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17
Browse
Item 乾嘉陰柔說(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1995-07-??) 何石松陰柔說即陰陽剛柔之說,為姚鼐繼劉大櫆神氣說後,恢拓境宇之新創,陰柔說受大櫆之啟示蛻化,一如神氣說受方苞之啟悟創獲,其前有所承而從有所開,形成此桐城鼎足而三(註一)之文術論,吳曾祺(註二)王更生(註三)趙則誠(註四)、顧易生(註五)等皆以為陰柔說係風格論,難亦持之有故,然本文仍以其文術論者,非以立異,蓋實因其承神氣之不足,而思有所轉益,為方苞義法,大櫆神氣以來一脈相承之理論系統,由有所偏勝而求其全,由有所偏失而補其美,方、劉於義法神氣皆有所偏。唯姚鼐言古義又言法,所謂義理、辭章、考據之融合;言神又言氣,復舉l理味格律聲色補其全也,且唐傳基亦以為:惜抱之「陰陽剛柔」之說,則本於海峰「神氣」「 音節」之論(註五─一)。實亦重其義法、神氣、陰柔文術之傳承,另則為行文之便、使三者一體也,難為文術終歸之於風格。茲可得言者:義法重其內涵形式弦外之音之美,神氣重其音節字句聲調境界之美,陰柔說則取其義法,得其神氣,復融合漢宋,而成其內涵、聲調、氣味、格律、天人合一,自然和諧之美,以此為期嚮,而成其陰柔說。Item 客家諺語的淵源與分類(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2000-07-??) 何石松客家諺語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可說是客家文化的精華,失去客語將不知什麼是客家,失去客家諺語,客家文化勢將蕩然無存,因此,本文試圖做初步的探討其淵源與分類。全文分四大部份:一、前言。二、敘述客家諺語的淵源,其來自古代經書典籍,源自民俗傳說,優美而充實。三、敘述客家諺語的內涵,可大略分為時令諺、氣象諺、哲理諺、動物諺、植物諺、地名諺等。四、結論,由客諺以觀、客家文化其實就是儒家中道哲學、積極進取、實事求是的優美文化之一。Item 客語中的經典雅言初探(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1997-07-??) 何石松客家族群遠自中原輾轉南遷,流布海內外,其所使用之語言,多保有中原古音,而且有典有源。然在台灣,由於主客觀因素,使得漸有質變量變的現象,本文試以常用字為經典雅言者作一初步之探討。全文分四大部分:一、前言 從日人高木桂藏的言論,談及當前各界對客語瞭解的大概情形。二、客語不惟有音,而且有字,不只保有大量古音,亦有許多優美入聲字,聯綿字等,以之唸古詩古詞,至為優雅。三、舉出客語中經典雅言之實證。所舉雖僅止於詩經、論語、史記、漢書等部分經典,本諸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原則,所提條目,與客語不謀而合,發現有許多字唯今少數所僅存之音義,其源甚古,內涵豐富,雖時空阻隔,而典雅如昔,可以訂正民間誤用字詞。四、結論 客語流布廣遠,有許多為經典雅言,單音字詞甚多,與其他語言有共通之處,為一活化石,活寶藏,值得珍惜。Item 論客語之美(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1999-07-??) 何石松客語,是古老豐富、多彩多姿的語言。可惜日漸流失,湮沒不彰,如若仔細探究,則知此一跨越時空的語言,愈把玩而愈體驗其充實,愈探究而領悟其博大,所謂「充實之謂美」,因論客語之美,可約略言之:一、前言,綜述客語傳承文化,積極入世、貫穿時空之美。二、論客語形式美,就客語外表欣賞字句整齊的和諧美,聲調鏗鏘的音節美,文采工巧的修辭美。三、論客語的內涵美,包含萬世不刊的經典美,千古同心的人性美,啟蒙教育的道德美,啟發智慧的哲學美。四、結論。Item 論語中的客語(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1998-07-??) 何石松論語中的客語,是對客語中的經典雅言做進一步的探討。論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經典,影響深遠,而客家先民既是來自北方,自有其密切關係。論語中有多少客語,正是本文所探尋的主題。本文從客家的來源與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不謀而合,發現論語中有許多各地方言,復探尋論語中的客語,與今日所使用之客語聲韻音義語法全同者提出說明,論證論語中確有許多客語,並闡述論語中客語的特色及結論。由本文發現,論語中的客語,表現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更證明客家是數千年前活動於北方,歷經數次南遷而仍保留優美客語及儒家文化的一大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