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7
Browse
26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布拉姆斯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之研究與詮釋(2005) 粘桓華「⋯只有品嚐過寂寞滋味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布拉姆斯。」 布拉姆斯的作品總是讓人感覺到在音樂之外的世界,你可以發覺他更多內心 世界的情感,他的作品不是只有聆聽他那優美的旋律,而是在旋律的背後彷彿有 更多的情感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布拉姆斯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充滿著抒情、如歌 的旋律,在這份詮釋報告中,筆者將會介紹布拉姆斯的生平和他的創作風格,以 及介紹他的奏鳴曲作品,並分析這首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布拉姆斯的音樂總是 要多反覆聆聽幾次,你才能從一次又一次的聆聽當中聽到更多不同的情感和令人 驚喜的聲音。布拉姆斯是典型的孤寂型藝術家,自我批判的精神極強,並時時要 求進步;除了在音樂的表現上如此沉靜、深刻,在嚴密節制的古典形式中散發無 限浪漫的深情、溫暖、渴望與苦惱;而宏偉的哲學性思考,似乎也影響其創作的 風格,這般深層的藝術原創,是筆者喜歡布拉姆斯作品的原因。儘管樂曲之中的 情感是那麼的細膩與沉重,但是讓人聽完之後,忍不住再三回味其中甜美的旋律 和美到令人心痛的主題,這就是布拉姆斯音樂最吸引人的地方。Item 舒伯特與沃爾夫的四首迷孃之歌比較與詮釋(2005) 莊皓芳Item 從美學觀點探討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理念與實施(2005) 葉自強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已然全面實施,其中負責藝術教育工作的「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最備受矚目但也爭議最多的兩項特點,一是其將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學習歸併至一處的統整課程架構,二是其特重人文素養的教學目標。但以研究者所見,不論支持或反對者,鮮有就藝術活動之本質、運作狀態、與特殊性而對此爭議點展開討論者。本研究之目的便在於剖析美感經驗的狀態及特殊性、探討藝術活動在自律與他律價值上的意義、從藝術創作、傳達、欣賞與品鑑的心物關聯析論各類型藝術在本質與運作上的異同,同時分析探討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實施要點,以及全領域課程綱要與之相關的部分命題與概念。最後再以業已確立的美學觀點檢驗「藝術與人文」的理念與實施是否符合或者背離了藝術的原理原則與特殊性問題,以作為藝術與人文領域實際實施、施行與否、或實施方法修訂的參考。 經研究發現,基於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在創作、欣賞、評鑑上各自需要專門的媒材符號與形式語法理解認知訓練,而此項訓練與學習既不可代換又不可移轉,同時不同類別藝術也由於使用媒材符號語法的不同,各自有其適於與不適於表現的主題和內容,因此各類別藝術在創作欣賞評鑑以及相關媒材知能訓練的學習活動上難以統整進行。而以藝術陶冶涵育人文素養、十大基本能力、融入六大議題方面,研究結果認為後三者可區分為「直接關乎藝術」與「非直接關乎藝術」兩種。在直接關乎藝術的部分,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責無旁貸,而且也沒有其它領域可以為之代勞;但對於非直接關乎藝術的概念、命題、態度、與知能,藝術教育則只適合提供它們入情入理出現與陳述的境況。此外對於人文素養的培養,經研究發現藝術與人文領域無法直接從事進行、功能與效果無法預測與界定的,遠比它所能直接進行的要多。 根據本研究最後歸納導出的的主要研究結果,以及研究歷程中發現的次要與附屬結果,研究者並提出若干建議,作為教育主管機關、課程設計者、第一線藝術教育工作者、以及後續相關或深入研究之參考。Item 「開放網路教學平台」模式於國中音樂教學之行動研究(2005) 黃淑貞摘要 本研究希望透過國內開放網路教學平台,讓音樂的教與學能藉由科技的輔助,到九年一貫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的目的。當大多教師的資訊能力未能達到在網路上自行建構完整教學機制的網路教學環境時,能善用開放教學網路平台的各項能,將教材上傳至教學平台上,進行教學活動,例如:線上閱覽教材、線上測驗、線上討論…等,達到最方便且多元的網路音樂教學及數位學習模式。研究過程藉由文獻探討、實際在亞卓市、數位學校及苗栗縣站精靈網路平台開課、網路問卷調查分析、網路教學平台開課中與學生互動觀察等所獲得的相關資料,探索音樂教學於「開放網路教學平台」對音樂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成效。 