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誌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8
Browse
Item 由《生活在瓶中》到《夜遊》:論馬森的文學現代性與80年代前期台灣文學場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2-10-??) 廖淑芳; Liao, Shu-fang本論文主要探討「80 年代前期」台灣文學場域與馬森文學的關係。「20 世紀80 年代前期」是台灣文學由鄉土論述進入本土論述的關鍵時期,在1977年的鄉土文學論戰之後,台灣文學發展進入一政治文學興起,市場機制開始迅速成形的轉換年代。本文試圖說明面對新的場域邏輯,馬森文學在怎樣的內在形式與外在形構中得到重視,這樣的現象又說明了什麼意義。本文主要挑定書名具高度象徵意義的《生活在瓶中》與《夜遊》二作,認為20 世紀80年代前期雖然「現實現前」,但社會普遍上仍是在一個「生活在瓶中」的狀態,即一個雖然可以透過透明的玻璃瓶看見外面,卻是無法有實際觸覺的。當時台灣「實驗劇場」的氛圍說明了各種從美學型式進行的探索,但是對於現實終究是將明未明。這是一個仍以「美學」為主,尚未進入「政治」性的年代。而馬森的回國,從教學創作與各種參與,他等於加入當時台灣文學場域這一場秩序重整結構翻轉的「夜遊」之旅。他的《夜遊》,既「前衛」又「知性與感性兼具」。在現代主義美學似乎即將退潮、現實主義美學正在強大起來的轉換階段,它不如《生活在瓶中》如此哲學符號化,而以更實際明朗的情節性帶出「都會」「女性」的現實議題,尤其被禁錮的身體感官經驗的探索,也適切地表徵著80年代前期將明未明的「前歷史」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