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3
Browse
6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新世紀馬來西亞美里廉律中學教育改革之研究(2013) 曾榮華; Chen, Yong Hua「華文獨立中學」是馬來西亞《1961年新教育法令》實施後特殊時空下的產物,經過半個世紀,華文獨中仍未被納入馬來西亞國家教育體系之下,成為特殊的獨立教育體系。今日,全馬共有61所華文獨中,由南到北、由東到西,每一所華文獨中的成立背景、經營規模、辦校特色都不盡相同,各有其特色。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以及專業化的要求,華文獨中是否還應該謹守維護民族教育、堅持母語教學的大原則?還是應該與時並進、因地制宜地進行教育改革?進入九十年代至今,隨著國內外局勢的發展變化,許多華文獨中為了符合時代的需求,不得不進行各式各樣的教育改革。 砂拉越州美里省的廉律中學就是在社會環境的壓迫下,於1999年開始進行教育改革,至今已邁入15個年頭。成功的教改,使得廉律中學成為東馬來西亞、甚至全國最具規模、表現最出色的獨中之一。此外,廉中出色的辦學模式,吸引了很多非華裔學生的就讀,使它成為全砂最多非華裔學生的獨中。由此,本文擬就以廉中教改的變革和現況為主要探討,以及教改後所促成的非華裔生就讀現象為輔,除緒論、結論之外,內文共分為三章,對於砂拉越華文教育及廉律中學發展史先行敘介;再分析廉律中學所進行的教育改革;以及非華裔學生融入實況與調適等問題探究。期盼提供吾人對獨中教改和非華裔生在獨中接受教育的現象有進一步的了解或可作參考。Item 旅台日本人的文化溝通和中文學習歷程-以旅居者觀點為核心之研究(2015) 郭之恬本研究以旅居者觀點討論在台旅居日籍人士的生活經驗和中文學習歷程,從社會語言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觀點探討日本人和外國人交際時會產生的語言問題以及日籍旅台人士在台灣所受到的文化衝撞和適應。並抽出日籍人士在台的中文學習歷程,加以分析和討論以下問題。「為什麼來台灣學中文?」「來台灣除了學中文還有沒有其他目的?」「學校教的中文有用嗎?」等,從旅居者同時也是中文學習者的觀點來看台灣作為一個國際中文學習場域的優點和缺點。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中的「訪談法」和「半結構式問卷」針對七名在2009至2014來台的日籍人士蒐集資料,並以綜合歸納的方式分析訪談所得,從中獲得以下結論。 日本人的「以心傳心」文化模式,已內化到其所使用的語言習慣當中,當脫離了日語這層保護膜時,日本人會感到手足無措,特別是在剛剛來到旅居地和開始學習一項外語時 。由於日本社會對日語的意識形態強烈,對使用外語產生排斥,並且由於內化入日語當中的語言「身分制」規則嚴謹,連帶推及到對日語母語者的語言使用要求嚴格,但對不諳日語的外語母語者卻顯得寬容。而從旅居者角度反觀台灣作為一個語言學習場域來看,台灣的中文學習環境擁有世界競爭力─繁簡字都教、教法靈活、思想開放,但在語言中心和培育師資的研究機構上卻仍有值得反思的空間。Item 美屬關島地區臺灣僑民之經濟與社會發展(1970-2000)(2014) 陳均旻1965年,伴隨美國移民法案之通過,促成新一波華人移民的興起,這批新移民擁有較高的教育水平、經濟資本以及專業技術背景,不同於傳統華埠的移民發展,呈現出多元融合的型態,成為近代美國華人移民研究的主要範疇,但遠在太平洋群島上之屬地「關島」,相較於相關移民研究的蓬勃發展卻尚未能獲得完整的照應。 關島華人移民至今僅為幾十年歷史,但其發展於移居國當地經濟與社會卻佔有相當影響,本研究主要以關島的華人移民社群團體與移民個別訪談為研究主體。探討自1970-2000年間,由華人移民心路歷程的開展,推演至其社團與經濟發展與在地社會的關係,現況及未來前景。 第一部分,首探關島臺灣僑民的遷移因素與過程,剖析其遷移後在心理層面及環境所產生之困境面對與克服,側重個別移民對於相異文化的衝擊與調適,以及不同世代間對於認同意識的轉變,對於未來的規劃與回流意願之考量。第二部份,詳述關島臺灣僑民之社會與經濟建構與發展。探討當地華產業於旅館業、零售業與國際貿易等發展情況,並介紹重要的華人經濟性社團,於後針對關島僑民的社會性社團之組織與發展探究,並以中華學校、華文傳媒、華人宗教組織等發展,反映當地華人與社會的結合交流與遠景。