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對國中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2021) 陳嘉源; Chen, Chia-Yuan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點。教育部於2002年公布「創造力白皮書」,揭示創造力在未來世界的重要性之後,創造思考教學的相關研究便開始蓬勃發展。過往的研究只將創造思考教學融入各學習主科,其主要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的學業成就,其次才是創造力的增進提升,故本研究設計將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上遊戲,其目的為運用桌遊寓教於樂的特性,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並在遊戲的氛圍裡實際運用所學到的創造思考技法,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激發高層次思考,藉以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本研究採用準實驗法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國中的七年級學生共84名,其中包含實驗組29名、對照組29名與控制組26名,研究工具採用「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與「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實驗組接受為期5週,每週1節課(45分鐘)之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課程;對照組進行5週的桌遊課程,不另外融入創造思考教學;控制組則為體育性社團之學生,不進行相關課程。研究統計方法採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探討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對國中生的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本研究結果如下:(一)實驗組的「獨創性」、「精密性」與「開放性」顯著高於對照組與控制組,「流暢性」無顯著差異;(二)對照組與控制組的「冒險心」顯著高於實驗組,其餘創造傾向指標無顯著差異;(三)實驗組的「界定原因」、「解決問題」、「預防問題」、「變通性」與「有效性」顯著高於對照組,對照組又高於控制組。從上述研究結果,可得出以下結論:(一)不論是否融入創造思考教學,只要進行桌遊課程即可提升學生的創造力;(二)進行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課程後,對提升學生的創造傾向沒有顯著的提升效果;「冒險心」的後測成績則是比未接受課程的學生還要低;(三)進行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課程的實驗組,其問題解決能力顯著高於對照組與控制組。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針對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在未來研究及教學實務上提出相關建議。Item 創造性繪本教學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生創造力之影響(2008) 陳嬿如; Yen-Ju Chen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設計一套適合國小低年級學生之創造性繪本教學方案,並探討該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生創造認知及情意能力的立即及持續效果。研究方法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台北市某國小81名低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成三個組別,創造性繪本教學組28名學生,一般繪本教學組25名學生,控制組28名學生,創造性繪本教學組及一般繪本教學組接受為期十一週,每週兩節課(一節40分鐘),共二十二節課的實驗方案處理,其中創造性繪本教學組為創造思考策略融入繪本教學之實驗處理,而一般繪本教學組則是單純進行繪本教學方案,控制組則未接受任何處理,進行班級例行性活動。 本研究以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中之「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為量化資料的評量工具,於實驗方案結束進行後測及追蹤測,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多變量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單元回饋表」、「課程總回饋表」、「學生作品」、「學生訪談問卷」及「教師省思札記」為輔助資料,以瞭解教學實驗之過程與成效。 研究結果顯示: 一、在認知能力方面,創造性繪本組與一般繪本組在「開放性」、「變通力」、「精進力」、「標題」上有立即提升效果,在「開放性」、「獨創力」、「精進力」、「標題」上有持續提升效果,「流暢力」上則無顯著效果。此外,創造性繪本組與控制組在「流暢力」、「開放性」、「獨創力」、「精進力」、「標題」上有立即提升效果,在「開放性」、「獨創力」、「精進力」、「標題」上有持續提升效果。 二、在情意能力方面,創造性繪本組與一般繪本組在「挑戰性」因素上有立即及持續提升效果,在「冒險性」、「好奇性」、「想像力」、「挑戰性」上有持續提升效果。此外,創造性繪本組與控制組在「冒險性」、「好奇性」、「想像力」及「挑戰性」因素上有立即及持續提升效果。 三、一般繪本教學在本研究中僅能提升獨創力的表現。 四、創造性繪本教學組學生對方案的評價頗高,認為方案內容有趣多元,且能訓練思考並發揮創意,自己的創造力表現也有所增進,尤其偏愛動態活動及繪圖活動。 研究支持創造性繪本教學方案能提升學生創造認知及情意能力。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未來創造思考教學應用及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語文頓悟性問題索解的認知歷程(2007) 許禕芳; Hsu, Yi-Fang在創造力的軼事記錄當中,常見許多關於頓悟經驗的描述。