根據研究的結果分析如下: 國內有不少開放教學網路平台提供教師們使用,但根據研究者在教學平台實驗過程中,發現音教學的課程非常少,可見得音樂教師使用開放教學網路平台的能力與資訊不夠,研究者發現只要善用平台的功能,就能克服大部份資訊技術問題,建造出功能多元的網路教學課程。將音樂教學課程結合開放教學網路平台教學,學生學習的意願提升很多,透過網路平台的功能,開課老師可以在線進行教學、發表、討論、評量…等活動,網路教學平台完整記錄下學習者學習歷程,提供教學者客觀多元的評量。學生的資訊能力是影響上網學習的重要關鍵,網路的使用是現在學生的基本技能與活動,在開放教學網路平台上的學習活動,能充分培養學習者對資訊的擷取、應用與分析,更能養成學生創造思考、問題解決的能力。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發現透過國內開放教學網路平台,的確讓音樂教學能藉由平台的輔助,提高教師教學的效果與學生學習的能力,進而達到九年一貫資訊融入各科學教學的目的。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如下:一、教育部應大力推廣及開發優秀的開放教育網路平台給國中、小學老師使用,無論是教師進修或教師於平台開課,使我們的教育資訊能在平台上互相交流,並促使學生透過網路達成終身學習的能力。二、國內開放網路教育平台對於樂譜、聲音、動態影像學的使用上略顯不便,如果國內開放網路教育平台功能可以針對音樂教學建立,相信能促進音樂教學的便利性。三、九年一貫資訊教育推動,”盡量設計資訊與各領域整合之教學”,希望藉由教學平台的使用,使藝術與人文老師更容易將資訊融入教學中。Item 中等學校音樂教師對多媒體教材編製軟體之設計需求研究(2005) 林佳儀摘要 本研究旨在調查中等學校音樂教師編製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的情形,並分析音樂科多媒體教材編製軟體的人本設計原則及適性化特質。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輔以訪談的方式進行。研究者自編「中等學校音樂教師對多媒體教材編製軟體之設計需求調查問卷」,選取二十位「有自製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和「無自製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的現職中等學校音樂教師,以實機操作【Show 3D】和【編輯手】兩套軟體的方式填答。問卷調查結果之統計採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同質性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重複數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方式。研究結果發現: 一、「有自製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的教師最常遇到的困難是製作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的過程費時費力,而「無自製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的教師表示無法進行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的最大因素是任教學校之設備不足。 二、「有自製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與「無自製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的教師對多媒體教材編製軟體之設計需求看法一致,在學習設計上,線上示範教學比內建精靈教學受肯定;在螢幕設計上,文字類的功能按鈕設計比圖案類的功能按鈕設計評價高。且教師一致期望軟體能提供與音樂科內容相關的多媒體資料庫、及能接受各種不同格式之音訊檔案等兩項適性化特質。 本研究建議教育主管單位編列預算,設置音樂科多媒體電腦教學設備,及增加教師研習課程的軟體種類。同時建議軟體研發單位能在多媒體教材編製軟體中增加樂譜及動態影像資料的製作與編輯功能,以符應音樂科實施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的需求。Item 台灣搖滾樂團經營與發展之探究(2005) 丁怡文本研究在探究台灣搖滾樂團經營與發展之特色。針對研究問題,蒐集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以瞭解台灣搖滾樂團的沿革與影響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相關問題,作深入探討。並歸納研究結果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作為台灣搖滾樂團未來經營策略之參考。 本研究目的有以下四點 一、 探究台灣搖滾樂團的發展過程與特色。 二、 探究影響台灣搖滾樂團經營的相關因素 三、 探究台灣搖滾樂團因應時代多元面向的規劃方式 四、 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台灣搖滾樂團未來的發展,提供具體可行的經營策略與建議。 