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9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客家語教材之演變分析(2001-2018)(2019) 邱威智; Chiu, Wei-Zhi本研究首先探討本土語言教育之發展背景,梳理本土語言教育從無到有,最後於九年一貫課程,單獨設科教學之歷程,瞭解本土語言教育政策之演變。接著分析三個年度之客家語課綱,羅列課綱的變化,比較不同之客家語課綱所著重之方向有何不同。後續再梳理客家語教材之歷程演變,整理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前與之後的客家語教材,討論地方與中央政府對於客家語教材編輯與出版的影響。 九年一貫國小客家語教材之變遷與比較為本研究的核心,藉由四個項目:編印設計、課文內容、教學實施、學習評量。討論部編版、康軒版、翰林版,在不同課綱之間,各自客家語教材之變化。最後再綜合比較三個版之客家語教材變遷。 再來將前項統整之客家語教材變遷內容,放置於歷史脈絡中。從課綱層面、拼音層面與學習評量層面,三個層面探討影響客家語教材演變之可能原因。最後根據本研究之成果,總結九年一貫課程國小客家語教材之演變,並給予十二年國教課綱,國小客家語教材之建議。Item 1995-2005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內容演變的比較研究—以中國上古史為例(2012) 楊孝偉從1995年到2005年的這十年中,海峽兩岸,即臺灣與中國大陸的歷史課程標準與歷史教科書,都有著自1949年以來最大的變動。 臺灣方面,自解嚴之後,社會日漸開放多元,大中華的民族意識日益褪去,本土文化逐漸受到重視,於是自87學年度開始有了《認識臺灣(歷史篇)》的課程,這是首次出現獨立而完整的臺灣歷史教材。緊接著四年後強調能力培養、統整教學的九年一貫課程登場,臺灣的國中歷史教育出現了新的局面。 中國大陸方面,歷史教育的改革在這十年裡腳步未曾停歇,不論是教學目標還是教科書內容都有著明顯的改變。 本研究以臺灣和中國大陸各三種版本的歷史教科書為例,先討論其所根據的課程標準(或稱綱要、大綱)中,教學目標和授課時數的變化。然後在中國上古史部分,分別就篇幅章節、教材內容、意識型態與評價等三個面向對各版本教科書進行分析,然後予以對照,呈現出教科書量和質方面變動的內涵。 最後再將臺灣與中國大陸歷史教科書的變化情形,仍分成三個面向比較,以探究在這十年中,兩岸的國(初)中歷史教學,在教科書的內容方面有著怎樣的改變。 關鍵字:課程標準、歷史教科書、九年一貫、教材比較、中國上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