為了探究頓悟的本質,許多研究皆曾提出假設,試圖說明頓悟性問題索解的認知歷程,而這些研究大致認同,表徵建構和提示運作在頓悟性問題索解的認知歷程當中皆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們發現,目前相關的研究結果仍然存有三個主要的限制。第一,這些研究對於提示運作如何影響頓悟性問題索解的詮釋歧異;第二,多數研究偏重探討提示運作,忽略表徵建構和提示運作兩者之間的交互作用;第三,多數研究採用空間頓悟性問題作為研究材料,忽略語文頓悟性問題索解的認知歷程。為了突破上述限制,我們同時操弄數個與表徵建構和提示運作有關的變項,嘗試探究這些變項的交互作用,以瞭解語文頓悟性問題索解的認知歷程。實驗一發現,關鍵的典型性與提示的顯明性這兩個變項之間存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實驗二則發現,聯想作業的內容與提示的顯明性這兩個變項皆能分別影響個體的解題表現。研究結果顯示,表徵建構和提示運作兩者相互依存,而提示運作係透過限制搜尋的方式影響個體表徵轉換的歷程。我們進而據此提出語文頓悟性問題索解的雙路徑假設,主張語文頓悟性問題索解的認知歷程應該包含建構非典型表徵、辨識關鍵的因素、形成合適的表徵等三階段歷程。整體而言,研究結果能夠有效幫助我們釐清語文頓悟性問題索解的認知歷程。Item 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一般子女的創造力研究-開放性人格特質之中介效果(2013) 施乃華; Shih, Nai-hua本研究目的為檢視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一般子女在人格特質、創造力認知層面與情意層面的差異情形,並探討開放性、嚴謹性人格特質對族群與創造力認知層面、情意層面關係的中介效果。研究者採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對象為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學生1076位,其中新移民家庭子女431位,非新移民家庭子女645位。研究工具包括「五因素人格量表」、「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圖形部份」及「威廉斯創造傾向量表」。結果如下:1. 新移民子女在創造力認知層面的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向度及創造力認知層面總分(T分數)之表現均顯著高於本國籍一般子女,在精進力向度則未達顯著差異;在創造力情意層面的冒險性、好奇性、想像性、挑戰性向度及創造力情意層面平均得分,新移民子女也顯著高於本國籍一般子女的表現;2. 新移民子女開放性人格顯著高於本國籍一般子女,不過,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一般子女的嚴謹性人格則未達顯著差異;3. 在創造力認知層面上,開放性人格部分中介族群與流暢力之關係,而完全中介族群與變通力、獨創力及創造力認知層面總分(T分數)的關係,顯示流暢力的表現,同時受到族群與開放性人格兩變項的影響,而變通力、獨創力、創造力認知層面總分(T分數)則是完全受到開放性人格的影響。在創造力情意層面上,開放性人格部分中介族群與冒險性、想像性、創造力情意層面平均得分之關係,而完全中介族群與好奇性、挑戰性之關係,意謂著冒險性、想像性、創造力情意層面平均得分的表現,同時受到族群與開放性人格兩變項的影響,而好奇性、挑戰性則完全受到開放性人格的影響。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討論本研究意義和價值,並對未來研究及新移民子女教育實務提出建議。Item 中文遠距聯想作業之構成要素難度分析暨其與擴散性及頓悟性思考之關聯(2006) 蘇秀慧; Hsiu-Hui Su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中文遠距聯想作業之構成要素對題目答對率的影響,及其與擴散性、頓悟性思考之關聯。故以新編中文遠距聯想量表題庫為選題範圍,以「逆向聯結線索字個數」、「線索字聯想方向轉換次數」、「線索字可連結字數和」、「破音字出現之位置」四個構成要素選題,編製成四份不同的中文遠距聯想作業,選取臺北市三所國中七、八、九年級的學生251人進行施測,以單因子受試者內變異數分析,了解構成要素對題目答對率的影響,再與擴散性思考測驗及頓悟性思考測驗之得分進行積差相關分析。 實驗一結果發現中文遠距聯想作業中,「逆向聯結線索字之個數」對題目答對率的影響有顯著差異,0個逆向聯結線索字的題目答對率顯著高於1個、2個、3個逆向聯結線索字的題目答對率,2個逆向聯結線索字的題目答對率顯著高於3個的題目答對率。0個、1個、2個、3個逆向聯結線索字的題目答對率與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之七個指標分數並無顯著相關存在。而0個逆向聯結線索字的題目答對率與頓悟性問題測驗得分有顯著的相關存在。 實驗二結果發現中文遠距聯想作業中,「線索字聯想方向轉換之次數」對題目答對率的影響有顯著差異,線索字聯想方向轉換0次的題目答對率顯著高於1次、2次的題目答對率,線索字聯想方向轉換2次的題目答對率卻顯著高於1次的題目答對率。線索字聯想方向轉換次數為0次且皆為逆向聯結線索字、線索字聯想方向轉換1次、線索字聯想方向轉換2次的題目答對率與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之語文變通力有顯著相關存在。另外,聯想方向轉換次數為1次的題目答對率與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之圖形精進力達顯著相關。線索字聯想方向轉換1次及2次的題目答對率與頓悟性問題測驗得分有顯著的相關存在。 實驗三結果發現三個線索字皆為順向聯結之中文遠距聯想作業中,「線索字可連結字數和」對題目答對率的影響有顯著差異,低可連結字數和的題目答對率顯著高於中、高可連結字數和的題目。中線索字可連結字數和的題目答對率與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之語文流暢力及語文變通力有顯著正相關存在;低線索字可連結字數和的題目答對率與新編圖形創造思考測驗之精進力達顯著相關。而中線索字可連結字數和的題目答對率與頓悟性問題測驗得分有顯著相關存在。 實驗四結果發現中文遠距聯想作業中,「破音字出現之位置」對題目答對率的影響有顯著差異,皆無破音字及線索字出現破音字的題目答對率皆顯著高於目標字出現破音字的題目答對率。目標字出現破音字的題目答對率與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之圖形變通力有顯著相關存在,且在語文變通力方面臨界顯著。