Item 華美女性之情慾顛覆與家庭爭戰:以電影《面子》與《白靈之面子》為例(2013) 李韻如本文藉由華美女性導演伍思薇(Alice Wu)所執導的電影《面子》以及潘貝思(Bertha Bay-Sa Pan)導演的《白靈之面子》兩部具有代表性與共通性的當代原創電影,探討美國華人女性如何面對情慾自主與家庭代際衝突,源於性別與種族的雙重考驗。美國女性華人身負性別與種族的雙重弱勢身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而解放自我感情與情慾之追求,同時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之牽制,來回擺盪。華人移民世代之間由於觀念的差異,家庭內部的關係往往首當其衝,在海外女性華人身上尤其突顯,身處北美洲之中國移民,受到西方的思想影響甚鉅,又難以逃避中國家庭傳統的性觀念,華人女性的情慾與婚姻,面臨了因著代際之間認知不同而產生的衝擊。 本文先以華人女性移民美國之歷程與定位轉變做出整理,著重於女性之性別角色與受父權觀念壓迫的角色轉換,早期多半為被剝削的娼妓與符合華人刻板印象的低階層勞工,排華法案之後女性提升了家庭中地位的同時,機會均等的社會氛圍也間接影響提升了她們的教育程度,在美國各種領域裡成為優異的成員。家庭、教育和職場的地位提升使女性脫離中國傳統觀念對她們的挾制,進而尋求獨立自主的可能性。 除了華人女性移民角色定位的轉變,華人家庭的形態與模式亦隨著時間演進,老華裔第二代和新華裔第二代分別生長於迥異的環境背景下,上一代堅持傳承中華文化的守舊思想,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第二代移民,和上一代展開個人主義與家庭主義的戰爭,文化內涵與代際衝突加深了華人家庭中的異化現象。 文中分析探討電影《面子》以及《白靈的面子》中所涉及的女性情慾議題,如:華人女性的情慾顛覆、性觀念的逐代改變、同志在華人家庭中的處境、異族戀情,以及母女關係與心結,在中西文化衝擊之下不斷加深,從對立到互相諒解的過程。本論文以上述議題,來深入探討美國華人移民家庭中代際之間的文化衝擊和世代衝擊,對家庭成員之影響和改變。Item 馬來西亞獨中華文課本馬華文學教材編選研究(2013) 何保倫; Hoh Poh Lun《1961年教育法令》的頒布,華文獨立中學成為華社籌資民辦學校。因缺乏明確的辦學方針而導致華文獨立中學陷入困境。隨著1973年《華文獨立中學建議書》的提呈,統一與發展獨中課程刻不容緩。1976年統一課程委員會的設立,著手於課程設計而後編寫各學科之教科書。學生身處環境不同教育內容也隨其地域性而調整。以華文科而言,因此有別於兩岸三地,華文獨立中學華文課本除了選入中國、臺灣、外國作家作品,也特別選入馬來西亞當地作家的文學作品。本研究以了解民編華文課本之編纂流程、編輯委員編選之考量、歷年來課文內容的呈現為研究目的。研究發現董教總獨中工委會課程局主要遵循馬來西亞教育部所頒布的〈華文課程綱要〉並參考中國與台灣的課綱,發展出獨中〈華文課程綱要〉。本研究進行的內容分析以教育目標「五育」為主類目,結果顯示三套《華文》中的馬華選文主要著重於智育作用。本研究以選文的「主題」為次類目,結果顯示80年代初編馬華選文內容最為保守反映的是馬來西亞教育部所頒的課程目標,不碰觸華教議題;90年代重編課本選入大量具有本地色彩的作品;21世紀新編之課本,馬華選文篇章幅度相比前兩套有減少的趨向。Item 族與國、國與國之間—大馬華族人才外流至新加坡之國家認同(2013) 尤思怡; Yu See Yee馬來西亞(簡稱大馬)在過去50年來面臨人才外流問題。自優惠土著的新經濟政策於1970年代被制度化後,大馬的人才外流問題即呈現種族化(華、印族)傾向,且以地理上鄰近、具相同歷史文化淵源、經濟高速發展、積極吸納大馬人才的新加坡為最大移居國。本研究藉由訪談34位於1990年代後被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南洋理工大學錄取,並從教育移民轉化為技術移民的大馬(或原籍大馬)華族青年,探討這群外流人才的國家認同內涵及國籍選擇趨向。由於“認同”是與所處社會互動的結果,筆者亦依循他們在兩國的生活經歷,探討其現階段國家認同的形成軌跡。訪談於2011年9月至12月進行,正值大馬國內在野黨及民間反政府聲浪高漲、新加坡移民政策收緊之際,國籍選擇問題在此一特定時期更具張力。