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不同學習方法對學習人工智慧與運算思維的成效影響
    (2021) 林奕瑋; Lin, Yi-Wei
    隨著近期科技迅速發展,人工智慧已為我們的生活核心。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法,協助學習者提升進行複雜問題解決並提升人工智慧與運算思維能力已獲得成效,但很少研究探討如何運用經驗式學習法,協助學習者提升人工智慧與運算思維。學習者也常常因為覺得學習內容與本身無關所以不想學習,因此本研究提出一套經驗教學法,讓學習者透過做中學方式,提升運算思維和人工智慧能力;本研究採用準實驗法,將學習者分為不同學習法,控制組為主題導向學習組26人,實驗組為經驗學習組30人。不同學習法學習者都事先觀看老師預先錄製好的教學影片進行預習並且接受不同教學法後,本研究探討不同學習法學習者在學習成效、人工智慧焦慮、運算思維能力等差異,並對學習者行為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運算思維能力方面,經驗學習組優於主題導向組。但不同學習法學習者在學習成效、人工智慧焦慮沒有顯著差異。從行為分析中得知,經驗學習組會因為學習內容與自己有關聯性,因此學習者在過程會想要提出問題,進而建構與探索自己的知識,並在整個過程中創造自己的系統知識來解決複雜問題;主題導向學習組因為只有知識輸入與輸出,對於運算思維的態度相較於經驗學習組較差。本研究結果希望提供給未來任課教師運用經驗式學習法,協助提升學習者人工智慧與運算思維教學參考。
  • Item
    6E模式於機器人教學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習者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及實作能力影響之研究
    (2017) 林奕維; Lin, Yi-Wei
    機器人教學為一個跨領域課程,整合電機、電子、機械、資訊、控制等科技領域的知識和技能。6E(Engage、Explore、Explain、Engineer、Enrich、Evaluate)模式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目的是提升學習者設計與探究的能力,搭配實作教學活動可以整合理論與實作經驗,補強學生無法將課程內容實際應用的情況。透過實作教學活動與6E模式,能提供學習者理解課程知識及驗證概念的機會,並且深化學習者對知識概念的理解及應用。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教學模式(6E模式、傳統教學模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機器人實作教學課程對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及實作能力之影響。使用6E模式搭配實作教學,發展在地學校文化特色為「螃蟹」主題的機器人教學課程,其中課程內容包含了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學生透過實作活動設計程式與組裝機器人,達到動手做、動腦思考、自我導向的學習。研究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生共70位學生,實驗採用準實驗研究法,自變項為教學模式,依照不同教學模式分為6E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兩種;依變項則包含學習動機、學習成效與實作能力。研究結果顯示:(1)兩組學生對機器人實作課程皆抱持正向的學習動機且感興趣;(2)採用6E模式在機器人實作課程能有效的提升學習成效及實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