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金融數位化對銀行業財富管理業務的影響及探討-以Y銀行為例
    (2020) 梁宜琳; Liang, Yi-Ling
      Brett King提出「未來銀行不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現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積極推動「數位化金融3.0」計劃,以因應現今人們大量使用物聯網、社群、Internet bank及行動支付,未來數位能力將是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   台灣金融業過去的主要獲利來源為利息淨收入,近年來存、放款利差漸縮小,銀行紛紛轉向財富管理業務,以拓展收入來源,財富管理業務已為為各家銀行必爭之地。銀行近年來靠著提供新創服務、多元化的活動及商品,在財管業務交出「獲利及業績」的亮麗表現。在金控的架構下,銀行可以跨產業交叉行銷,這也使得銀行提供的服務及商品更多樣化,能夠提供消費者一次購足所有金融商品的便利性,國內財管市場也因此發展的更迅速。面對數位金融、金融科技及互聯網的競爭下,各銀行若要在Bank 3.0的時代確保競爭優勢,一定要更加積極提升及調整。   本論文採取質性研究方式,選擇在台灣數位金融財富管理獲得肯定之個案銀行(以下簡稱Y銀行)進行研究,訪談個案銀行高階經理人,分析個案銀行在面臨數位金融浪潮下,金融數位化對銀行業財管業務所產生的影響及可能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 Item
    Bank 3.0對銀行從業人員的影響與轉型發展之研究:以T銀行為例
    (2017) 黃瑞源; Huang, Jui-Yuan
    摘要 在數位科技發達的今日,自從由素有「金融創新之父」布雷特‧金恩所著《銀行轉型未來式之Bank 3.0》這本書問世後,強調「銀行將不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並且詳細描述未來銀行將不限於發生在實體銀行,而是隨處皆可進行,所以銀行與客戶的互動方式也將出現重大的變化,因此銀行必須從客戶的角度去思考產品的價值,以及與客戶接觸的情境,因而將使全國17萬多銀行從業人員開始產生危機意識,故從業人員本身應思考著如何加強本身所需的相關能力,而銀行業者也必須協助員工職能轉型。在數位銀行興起之際,衝擊最大的應該就是銀行的分行與個人金融業務,及後檯作業流程相關人員,尤其是櫃檯人員,因此銀行人事單位應積極規劃並重組人力資源,以保障員工的工作權,員工能否轉型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在銀行業務範圍的擴大下,提供消費者多樣化的產品,來滿足其一次購足所有金融商品的情況下,面對數位科技取代了部分人力功能,如何利用數位金融3.0強化銀行的競爭力,而從業人員如何轉型成功,將是銀行在競爭激烈的環境能否勝出的關鍵。而面對數位金融3.0的挑戰,國內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亦督促公股行庫,要加緊步伐輔導銀行從業人員轉型,創造銀行與從業人員雙贏,並確保在Bank 3.0時代競爭力與優勢。 本研究是以個案銀行為例,分析其經營業務面對Bank 3.0時代對銀行從業人員的影響,提出對從業人員該如何轉型,避免被淘汰且拖累銀行降低競爭力,而是與銀行共創雙贏的局面策略為: 1.強化金融科技,構建完整的數位金融服務以加強客戶關係。 2.利用扮演中小企業融資與輔導之專業銀行角色,輔導轉型為企金人員。 3.在Bank 3.0的時代,銀行在人力調整同時,應加強員工教育訓練讓這資產活化,避免讓資產成為不良資產拖累銀行。 關鍵字:Bank 3.0、數位金融、轉型
  • Item
    金融科技時代金融機構數位轉型之探討 - 以財富管理創新為例
    (2018) 張皇裕; Chang, Huang-Yu
    隨著近來一系列革命性科技的融合與聚焦,全球金融市場進入了數位轉型的新時代,傳統的金融服務方式正被眾多金融科技(FinTech)新創公司衝擊中。全球金融機構面向這些競爭,也積極在進行數位轉型,運用資訊科技將顧客的金融服務需求整合到現有的組織與服務能力中。探討台灣市場,大多數金融機構不僅面臨來自金融科技( Fintech)新創公司的衝擊,更面臨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的國外金融服務機構激烈的競爭。 本論文專注在金融機構財富管理服務上,研究的主旨在探討金融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深入研究金融科技(FinTech)相關文獻後,與國內五家金融機構的高階主管進行深入訪談,根據財富管理專家的意見,本論文提出了財富管理服務數位轉型的指導方針與主要驅動因素,並且開發一套可能滿足台灣金融機構需求的財富管理資訊系統雛型。最後說明本論文研究的局限性和未來研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