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自閉症學生之幽默風格與其父親與母親之依附關係與幽默風格之相關研究(2013) 安志佩; Chi-Pei An幽默可以在社交情境下調劑氣氛,促進人際關係之一種特質,過去研究使我們了解自閉症在人際互動與社交情境上表現困難,而自閉症在幽默表現經常不易理解或使用錯誤方式與人互動,研究者想要了解自閉症在幽默的使用是否受到與父母親依附關係影響,抑或是自閉症學生本身特質影響造成其在幽默風格使用與一般學生之不同,若能了解此情形,或許可以針對自閉症幽默風格進行教學輔導。 研究者以「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依附關係量表」為研究工具,以立意取樣,抽取全臺灣179組自閉症學生與其父母,回收後之有效樣本為69位學生、44位父親及88位母親。結果顯示: 一、自閉症學生父母在各類型幽默風格皆未達顯著差異。 二、自閉症學生對母親依附顯著高於父親依附;自閉症學生對母親依附的「信任」、「溝通」、「整體依附」顯著高於父親;自閉症學生對父親、母親在「依附-低疏離」並無顯著差異。 三、父親「自我提升型」幽默風格與父親「依附-溝通」有顯著正相關;母親「親和型」幽默風格與母親「依附-低疏離」有顯著正相關;母親「攻擊型」依附風格與母親「依附-低疏離」有顯著負相關。 四、父親「自我提升型」幽默風格與父親「依附-溝通」有顯著正相關;母親「親和型」幽默風格與母親「依附-低疏離」有顯著正相關;母親「攻擊型」依附風格與母親「依附-低疏離」有顯著負相關。 五、自閉症學生「自我提升型」幽默風格與父親「依附-溝通」、「父親依附」有顯著正相關;自閉症學生「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與父親「依附-低疏離」有顯著負相關;自閉症學生「攻擊型」、「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與母親「依附-低疏離」有負相關。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職是之故,研究者建議學校或相關單位可辦理不定期親職教育講座或親職團體課程,父母可學習正向之幽默風格,藉此降低父母之負向幽默風格使用,對學生展正向幽默風格;此外,對於自閉症學生,學校或相關單位可藉由開設社交技巧或小團體將幽默融入課程中,提升自閉症學生之幽默能力,增進人際關係。Item 自閉症青少年與一般青少年在幽默理解與欣賞、幽默風格及嘲笑風格之差異研究(2013) 曾蕾頻; Zeng Leipin自閉症青少年在社會互動上有明顯的障礙,而幽默在維持人際關係及溝通意見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若能了解自閉症青少年與一般青少年在幽默上有何不同之處,對於進一步協助自閉症青少年運用幽默改善社會互動將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自閉症青少年幽默理解與欣賞、幽默風格與嘲笑風格和一般青少年是否有差異?以及差異情形為何?以全國177名自閉症青少年與性別、年齡配對之177名一般青少年為研究對象。採用自編之「幽默理解與欣賞問卷」;詹雨臻、陳學志、卓淑玲及Martin(2011)發展的「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HSQ-TC)」及陳學志、詹雨臻、Ruch與Proyer(2011)發展的「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TC Scale)」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如下: 一、自閉症青少年和一般青少年在幽默理解與欣賞上有顯著差異。 (一)自閉症青少年和一般青少年在不同類型幽默之理解程度上有顯著差異。自 閉症青少年在無厘頭、失諧解困類型笑話的理解程度皆顯著低於一般青少年。 (二)自閉症青少年在不同類型幽默的好笑程度評定上有顯著差異。自閉症學生 對於無厘頭笑話的好笑程度顯著高於一般青少年;而在失諧解困笑話的好笑程度上,自閉症青少年與一般青少年無顯著差異。 (三)自閉症青少年在不同類型幽默的好笑程度達顯著差異。自閉症青少年對於 無厘頭類型笑話的好笑程度顯著高於失諧解困類型笑話的好笑程度。一般青少年對於不同笑話類型的好笑程度則無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自閉症青少年雖在幽默理解方面遇到了較大的困難,但在幽默欣賞的部分卻沒有困難。特別的是,本研究發現自閉症青少年比一般青少年更能夠享受在無厘頭類型笑話的愉悅情緒中。建議在教學中除了增進其幽默理解程度外,更可透過無厘頭笑話來增加自閉症青少年的正向情緒與心理健康。 二、本研究的貢獻在於深入探討自閉症青少年在幽默的不同表現方式與風格,瞭 解他們在使用各種幽默風格方面與一般青少年的差異情形。