家庭 變項中,唯父母婚姻狀況對青少年家族主義認知有顯著影響。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分別針對青少年、父母、學校以及未來研究四方面提出具體建議。Item 青少年依附關係、父母教養方式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關係(2008) 黃靜宜; Ching-yi Huang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依附關係、父母教養方式與異性交往之關係,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台灣北部地區之公私立國民中學與高級中學在校學生,有效總問卷數為714份。研究以「依附關係量表」、「父母教養方式量表」、「異性交往態度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為研究工具收集資料進行分析,所得資料以SPSS13.0版進行處理分析,以描述統計、t檢定、卡方考驗、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進行統計考驗。分析結果如下: 一、 現況 (一) 父親、母親之依附關係、父母教養方式一致性高;青少年整體來說有良好的安全依附關係;依附關係中之「溝通」程度低;父母教養方式之「反應」、「要求」程度高 (二) 異性交往情況:國高中青少年有35.21%有戀愛經驗 (三) 異性交往態度:青少年異性交友目的認同結交男女朋友可以增進自我成長、人際能力、有助課業學習且可以相互陪伴、支持;異性相處態度偏正向、兩性平等且尊重對方;婚前性行為的接受度普遍趨向保守;對現階段交往存有美好、嚮往、支持的態度;對現階段親密行為的接受度以「接吻」所佔的比例最高,佔47.65%,但也有6.13%的青少年可以接受發生性行為 二、 依附關係分析 (一) 高中階段的青少年在「信任」、「溝通」的程度及整體依附關係品質較國中階段高;家庭社經地位愈高,青少年與父母「信任」、「溝通」的程度及整體依附品質愈好 (二) 青少年背景變項、父母教養方式對其依附關係有顯著解釋力 父母教養之「反應」愈多、「要求」愈少,青少年依附關係的「信任」程度愈好,可解釋49%變異量;父母教養之「反應」愈多,青少年依附關係之「溝通」程度愈好,可解釋51%變異量;父母教養之「反應」愈多、「要求」愈少,青少年依附關係愈傾向「低疏離」,可解釋20%變異量 三、 父母教養方式分析 雙親家庭父母教養方式之「反應」較單親家庭為高;青少年家庭社經地位愈高父母教養方式之「反應」愈多;父母對高中階段的青少年有較多的「反應」,而對國中階段的青少年有較多的「要求」 四、 異性交往情況、態度分析 (一) 女生有戀愛經驗的比例顯著高於男生,且女生顯著比男生有較多的戀愛次數。男生較女生、高中生較國中生在「婚前性行為態度」、「現階段交往態度」持開放、支持態度 (二) 男生較女生、高中生較國中生對「婚前性行為」持開放態度;父母教養方式「要求」愈少、依附關係愈不傾向「低疏離」,青少年的「婚前性行為態度」愈開放,共可解釋12%的變異量 (三) 男生較女生、高中生較國中對「現階段交往」持嚮往、支持態度;依附關係「溝通」程度愈差、愈不傾向「低疏離」,青少年對現階段交往較抱持美好、嚮往、支持的態度,共可解釋11%的變異量 五、 結語 (一)支持、鼓勵與肯定乃教養之不二法門 (二)合宜的異性交往態度,植基於父母合宜的「反應」、「要求」及良好的依附關係Item 發展三項健康飲食指標評估臺灣北部地區青少年與母親飲食質量(2019) 徐桂婷; Hsu, Kuei-Ting青少年正值兒童至成人期的轉換階段,此階段飲食營養需供應青春期的生長及發育,同時也奠定成年後的飲食習慣及健康基礎,但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數度指出青少年的營養狀態及飲食攝取不甚理想。良好的飲食質量能滿足個體的營養需求也會影響到孩童的生長發育,甚至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因此本研究欲從飲食質量的層面探討青少年飲食表現,包含飲食變化性(dietary diversity)、飲食多樣性(dietary variety)及飲食品質(dietary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並進一步分析影響青少年飲食質量的相關因素。 