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誌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台灣話的「是」做為共知背景標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7-10-??) 劉承賢; Lau, Seng-hian
    本文以台灣話的「是」為目標,特別是在結構上高於言者中心狀語(speaker-oriented adverb(ial)),且於疑問詞問句當中無需鄰接輕動詞詞組(vP)的用法;基於其位置,此一用法實有別於其他非繫詞用法(non-copular homonyms)(Lee, 2005)。文中提議可由「FOR-SURE really」的語意做為基礎來進行分析,根據Romero與Han(2004)的主張,「FOR-SURE really」的語意為「我們應該把p命題加入共知背景(Common Ground)裡」。本文的分析不僅可解釋該用法與其他非繫詞「是」的用法在語言現象上的差異,同時也明確指出漢語當中語用標記的存在,而這也佐證了「是」的高度語法化,其同源成分在今日的其他漢語裡頭,也於功能及句法分布上有了相當分歧的演化。
  • Item
    台灣話的非動詞「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3-04-??) 劉承賢; Lau, Seng-hian
    本文提供了台灣話中非動詞「講」的詳細分析,並指出其中至少應區分為三種不同的成份。緊隨在溝通或認知性動詞之後者,屬補語連詞(標句詞),不具實質語意內涵;句中的「講」則是位處於補語短語中的主題化成份,這個成份可提升到句首以表達額外的示意語力;至於句末的「講」則為一言據性標記(Chang, 1998; Hsieh & Sybesma, 2007)。此外,文中亦指出,句末的「講」生成於屈折短語的左緣,而非傳統指涉的補語短語範域之內。在日語及韓語中也有主題化標記,但其位置低於補語連詞,透過跨語言比較,可知台灣話裡頭同音異義的主題化標記與言據性標記並非特例,日語中亦存在同樣的情況,前述的觀察顯示兩種語言可能在此類成份上有著雷同的語法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