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誌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沈默之聲:從華語語系研究觀點看《台灣三部曲》的發言主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林芳玫; Lin, Fang-mei
    本論文以華語語系的研究觀點,分析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底層人物自我表達的困難,及其追求發聲位置與發聲管道的努力與失敗。施叔青並非代替弱勢人物發言,而是從真實的史料加上文學想像,刻畫各式人物曾經存在於歷史的痕跡,再現其被掩蓋的遺跡。華語語系研究企圖解構中國中心,提出中國以外的各種異質的方言團體及其文化的多重性。藉由此觀點,讀者可更清楚地看到《台灣三部曲》努力建構多元異質的台灣主體性,以及此建構永遠處於生成狀態的動力與曖昧性。
  • Item
    聲色一場:從施叔青習佛經驗讀《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中的身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李欣倫; Li, Hsin-lun
    施叔青近十多年跟隨聖嚴法師習佛,先後出版了聖嚴法師傳記《枯木開花》及《心在何處》,從序文中可側面知悉佛學與施叔青創作《行過洛津》之關聯。此文欲探析施叔青的習佛經驗,對其小說作品《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有何影響?本文從兩類不同的文本切入,包括《枯木開花》、《心在何處》這類記錄大師風範和佛教行腳的書寫,以及《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兩部長篇小說,且從「身體」的角度著眼,首先爬梳施叔青習佛歷程和體悟,再者以佛教對身體的無常、因緣合和之說,析論《行過洛津》中「白骨觀」在小說中的效用,及《風前塵埃》中各種角色所展現出的「掩映的身體」。以前者來說,「白骨觀」正反兩面映襯小說中的「身體」描述,既正面揭示身體的終極衰損真相,亦反面映襯戲子供人取樂的身體;以後者來說,男性和女性對待身體的方式和所產生的觀點,隱然強化了肉身的強健永恆,然願空和尚為亡靈進行的佛教超度儀式,既為政治身體辨證,又扣合「風前塵埃」所傳遞的「諸行無常,盛者必衰」之不可侍之身體觀。以兩部小說所展現的「掩映的身體」來看,施叔青在審視國族認同議題,自是帶有一份超越性的目光。
  • Item
    華語語系女性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從施叔青《台灣三部曲》到平路《婆娑之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簡瑛瑛; 吳桂枝; Chien, Ying-ying; Wu, Evelyn K. C.
    在21 世紀要檢視華文歷史小說,施叔青與平路是兩位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家。施叔青的系列小說《台灣三部曲》,涉及的年代從清領、日治、戰後、到二二八事件發生。討論的族群遍及漢族移民、日本移民、原住民與台灣特有的「灣生」,就小說之深度與廣度而言,《台灣三部曲》在台灣文學研究史上,特別是後殖民理論取徑的討論,可說是據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反觀平路近年的兩部長篇小說《東方之東》(2011)與《婆娑之島》(2012),把時間拉回更早的荷蘭占領台灣時期,論及航海時代的鄭氏王朝與台灣島在異族統治下的夾縫情境,同樣將筆觸深入漢族、原住民與外來統治者,是目前歷史小說中鮮少可見的視角。職是,本論文試以華語語系理論框架,比較探討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第三部《三世人》(2010),以及平路的《婆娑之島》(2012),重點聚焦剖析女作家,特別是兩位長年跨國∕跨界、不在台灣的所謂「文化回歸」女作家,如何跨國召喚與回憶台灣歷史,運用她們特殊的書寫策略,以及呈現∕再現台灣混雜∕多元的文化情境,最後則是以華語語系的視野,書寫建構與重構台灣(新)歷史的方式,展現女性作家的力量。
  • Item
    我畫我自己,故我存在:以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為中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李時雍; Lee, Su-yon
    自畫像具有現代主義藝術家轉向自我審視的旨趣,同時也呈顯出這一美學思想的核心關注:主體性;施叔青曾經在〈那些不毛的日子〉(1970)提及畫下敘事者「童年夢魘的一頁頁風景」的孟克(Edvard Munch)如此,在《兩個芙烈達‧卡蘿》(2001)中尋蹤、追問「終其一生努力不懈地描繪自己的容顏」的墨西哥女畫家亦如此。施叔青小說中呈現對於內在精神的審視和刻畫,透過論者如王德威所指出的怪誕、鬼魅主題,連結上現代主義者對於異端的傾向,亦往往流露著主體性分裂的危機,就像畫家隔著畫布自畫。本文嘗試從跨藝術的角度,藉由自我的再現,及觀看的主、客體關係等,以《兩個芙烈達‧卡蘿》為討論的中心,兼論另一部同樣以藝術為主軸、介於虛構與真實的「旅行小說」《驅魔》(2005)。對於曾著有藝術論著的施叔青,這些雕刻與畫作如何進入文學的視野?而跨藝術如何可能提供一個重新觀看小說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現代主義所關注的主體性問題,又如何在小說家複雜的觀看和書寫形式中展開?
