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經驗與因應-一個敘說探究(2011) 陳建良; Chen, Jian-Liang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經驗與因應,希望透過生命故事敘說與研究者的理解與詮釋來瞭解長期安置、獨立生活等生命經驗對於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影響,並呈現他們的因應之道。本研究採取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歷程。研究者先以立意取樣方式邀請到兩位願意分享個人生命故事的研究參與者;並利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以蒐集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敘說。訪談內容轉錄為逐字稿後,研究者先將訪談內容撰寫成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故事,再以敘說分析法中的「整體-內容」形式進行生命故事分析。 本敘說研究發現生命經驗對於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影響如下:(1)家庭環境及長期分離造成與家人疏離矛盾的關係;(2)在人際關係中較難表露真實自我、信任別人;(3)習慣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凡事靠自己;(4)獨立生活帶來的經濟壓力限制了個人的發展。 另外,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因應之道則如下:(1)先接受現實,再主動尋求解決之道;(2)對於親情的遺憾壓抑、否認,好讓自己能繼續前進;(3)尋求新的人際或依附關係,拓展社會支持系統;(4)自我肯定與勉勵,增進面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5)正向看待過去經驗,帶來新的意義與力量;(6)在宗教信仰中尋求寄託與慰藉。 最後,研究者除了呈現個人之研究省思,並根據上述研究發現與結果,分別針對助人專業工作者、育幼院、育幼院安置院童,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的經驗與因應之研究(2009) 程秋楨; Chiu-Chen Cheng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的生活經驗及其因應歷程,希望藉由研究結果瞭解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因應懷孕/生產事件所帶來的影響,並找出她們的社會支持程度及其主觀的個人需求,以提供社會人士、政府部門、教育單位及助人專業工作者參考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的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之歷程。研究者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對五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蒐集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歷經懷孕/生產之生活經驗的自我敘說,訪談內容經整理為逐字稿之後,以敘說分析方法中的「整體-內容」型式進行資料的分析,最後撰寫五位研究參與者在大學修業期間對懷孕/生產之經驗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發現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事件對成年女性的影響如下: 一、教育生涯之發展受到阻礙,並使其調整未來之生涯發展目標。 二、由於多重生活角色使女性感到時間分配上之困擾,而被迫調整生活作息 與學習方式。 三、在學習環境中,同儕的態度會影響女性之適應;而同儕成員的改變,使 女性感到壓力並使其調整與同儕的互動模式。 四、與家人的關係轉變,家人提供女性支持但也使其感到壓力。 五、女性發現自己個性上的改變,並對改變賦予正向意義。 本研究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政府部門及相關人員提出建議。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發現,對未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關鍵字:成年女性、懷孕學生、因應Item 通勤家庭為人母者之敘說研究:三位女性的故事(2010) 柯潔芳; Ko Chieh-Fang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在通勤家庭中,為人母者的生活經驗及其適應歷程,希望藉由研究結果瞭解通勤家庭型態對為人母者所帶來的影響,並找出她們的社會支持程度及其個人需求,以提供政府部門、社會人士、教育單位及助人專業工作者參考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的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之歷程。研究者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對三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蒐集在通勤家庭中為人母者之生活經驗的自我敘說,訪談內容經整理為逐字稿之後,以敘說分析方法中的「整體-內容」型式進行資料的分析,最後撰寫三位研究參與者在通勤家庭中為人母者之經驗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發現夫妻分隔兩地的通勤家庭型態對為人母者的影響如下: 一、多重角色使為人母者感到時間的緊縮,因而調整平日生活的作息。 二、獨自承擔教養責任感到無助與沈重壓力,親職教養引發婚姻衝突,促使為人母者調整夫妻互動與溝通模式。 三、有感於先生缺席對親子關係的影響,調整家庭角色與生活模式,營造家庭的一體感與親密感。 四、為人母者與家人關係有所轉變,家人的支持是重要後盾,但有時也會感到壓力。 五、為人母者發現自己個性上的改變,並對此改變抱持正向肯定。 本研究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政府部門及相關人員提出建議。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發現,對未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