目標字出現破音字的題目答對率與頓悟性問題測驗得分有顯著相關存在。 綜合以上四個實驗得知,「逆向聯結線索字個數」、「線索字聯想方向轉換次數」、「線索字可連結字數和」、「破音字出現之位置」四個構成要素對中文遠距聯想作業之題目答對率皆有顯著的影響,而且由其相關研究可以得知遠距聯想的歷程中包含了擴散性思考因子,變通力尤其顯著,關聯最大。且中文遠距聯想作業確實與頓悟性思考測驗有相似的特質,表示遠距聯想的認知運作機制與頓悟性思考的歷程相同。本研究結果未來可作為編製中文遠距聯想量表的參考,且對於創造力認知歷程有進一步的了解。Item 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效與創造力之影響(2005) 陳慧青; Hui-Ching Chen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1.設計一套國中生適用的幽默融入教材、教學方法與教學風格的數學創意課程;2.探討「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的影響;3.了解「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學生幽默感的影響;4.分析「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學生創造力之影響;5.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國中階段推動幽默融入數學領域之參考。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測-後測」準實驗設計,以台北市某國中79名國一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分成普通班與美術班各一班,共50位學生,對照組一班共29位學生。以「數學態度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及「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作為了解研究對象的數學學習成效、幽默感與創造力之工具,以前後測的得分,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考驗研究假設。研究者運用「課程回饋問卷」、「學生課堂作品表現」、「教學省思札記」、「實驗組學生訪談結果」,進行教學歷程分析。根據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幽默可以自然地融入數學教學:1. 本實驗教學主張幽默教學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醞釀期、嘗試期與實行期;2. 本實驗教學歸納四種幽默的融入方式,包括教學策略融入式、主題融入式、班級經營融入式及隨機融入式。 二、「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影響:1.本實驗教學未能提升國中生數學態度之學習數學的信心、數學有用性、數學探究動機、對數學成功的態度、數學焦慮;2. 本實驗教學未能顯著提升國中生段考數學成績,但實驗組班級數學成績未退步。 三、「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生幽默感之影響:1.本實驗教學能提升普通班國中生社交中幽默能力、幽默因應、對幽默的態度與笑的傾向;2. 本實驗教學未能提升美術班國中生幽默理解、幽默創造、社交中幽默能力、幽默因應、對幽默的態度與笑的傾向。 四、「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之影響:1.本實驗教學能提升國中生語文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2.本驗教學能提升國中生圖形獨創力、精進力;3. 本實驗教學未能提升國中生圖形流暢力、變通力。 五、「幽默式創意數學教學」能激發學生創造潛能與幽默創造能力,提高學習的興趣;引發正向的情緒,降低考試壓力,幫助數學的學習,並願意將幽默運用至日常生活中。 最後,研究者提出教學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作為學校教師進行幽默教學以及未來研究的參考。Item 「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中生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2004) 郭雅惠; Ya-Huei Kuo本研究主要目的是:1.設計一套國中生適用的「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方案;2.探討「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方案,對國中生創造思考能力的影響;3.分析「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方案對國中生作文創意表現的遷移效果;4.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國中階段推動創造思考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測-後測」準實驗設計,以桃園縣某國中72名國二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共35位學生,對照組共37位學生。以「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及「寫作創意評定量表」作為了解研究對象創造力的工具,以前後測的得分,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考驗研究假設。研究者運用「課程回饋問卷」、「創造思考教學課程回饋問卷」、「教學省思札記」,進行教學歷程分析。根據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創造思考教學策略可以很自然地融入綜合活動各單元。 二、「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中生語文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1.本實驗教學能提升國中生語文流暢力;2.本實驗教學能提升國中生語文變通力;3.本實驗教學能提升國中生語文獨創力。 