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Item 原民與漢民國中生資源擁有、樂觀和悲觀、因應策略和因應彈性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2014) 溫琇雅; Hsiu-Ya Wen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與漢族國中生在資源擁有、樂觀和悲觀、因應策略和 因應彈性與心理健康的差異、關聯性、預測力、中介與調節效果。本研究以問卷 調查進行資料蒐集,並採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南投、花蓮與臺東地區十所國民中學 之七〜九年級各一班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共計663 名學生(其中原住民族有 358 人,佔54%;漢族有305 人,佔46%)。調查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多變量變異 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迴歸分析進行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不同人口背景變項國中生在資源擁有、樂觀和悲觀、因應策略和因應彈性與 整體心理健康有差異存在 (一)不同族別之國中生在資源擁有有顯著差異,且漢族在資訊交流資源顯著高 於原住民族。 (二)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因應策略有顯著差異,且女生在正向因應策略、負向 因應策略均高於男生。 (三)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因應策略和因應彈性有顯著差異,九年級生在負向因 應策略高於七年級生;九年級生在因應彈性高於八年級生。 (四)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中生在資源擁有有顯著差異,且中家庭社經地位在 能量與物質資源、資訊交流資源高於低家庭社經地位;不同家庭社經地位 在樂觀、整體心理健康有顯著差異,然事後比較未顯著。 二、資源擁有、樂觀和悲觀、因應策略和因應彈性與整體心理健康有顯著相關存 在。資源擁有(總分與四向度資源擁有)與整體心理健康皆呈顯著正相關。資 源擁有總分與正向因應策略、因應彈性皆呈顯著正相關,而與負向因應策略 呈顯著負相關;四向度資源擁有皆與正向因應策略、因應彈性呈顯著正相關, 而個人資源、能量與物質資源與負向因應策略皆呈顯著負相關。資源擁有總 分與樂觀呈顯著正相關,與悲觀呈顯著負相關;四向度資源擁有皆與樂觀呈 顯著正相關,而個人資源、能量與物質資源、社群資源與悲觀皆呈顯著負相 關。正向因應策略、因應彈性與整體心理健康皆呈顯著正相關,負向因應策 略則與整體心理健康呈顯著負相關。樂觀皆與正向因應策略、因應彈性呈顯 著正相關,而與負向因應策略呈顯著負相關;而悲觀與負向因應策略呈顯著 正相關,而與正向因應策略、因應彈性皆呈顯著負相關。樂觀與整體心理健 康呈顯著正相關;悲觀與整體心理健康呈顯著負相關。 三、資源擁有、樂觀和悲觀、因應策略和因應彈性可以預測全體國中生整體心理 健康,且個人資源、能量與物質資源、社群資源、樂觀、正向因應策略與因 應彈性具有顯著正向預測力,而資訊交流資源、悲觀、負向因應策略具有顯 著負向預測力,其中以能量物質資源預測力最高。 四、資源擁有、樂觀、因應策略和因應彈性可以預測原住民國中生整體心理健康, 且個人資源、能量與物質資源、社群資源、樂觀、正向因應策略與因應彈性 具有顯著正向預測力,而資訊交流資源、負向因應策略具有顯著負向預測力, 其中以能量物質資源預測力最高。 五、資源擁有、樂觀和悲觀、因應策略和因應彈性可以預測漢族國中生整體心理 健康,且能量與物質資源、社群資源、樂觀、正向因應策略與因應彈性具有 顯著正向預測力,而悲觀具有顯著負向預測力,其中以社群資源預測力最 高。 六、正向因應策略、負向因應策略與因應彈性在國中生之資源擁有與整體心理健 康的部份中介效果均成立。 七、悲觀在國中生之資源擁有與正向因應策略間具有調節效果。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供相關實務工作者以及未來 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