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1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卡牌為基礎的多感官學習模式之設計:擴增實境、桌遊與統整反思(2021) 黃琪芳; Hunag, Chi-Fang現今為資訊爆炸的時代,教學過程中的知識概念因其抽象與複雜特性,導致學習者要建立脈絡的過程變得困難,甚至可能影響學習興趣與動機。近年來,教學設計上結合了更多元的資訊呈現方式。然而這些研究大多強調單一面向,例如擴增實境工具強調視覺表徵,遊戲化工具強調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工具強調口說表達與聆聽。近年來,跨媒體的設計越來越多,學習活動已經從單一面向,轉變為多面向的設計。因此,本研究提出一「多感官學習模式」,並以桌遊卡牌為基礎,從認知、情意、統整反思三個面向,強調視覺、觸覺、聽覺與口說的結合。具體而言,在系統實作上,本研究以擴增實境科技輔助視覺表徵,建立基礎認知;以桌遊動手操作知識內容,維持學習動機與興趣;以同儕討論強化知識整合,促進形成統整反思策略,期望能透過多感官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習成效並建立良好的動機。為了評估上述「多感官學習模式」的影響,本研究以「臺北高校」歷史知識做為學習內容,探討以下三個研究問題:(1)在此模式下是否可以提升學習成效;(2)在此模式下是否可以建立良好學習動機;(3)此模式下學習者的成效與動機之群集分析為何。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大學學生25人,參與七十分鐘的活動,依序參與AR卡牌探究、小組桌遊、同儕統整反思,並以分群技術,透過先備知識(前測成績)、學習成就(後測成績)、學習動機(注意、關聯、信心、滿足)分群,探討此「多感官學習模式」帶來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1)學習成效在活動結束後有顯著提升;(2)參與者也維持中等學習動機;(3)群集分析方面,結果顯示學習者大致可以分為三組:其一、「低先備中動機組」人數最多,其特性是學習動機中等,學習成就最高,進步幅度也最大;其二、「中先備高動機組」人數次之,其特性是學習動機最高,學習成就中等,進步幅度也為中等;其三、「高先備低動機組」人數最少,其特性是動機偏低,雖然學習成就高,但先備知識高,進步幅度最低。綜合上述研究結果,結合AR、桌遊與同儕討論的「多感官學習模式」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效與動機,且似乎更適合低先備知識的學生。Item 應用擴增實境學習輔助與教學策略對高低先備知識國中生機器人程式設計學習成效及動機之影響(2017) 何品萱; He, Pin-Xuan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不同學習輔助與教學策略對先備知識國中生在機器人程式設計學習成效及動機之影響。本研究使用Mbot機器人及Scratch程式設計軟體進行實驗教學,並以擴增實境技術搭配智慧型眼鏡在實作程式時,同步擴增虛擬提示資訊以輔助學習者的程式撰寫。研究對象為八年級學習者,有效樣本132人,實驗採用因子設計之準實驗研究法,自變項包含學習輔助型態、教學策略與先備知識。學習輔助依型態分為「擴增實境學習單」與「紙本學習單」,教學策略分為「演示範例」及「問題導向」,學習者的先備知識則分為「高先備知識」與「低先備知識」;依變項包含程式設計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 研究結果顯示:就學習成效而言,(1)在知識理解方面,使用擴增實境學習輔助之學習者在知識理解表現上,優於使用紙本學習輔助之學習者、高先備知識學習者的知識理解表現優於低先備知識學習者、演示範例及問題導向教學策略的學習者則無顯著差異;(2)在知識應用方面,使用問題導向策略的學習者在知識應用表現上優於使用演示範例策略的學習者;使用擴增實境學習輔助時,高先備知識學習者的知識應用表現優於低先備知識學習者、高先備知識學習者,使用擴增實境學習輔助其知識應用表現優於使用紙本學習輔助、低先備知識學習者,不論使用擴增實境及紙本學習輔助或演示範例及問題導向策略皆無顯著差異。在學習動機方面,(3)各實驗組學習者對學習活動皆抱持正向的學習動機,而且使用擴增實境學習輔助的學習者有較高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