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7
Browse
1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Item Item Item 民間音樂素材在鋼琴作品上的應用-以巴爾托克《羅馬尼亞舞曲》及葛拉納多斯《西班牙舞曲》第三、六、七、八首為例(2022) 李靜怡; LI, Jing-Yi十九世紀末是民族主義(Nationalism)思潮發揮到極致的時代,在歐洲國家陸續出現了作曲家致力於發展民族音樂,他們除了繼承古典主義的音樂傳統,借鑑浪漫主義的創作模式,還特別重視民間音樂的吸收,使得他們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展現深刻的民族情感。其中貝拉・巴爾托克(Béla Bartók, 1881-1945)和恩里克‧葛拉納多斯(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便是在受到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創作了許多加入民間音樂素材的作品,也開創了羅馬尼亞和西班牙音樂發展的黃金期。本論文將以貝拉・巴爾托克的《羅馬尼亞舞曲》(Romanian Folk Dances sz.56)與恩里克‧葛拉納多斯的《十二首西班牙舞曲》(12danzas espanolas op.37)為例,藉由探討羅馬尼亞及西班牙音樂的演進,研究此兩首作品的音樂風格與創作手法,接著分析形式結構,探討其節奏、和聲、調性、旋律及表現方式等面向來了解樂曲內涵,再進一步對樂曲中踏板的運用、力度與速度來做詮釋上的探討,提出演奏上的建議。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背景研究;第三章,樂曲分析;第四章,樂曲詮釋以及第五章結論。Item 韓德爾神劇《參孫》之男高音詠唱調分析與詮釋(2021) 梁詠鈞; Liang, Yung-Chun本論文聚焦於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ändel, 1685-1759)神劇《參孫》(Samson)中的男高音角色「參孫」。內含此角色所演唱之六首詠唱調,依序為〈唉!折磨〉(Torments, alas!)、〈月全蝕〉(Total eclipse)、〈以色列神你為何沈睡〉(Why does the God of Israel sleep?)、〈被妳的魅力詛咒〉(Your charms to ruin led the way)、〈我的力量是上帝所賜〉(My strength is from the living god)、〈當太陽從海平面升起〉(Thus when the sun from’s wat'ry bed)等。 第一章研究動機,詳述筆者選擇題目之緣由。第二章神劇的起源與發展,將資料蒐集歸納,統整其文化及歷史脈絡。第三章作曲家韓德爾,其著作等身,本章將詳述其生平及神劇作品。第四章神劇《參孫》,本章分為八節,第一節描述《參孫》之作品背景,第二節說明文本劇情;第三節至第八節細談劇中六首男高音詠唱調,以筆者的視角切入,在功能和聲、曲式架構、歌詞意涵、歌者與配器之關係等方面,探討韓德爾如何建構一齣偉大神劇。第五章結語,總結以上作品之心得,理性與感性,是演繹神劇作品的中心思想,從此平衡點出發,身為男高音的筆者,也幫助自己擁有更多不同的音樂觀點。Item Item Item Item 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