本研究經由相關文獻之探討、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台灣搖滾樂團應凝聚樂團內部共識、理念朝專業化、組織性型態經營,才能有效地永續發展。 二、台灣搖滾樂團應有健全之財務規劃並朝企業化之經營方式進行。 三、台灣搖滾樂團應創新樂團創作與展演的特有風格並與世界接軌。 四、訂定相關的鼓勵與淘汰機制,激勵團員競爭力的措施,提升樂團的演奏水 準。 五、重視培養樂團的創作與編曲的人才、專業水準,實踐樂團創作的理念與經營的特色。 六、曲目的安排與展演方式應展現創作的獨特性與多樣化的呈現,亦應兼顧本土化的素材。 七、展演與創作應結合科技、網路社群、邁向多媒體資訊化的時代潮流,提供樂團資訊暢通管道,有助於樂團業務的整體發展。 八、台灣搖滾樂團在與流行市場區隔下,應彰顯自我創新風格與文化特色。Item 簡譜之發展與其使用於台灣音樂教育之調查(2005) 李彥勳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簡譜之發展與我國國民中小學音樂教師使用簡譜教學之現況,以文獻探討及問卷調查為研究方法。首先藉由文獻探討了解簡譜之發明、傳播及教學使用情形,再利用問卷調查探討我國國中小音樂教師使用簡譜教學的現況,分析使用簡譜進行教學之原因及方式,同時根據教師基本資料及其學習簡譜之歷程等變項進行分析。 問卷調查以研究者自編之「國民中小學音樂教師使用簡譜教學現況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採用系統抽樣法調查我國九十二學年度任職公立國民中小學音樂教師,計400位。 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十七世紀後半法國巴黎地區的修士蘇埃第 (Jean-Jacques Souhaitty, 1650-?)為了教導一般民眾及信徒唱聖歌而發明簡譜。在十九世紀中葉,經由法國醫生謝維(Emile Joseph Maurice Chev, 1804-1864)的推廣,簡譜在歐洲部分地區廣為人使用。 二、簡譜傳入日本始自西元1881年美國音樂教育家梅森(Luther Whiting Mason, 1818-1897) 指導伊澤修二及「音樂曲調掛」所屬人員編輯出版日本第一本小學音樂教科書《小學唱歌集 初編》。簡譜傳入大陸則始自清末民初留日學生曾志忞、沈心工及李叔同等引進,並改編日本學校音樂教材為中國的「學堂樂歌」於「樂歌」課中使用。簡譜傳入台灣始自日據時期日本人在台推行新式學校教育中的「唱歌」課。 三、使用簡譜之音樂教學系統以謝維推廣之視唱教學法最具代表性,其正式名稱為“Galin-Paris-Chev method”。 四、國內國中小學音樂教師曾使用簡譜進行教學的比例為80.0%,肇因於國中小學生五線譜視奏及視唱能力不佳,導致教師使用簡譜以輔助教學。簡譜主要在「唱歌」以及「吹奏直笛」教學中使用,67.0%的教師以固定調來使用簡譜。 五、74.1%的教師贊成在教科書中使用簡譜,67.3%的教師認為「以五線譜及簡譜並列」的方式有助於學生學習使用五線譜,75.5%的教師認為「以五線譜及簡譜並列」的方式較「只以五線譜記譜」的譜例有助學生學習。Item 七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的發展與變遷(2005) 陳嘉文Item 「泰澤詩歌」在基督教禮拜儀式中運用之可行性探索(2004) 陳珮雯在基督教的禮拜儀式中,詩歌讚美是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也可以說音樂是基督教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之一。近年來雖然各基督教派別之間對於教義真理的紛爭漸趨緩和,使得普世教會合一的目標漸受重視,然而禮拜儀式因為各教派間長久的對立,以及基督教會對傳統儀式的堅持,導致儀式逐漸僵化而遭人詬病;禮拜儀式中的音樂自然亦無法倖免。因教派之儀式有別,本論文僅以長老教會的禮拜儀式為基礎,來探究出適合基督教會禮拜儀式之音樂。 長老教會的禮拜中心在於著重解釋聖道,因此,禮拜程序便甚為簡單。而長老教會傳入台灣一百多年來,在禮拜儀式上並未隨著時代的變遷有所調整,與現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用的禮拜儀式毫無二致。所以為了在禮拜音樂上呈現出禮拜更新的意義,今日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中,在禮拜中運用「敬拜讚美」的方式為詩歌吟唱的模式之教會逐漸增加,也同時引發了一些教會問題。而相較於傳統詩歌與現代詩歌之爭,「泰澤詩歌」以其獨特的詩歌吟唱以及靜默禱告的模式,提供給各教會一個不同形式的思考方向,或進而運用在禮拜之中。 四0年代在法國成立的「泰澤團體」,其強調的靜默禱告及具代表性的「泰澤詩歌」吸引了為數不少的人投身於這樣的宗教儀式中,並在其中找尋心靈的依歸。全球各地許多教會早已跨越天主教、東正教與基督教新教間的鴻溝,並開始使用多種語言吟唱「泰澤詩歌」,其目標就是希望能以基督的愛促使各教派和解並互相接納,因為「共融、合一與和平」的精神一直是「泰澤團體」委身的神聖使命與標記。 在基督教會的禮拜儀式中運用「泰澤詩歌」,雖然有一些限制與必備條件,但即使如此,「泰澤詩歌」對於禮拜仍是一種新的嘗試,在今日一片禮拜更新的浪潮中,不失為一個可考慮的禮拜型態。Item 莫札特作品KV370 之詮釋與分析(2004) 吳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