研究者發現自閉症青少年和一般青少年在幽默風格表現上有顯著差異。自閉症青少年在親和型、自我提升型與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的展現上皆顯著低於一般青少年,唯在攻擊型幽默風格的表現上與一般同儕相同。建議教師可在課程與生活中,教導自閉症青少年展現正向之幽默風格。 三、在嘲笑風格方面,自閉症青少年和一般青少年的表現有顯著差異。自閉症青少年在怕被笑嘲笑風格顯著高於一般青少年,而在喜被笑嘲笑風格顯著低於一般青少年,在喜笑人的表現上與一般青少年相較無顯著差異。建議教師可透過人際技巧課程與生活情境,教導自閉症青少年以不同角度來詮釋他人的嘲笑,與面對被嘲笑時的適當因應方式,並於利用機會建立其自信心。Item 中文語意透明度對再認記憶裡清晰回憶以及熟悉度判斷歷程的影響:一般與自閉症學童的比較研究(2017) 呂俐葶; Lu, Li-Ting本研究旨在比較國小自閉症與一般學童於再認記憶的發展異同,並探討中文語意透明度及詞頻對兩組學童再認記憶裡清晰回憶以及熟悉度判斷歷程的影響。 實驗一中以二階段記得/知道實驗任務測量一般學童再認記憶裡清晰回憶以及熟悉度判斷歷程,研究結果顯示中、高年級學童的再認記憶無年齡差異,但高年級清晰回憶大於中年級,熟悉度判斷歷程小於中年級的現象。實驗二以同樣的實驗任務測量中年級與高年級自閉症學童的再認記憶,兩個年段的再認記憶及其雙歷程並無明顯的差異。綜合分析比較一般與自閉症學童再認記憶的表現,顯示一般與自閉症學童並無明顯的發展差異。 本研究同時操弄中文語意透明度及詞頻以檢視兩種詞性對再認記憶中清晰回憶以及熟悉度判斷歷程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中文語意透明度在一般與自閉症學童組的比較上並無組別間的交互作用,且兩組都有語意不透明詞的正確再認率大於透明詞,而錯誤再認率小於透明詞的鏡像效應。此外,在實驗一對詞頻的分析並未發現詞頻對一般學童的再認記憶有明顯的影響,但在實驗二的分析則顯示在校正後的知道反應中,自閉症學童對高頻詞的熟悉度判斷歷程大於低頻詞。綜合分析比較亦發現在校正後的知道反應中詞頻對一般學童及自閉症學童再認記憶的影響有差異,顯示自閉症學童對高頻詞的熟悉度判斷歷程大於低頻詞,但一般學童的再認記憶沒有詞頻上的差異。 整體而言,一般學童與自閉症學童的組間差異不明顯,兩組在再認記憶的發展上都有整體正確再認率無年齡差異,但在雙歷程的清晰回憶歷程上有高年級大於中年級,熟悉度判斷歷程中年級大於高年級的現象。此外,語意透明度的鏡像效應並不受年齡及樣本族群影響,在整體再認率上都有正確再認率不透明詞大於透明詞且錯誤再認率小於透明詞的現象。Item 幽默理解與社交幽默因應課程對自閉症中學生的幽默理解、幽默風格之影響(2015) 劉雅如; Liu , Ya- Ru幽默在社交情境下可調劑氣氛、緩解衝突、拉近社交距離,對個體的人際關係 實有其助益,自閉症者卻因社交功能的缺陷,普遍被認為沒有幽默感。從過去的 研究中發現一般個體的幽默感可透過後天訓練而獲得提升,但是否同樣能藉由後 天訓練來提升自閉症者的幽默表現之實徵研究卻相對稀少,本研究針對自閉症的 幽默特性設計一套幽默理解與社交幽默因應課程,並探討該教學方案對自閉症中 學生幽默理解與欣賞、幽默風格的影響效果。本研究之「幽默理解與社交幽默因 應課程」採「課程講授」、「互動教學」 以及「實作演練」三種方式進行教學介入, 其中「課程教學」共分為十個單元,期能提升自閉症學生之幽默理解與欣賞及親 和型幽默風格。 本研究採準實驗法,招募自閉症中學生 20 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 控制組。實驗效果評估方面,採用的研究工具為「幽默理解與欣賞問卷」 、 「幽默 風格量表」 ,以 Mann-Whitey U 檢定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各項指標的進步分數之 差異情形,並輔以「課程回饋問卷」 、 「學生作品蒐集」 、 「課程觀察評量」作為質 性分析,以深入瞭解教學實驗之效果。綜合各項結果,獲得以下研究結論: 一、幽默理解與社交幽默因應課程能提升自閉症中學生「無厘頭幽默」之理解與 欣賞,未能有效提升「失諧解困幽默」之理解與欣賞。 二、幽默理解與社交幽默因應課程能增進自閉症中學生使用「親和型」幽默風格 之傾向, 「自我提升型」「攻擊型」 、 「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未有顯著改變。 從研究結果顯示自閉症者之部分幽默可藉由後天訓練而獲得提升 , 而學生的課 程回饋問卷也看出學生對於幽默理解與社交幽默訓練課程的喜愛並認為其有幫 助,此一發現對教師在增進自閉症學生之社交技巧方面,從教學設計上融入幽默刺激也是一種可考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