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7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青少年依附關係、知覺父母言語管教、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6-06-??) 歐陽儀; 吳麗娟; Yi O-Yang; Li-Chuan Wu; Shieh-Hwa LinItem 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0-06-??) 石芳萌; 吳麗娟; 林世華; Fang-Meng Shin; Li-Chuan Wu; Sieh-Hwa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學生(1)親職化表現在不同背景變項者之差異;(2)親職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3)親職化與自我分化的關係;(4)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5)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本研究以臺灣地區高一高二423 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親職化量表」、「自我分化量表」與「一般健康量表」。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1)不同性別之高中職學生的親職化表現沒有不同;不同出生序者的「功能性照顧」不同;不同父母婚姻狀況者的「不公平性」不同。(2)高中職學生的親職化與身心健康之間有顯著關係。(3)親職化與自我分化之間有顯著關係。(4)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間有顯著關係。(5)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間有顯著關係。最後,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作為諮商輔導、親職教育方面與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父母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模式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03-??) 歐陽儀; 吳麗娟; Yi O-Yang; Li-Chuan Wu本研究旨在探討父母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的兩個模式。以台北縣市國中七到九年級1010 組父親、母親、國中青少年為研究樣本,運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所用的研究工具為「自我分化量表」 (包含父親版、母親版、學生版)、「親子三角關係量表」、「一般健康量表」。以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為中介變項,在父母各自的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部分的重要發現是:父母各自自我分化,會經由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影響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而且父親的自我分化影響力,與母親的自我分化影響力是相同的。此一結果支持Bowen 認為自我分化會代間傳遞,並且父母自我分化會影響子女身心健康的理論。此外,以親子三角關係為調節變項、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為中介變項,在父母各自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部分,發現親子三角關係程度高分組與低分組,在父、母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的自我分化之關係上不具有調節效果。