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生與其父母之嘲笑風格及其同理心之相關研究(2010) 林碧欣; Lin BiSin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與其父母之嘲笑風格及同理心的相關情形,並且檢驗不同性別國中生、以及國中生父親與母親在嘲笑風格與同理心之差異情形。研究者以「嘲笑風格量表精簡版」、「同理心量表」為研究工具,採用立意取樣,抽取五校738組學生與其父母,回收後之有效樣本為343位學生、360位父親及405位母親。結果顯示:(1)國中生父親與母親之嘲笑風格具有顯著差異,父親「喜被笑」與「喜笑人」特質顯著高於母親;在國中生父母之嘲笑風格的相關方面,父親的「喜笑人」與母親「喜笑人」、「喜被笑」達顯著正相關。(2)國中男生「喜笑人」顯著高於國中女生;國中女生在同理心普遍顯著高於國中男生。(3)父親「喜笑人」與子女「怕被笑」達顯著正相關;母親「喜被笑」、「喜笑人」與子女「喜被笑」、「喜笑人」具顯著正相關;子女「喜被笑」與「同理心」達顯著正相關;子女的「喜笑人」與「同理心」達顯著負相關。由本研究結果可知,父母與子女的嘲笑風格具有相關存在,且父親和母親分別與子女之相關情形不同。職是之故,研究者建議學校可辦理親職講座,向父母宣導正向的嘲笑風格,藉此間接改善子女之嘲笑行為;另外,由於國中生嘲笑風格與同理心有負相關存在,因此學校可藉由開設人際與同理心課程,輔導國中生之嘲笑行為。Item 國中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2009) 蔡思賢國中階段的青少年正處於角色認同/混淆的發展危機,得到同儕認同對他們而言是最重要的事,而幽默、嘲笑與攻擊行為都是在他們日常生活的人際互動中可能隨時會運用或面對的,甚至牽動著是否能擁有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的重要關鍵。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及攻擊行為各自的內涵及三者間的關係。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1472名國中生為研究對象,採用陳學志、詹雨臻(2009)翻譯編製的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HSQ-TW)、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TW scale),以及陳盈旬(2008)翻譯修訂的少年攻擊行為評估量表作為研究工具,資料分析使用描述統計、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攻擊行為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一)國中男生在自我提升型與攻擊型幽默風格顯著高於國中女生,國中女生則在親和型幽默風格分數顯著高於國中男生。 (二)國中男生在喜笑人部分顯著高於國中女生,怕被笑與喜被笑則無顯著差異。 (三)國中男生在純粹的外顯攻擊、工具式攻擊以及反應式攻擊的行為表現上皆顯著高於國中女生。 二、國中生的幽默風格及嘲笑風格能夠有效預測攻擊行為,其中以攻擊型幽默風格、喜笑人具有最佳的解釋力。 三、國中生的幽默風格能夠有效預測嘲笑風格,其中以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對怕被笑、喜被笑及喜笑人三種嘲笑風格皆具有解釋力。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主要發現提出若干意見,以提供教育輔導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國中生性別對幽默風格、嘲笑風格的影響─同理心為中介效果檢驗(2015) 林欣儀; Lin,Hsin-Yi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國中生性別、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同理心之間的關係,採用問卷調查研究方法,以七八年級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共431人,採用「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及「同理心量表」進行資料蒐集。調查所得資料採用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階層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茲將主要研究發現分述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國中生的幽默風格及嘲笑風格有顯著差異。 (一)國中男生在自我提升型與攻擊型幽默風格顯著高於國中女生,親和型與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分數則無顯著差異。 (二)國中男生在喜被笑與喜笑人部分顯著高於國中女生,怕被笑則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同理心有顯著差異,國中女生在「情感同理」、「認知同 理」及同理心總分皆顯著高於國中男生。 三、同理心在性別與幽默風格的中介效果: (一) 同理心在國中生性別與「親和型」與「自我貶抑型」之間的完全中介效果不成立。 (二) 同理心在國中生性別與「自我提升型」幽默風格之間的部分中介效果成立,扮演壓抑性質的中介變項。 (三) 同理心在國中生性別與「攻擊型」幽默風格之間的部分中介效果成立。 四、同理心在性別與嘲笑風格的中介效果: (一)同理心在國中生性別與「怕被笑」嘲笑風格之間的完全中介效果不成立。 (二)同理心為國中生性別與「喜被笑」之間的部分中介效果成立,扮演壓抑性質的中介變項。 (三)同理心為國中生性別與「喜笑人」之間的部分中介效果成立。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做為教育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指長比與幽默風格、嘲笑風格、創造力之相關研究(2018) 江宇舒; Chiang, Yu-Shu指長比(食指與無名指長度的比率)為一種胚胎時期所受雄性激素暴露量的負向指標,即暴露越多雄性激素者會擁有較低的指長比,而雄性激素會影響胎兒腦部發展與身體發展,進而影響個體的認知、行為等能力。過去研究已發現指長比與攻擊性、人格特質等有關聯,然而卻缺乏與高層次認知思考相關的研究。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指長比與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創造力之間的相關性,共150位(男性74位、女性76位)參與者分別完成大五人格量表、幽默風格量表、嘲笑風格量表、新編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以及以掃描方式測量其手指長度。結果顯示男性比女性在左右手都有較低之指長比,右手與左手指長比差異(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git ratio of right and left hands, DR-L)則沒有差異。大五人格在控制性別影響後,左手指長比與情緒穩定性有負淨相關、DR-L與外向性有負淨相關。幽默風格在控制性別影響後,DR-L與自我貶抑型有負淨相關。在嘲笑風格中,男性組的喜笑人與左手指長比有正相關,與DR-L有負相關,為互相矛盾的結果。創造力在控制性別影響後流暢力與變通力與左手指長比有負淨相關。總結本研究關注之變項雖然為高層次的認知功能,但仍部份能夠以生理之觀點解釋,提供幽默與創造力方面研究新的視點。Item 中等教育階段就讀普通班聽覺障礙學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2019) 周思慧; Zhou, Si-Hui本研究旨在探討中等教育階段就讀普通班聽覺障礙學生之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心理健康三者間的現況,比較聽覺障礙學生與聽覺正常學生在這三變項的表現上是否有差異?並分析變項之間的相關情形。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台北、新北、桃園中等教育階段學生為取樣對象,有效樣本聽障生108人、聽常生72人,共計180人。研究工具包括正體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正向心理健康量表。所得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集群分析、單因子獨立樣本ANOVA、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之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聽常生的親和型、自我提升型幽默皆顯著高於聽障生。 二、中等教育階段學生之幽默風格可分為正向高、低幽默、負向高三類,聽常生屬於「正向高」幽默態度者比例較高,而聽障生則是屬於「低幽默」幽默態度者比例較高。 三、聽常生與聽障生在嘲笑風格的傾向上沒有顯著差異。聽常生的人際關係顯著優於重度聽損聽障生,聽常生的情緒平衡顯著優於輕中度聽損聽障生。 四、正向高幽默態度之聽障生,怕被笑顯著低於負向高幽默態度之聽障生。 五、正向高幽默態度之聽障生,人際關係顯著優於低幽默幽默態度之聽障生,樂觀進取則顯著優於低幽默、負向高幽默態度之聽障生。 六、聽障生幽默風格與嘲笑風格之關聯性:親和型幽默與怕被笑有負相關,親和型幽默、自我提升型幽默皆與喜被笑有正相關,攻擊型幽默與喜笑人有正相關,自我貶抑型幽默則與怕被笑、喜被笑、喜笑人皆有正相關。 七、聽障生正向幽默風格與心理健康有正相關;聽障生怕被笑與心理健康各構念皆有負相關。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提出教學與輔導相關建議,以供現場教師之用,另針對研究限制提出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