  • Item
    沈默之聲:從華語語系研究觀點看《台灣三部曲》的發言主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林芳玫; Lin, Fang-mei
    本論文以華語語系的研究觀點,分析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底層人物自我表達的困難,及其追求發聲位置與發聲管道的努力與失敗。施叔青並非代替弱勢人物發言,而是從真實的史料加上文學想像,刻畫各式人物曾經存在於歷史的痕跡,再現其被掩蓋的遺跡。華語語系研究企圖解構中國中心,提出中國以外的各種異質的方言團體及其文化的多重性。藉由此觀點,讀者可更清楚地看到《台灣三部曲》努力建構多元異質的台灣主體性,以及此建構永遠處於生成狀態的動力與曖昧性。
  • Item
    我畫我自己,故我存在:以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為中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李時雍; Lee, Su-yon
    自畫像具有現代主義藝術家轉向自我審視的旨趣,同時也呈顯出這一美學思想的核心關注:主體性;施叔青曾經在〈那些不毛的日子〉(1970)提及畫下敘事者「童年夢魘的一頁頁風景」的孟克(Edvard Munch)如此,在《兩個芙烈達‧卡蘿》(2001)中尋蹤、追問「終其一生努力不懈地描繪自己的容顏」的墨西哥女畫家亦如此。施叔青小說中呈現對於內在精神的審視和刻畫,透過論者如王德威所指出的怪誕、鬼魅主題,連結上現代主義者對於異端的傾向,亦往往流露著主體性分裂的危機,就像畫家隔著畫布自畫。本文嘗試從跨藝術的角度,藉由自我的再現,及觀看的主、客體關係等,以《兩個芙烈達‧卡蘿》為討論的中心,兼論另一部同樣以藝術為主軸、介於虛構與真實的「旅行小說」《驅魔》(2005)。對於曾著有藝術論著的施叔青,這些雕刻與畫作如何進入文學的視野?而跨藝術如何可能提供一個重新觀看小說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現代主義所關注的主體性問題,又如何在小說家複雜的觀看和書寫形式中展開?