受訪者為本研究室民91及93世代中124對青少年及其母親,於青少年11-15歲間每年收集其24小時飲食回憶,歷年共累積257份有效問卷。為更符合本土的飲食習慣及建議,本次將以臺灣每日飲食指南為基礎建立三種不同的飲食質量指標:飲食變化性分數(DDS)、臺灣健康飲食多樣性指標(TW HFD-index)及臺灣健康飲食指數2015版(HEI-2015-NTNUR),並以此分別評估青少年及其母親的飲食變化性、飲食多樣性及飲食品質。 研究結果顯示,11-15歲間男性身高年變化量顯著高於女性且男女性身高及體重在14歲後具有顯著差異。青少年發育方面,女性初經年齡(中位數11.8歲)早於男性變聲年齡(中位數12.9歲)。另外,女性初經年齡與BMI呈顯著負相關(r = -0.32, p< 0.05)。飲食部分,母親及青少年於追蹤期間營養素攝取量大多維持穩定,但青少年及母親歷年平均的平均營養素足量比分別僅達0.67及0.62,有營養素攝取缺乏(< 70% DRIs)的情形。 飲食質量方面,青少年歷年平均飲食變化性分數為4.36 ± 0.72,飲食多樣性0.46 ± 0.06,飲食品質51.30 ± 6.21,飲食質量表現隨年齡上升顯著變差;母親表現則歷年持平,飲食變化性分數為4.34 ± 0.85,飲食多樣性0.47 ± 0.06,飲食品質53.62 ± 8.94。各評估項目中,全榖雜糧類、奶類與水果類得分最低。母子間營養素攝取量及飲食質量具顯著正相關(r = 0.19-0.54, p < 0.05),可見青少年飲食深受母親影響,但隨青少年年齡上升,母子間飲食相關性有減弱的趨勢。 青少年及母親飲食質量與多數營養素攝取量及足量比呈顯著正相關(r = 0.18-0.65, p < 0.05),能適度反應營養素攝取情形。與體位的相關性,青少年的飲食質量與身高年變化量呈顯著正相關(r = 0.24-0.31, p < 0.05),而飲食質量對青少年及母親現階段體位無顯著影響。分析影響飲食質量的相關因素,青少年睡眠時間及母親飲食質量表現對青少年飲食質量有正向影響;母親僅職業對其飲食品質具顯著影響力。 綜上所述,良好的飲食質量確實能使個體攝取較充足的營養素,也有助於青少年身高增長。另外也發現隨青少年年齡增加,與母親飲食相關性減弱,顯示除提供主要照顧者飲食教育外,也應特別針對青少年進行營養教育,以增進其飲食質量表現。Item 逆風的祝福-原住民經濟弱勢單親家庭之青少年的復原力展現(2016) 蔡宜臻; Tsai, Yi-Jen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經濟弱勢單親家庭之青少年的生命經驗,及其復原力發展的過程。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之敘事探究為研究取向,深度訪談六位經濟弱勢單親家庭之原住民青少年,從復原力的觀點探討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分析復原力過程如何發展以獲得正向適應。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本研究發現原住民經濟弱勢單親家庭之青少年的逆境分為四個類型:經濟問題、情緒困擾、親職化壓力以及人際疏離,而促進其展現復原力的保護因子來自「個人」與「環境」二個層面,個人保護因子包括:正向信念、互惠利他行為與自我效能;再者,家庭、學校及社區亦發揮極大地保護作用,環境保護因子包括:家人關懷與支持、家庭凝聚力、師長與同儕的正向支持、部落凝聚與信仰的啟發。青少年的復原力過程,乃是藉由獲得家人情感支持、轉變認知與依靠信仰的力量以重塑逆境經驗,或開展生活目標感、人際互助行動與追尋自我認同等積極因應,發展出對抗逆境的能力。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針對家庭教育、學校輔導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