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於“國家”所賦予的主觀定義決定他們的國家認同及國籍選擇傾向。重視制度層面國家認同勝於文化層面國家認同者,往往無法在主觀意識上認同於馬來西亞。能成功調適政治化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兩者的衝突者,傾向以家庭、鄉土、族群文化等文化層面的認同做為對馬來西亞的國家認同基礎。新加坡的生活經歷讓這群大馬華族青年對新馬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的差異有深刻體會,促使他們反思身為“馬來西亞人”的政治及文化意義。全球化的衝擊亦削弱了部分受訪者對於國家的忠誠感。這類受訪者傾向於以公民權利及義務關係決定其國籍。 2008年起新加坡政府明確區別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所能享有的社會福利,部分永久居民的居留權亦不獲更新,以吸引永久居民歸化為公民。基於政治制度因素無法認同於馬來西亞者,傾向於歸化為新加坡籍。對馬來西亞具文化認同的受訪者,出於現實生活中的就業、家庭及經濟考量,不少亦表示會在必要時更換國籍,但情感上仍歸屬於馬來西亞。有家庭的馬來西亞移民多採取配偶中一方歸化為新加坡籍的身份策略,以享有兩國公民權利。另有一類受訪者表示不會更換國籍,他們大部分將身為“馬來西亞人”視為自我認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新加坡社會對於馬來西亞移民的接受程度因其他新移民的湧入而提高。筆者認為針對這群馬來西亞移民之國家認同研究,仍要回到新馬關係的歷史背景中探討。Item 當代上海地區海歸基督徒的身分認同探討(2013) 王琳; Wang, Lin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統計,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至2012年止,中國各類留學人員總數達264.47萬人,其中109.12萬人選擇歸國 。中國留學人員大多集中在基督教國家,因而創造了許多接觸基督信仰的機會,進而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並且帶著全新的身分認同回到中國,成為「海歸基督徒」。海歸基督徒不僅得面對重新適應中國環境的挑戰,也遭遇到中西教會文化差異的衝擊,在受限的中國宗教環境下,海歸基督徒必須學習中國基督教會的聚會文化,甚至其基督徒身分認同在中國的環境下,竟某種程度成為就業、職業發展,甚至婚姻對象選擇上的阻礙,因此,對於海歸基督徒來說,基督徒身分認同的維持也成為一大挑戰,於是部分海歸選擇了放棄,部分卻為了信仰堅持到底。對於海外信主的海歸基督徒而言,中國的宗教環境相對陌生,因而產生了許多不適應的情況,但該群體也因此為中國家庭教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挑戰。儘管如此,相對適應中國宗教環境的海歸基督徒群體在中國基督教發展中,逐漸展露頭角,以其多重認同展現了中外資源連結的跨界整合潛力,部分海歸個體甚至以其跨國人脈與資源,創造了許多嶄新的宗教事業表現形式,如:慈善福音事業、海歸事工、教會聯盟等,為中國基督教的發展注入新血。Item 生命的轉彎處-一個紐西蘭華裔青年的生命故事探究(2013) 周俐君; Chou, Li-Chun當代海外華裔青年回流臺灣,是各有其經歷與動機所促成的,如過去文獻所言,是多面向的考量、綜合評估下的決策。本文從過去文獻歸納出海外華裔青年回流臺灣的因素包含就業需求因素、環境偏好因素、人際牽動因素,及個人志願因素。 從就業需求來看,生命週期處於就業或職位安置的階段,若所選讀的專業科系在移居國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而在臺灣則能提供更好的機會與發展,海外華裔青年極有可能考慮回流臺灣。在人際牽動因素方面,若有人際網絡產生的拉力,如有家人朋友在臺,或家庭需求或期待,也會增強回流意願。至於環境偏好因素也促成回流,是一些海外華裔青年特別喜愛臺灣豐富的、或某種特定的生活方式,如說中文或可享平價多元美食,也會形成回流決策的因素之一。