三、「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中生圖形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1.本實驗教學能提升國中生圖形精進力;2.本實驗教學未能提升國中生圖形流暢力、圖形變通力及圖形獨創力。 四、「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創造潛能;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獲得成就感。 五、「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中生作文創造力遷移的影響:1.本實驗教學能提升國中生國文寫作獨創性,及整體表現;2.本實驗教學未能提升國中生國文寫作寫作流暢性、寫作變通性及寫作精進性;3.寫作獨創性表現佳的國中生肯定實驗教學有助於提昇寫作態度及寫作表現。 六、「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獲得大多數實驗組學生喜愛,多數實驗組學生認為本課程有助於增進創造思考能力,並願意在學習及未來中落實。 最後,研究者歸納研究結論,並提出教學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作為學校教師教學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詞彙聯想策略測驗的發展(2006) 黃博聖; Huang Po-Sheng摘 要 自Guilford於1950年呼籲研究者重視創造力以來,此後五十年創造力研究即開始蓬勃發展。然由於許多研究者皆從不同角度來研究創造力,因此至今對於創造力仍未有一共識之定義。 至今最常為人所使用之創造力測量工具為擴散性思考測驗。然而有許多研究者對擴散性思考作業提出質疑,尤其是在測量方式以及獨創性計分方式上。再加上國內之擴散性思考作業常模樣本多已年代久遠,且多為「概念流暢力」的測量,而尚無「聯想流暢力」的擴散性思考工具,因此於本研究即試圖結合遠距聯想概念與擴散性思考模式,發展「詞彙聯想策略測驗」,建立流暢性、變通性與獨創性分數。在測驗中,主要有包含兩個作業,分別為「海洋」與「玫瑰」之聯想作業,要求參與者根據「海洋」或「玫瑰」進行直接聯想,並寫出所聯想的詞彙與「海洋」或「玫瑰」之間的關係為何。透過參與者所填寫的關連說明,可以排除掉不適切的反應,以有效考量想法的適切性。因此流暢性分數即以「有效聯想反應的個數」來代表;另外,研究者透過參與者所回答之關連說明,建立了十一種詞彙聯想策略,作為變通性分數的類別。而在獨創性計分上,研究者進一步去比較傳統常模分數、加權平均數與加權中位數的三種獨創性計分方式,以找出最能代表獨創性指標之計分。 在信度分析上,一共進行了內部作業信度、極端組比較與評分者間信度。研究結果顯示,流暢性與變通性與傳統常模分數、加權平均數與加權中位數皆具有良好之信度。然而,傳統常模分數與流暢性分數相關高 (r = 0.542),顯示容易受到流暢性分數之影響;而加權平均數與加權中位數則不會受到流暢性分數之影響,較能有效測量獨創性之指標。 而效度資料上,分別進行了四種建構效度 (同時性效度、同儕評定效度、前半與後半之比較、聯想策略) 與兩種區辨效度 (與頓悟性問題及新編中文遠距聯想量表之關係)。結果顯示,流暢性與變通性分數在所有效度資料上,皆具有良好之結果,雖然兩者之間的相關很高 (r = .621),顯示變通性容易受到流暢性分數之影響。然而其與同時性效度的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仍具有顯著之相關 (r= .314),顯示詞彙聯想策略測驗的變通性分數仍能有效測得「產生不同聯想反應」的能力。 進一步比較三種獨創性不同計分方式,結果顯示,傳統常模分數與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的同時性效度不高 (r = .254);而加權平均數,除了與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之同時性效度結果不佳 (r = .153) 外,聯想策略團體差異的建構效度也不好;然而加權中位數在各個效度分析上,皆具有良好之結果,且不會受到流暢性分數的影響,能有效代表獨創性之指標,因此建議應以加權中位數來取代傳統常模分數,作為獨創性分數的指標。 整體而言,詞彙聯想策略測驗具有良好之信度與效度,能有效測量擴散性思考以及遠距聯想能力,可作為創造潛能之有效測量工具。Item 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複合性對創造力之影響-以心流經驗為中介變項(2019) 王曦; Wang, Hsi創造力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各國紛紛透過教育計畫與教育改革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可見創造力的培養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標,而如何營造適合創造力發展的環境成為一個重要議題。過去研究針對家庭環境與創造力之間的關係有兩種不同的論點,一種認為支持、溫暖、安全並積極給予鼓勵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孩子的創造力發展;而另一種則認為生活中的困境能夠刺激孩子的創造力且培養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據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家庭複合性與創造力間的關係,並以心流經驗為中介變項進一步探討其具體機制。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抽取臺灣北、中、南地區12所國小519位五、六年級學生作為參與者。研究工具採用新編創造思考測驗-語文創造思考測驗、心流經驗狀態量表、家庭複合性量表和心流經驗傾向量表。研究結果發現,心流經驗傾向對複合型家庭與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具有顯著中介效果;心流經驗狀態對複合型家庭與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具有顯著中介效果。進一步使用序列中介分析進行探討,發現心流經驗在複合型家庭影響創造力表現的中介路徑為:複合型家庭先經心流經驗傾向再經心流經驗狀態至創造力,意指複合型家庭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心流經驗傾向,使其更容易進入心流經驗狀態,進而有更好的創造力表現。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