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6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旅遊書: 以巴黎為例(2014) 徐薇; Wei Hsu旅遊書扮演目的地和旅客之間的中介者,翻譯和溝通橋梁的角色。旅遊書是旅遊論述的一部份,而旅遊論述深植於社會脈絡中。透過多方資料的蒐集,比較不同時期旅遊書與比較不同文化背景產出的旅遊書,本論文的目的為找出台灣旅遊書的特性,討論其如何反映台灣社會與文化; 找出台灣觀點與其重要性; 並提供一個媒體和觀光之間相互關係的概要。 台灣的旅遊書因社會變遷而改變。隨著時間的演進,旅遊書對於巴黎的描寫加入了新的元素,也保留了幾個特點。首先,大部份台灣旅遊書的標題加入額外的訊息,這決定了書的走向並建議讀者一個看巴黎特定的方式。第二點則是台灣旅遊書中很明顯都有作者的身影。第三點,台灣旅遊書善用巴黎鐵塔的魅力; 如收錄大幅巴黎鐵塔的照片,書中多次提及鐵塔,和介紹鐵塔造型紀念品等。並且,近年來越來越多台灣旅遊書著重以消費角度介紹巴黎。有別於部份翻譯旅遊書,台灣旅遊書較不強調如百科全書般提供全方位的資訊。最後,大部份的台灣旅遊書頃向於忽略旅遊警訊之相關資訊。 旅遊書介紹一目的地的方式和風格受文化的影響,因此旅遊書反映了其所在文化與意識形態。此研究發現,典型的台灣旅遊書具有一額外資訊的標題,書中有明顯作者的存在,專著於消費資訊的呈現,具有跟隨潮流的頃向,忽略負面資訊,並且偶像化艾菲爾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