而個人志願因素則包括較晚移民而對臺有較深歸屬感者,或一心想為臺灣服務、在臺灣求學或拓展人生經驗者,這樣的個人志願也會促成回流決策。另外,有雙語能力及雙文化資本,也會增加他們回流臺灣的意願。 本研究為看出回流決策的形成脈絡,以單一個案為素材、深度訪談為手段、生命故事為工具、敘事分析為觀點,研究一名對於回流臺灣意願極低的海外華裔青年轉為積極主動的歷程,透過他的生命故事,瞭解其思維與認知,進而討論這些認知如何促成回流。目的是延伸過去文獻所歸納回流因素,從生命故事中呈現回流決策形成型態,並表現出各回流因素在形成決策前的互動與連結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各因素之間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而回流決策並非一開始便固定,本文研究對象有順從、抗拒、勉強、積極等不同的轉折期,最後在回流決策形成後,原屬阻力的部分驟然消失,以樂觀或必然的態度化解之。 此一個案回流決策的形成型態雖未必能推及所有回流的華裔青年,但回流各因素間互動關係之由此研究可見其緊密性,以生命故事著眼的研究方式亦能從小觀大、見微知著。Item 1970-1990年代美濃客家人移民南美洲動機與跨國認同 ──以巴西、阿根廷為例(2014) 林彥瑜; LIN YEN YU「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在華人移民史上無論是下南洋,還是前往美洲大陸,總是有客家人的身影。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為臺灣地區帶來大量人口,造成1950年後,臺灣地區除了人口急速增長問題外,尚存在著高失業率、食糧不足問題,促使當時臺灣地區官方與民間皆發出移民他國的聲浪。當時中南美洲國家因需農工專業人士開發當地,故向中華民國發出歡迎移民訊息,使得當時臺灣地區有不少人民移往中南美洲,尤其以移往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人數最多。 本論文以高雄市美濃區客家人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當時美濃地區客家人移民巴西、阿根廷之動機為何?並探討是否因相同動機影響他們回流臺灣,亦或再度移民第三國家?並以他們移民歷程與當地各族裔相處之情況,探討其對於自身跨國認同看法。 本研究以實証研究為主要研究取向,以文獻分析法及半結構式訪談為研究方法,訪問了十二位具有代表性的美濃移民者,以其移民歷程為主要研究材料,研究影響移民之動機,以及受訪者對族裔及國家之認同。研究結果發現,影響美濃地區客家人選擇移民南美洲最重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原居住國家的社會安全度;此外,已有親人移居巴西、阿根廷也是影響移民動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再移民及回流動機則會受到南美洲國家經濟不穩定因素及社會安全度影響。在跨國認同方面,美濃人最認同「客家」身份,並因此項認同而影響其跨國認同態度。Item 邦交國海外僑校文理教育素質提升之研究-以巴拉圭中正及中山僑校為例(2014) 陳祖欽; Tsu-chin Chen摘 要 我國截至目前(2013)為止擁有二十二個邦交國,巴拉圭為我南美唯一邦交國,其重要性自不待言。雖相隔半個地球,政府仍極為重視當地僑生華語文教育。除積極輔導僑校設立,鼓勵華語文教師蒞巴教學外,並利用僑校場地進行多項中巴文化交流活動。2013年更派遣華語文教師協助巴國主流大學設立華語文課程,以增進兩國邦誼。 巴拉圭亞松森市中正學校及東方市中山僑校的文理教育,一向以台灣所使用的中小學教材為依歸,所採行的教學方式、課程規劃與國內中小學同步。華裔子弟學成後以僑生保送身分回國就讀大學,無論文理科系大多能均衡發展,但是在高等教育的文理內涵仍有改進空間。 為提升巴國僑校文理教育素質,本研究的結論為:對外華語文教學可增進國際形象、利用網路功能可增進教學效率、精簡教學可促進良好文理教育成果、擴展多語與華語文為第二語言之教學,以增進兩國教育與文化交流。並提出以下建議:強化國際素養成為全球化人才、提升華語文學習層次進入文化層面、熟悉數學語言結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