  • Item
    聲色一場:從施叔青習佛經驗讀《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中的身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李欣倫; Li, Hsin-lun
    施叔青近十多年跟隨聖嚴法師習佛,先後出版了聖嚴法師傳記《枯木開花》及《心在何處》,從序文中可側面知悉佛學與施叔青創作《行過洛津》之關聯。此文欲探析施叔青的習佛經驗,對其小說作品《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有何影響?本文從兩類不同的文本切入,包括《枯木開花》、《心在何處》這類記錄大師風範和佛教行腳的書寫,以及《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兩部長篇小說,且從「身體」的角度著眼,首先爬梳施叔青習佛歷程和體悟,再者以佛教對身體的無常、因緣合和之說,析論《行過洛津》中「白骨觀」在小說中的效用,及《風前塵埃》中各種角色所展現出的「掩映的身體」。以前者來說,「白骨觀」正反兩面映襯小說中的「身體」描述,既正面揭示身體的終極衰損真相,亦反面映襯戲子供人取樂的身體;以後者來說,男性和女性對待身體的方式和所產生的觀點,隱然強化了肉身的強健永恆,然願空和尚為亡靈進行的佛教超度儀式,既為政治身體辨證,又扣合「風前塵埃」所傳遞的「諸行無常,盛者必衰」之不可侍之身體觀。以兩部小說所展現的「掩映的身體」來看,施叔青在審視國族認同議題,自是帶有一份超越性的目光。
  • Item
    沈默之聲:從華語語系研究觀點看《台灣三部曲》的發言主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林芳玫; Lin, Fang-mei
    本論文以華語語系的研究觀點,分析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底層人物自我表達的困難,及其追求發聲位置與發聲管道的努力與失敗。施叔青並非代替弱勢人物發言,而是從真實的史料加上文學想像,刻畫各式人物曾經存在於歷史的痕跡,再現其被掩蓋的遺跡。華語語系研究企圖解構中國中心,提出中國以外的各種異質的方言團體及其文化的多重性。藉由此觀點,讀者可更清楚地看到《台灣三部曲》努力建構多元異質的台灣主體性,以及此建構永遠處於生成狀態的動力與曖昧性。
  • Item
    華語語系女性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從施叔青《台灣三部曲》到平路《婆娑之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簡瑛瑛; 吳桂枝; Chien, Ying-ying; Wu, Evelyn K. C.
    在21 世紀要檢視華文歷史小說,施叔青與平路是兩位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家。施叔青的系列小說《台灣三部曲》,涉及的年代從清領、日治、戰後、到二二八事件發生。討論的族群遍及漢族移民、日本移民、原住民與台灣特有的「灣生」,就小說之深度與廣度而言,《台灣三部曲》在台灣文學研究史上,特別是後殖民理論取徑的討論,可說是據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反觀平路近年的兩部長篇小說《東方之東》(2011)與《婆娑之島》(2012),把時間拉回更早的荷蘭占領台灣時期,論及航海時代的鄭氏王朝與台灣島在異族統治下的夾縫情境,同樣將筆觸深入漢族、原住民與外來統治者,是目前歷史小說中鮮少可見的視角。職是,本論文試以華語語系理論框架,比較探討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第三部《三世人》(2010),以及平路的《婆娑之島》(2012),重點聚焦剖析女作家,特別是兩位長年跨國∕跨界、不在台灣的所謂「文化回歸」女作家,如何跨國召喚與回憶台灣歷史,運用她們特殊的書寫策略,以及呈現∕再現台灣混雜∕多元的文化情境,最後則是以華語語系的視野,書寫建構與重構台灣(新)歷史的方式,展現女性作家的力量。
  • Item
    華語語系女性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從施叔青《台灣三部曲》到平路《婆娑之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簡瑛瑛; 吳桂枝; Chien, Ying-ying; Wu, Evelyn K. C.
    在21 世紀要檢視華文歷史小說,施叔青與平路是兩位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家。施叔青的系列小說《台灣三部曲》,涉及的年代從清領、日治、戰後、到二二八事件發生。討論的族群遍及漢族移民、日本移民、原住民與台灣特有的「灣生」,就小說之深度與廣度而言,《台灣三部曲》在台灣文學研究史上,特別是後殖民理論取徑的討論,可說是據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反觀平路近年的兩部長篇小說《東方之東》(2011)與《婆娑之島》(2012),把時間拉回更早的荷蘭占領台灣時期,論及航海時代的鄭氏王朝與台灣島在異族統治下的夾縫情境,同樣將筆觸深入漢族、原住民與外來統治者,是目前歷史小說中鮮少可見的視角。職是,本論文試以華語語系理論框架,比較探討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第三部《三世人》(2010),以及平路的《婆娑之島》(2012),重點聚焦剖析女作家,特別是兩位長年跨國∕跨界、不在台灣的所謂「文化回歸」女作家,如何跨國召喚與回憶台灣歷史,運用她們特殊的書寫策略,以及呈現∕再現台灣混雜∕多元的文化情境,最後則是以華語語系的視野,書寫建構與重構台灣(新)歷史的方式,展現女性作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